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神大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汉夏。同时载沣又害怕中川会突然出兵,资助反叛的革命党,到那个时候他就彻底完蛋了。

    在与隆裕太后和一众顽固派大臣商议之后,载沣决定先将袁隗请出来平定革命党,再给赵守宏升升官稳住他,这样可以让两派相互制约。之后最多将袁隗犹如当初一般升上军机大臣,间接夺了他的兵权,朝廷才能安枕无忧。

    有了这样的计议,载沣立刻发出上谕,授予袁隗两原总督兼办剿抚事宜,除两原军队外,荫昌所率各军及水路援军,亦同调遣。这道上谕等于是给了袁隗一个副职,他依然要听命与荫昌。

第三百八十四章回绝上谕() 
如果是在历史上,袁隗会很痛快的回绝掉,但现在他有些犹豫了,因为能够稳定国内局势的并不止他一个。这一点朝廷自然也知道,在给袁隗发上谕的同时,另外一份封赵守宏中川总督兼任提督,领殿阁大学士衔,赏带三眼花翎的任命也被送到了中川。

    看到这份任命,谢明爵、张列五等人激动不已,他们认为这是朝廷要委派赵守宏去两原剿匪的前奏。一旦中川可以出兵两原,先锋党就能和共兴会联合起来,共举反金大业。到了那个时候,至少龙江以南都会掌握在起义军手里,而赵守宏也会因此声望大涨,有了入主中央的可能。

    看着兴奋不已的张列五和谢明爵,赵守宏哈哈大笑:“你们以为朝廷会放心让我去剿灭革命党吗?自从我到任中川总督以来,中川和青原都成了咱们的独立王国,连税负都不上缴了。朝廷如今是睁一眼闭一眼,别看他们给我升官,其实恨得我牙痒痒。”

    “中川距离两原太近了,朝廷宁可冒着被倭罗两国袭击帝都的危险将北域军南调,也不肯让我进剿,就是怕我吞并两原。”赵守宏拿起那份上谕掂了掂道:“这次朝廷给我发上谕,其实是为了逼迫袁隗就范,只要他肯率军剿匪,给我的这些好处也就算值得了。”

    “可是主席你如果能够在国内声誉大涨,成为推翻后金朝廷统治的第一人,这对你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好处啊。”谢持说道。

    赵守宏摇了摇头:“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吗?第一个入住中央的人,这职位绝对是个烫手的山芋。凡事不能太过着急,咱们先不去抢夺中央的权柄,那等于将枷锁套在了咱们自己的脖子上。我甚至不希望自己在袁隗或者孙文海定鼎中原之前,有威胁他们的声望。只要咱们手中有实力,静观其变是最好的手段。”

    “说起来这份上谕也算是煞费苦心啊,这里面既有冠冕堂皇的虚衔,又有兼任提督这样的实惠。说起来我这可是后金历史上第一个,文武两种职位都做到了一品大员的人了。”赵守宏翻看着上谕自嘲道。

    “这么说来,咱们接受这份上谕,然后静观其变?”张列五问道。

    “不,我们静观其变是真,但要给袁隗一定的发挥空间,这样他才能够按照我们所设想的方式去作为。这份上谕给我退回去,让袁隗能够安心的对付后金朝廷,这会给咱们争取许多的时间。”赵守宏笑道。

    几天后,赵守宏将上谕退了回去,他还附上了一份奏折,其中写到他自知才疏学浅难堪大任。愿意将其中职位让于袁隗,让有能者担当大任,以不复朝廷之所托。

    这份奏折自然很快就传到了袁隗那里,看了这份奏折,袁隗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赵守宏这是在帮他,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果然第二天袁隗也退回上谕辅以奏折,他回奏说自己足疾未愈,难堪重任。

    这本来是载沣贬斥袁隗的借口,如今却反过来被他用来要挟朝廷了。地方大臣以两份奏折就轻松驳回了两份上谕,这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如果是在平时,顽固派一众大臣应该是怒火中烧,想想如何继续打压他们,可是此时的内廷只有愁云惨淡。

    赵守宏不理载沣的示好,袁隗干脆就甩手不干了,北域军迟迟不动地方,朝廷眼看就难以维系了。如今载沣可以用的王牌已经不多,他只好派出了袁隗的盟弟,内阁协理大臣徐海昌微服亲往洹上村,询问袁隗的意图。

    徐海昌本来就想与自己的盟弟通通气,他来到洹上村之后,两人在密室谈了一夜。徐海昌将朝廷之中的实情,以及载沣如今的难处都说了出来,两人分析之后写出了一份回复。

    袁隗的的回复也十分干脆,一共只有六条。第一,明年召开国会;第二,组织责任内阁;第三,开放党禁;第四,宽容汉夏起事人员;第五,授以前方军事全权;第六,保证粮饷供给。

    拿着徐海昌带回的这六项条件,载沣的手都在发抖。如果真的答应了这些条件,等于是将皇族内阁手中的政权和军权都交付给了袁隗,就连他摄政王载沣和庆亲王奕劻的地位都将不保了。

