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安全。”赵守宏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改变枪机的设计是撒尔国维克斯机枪对马克机枪的改进方式,这样能够让机枪减重两成,而增加防盾和铁轮子,则是罗刹国的改进方式,他这算是博取众家之长了。
赵守宏拿出的这几份图纸,让张琦平分外兴奋,他自然愿意尽快将这些新式武器投产。赵守宏却制止他道:“先不忙投产,所有设备都需要拆卸下来,我们要搬家。”
第一百零二章工厂搬家()
“搬家?这里不是很好吗?”一旁的秦仲义有些奇怪道,在他看来华兰国要富强,就必须有更多更大的工厂,像江南制造局这样的大工厂,越早投产规模扩充越大就越好,他可是舍不得耽误一时半刻。
“我需要将自己的产业建立成一个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链,我打算将奉贤县的芦潮港附近地区都买下来,将江南船坞和机器局都搬迁过去,建立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当然还有机器局的各个学堂也要搬过去,重组成一个培训工匠和工程师的光海工业学院,还有培养水手和船长的江南海事学院。”赵守宏将自己已经打定的主意说了出来。
“奉贤县那边荒凉无比,芦潮港更只是一个小渔村,我们将工厂搬到那里,工人们会有意见的,距离市区实在太远了。”张琦平显然对光海周边的情况非常清楚,立刻道出了新工业区的选址问题。
“这个我考虑过,我打算提高工人们的工资,让他们的工资足以养活一家人。此外我会在芦潮港附近建立宿舍区,给工人们及其家属住宿,各种生活所需的食堂、杂货店、理发店等设施我都会建立起来的,我甚至会给大家修建一座电影院。”赵守宏显然是有全盘计划的,他对芦潮港的现状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这需要很长时间,我建议先在这里生产,等新厂区建好了再搬迁。”张琦平说道。
赵守宏点点头:“你的意见也不错,就照你说的办好了。不过武器方面,过去那些陈旧武器就不要生产了,除了改进版马克机枪以外,你们要大量生产新型曼利夏步枪,火炮可以少量生产,其他武器暂停生产,不过弹药厂要尽量扩大。”
“总办大人,据我看来,这种菲尔步枪似乎更加先进,我们为什么要造曼利夏步枪?”张琦平是识货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了两种步枪的优劣。
“这些曼利夏步枪是出售的,并非我们自用。如今朝廷正在大力整编新军,武器是非常缺乏的,我们正好可以出售这种七九口径的曼利夏步枪,大大赚上一笔。至于那种菲尔步枪你们也可以少量生产作为护厂队自用产品,不过记得这种步枪要七毫米口径的。”赵守宏嘱咐道。
张琦平听得一愣,他不明白总办大人为什么要生产两种口径的武器。不过张琦平心里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问的,他只好当即表示同意。在将这里全都安排好之后,赵守宏将秦仲义也带在身边,一行人又驱车前往不远的江南船坞。
靠近长江口的江南船坞厂房同样十分破旧,不过厂区之中却是另外一分景象。在脱离机器局独立运营之后,江南船坞开始接收民间商船的订单,这让工厂有了一定盈利,工人们也异常忙碌了起来。此时在江南船坞的六个干船坞中,都有一艘商船正在建造,显然买卖十分兴隆。
原本在去年江南船坞已经转为完全商办,由岑春煊的智囊郑孝胥担任总办。但是袁隗在赵守宏指明要江南船坞之后,动用庆亲王的力量,硬是从郑孝胥手中把江南船坞抢了过来。
原本岑春煊就与袁隗不和,这样一来他们更是势同水火,连带着将赵守宏和恨上了。但是恨归恨,岑春煊身在两粤,毕竟无法与袁世凯这样临近中枢的人比,他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同意了这个要求。
岑春煊是个锱铢必较的主,吃了这次亏他必然要找回场面,因此一场立宪派之间的斗争开始在北京城内酝酿了起来。并不知道幕后的这些事情,赵守宏已经大踏步的走入了江南船坞的厂区。得知总办大人到了,这里的临时负责人魏翰连忙带着不少人迎了上来。
魏翰会稽省福州人,是华兰国近代著名造船专家,他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并在1875年跟随船政总监日意格去高卢国学习。由于其学习成绩出色,学成归国之后魏翰就担任了船政工程处总司造船,也就是后世的总工程师一职,历史上他曾经参与建造了十二艘舰船。
对于这位鼎鼎大名的造船专家,赵守宏自然是非常欢迎的,在双方接近之后,他竟然首先伸出双手,将魏翰的手紧紧握住。对于赵守宏的示好,魏翰很是惊讶,他笑道:“总办大人今日莅临,实在让我江南船坞上下欢欣鼓舞。”魏翰说的宛如自家一般,实际上他从福州船政局调来江南船坞也就是这个月的事情。
“福州船政局和大沽船厂的人都调过来了吗?”赵守宏对于这种官场的吹捧套话已经免疫了,他更关心的是新厂扩建问题。
魏翰点点头:“都已经过来了,只是如今所有船坞都已经占满了,工人还有一半的富裕,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吗?”
