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机场加油装弹才刚刚返回,而后续的战斗机已经准备返回机场了,因为他们的油料已经所剩无几。
红联空军的运气显然非常不好,就在这个两批战斗机交接战斗位置的时候,华兰空军的大批援军突然出现在了空战地域。当比红联空军更多的华兰战斗机突然临空,双方的飞行员都被震撼了。
红联军的空中指挥官们顿时色变,看着那机身上涂抹的红五角星,他们就知道自己要倒霉了。华兰国空军的实力,绝对不是志愿空军和罗刹空军可比的,看着他们一个个闪着银光的身影从旁边飞过,红联空军的大多数飞行员都升起了一个念头,他们失败了。
失败是毫无悬念的,双方无论是战斗机先进程度还是飞行员素质上,华兰人都高了不止一筹。当飞机数量发生逆转的时候,红联军的败势也就无可逆转了。红联军兵败如山倒,原本在空中耀武扬威的战斗机此时冰雹般接连落地,砸的地面上凹坑处处,爆炸的浓烟几乎覆盖了整片大地。
那些刚刚加完油的战斗机尚可支撑一二,而本就应该返航的红联军战斗机只好掉头就跑。只可惜红联空军的战斗机最先进的也要比华兰军慢许多,他们直接掉头逃跑实在与自杀分别不大。
在空中待机的红联军轰炸机部队也接到了撤退的消息,不过他们想要退回去也并非易事,因为已经有一个师的华兰志愿空军盯上了他们。这些刚刚回到机场补充了油料弹药的战斗机被抽调到这里,向着轰炸机发起了进攻。
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压倒性消耗战()
十二架红联军的掩护战斗机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仅仅一个照面就全部被击落了,剩下的就成了一场战斗机对轰炸机的屠杀。红联空军向来不重视轰炸机的建造,这也是被强大的华兰空军逼出来的。毕竟在轰炸敌国之前,要先有足够保卫自己的战斗机部队才行,因此红联空军的飞机设计建造资金,始终大幅倾斜向战斗机,而轰炸机不但数量少型号也驳杂不堪。
这次出动的轰炸机仅仅一百多架,却又pe8、sb2和tb3三种型号的轰炸机。当发现红联空军的掩护战斗机不堪一击之后,轰炸机飞行员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减重逃跑。
在没有任何目标的情况下,轰炸机纷纷打开弹舱,将炸弹随意扔在荒山野岭之中。这是他们不得已的措施,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与满载情况的最大速度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他们不扔掉这些负载,根本没有逃脱的希望。
最先扔光负载的sb2型轰炸机掉头就跑,很快pe8也跟了上去,这两种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都在每小时420公里左右,勉强还能逃上一阵子,可是老久而载弹量更大的tb3轰炸机都倒霉了。
作为三十年代设计的老式轰炸机,拥有8名乘员的tb3轰炸机最大平飞速度只有每小时250公里,这样的龟速只相当于华兰空军歼4战斗机的三分之一。驾驶着歼4战斗机的华兰志愿空军飞行员可以轻松的追上这些笨重的轰炸机展开攻击,而tb3型轰炸机配备的十挺7。92毫米机枪对他们却毫无威胁。
落在最后面的三十多架tb3轰炸机很快尽数被击落,尽管攻击这些轰炸机耽误了一些时间,却不足以让另外两种轰炸机逃出生天。很快歼4战斗机就追上了红联空军正在撤退的轰炸机部队。面对着华兰国最新锐的战斗机,这些笨重迟缓的轰炸机毫无反抗之力,很快这支红联空军的主力轰炸机部队就被尽数击落了,甚至一架也没有飞回己方的控制区域。
战斗机之间的空战也很快结束了,因为双方近三千架战斗机的超级大空战,波及的空域非常宽广,包抄上来的华兰空军不可能拦截住每一架企图逃走的红联空军战斗机。在将大多数战斗机击落之后,最后还是有近百架战斗机以超低空的方式脱离战场,逃回了己方控制区。
经此一役,红联空军大败亏输,一千五百架战斗机和一百多架轰炸机被击落,损失无比惨重,整个空军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力量。自此红联空军再也没有了在空中的抵抗力量,这让华兰志愿空军得以继续对红联军控制区域的工厂、仓库、步兵集结地和交通枢纽进行轰炸。
华兰志愿空军的轰炸异常仔细,对所有区域都如过筛子一般的反复清理,直到再也找不到任何目标位置。不出动陆军进攻,只是以空军的轰炸机欺负人,红联军却是无奈到了极点。
不同于历史上庞大的疆域,眼下红联国的疆域仅有两百万平方公里,几乎全都在华兰轰炸机的覆盖范围之中,那些重要的工厂区根本无处躲藏。各航空设计局下设的工厂屡次遭到轰炸,飞机产量直线下降。一些工厂虽然能够生产飞机,但制作零配件的工厂却大部分损毁,造成组装车间可用却无件可以组装的情况出现,对此斯特林也只有徒唤奈何。
