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阳已经沉入了地平线之下,劳累了一天的倭国民众很快进入了梦乡。尽管倭国自从明治维新以来,历经数十年的现代化发展,但如今的娱乐业仍不发达。在倭国人看来,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工作是神圣的使命,而如西大陆那样纸醉金迷的享受生活是有悖于神圣使命的腐朽现象,是不可取的浪费。
正是因为倭国人的这种思想,使得倭国民众到了夜晚就是熄灯睡觉,最多也只是到居酒屋喝点小酒而已。时钟刚刚指到十点整,倭国街头已经没有了灯火,借着夜色的掩护,蜀军舰队悄悄抵近了横须贺的军港。
蔡廷干来过东晨城数次,他对这里的建筑比较熟悉,加上赵守宏给他的航拍照片(卫星照片),让他得以清楚地知道这里的建筑到底都在什么地方。蔡廷干亲自指挥,借助着坐标记录仪和丰富的海战经验,他通过微波通讯器向所有军舰发出了主炮的射击诸元。
随着蔡廷干的一声令下万炮齐鸣,六艘巡洋舰用主炮首先将对方破旧的炮台清扫了一遍,同时其他各艘战舰都用最大的火力射向海岸,重点照顾那些船坞。这一次蜀军战舰的火炮中填充的并非穿甲弹,而是使用苦味酸装药的燃烧弹。这些炮弹一旦击中目标,就会燃起成片大火,同时伴随着剧毒的烟雾。
两轮炮击过后,横须贺最靠近岸边的造船厂和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已经化作了大片火海。火光几乎照亮了半个东晨城,也照亮了所有炮手的射界。
“司令,那是什么?”一名作战参谋眼尖,指着火光中巨大的黑影问道。
蔡廷干转过头去,用望远镜看了起来。借助着港口中冲天的火光,蔡廷干看清了那巨大的轮廓:“是大型军舰,似乎还未完工。”
蔡廷干放下望远镜,对着身后的作战参谋道:“让扫雷舰队过去查看一下,尽快向我报告。”
四艘仅有七十六毫米火炮的扫雷舰炮击效果不大,所以他们被抽调出来去查看情况。四艘扫雷舰小心的靠近了黑影,舰上水兵用抓钩勾住了军舰的栏杆爬了上去。端着配备给海军的一三式冲锋枪,水兵们小心翼翼的在甲板上搜查起来。
第五百六十六章海军的横财()
“快看啊,好大的炮塔。”一名水兵指着刚刚装好的炮塔道。
另一个水兵看了看后面道:“快看后面还有深洞,应该还有炮塔没有安装。”
扫雷舰队的指挥官很快就接到了各舰的报告,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报告,他惊呼了一句:“这他妈全是战列舰,三艘啊。”这位指挥官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三艘正是尚未完成舾装的后三艘扶桑级战列舰,此时这三艘战列舰安静的躺在码头上,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接到情报的蔡廷干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他有些结巴的道:“三艘正在舾装的战列舰?这只能是扶桑级啊,我的天,这简直是天上掉元宝啊,这下子咱们发财了。”
蔡廷干接到消息之后,立刻严令各舰不许向那三艘战列舰的方向开炮,同时命令扫雷舰在附近巡视,防止倭国人破坏军舰。蜀军舰队整整炮击了三个小时,他们的炮火从港口一直延伸到市郊的工业区,将半个东晨城打成了一片火海。直到各艘军舰将所有燃烧弹都打光了,蔡廷干这才罢休。
“让六艘九江级巡洋舰将那三艘战列舰拖出相模湾,这军舰咱们要了。”蔡廷干豪气的说道。
三艘数万吨的大舰,虽然尚未造完也是相当可观的。听到这个消息海军官兵们士气高涨,干活的效率也高了许多,两艘巡洋舰拴住一艘战列舰,他们很快将三艘战舰拖出了港口。
两艘巡洋舰拖着一艘战列舰,这样可以将向前的力道变成斜向两侧,拉拽的船更加安全。九江级巡洋舰的动力也足够,尽管带上扶桑级战列舰庞大的身躯,速度仍能保持在十五节左右。
完成了偷袭任务的光海城舰队浩浩荡荡的向着外海开去,他们要绕个大圈,避过可能出现的倭国舰队回到光海城去。看看渐行渐远的倭国海岸线,蔡廷干突然想起四艘同来的布雷舰上还有一千多枚鱼雷没有动用,他哈哈一笑道:“临走的时候给小倭国送点礼吧,命令布雷舰队在相模湾外布雷,给他们一点临别小礼物。”
此时官兵们士气高涨,听说要在倭国领海布雷,四艘布雷舰立刻分散开来。蜀军的布雷舰是仿造奥匈帝国查曼利昂号布雷舰所造,每艘布雷舰拥有着接近一千两百吨的排水量,同时装载有300枚水雷。
这次即将返航,水兵们也不客气,将军舰上所有水雷都布在相模湾口,结果把这里变成了绝域。密密麻麻的水雷,就连布雷者看着都头皮发麻。似乎是还嫌不够,几艘扫雷舰将捕获的倭国水雷也放了下去,这回横须贺算是被彻底封锁成死港了。
倭军大本营刚刚接到冥北大胜,北域军退守奉天城的消息。还没等他们兴奋多久,东晨城就遭到了炮击。好在蔡廷干志在削弱倭国工业能力,对市区没有太多兴趣。因此东晨城市区损失不大,但横须贺的各大造船厂却是损失一空,郊区的工业区也被烧成了白地。
