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神大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匹作为劳力。看来必须有一块稳定的马匹产地,才能够提供稳定的马匹来源。

    “如今从巴塘到西宁的铁路线修建了多少?”赵守宏问道。

    张列五一愣,随即他打开文件夹翻找了一阵才回答道:“根据五天前的电报,他们是从南北两线对进修建的,南线利用天然溶洞,已经成功跨越了昆仑山脉,快要到扎陵湖了。北线也越过了乌兰乌苏郭勒河,估计再有一个月的时间,两线就能够接通了。”

    “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将触角大大延伸出去,对青原省乃至西域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立刻派人沿铁路线寻找一处好地方,咱们要收购一批牧场雇佣当地牧民养殖军马。”赵守宏命令道。

    “是,大人。”张培爵点点头,将这一条记在了随身笔记本上。

    “如今西疆东部、蜀都和宁远厅三大工业区即将连成一片,加上蜀渝铁路也快要通车了,咱们就有了便捷的运输通道。你去和沈若雪联系一下,要财务多提出一笔资金来,我们要尽快扩大工业区的生产规模,尤其是机器局和宁远厅的钢铁厂,我们要准备建立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将旗下产业全都包括进去,这样便于管理。”赵守宏又发布了命令。

第二百四十四章茶馆轶事() 
赵守宏的命令得到了很快的下达,招募暗抗道附近地区的蕃民加入马帮的告示很快贴了出去。如今在整个西疆东部,尤其是赵守宏直接统辖的安康道境内,蕃民对赵守宏的拥护度极高,见到赵守宏招募人参加马帮,薪水也十分不错,蕃民们报名十分踊跃,有的人甚至自备马匹。

    二十多个百余人的马帮很快就建立了起来,赵守宏在每个马帮中安置一个蕃族民兵小队,携带武器作为护身之用,并将他们派到了深入西疆的路线上。

    原本中川与西疆的经贸往来就很频繁,但那都是民间组织的,规模并不算大。这一次赵守宏亲自牵头组建大型官方马帮,贸易量顿时大增。二十多个大型马帮开始将中川出产的盐巴、交趾的茶砖、巴塘县的铁器、以及蜀都工业区生产的香皂、面粉、火柴、罐头、布匹等产品大量输入西疆。这些东西的输入极大的拉近了西疆地区与中川的联系,同时还部分通过口岸输出到斋尼。

    在赵守宏的暗示下,马帮以自卫为名偷偷向斋尼输出武器,支援那里依然没有熄灭的起义风潮。有索朗旺堆手中的西**立师帮忙,武器偷运进行的非常顺利。

    有了这批武器支援,斋尼起义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让撒尔人着实头疼了一阵子。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本打算蚕食西疆经济的撒尔人没有获得多少好处,反到让斋尼的暴动持续了更长的时间,这大大牵制了撒尔人对果敢王国动武的时间,给吴玉章整顿果敢军务赢得了时间。

    随着蜀都工业区的兴起,不少中川商人获得了实惠,蜀都的富户也日渐多了起来。这些工厂雇工不少,工资也不低,本地购买力因此急剧上升。城里的各种消费场所越来越兴隆,连带着底层民众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如今不少住在蜀都附近的人都在工厂里上班,他们可以按时上下班,按月拿着稳定的收入,无需再为明天的吃饭问题发愁了。

    民众的安定振兴了蜀都的茶文化,原本就颇为兴旺的茶馆生意更加好了,每天都有不少歇工的人去那里喝茶。大街上要饭的人少了,百姓们的脸上也开始洋溢起满足的笑容。民众就是这样容易满足,只要有一口饱饭,有安定的生活,他们就可以自得其乐。对于这些生活的变化,百姓们自然知道是谁的功劳,如今提起赵守宏在中川的名声,恐怕比总督赵尔巽还要响亮了。

    “老张,你怎么才来啊。”一名穿着水蓝色工作服的男子大步走入茶馆,立刻就被约好的友人发现了。如今在蜀都附近各大工厂工作的人,都会定期发给工作服,这些衣服都是用尼龙混纺布做成的,十分耐磨耐腐蚀,比起大家穿的土布来要好的多。

    土布都有大铜钱厚,夏天穿起来过于炎热,尼龙混纺虽然同样通风不好,但胜在轻薄。工作服新颖利落的夹克式款型,以及轻薄耐磨的性能,深受大家的喜爱。如今在工厂做工的人工资丰厚,一个人上工就足以养活五口之家,所以工人的地位得到大大提高,他们也愿意穿着工作服出门显摆一下。

    “老陈,你来的真早啊。”那个张姓工人走到同伴身边笑着说道。

    “我刚好下夜班,就直接过来喝茶连带着吃早饭了。”陈姓工人回答道。

    “赵大人就是好啊,照顾咱们休息,居然每天只让工作八个小时,这剩下的时间不来茶馆我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张姓工人笑道。

    “不是有人加班吗?你怎么不去试试?”陈姓工人道:“我看是你懒吧,你在那个罐头厂工作又不累。”

