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神大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涌向了交易平台,他们要在自己的股票损失掉之前,将其卖出去。平时显得颇为宽大的交易平台,此时熙熙攘攘犹如闹市。原本绰绰有余的五十名工作人员,此时已经是忙活的焦头烂额。

    股票的交易单犹如废纸般漫天飞舞,通常是卖出的交易单尚未填好,股价已经跌到了更低的程度。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缺乏相应机制的纽约股市犹如一道瀑布般飞流直下,难以有任何滞涩与耽搁。

    世界最大经济体出现了问题,自然会影响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白鹰国的股票大跌很快就波及到了全世界。之前投资过热造成的种种缺陷和隐患,一直都被掩盖在虚假的繁荣下,当经济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就统统暴露了出来。

    按照摩根财团的预计,这将是一场在白鹰国内部的,最小规模的经济危机。它既不会影响其他国家,也不会太过影响本国的实体工业。只要摩根财团大力掌控,加上好莱坞财团的辅助,白鹰国将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消除金融经济的泡沫,让国家经济恢复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摩根财团的判断出现了极大的偏差,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麦克森隐瞒了部分真想,将这次行动有罗斯柴尔德家族参与的情报隐瞒了起来,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世界各地的金融情况汇总到小约翰摩根的手上,他吃惊的发现世界各国的经济体都出现了金融动荡,而且越是庞大的经济体股票下跌的速度也就越快。情况很快向着不可逆转的方向而去,撒尔帝国、高卢国、条顿国、罗马国等西大陆强国的经济都出现了问题。大批依靠贷款建设的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他们不但无法在股市上得到资金帮助,反而因为股票下跌而损失惨重。

    从4月开始,小企业开始陆续倒闭,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随着经济危机的日益加重,企业倒闭的越来越多。大量企业的资产清算,让过热的投资无法收回,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很快一些银行的资金链出现了断裂,小银行纷纷倒闭,大量储户因为无法收回存款而变得一贫如洗。

    金融恐慌在蔓延,因为小银行的示范作用,让广大平民都担心自己的存款是否会因为银行倒闭而消失,结果各国银行都遭遇了挤兑。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在上演,各国经济来了个三级跳,很快跌入了深渊。

    好莱坞财团应付的同样不算轻松,不过因为他们是始作俑者,比别人有着更长的准备时间。财团旗下的花旗银行首先宣布停止一切对外贷款,银行实行紧缩政策,资金只用于对内部企业的资金链供应。

    对于同样出现在花旗银行各地的挤兑风潮,麦克森调动大量资金予以应付。麦克森反其道而行之,他非但没有限制储户取款,还宣布银行存取款柜台二十四小时营业,银行敞开供应所有取款要求。同时花旗银行宣布利率提高一成,鼓励大家存款。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经济危机的赚钱方式() 
不过麦克森的这个举措并未得到广大民众的信任,存款被取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有人都在嘲笑麦克森,认为他是个大傻瓜。可惜这些人并不知道,麦克森的后台老板是谁。

    这个政策正是赵守宏和沈若雪在商量之后所指定的,因为利用好莱坞财团的关系,白鹰国和华兰国的经济往来很频繁,资金流异常庞大,所以两国之间都存放了大量对方国家的货币。

    在经济危机之中,这些货币就成了国家的累赘。货币同样是一种等价商品,它的存在就是用来衡量国家各方面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一旦货币的数量过少,货币就成了一种紧俏商品,其他商品与货币的兑换中自然会相对贬值,这就是通货紧缩。

    货币的发行量过大,政府自然是受益者,但因为货币成了一种泛滥商品,就会贬值,相对的其他商品就等于升值了。商品价格会因此而被人为抬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涨价,这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而适量的通货膨胀却对国家有益,但记住这个有益只是相对的,而且要适量这才是关键。通货膨胀一旦过快,会造成国内物价飞涨,民众出现恐慌,反而会让经济一败涂地。

    一个国家想要发行更多的货币,以支持政府的财政支出,却又不能发行过多造成大规模通货膨胀,这就是一对矛盾。但矛盾也可以解决,让他国政府持有本国的货币,等于是借他国的钱维持本国的经营,等于是过分发行货币维持本国物价平衡的同时,还能让政府增加财政盈余,这是个两利的方法。

    如今华兰国的银行中,储备着超过一百亿白鹰国,用于两国的贸易往来,这等于是帮助美国维持了经济。在这个经济危机的时期,赵守宏是不会做这样的傻事的,所以他调集了所有白鹰元,借助花旗银行的通道向外兑换。