赵守宏笑道:“需要的,这江南船坞我准备大大的扩建。”
“扩建?可是附近的土地都已经有主了,想要买下来恐怕代价不小。”魏翰摇头道,他可不想让总办大人因为资金匮乏而耽误了生产。
赵守宏道:“我打算将整个江南船坞都搬迁到芦潮港去,我们要在那里修建新的江南船坞,至少要建造四个五万吨级干船坞和八个三万吨船坞。”
“这似乎没有必要。”魏翰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自然知道这么大的船坞昭示着赵守宏的雄心,可是如今全世界最大的军舰也就是三万多吨,建造五万吨的船坞似乎没有必要,更何况江南船坞连五千吨的船都没有建造过。
“这个你不用担心,以后会用到的。另外我打算全面更新造船机械,提高我们的造船能力。我希望魏翰先生能够设计一款万吨以上的散装货轮,以及一种三千吨的龙江货轮,另外我还需要一款五百吨左右的龙江炮艇作为护航之用。”赵守宏先给了魏翰三项任务。
第一百零三章挖人计划()
“这没有问题,不过船厂一旦搬迁,工期恐怕要拖延一段时间了。”魏翰道。
“是啊,如今船坞中的商船至少要两个月后才能下水,我们是等不得的。”一旁的中年人回答道,赵守宏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也是一位著名的造船工程师,叫做陈才瑞,而站在魏翰另外一边的则是陈兆翱。
“三位都是大才,我还指望你们支撑起江南船坞的大梁,以后各位可要多多费心了。这江南船坞的会办就由魏翰大人担任,帮办则是陈才瑞和陈兆翱两位,我的这位代理总办秦先生只负责成本核算与商务问题。至于如何造船,需要多少物料需要多少工期,你们自行计划然后直接找他就行了,我是放手让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做的。”赵守宏直接将权力下放给三位造船专家,而不懂造船的秦仲义只需要在资金流动方面稍加监控就可以了。
听到让他们几个负责,魏翰三人无不激动异常,对于那些腐朽官僚作风,他们是深恶痛绝的,这些人也最烦无知官吏的掣酎。想不到这位新的总办大人竟然如此放权,这让他们非常感激,心中顿时有了大干一场的想法。
“我打算将江南船坞的各个学堂统一起来,建立江南海事学院,由陈兆翱先生担任院长,此外你们也可以兼任其中的教师,教授你们最为擅长的方面。比如魏翰教船只设计,陈才瑞教鱼雷制造,陈兆翱教轮机制造。这样既可以物尽其用,又能为我们的船厂培养更多人才。”
“启禀大人,最近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要回来了,我认为他们也可以担此重任。”魏翰推荐了一批原来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
“哦?他们都是学什么的?”赵守宏对这些留洋归来的学子非常感兴趣,尤其他们还是学习华兰国最缺乏的造船工业的学子。
“学习什么的都有,船舶制造的有朱天奎、陈石英、叶芳哲、许建廷、李国堂、毛仲芳、林国赓,还有学习机炉制造的封燮林、王孝慕、李成曾、胡恩诰、萨君谦,每一个都是人才啊。”魏翰连忙为自己的弟子们吹嘘。
“全都留下好了,那些学习机炉制造的人,我希望能够与陈兆翱先生一起组成一个实验室,专门研究新式船舶动力,我认为你们第一期的研究方向应该有两个,蒸汽轮机和柴油机系统,这都是未来船舶的动力系统发展方向,我相信你们会有收获的。”赵守宏说道。
“是大人,我们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陈兆翱笑着施礼道,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还能提出好意见的大人,他们是打心眼里高兴。
“你打算就这样慢慢发展海军,从小舰开始建造吗?我感觉倭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壮大起来的,你总应该另辟蹊径吧。”等到众人散去,沈若雪贴近赵守宏的耳边说道。
由于两人靠得很近,沈若雪那吐气如兰的芬芳直接传到了赵守宏的鼻子里,他大力抽吸了两下,惹得沈若雪给了他个白眼。赵守宏笑道:“好香啊,你用香水了吗?”
被赵守宏轻薄,沈若雪脸上一红,看看没人注意到她将手伸到赵守宏腰间软肉处狠狠拧了一把。“哎呦。”赵守宏轻呼出声:“你倒是轻点啊。”
“谁让你欺负我,快说你打算怎么办。”沈若雪俏目瞪了赵守宏一眼道。
知道附近人太多,两人如果太过暧昧对于这个时代可是不允许的,他也只好收起了轻薄之心,认真的说道:“我感觉想要击败早已发展起造船业的倭国,只有出奇兵才行。这个时代的海上奇兵只有两种,飞机和潜艇,如果再辅以大量鱼雷艇,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抗衡倭国海军,这就是后世新华兰国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