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老听刘夏莱讲解的时候,有时惊叹,有时皱眉,待刘夏莱说完,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气,感叹道:
“我们祝由一脉虽然逃过了时代的变迁,战争的洗礼,但是我还是羡慕你们,因为你们融合了世界的先进思想,将祝由门发扬光大,我们却被困在这个小岛上,固步自封,有的人还钻了牛角尖。”
“我刚才跟你说,这里马上会变成魔鬼之地,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刘夏莱一脸疑『惑』地表情,问道:
“愿听前辈详情。”
巫老开始慢慢地道来:
“事情的起源要从几十年前那个外来人库恩·弗洛伊德的到来说起。”
巫老见刘夏莱对自己说到外来人的时候并不惊奇,知道自己的孙女巫双儿一定把这件事告诉过刘夏莱,不由暗叹:这丫头果然一点也藏不住事,等下还得好好教导一番。
巫老见刘夏莱还在耐心等他继续说下去,于是也不再想其他的事情,继续说道:
“那年,我才8岁,正和一群小伙伴在沙滩上玩耍,在岸边看到一个人趴在海滩上,于是就走了过去……”
第八十章 首来外人反犹主义()
那是巫老第一次见到外来的人,几个小孩将那个青年人拉了上来,见他还有呼吸就急忙去喊了大人。
这个年轻人是这近几百年来祝由门分支流落到这个小岛后见到的第一个外来人,因此祝由门的长老们都十分重视,由祝由门分支的门主,即祝由村的村长亲自对他进行治疗。
但是这个年轻人伤势十分严重,祝由门分支动用了门内仅存的一小块圣『药』“手掌参”,配合催眠术才保住了他的一条命。
这个年轻人整整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能在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动。
祝由门曾经在这个年轻人苏醒的时候来盘问过他,毕竟祝由门分支被困在小岛这么久,还是很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到底变成什么模样。
这个年轻人自称是库恩·弗洛伊德,是个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逃到了波澜,又想绕道前往巴乐斯坦地区,投靠那边的亲友,于是先辗转前往土耳奇,再由土耳奇借道至巴乐斯坦地区。
但是在乌克绿前往土耳奇的途中,通过黑海时不小心进入了一片『迷』雾中,船和船上的人全部被卷入旋涡之中,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逃出来的。
刘夏莱中途问巫老发现库恩·弗洛伊德的时间,巫老想了一会,说应该是在公元1983年年底。
刘夏莱对犹太人在那段时间的遭遇是十分同情的,也花心思找资料了解过那段时间犹太人的遭遇。
犹太人,又称犹太民族,属闪米特人,人种为欧罗巴人种闪米特…含米特亚种,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民族。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种,它在公元前十三世纪时游牧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草原,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叶,进入迦南,就是后来称为巴乐斯坦的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外来的人叫做“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是指幼发拉底河。
根据《圣经·旧约》的历史记载,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巴乐斯坦地区。
亚伯拉罕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根据《圣经》和《古兰经》的记载,亚伯拉罕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
所以在原始血缘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很近。
犹太人的祖先名字叫雅各阿拉伯发音为叶尔孤白,雅各是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孙子,后来改名叫以塞列,意思是“与神角力者“,而且因为他在和神搏斗的时候伤了腿筋,所以犹太人在宰杀动物时都要把腿筋挑出来丢弃。
犹大支族曾经和便雅悯支族联合成立了犹太王国,坚持了几百年,后来被巴比伦帝国攻占,人民被掳到巴比伦成为奴隶。
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后。犹太人被允许回犹太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相继沦为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属民。
耶稣死后不久,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人,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攻破,圣殿被拆毁,犹太人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自称为犹太人。
犹太人到世界各地后,语言、风俗逐渐和当地居民同化,但他们坚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以此维持民族的独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来字母书写文字。
由于犹太人民族的特殊『性』,世界各地的反犹主义一直存在,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是历史原因:
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35年,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血腥镇压了两次犹太人举行的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还把余者全部赶出巴乐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
当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
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后,反犹情绪与日俱增。
第二是宗教问题:
在宗教上,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
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
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
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
原纳粹国的反犹主义更加猖獗,尤其在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犹太人的灾难开始了。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
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
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
原纳粹国最初的反犹措施是对犹太人进行限制,禁止纳粹国人去犹太商店买东西,禁止犹太人从事公务员、医生、司法等工作,禁止犹太人出入浴室、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等公共场所。
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新的法律。
纽伦堡法律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力”,标志着反犹行动的升级。该法律规定犹太人是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并严禁纳粹国人与犹太人通婚,禁止犹太人家庭雇佣45岁以下的纳粹国『妇』女,甚至不许犹太人使用纳粹国国旗和象征纳粹国的颜『色』。
此后纳粹国采取了更严厉的反犹措施,把犹太人移民出境,驱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刘夏莱听到库恩·弗洛伊德是在1983年年底逃离纳粹国,就知道一定与那件事有关,就是让世界震惊的“水晶之夜”。
第八十一章 库恩逃离偶陷小岛()
纳粹国的反犹措施越来越严厉。
在1938年10月28日,1。7万名纳粹国犹太人在没有得到任何通知情况下在午夜被纳粹国『政府』驱逐到波澜。
一开始波澜『政府』拒绝收容他们,于是这批犹太人只好停留在纳粹国和波澜国边境,直到纳粹国当局说服波澜『政府』同意他们入境。
在被驱逐的人群中,有一个波澜犹太移民家庭,曾在1911年在汉诺威定居。
他们的儿子赫舍·格林斯潘住在巴黎的叔叔家里。11月3日,他收到了一张来自他妹妹贝尔塔的明信片,叙述了她在被驱逐期间的可怕经历。于是格林斯潘开始求助纳粹国驻巴黎大使馆秘书恩斯特·冯·拉特,不过冯·拉特不但没有帮助他,还取笑到这就是身为犹太人的下场,并且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把他轰了出去。
1938年11月7日,格林斯潘向冯·拉特腹部连开三枪,11月9日,冯·拉特重伤不治死去。这个事件成为了“水晶之夜”的导火索。
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在纳粹的怂恿和『操』纵下,原纳粹国各地的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化装成平民走上街头,他们疯狂挥舞棍棒,对犹太人的住宅、商店、教堂进行疯狂地打、砸、抢、烧。
这一夜给犹太人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约267间犹太教堂、超过7000间犹太商店、29间百货公司遭到纵火或损毁。
许多犹太人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有如水晶般发光。所以,有纳粹国人讽刺地称之为“水晶之夜”。
事件中遇害的犹太人数目是不确定的,估计有91人死亡。
之后有大约3万名16岁至60岁的犹太男子在自己家里被捕,送往达豪、布痕瓦尔德和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估计死于集中营的,大约有2,000—2,500人,多数人在3个月内被释放,但他们必须离开原纳粹国。
事件之后,大约有10,000 个孩子被迫离开了父母和家庭,多数去了因格兰国,只有1000人能再与父母重聚。
“水晶之夜”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侵占波澜,大肆杀害犹太人。
1941年春天,纳粹头目策划进攻原沙罗斯国的同时,也在策划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杀。
刘夏莱对于库恩·弗洛伊德能够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开始阶段就能够想着前往巴乐斯坦地区,还是比较佩服的。
毕竟很多犹太人是在1944年以后才大规模前往巴乐斯坦地区,在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