为了抵抗华兰志愿空军越来越大的轰炸力度,红联军不得不生产大口径高射炮加以应对,同时从西线抽调大部分战斗机到东线填补空缺。为能够命中在万米高空投弹的轰5,红联人可谓脑洞大开,他们竟然制造出来210毫米口径的巨型高射炮。可惜这种高射炮的射速太低,虽然能够将炮弹打到万米高空,但是没有上百门火炮的数量同时使用,根本达不到足够的火力密度。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罗刹军止步于莫斯科城下不再发动进攻,只以轰炸机对红联国进行战略轰炸,似乎有耗死对方的趋势。对此罗斯福显得非常犹豫,经过一次运输船队遭到全歼的事件,他对继续援助红联国有些动摇。而在对罗刹帝国宣战的问题,同样在困扰着他。
向罗刹帝国宣战,白鹰国显得鞭长莫及,除非直接向华兰国宣战,否则不会有什么效果。可是对华兰国宣战,等于是将其推到了轴心国一方,在这个世界动荡的时期,为自己多树一个如此强大的敌人,实在有些不智。
如今华兰国对协约国处于战争状态,他们正在全世界吞并其殖民地,却并未对白鹰国表露出太多敌意。尽管对方的持续壮大,也需要白鹰国的警惕,但这毕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打败希斯勒的条顿国,掌握住战略主动权。
在击败条顿国之前,就对华兰国发动战争,白鹰国是不会那么做的,至少要将宣战的时间向后拖延的越久越好。如果红联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或者华兰国直接参战,白鹰国对华兰国也只能被迫宣战。可是如今罗刹军不疼不痒得消耗着红联国的元气,却又不直接打死。
华兰国的态度就更加古怪了,只派出一些志愿空军参战,自己却不出动任何现役部队。上次大空战之后,斯特林根据部分飞行员的证词,斥责华兰国不宣而战,派出战斗机部队袭击红联空军。华兰国外交部却是矢口否认,并声称红联国血口喷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实在令人深思。
当时华兰国的现役空军部队都被严令不得越过实际控制线,虽然也有人被击落,涂着华兰空军标志的飞机残骸却未被红联军得到。华兰国直接不承认,对此斯特林也毫无办法。
正是因为华兰国的态度暧昧不明,才让白鹰国的宣战想法犹豫不决,可惜罗斯福不知道,他的这种态度直接决定了红联国的命运。白鹰国白白错过了宣战的时机,最终造成了红联国的命运无可逆转。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巴巴罗莎计划()
早在3月份,条顿国就开始秘密准备对红联国作战。原本条顿国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西海岸,准备对撒尔帝国展开登陆战,结果因为白鹰国的介入,造成计划迟迟无法实行,百万精锐大军竟然成了摆设。
在与赵守宏达成协议之后,希斯勒就密令条顿军指定新的对红联国作战计划。这份计划被称为巴巴罗萨计划,其主要内容旨在以陆空协同闪电战,利用一次突然发动的袭击,歼灭部署于国境线附近的红联军主力,配合罗刹军和华兰军对红联军实施毁灭性打击,一举瓜分其整个国家。
为了这次行动,条顿军很快开始了千里大转移,在海岸线上待命的各精锐部队通过铁路线向东运动。他们以正常换防、运送物资补给,甚至是更新装备等理由,快速的由西向东运动。
为了不让敌人发觉,这些精锐部队将原本使用的各种轻型坦克依然安置在西部海岸线上,由抽调过去的二线部队换装。而这些精锐部队的士兵则被装上闷罐子车,运送到东条顿地区,他们在那里换上了刚刚生产出来的iv号、v号坦克以及华兰国生产的vt5型外贸坦克,而这一切红联国却毫不知情。
在红联国的注意力都被罗刹帝国吸引的情况下,条顿国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秘密抽调了118个步兵师,15个摩托化师,19个装甲师和两个独立旅,此外还有几个仆从国的29个师和18个旅的兵力,输送到了与红联国的边境线上。
为了这次大规模战争的顺利进行,希斯勒抽调了所有能够调集的重型武器,其中包括3500辆坦克,47200门火炮和迫击炮,4900架飞机,192艘舰艇,作战总兵力达到了550万人。
1941年5月7日来临的时候,条顿军已经做好了完全的战斗准备,而此时对面的红联军还毫无所知。凌晨两点钟,几列从条顿国鲁尔区开往明斯克的火车缓缓通过了边境检查站,这是两国贸易条约中规定的部分,这些火车将在明斯克卸下来自条顿国的机器和零件,并装上满满的煤炭返回。
这样的贸易已经进行了快一年时间,双方士兵都已经习以为常,因此边防哨卡的红联军士兵只是略微看了看就放行了。如果这些士兵仔细观察,一定能够发现,这些火车的车厢内部似乎要比外部短上一截。
实际上这些车厢都是特制的,在车厢两边布置有秘密隔舱,在那里是大量齐装满员的条顿军士兵。这些士兵来自条顿国的一支准特种部队,隶属于党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