    借助购买的方式,让好莱坞财团的优质资产转入华兰国手中,并慢慢的抽回国内。利用这样的方式,好莱坞财团等于是在释放白鹰元的同时转移了资产,将工厂送到了华兰国。虽然好莱坞财团的资产看似在缩水,实际上却等于是赵守宏将工厂从左手交到右手。工厂还是赵守宏的,但拥有国却变成了华兰国。

    没有人醒悟过来,赵守宏是在利用这种方式,将在白鹰国发展起来的庞大工业体系向国内转移。而那些被释放到白鹰国内的白鹰元也不会被居民存在家中,它们将被释放到市场上,用于抢购各种生活用品。

    大量资金的注入,让白鹰国内的货币总量持续增长,造成物价飞涨。物价的快速上扬更加剧了民众的紧张心理,大家开始尽量花掉自己手中的钱,以便在贬值之前将其变成手中的物资。这种情况更加剧了通货膨胀,白鹰国内的物价很快就失去了控制。

    西大陆各国也遭遇了差不多的境况,物价无序上涨,造成了民众的大规模抢购风潮,让各地日用商品持续短缺。与其相对的日用商品遭到抢购的同时,大量工厂却因为原材料的大幅度涨价而无力负担,造成企业尤其是重工业纷纷倒闭的局面,机械的价格开始直线下降,二手机械更是变得一文不值。

    在这个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有些着慌,他们没想到世界经济的变化会这么大。庆幸及早引发经济危机,没有让世界经济变得更加无可挽回的程度,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在积极自救,避免产业遭到损失。他们在各地的金融产业开始紧缩政策,避免继续对外贷款,已经贷出的也在加快回收速度避免损失。

    但是经济危机已经扩大化,让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受到了一定损失,甚至将在之前打压金融市场时赚到了大笔资金中,一半的利润都投了进去。表面上看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似乎很傻,因为他们自己发动了经济危机,却让自己赔了钱,但因此而嘲笑他们的人,是不懂经济或是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因为经济危机的操作模式并不是他们所想像的那样。

    经济危机爆发的,没人可以置身事外,所有经济体都会遭到巨大损失,区别只是有无准备的情况下,所受到了的损失大小而已。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能幸免,但损失只是暂时的,而他们赚钱的模式就是等待。

    利用自己更小的损失和更庞大的经济体量,打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等到经济触底的时候,他们就能依靠非常便宜的价格,大量控制优质资产。待到经济回暖,这些优质资产或自营或出售,都会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带来超过百倍的利润,这才是经济危机的运转模式。

    罗斯柴尔德家族所要做的就是自我收缩之后的等待,让自己的消耗减小,同时等待那些中小企业的溃败。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经济体层面上他的做法是最正确的,但在国家层面上还有另外一个方式。

    华兰国的代表陈文褒很快找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安瑟尼,向他提出了为西大陆各国提供日用产品的想法。经济危机在持续加深,各国很快就会高筑贸易壁垒,禁止外国的商品进入。这些壁垒对于罗斯柴尔德家族自然无效,但他们也很清楚,现在的日用品疯抢状态不会持续很久。

    看似那些日用品供不应求,实际上是在消费国民手中的储蓄。随着其他各种工业系统的日益衰落,大规模的失业正在出现,民众的经济收入直线下滑。资金没有了流通性,民众手中的储蓄只出不进就会越来越少,等到他们的储蓄消耗一空,购买力将会大幅度降低。

    到了那个时候,才真的是工商业的冬天,日用品工厂也会大量倒闭,从而加剧失业让资金流动更加滞涩,日用品也会卖不出去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上合组织() 
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是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从华兰国进口的大量产品积压,这不但会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占用家族的宝贵资金。不过陈文褒很快让他的担心消失了,华兰国将采取直销的方式,先将物资囤积到各国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仓库中进行售卖,售出之后的钱按照双方的抽取比例分配。一旦物资滞销,华兰国会收回那些产品,而不需要占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金。

    这等于是华兰国借用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各地的仓库和销售网络,出售自己的产品并给其分红。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以不担任何风险的同时,大量赚取利润,这又何乐而不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柴尔德家族早已将库存产品清空,大量仓库闲着也是闲着,现在只是借用他们的名号,对外销售商品而已,他们自然是答应的。

    华兰国的物流公司们很快忙活了起来,大量货物被以集装箱的形式运往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的倾销。各国很快注意到了市面上华兰商品的大规模出现,白鹰国很快宣布提高日用品关税百分之三百,用以保护国内的企业。随后西大陆各国都相继宣布提高了关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