    袁隗要价实在太高了,载沣不想答应。但就在此时,一场突发事件帮了袁隗的忙。原来在江夏起义之前,后金政府抽调了驻防奉天的新军第二十镇进关举行秋操。新军刚刚抵达滦州,江夏起义就爆发,后金朝廷只好令其暂驻滦州。

    就在袁隗提出六项条件之后的几天,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突然发动兵谏,打出了在本年内召集国会、选举责任内阁、皇族不得充当国务大臣等口号作为条件。张绍曾的动议与袁隗六条相差无几,此时后金朝廷内外交困,载沣也不得不屈服了。他当即就代皇帝下了罪己诏,并准备随时北狩热河逃跑。

    朝廷已经给足了面子,不但将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了袁隗,还答应尽快实行六项条件。袁隗也不想清政府过快倒台,否则他就失去了从革命党方面捞取足够好处的筹码。

    袁隗终于离开彰德前往孝感视师,有了他的调动,一直住在中南省的朝廷大军再次起行向着汉夏进发。为了对袁隗表示诚意,后金朝廷不得不通过资政院选举的形式,先任命袁隗为内阁总理大臣。同时载沣自动解除摄政王身份,以醇亲王名义退归藩邸。

    有了后金朝廷这样的姿态,袁隗当即电令冯国甫急速进兵,进攻依然在汉夏附近集结的民军。面对大军压境的形势,中原省军政府的都督黎元洪有些束手无策。但是北域军既然打了过来,他们就不能不迎战。很快中原省军政府高效的运作了起来,经过研究他们决定先发制人。起义胜利后的第五日起义军首先开始扫荡江口敌军,他们打算向北推进,以阻止后金军南下。

第三百八十五章中川动向() 
计划制定以后,民军利用简陋的民船,集结起三万多起义军渡过龙江。过江的革命军全部集中到江口修筑工事,准备抵抗北域军的进攻。冯国甫带领着北域军乘着火车快速而来,双方兵锋相对,大战一触即发。

    全国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汉夏,这里将是后金朝廷与革命党决定彼此命运的一战,不但全国各地民众在关心着此地的境况,就连各国公使也同样关心。如今他们的心思可谓患得患失,如果按照意识形态来说,他们是希望革命党起义成功并建立共和国的。可是华兰的体量过大,一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很容易对列强造成威胁,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各国公使商量之后,一致认为应该密切关注汉夏局势,但对于交战双方却各不相帮,静待情况的发展。

    所有人都没有看到,在汉夏大战一触即发的关头,还有一个地方正在紧张的备战。中川的情报机构始终关注着汉夏革命党的一举一动,早在九月底的时候,赵守宏就‘未卜先知’的要求各部队取消休假到指定地点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听候调遣。

    军队被闷罐子车通过铁路秘密调动,很快抵达了参谋本部指定的集结区域。川军、青原骑兵独立师,甚至是由索朗旺堆指挥的西**立师和卫戍军都被动员了起来。其中西疆卫戍军秘密向着斋疆边境地区集结,他们的任务是防御各个山口,以防止撒尔人趁火打劫。

    各地联防民兵也有半数集结到一起,他们将组成临时的民兵团,驻守入川的各个要道,以防止有人偷袭。

    以民兵团担任防守任务,中川腾出了大部分正规军的战力,赵守宏开始秘密的调动兵力。蒋方震担任总参谋长的参谋本部早已制定了预案,此时他们得以轻松的执行各种方案,避免了临时谋划的漏洞。

    川军迅速恢复了事先制定好的军队编制,很快川军第一步兵师潘文华部被调往重山城,以防止后金朝廷可能对中川的进攻。川军独立第十一旅鹿钟麟部被摆在了宁远厅,以防止两原和交趾的后金军沿江而上,利用川滇铁路线对中川造成威胁。第八独立旅邓锡侯部被调往川北,他们的防守方向是域原总督长庚麾下的部队。第十独立旅宋哲元部和第十二独立旅刘成勋部保护成都,作为全川救应部队。

    在青原方向,川军步兵第二师周道刚部,第三师徐海清部,以及炮兵师徐孝刚部,加上独立第六旅高语罕部、第七旅熊成基部,第九旅田颂尧部被摆在了这里。

    他们的进攻任务是最重的,依托以西宁为中心点的兰伊铁路,他们将向西攻取北疆,向东进攻西域。等到稳定两地之后,这支部队还有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进攻内匈奴地区。川军第四旅和第五旅被摆在这支进攻队伍的后面,作为防御侧翼和后方的部队。

    剩下的川军独立一旅朱代珍部,第二旅杨森部,以及第三旅王柏龄部被集结到了重山城地区。他们准备利用中川的内河货轮,沿着龙江顺流而下。

    辛亥革命胜利的第二天,中川就变天了。赵守宏的命令一下达,各地巡警和宪兵都被动员了起来,他们纷纷出动将朝廷任命的中川、青原、西疆等大小官员全都抓了起来。

    马维骐和绰哈布被赵守宏客气的软禁在家里,就连成都城内的数千八旗兵也被直接缴械了。为了取得家族的支持,赵守宏亲赴雅州附近的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