随后光海城登陆军队被歼灭,舰队被迫撤回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听说东晨城遭遇蜀军舰队炮击,三艘为完成的扶桑级战列舰被拖走,加藤友三郎反到松了一口气。既然国内被打得这么惨,他就有理由立刻回援了,这不算是临阵脱逃,他也没有了责任。
可惜加藤友三郎并不知道,当他抵达相模湾的时候,那密密麻麻的水雷,愣是将他堵在外海一个月。最后还是大批疯狂的倭国渔民组成敢死队,驾驶着渔船来回趟雷。在损失大量人员和渔船之后,才清空了蜀军布设的水雷。
这次倭国在海上可谓一败涂地,十艘海狼2型潜艇也没有闲着,他们蹲守在倭国通往西大陆的航道上,将大批货轮击沉。蜀军潜艇距离基地不远,可以很方便的回到洋山港补充燃料和鱼雷。而倭国商船过多,倭国军舰也没有搜索潜艇的手段。加上赵守宏精确的卫星监控,这让倭国商船的损失量节节提高,短短两个月内就有超过三百艘商船被击沉,几乎占到了倭国商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
然而倭国军部并不知道,陆上的形势也即将逆转。在上原勇作集合三个师团狂攻的上清,战斗越来越惨烈。交趾军第一师和蜀军第十九师顶住了正面阵地,只有两万多人的他们面对的是超过六万倭军的轮番进攻。长青城外的各个高地都成了双方拼死争夺的焦点,许多高地都是守军全部阵亡之后才会易手,而凭借着炮兵师的火力支援,华兰军队往往能够趁夜再夺占回来。
这一次大战炮兵师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二十四门订购自条顿国的1902年式150毫米长身管加农炮拥有12。5公里的超远射程。这些火炮成了华兰军队的定海神针,哪里的倭军炮火最猖狂,他们就会指向哪里,哪里的倭军冲锋最猛烈,重型炮弹就会砸到哪里。在长达半个月的攻防战之中,这二十四门火炮创造的战绩充分证明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名言。
对于华兰军队这些大炮,倭军恨之入骨,他们曾纪派出多股小分队,企图趁着夜色摧毁这些大炮。但是赵守宏对这些火炮防御非常严密,甚至调来肖峻手下一个大队的人马负责保护,结果倭军夜袭部队面对特种兵只有挨宰的份。
增援黄岛的第23旅团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一路上遭遇了特种兵们重重的拦截,冷枪冷炮几乎让倭军的下级军官损失了五分之一。当第23旅团前进到高密的时候,他们所遇到的是第十五步兵师57团的迎头痛击。
蜀军第57步兵团早已攻占了高密,他们在师属炮兵团的帮助下,对着23旅团狂轰猛打。而放弃了全部重装备的倭军士兵,只能端着步枪依靠血肉之躯向前冲锋,结果被打得死伤惨重。
随着23旅团归途被阻,围攻上清的三个师团也伤亡过半,上原勇作知道事不可为。在失去补给之后,倭军的弹药正在快速减少。如今海上补给线被切断,前往夺取黄岛的倭军又被阻高密,倭军已经快要陷入绝境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死守阵地()
上原勇作知道自己没有等待的时间,他立刻命令倭军停止攻击,全军放弃所有重武器,轻装向黄岛前进。现在倭军唯一的机会就是夺回黄岛,不管是坚守还是借助海军的力量登船离开,都是他们仅有的生路。
华兰军队同样损失惨重,蜀军第十五师伤亡超过三分之一,交趾军第一师更惨,有六成士兵不是阵亡就是进了医院,两个师都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赵守宏和蔡松坡都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知道随着黄岛的易手,华兰军队的优势会越来越大。所以不管战斗多么惨烈,交趾军第二师始终作为预备队放在后面休整,他们要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当侦察兵发现倭军放弃所有重武器开始溃逃,赵守宏立刻发布命令,交趾军第二师将尾随展开追击,而炮兵第一师第二团则一同随行。尽管第二团所用的是105毫米榴弹炮,但这些火炮依然非常沉重。好在炮兵师从光海城出发的时候,装备了大批卡车,如今将榴弹炮挂在卡车后面,他们的行动速度丝毫不会拖交趾军的后腿。
华兰军队一路猛追,失去重武器的倭军则只能撤退。他们陆续收罗沿途的防守部队,向着黄岛奔去。接到了赵守宏的电报,宋哲元不敢怠慢,他立刻将黄岛的防务交给张绍曾和他的伞兵团,自己率领第十九师主力增援高密。
他们的命令非常简单,将倭军堵在高密,不让他们接近胶州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倭军全部留下。上原勇作也深知这一点,如今海军损失惨重,海上补给线随时会被切断,他不能让陆军数万将士在这里冒险。
为了尽快将陆军带回国内,上原勇作不得不放弃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