    “说的好像你在的那个日用化工厂多累似的,不就是做洗衣服的肥皂吗?”张姓工人撇了撇嘴:“你以为我不想加班?这每个月加班时间是有规定的,我月初就都用光了。”

    旁边的客人听到他们谈话,立刻凑了过来:“两位兄弟也是厂子里的人啊,我也是啊。”

    “这位大哥是哪个厂的?”陈姓工人问道。

    “我在玻璃厂工作,那里冬天可暖和了,就是夏天太热。”客人说道。

    张姓工人羡慕的咋舌道:“还是你们好啊,你们工作是热一点,可是夏天有额外的消暑费啊。”

    客人不无得意的点点头道:“那倒是,不过你们说这赵大人怎么这么好心?咱们的工作如此清闲,却给那么多工钱,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上识字班,我看了就头疼。”

    “识字班的确有些头疼,可是赵大人不是说了吗?有了知识才能更好的工作,听说等识字班毕业了,还有技能培训,如果能够考上等级工,工钱还会多的。”陈姓工人道。

    “有了文化就是好,咱们这样的泥腿子,也能看懂报纸了。你们没看报纸吗?赵大人说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咱们为什么工作时间短工钱又高,那是因为咱们生产的东西畅销,别人做不出来咱们能做出来,所以在国内卖的特别快价格也高。”张姓工人道。

    “你说识字报啊,我也天天看。”那位客人说话间看到一个小报童闪过,他立刻招呼道:“报童,来一份识字报。”

    “好咧,两个铜板。”报童美滋滋的跑过来,递过一份并不算厚的报纸。

    “你瞧,我身上没有零钱,只有一个银角子。”客人摸了摸身上无奈的看向了报童。报童有些失望的摇摇头道:“我今天刚刚出门,身上可没有那么多零钱。”见到生意就要泡汤了,他的兴致自然不高。

    “正好,我们两个也卖报,给,这是四个铜板,够找给这位先生钱了吧。”陈姓工人掏出钱来,买了两份识字报,他和张姓工人一人一份。

    “够了。”报童又从身上摸出几个铜板,总算凑够钱找给了那位客人,然后兴高采烈的走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收音机的兴起() 
三人很快安静了下来,他们拿着报纸,嘴中还小声咕哝着,那是在拼写着文字上面的拼音,以学习不认识的字。三个人看的版面不尽相同,陈姓工人比较喜欢,他看的是连载版面。张姓工人比较喜欢外国逸闻,而那位客人却看起了实事。

    “你看你看,这外国有一种机器叫做收音机,听说可以听到人在里面说话。”看外国逸闻的张姓工人笑着将消息指给陈姓工人看,听到他的声音,那位客人也凑了过来:“真的啊,我也听说过,据说在雅州的电器厂里已经生产出来了,过些日子就要卖到市面上了,不知道是怎么用的。”

    “这个我知道,我有个表弟在那电器厂里工作,他前些日子来我家曾经说过。这东西是用电的,只要接上电就能够听到播音员的声音。有一种机器可以将人的声音发送出来,收音机可以收到,咱们就能从收音机听到远处人的声音了。”陈姓工人说道。

    “那又什么用?”张姓工人道:“这不是和有线电报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了,这个是听到声音。比如说有个说书先生说的很好,可是他远在重山城,咱们总不能一天到晚去重山城听书。可是有了收音机,只要让那个说书先生坐在机器前说书,有收音机的人在蜀都也能听到了,反正我表弟是这么说的。”陈姓工人解释道。

    “这么说来,收音机还真是个好东西,哪天我也买一个。”那位客人惊叹道。

    “可不是,听说等开通了还有唱戏的。”陈姓工人说道,三人的眼中不禁满是神往。

    此时在巴塘县的一座大屋中,不少人正在忙活着,他们是刚刚组建的中川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在这座大屋之中,一套庞大的设备正在紧张调试之中,操作它们的是刚刚经过培训的几名电器厂工人,而陈姓工人的表弟钱二就在这里工作。

    “机器调试的如何了?”一名负责人询问着,这台机器是第一次使用,在场的人都没有经验,结果组装了两天却依然无法使用。

    “好了。”钱二满脸尘土的从电箱中退了出来:“有一根线没有接牢,现在应该没有问题了。”

    “快,试试看。”负责人命令着,其他几个人麻利的打开机器,用话筒说了起来,一旁屋子内的几个人拨动着收音机的调频钮,试图寻找着电台的声音。

    “听到了听到了,没有问题了。”屋子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台机器终于能用了。

    “这几天大家辛苦了,我请你们去喝酒庆祝一下,下周就开始正式播音了,大家可要努力工作啊。”负责人兴奋的说道,众人顿时一阵叫好。

    在电台就绪之后,包括蜀都在内的川西各个城市开始了收音机的发售工作,除此之外,斯特拉研制出来的高压输电线路已经开始施工了,从几处水电站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