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险招。

    “张灭清,虽然咱们的父辈们不死不休,但是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咱们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了。我先跟你说句实在话,你这些宝贝估计根本就没人会买,正如你所说的,天下大乱了,大伙自保还来不及呢,谁还有心思把玩这些古物。你若是愿意,可以在四川做点生意,你这些人就算是想要去打仗,估计也是白给,至于占地为王,落草为寇,四川不可能让你存活,到了别的地方,你怕是要被更厉害的山贼黑吃黑了。”

    张灭清想了想:“你为何要留我在这里做生意?”

    “当然是为了你身后的那车宝贝了,你要明白,这车东西我不会让你带走的。”

    “殿下还真是一副伶牙俐齿,嘴巴一张一合,刚才还说没人买我的宝贝,现在又说你要留下它们,明抢也不过如此了吧。”

    “我若是明抢直接动手便是,何必要跟你费这些口舌,只是念在当初张献忠虽然反明起家,但是最后还是和大明联手抗敌的份上,况且他的义子李定国还被封为晋王,也算是有一份香火之情,我不愿对你动手而已。”

    张灭清想了想,又看了身后的那些人一眼,叹了口气:“今天我认栽了,但是要想让我给你办事休想,我拿这十车宝贝换你一万两银子,然后咱们就当从没见过如何?”

    他也不担心程孝廉不给银子,既然程孝廉拿出了双方的情分来说事,那这件事就好办多了,前脚论完了两家的情分,后脚就就动手抢东西,格局和气度未免太小了些。

    程孝廉听到这里倒笑了:“现在才算是真正的乱世,到处都是乱兵,你们这几个人拿着一万两银子,估计走不出多远就得让人家抢了。”

    “这不用你管,刚才把咱们两家的交情说的这么厚重,你不会连一万两银子都舍不得给我们吧?”

    程孝廉笑了一声:“我出门可不会随身带一万两银票,这样,你们带着这些东西去成都,我提前告诉他们,让他们准备好银票。”

    听到这里张灭清很光棍的答应着:“没问题。”他知道程孝廉要是害他根本用不到把他们骗到成都去,所以也就不再争论什么。

    走之前转过身,留了一个背影给程孝廉:“自今天起,张灭清死了!世间只有李三坡,狗屁的灭清,灭清关我屁事,老子一家老小全都搭在这上面了,要是你们灭不了清,老子看不起你们。”

    杨有财有些纳闷这个人是不是失心疯了,程孝廉却是明白他的意思,李定国他们到张献忠身边的时候都是十多岁的样子,几乎是眼看着张灭清长起来的,虽然后来因为形势张献忠不得已做了那个决定,但是张灭清心中未必恨他的几位义兄,尤其是当几位义兄全部身死之后,更多的感情该是缅怀和伤感。

    虽然张献忠起兵反明,从陕西到两湖,把大明的天下搅得一塌糊涂,但是最后他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全都是死在了抗清这件事上,可以算得上世事无常了。所以张灭清心中对大明的感情很奇怪,他希望大明能够给自己的父王报仇,但是他明白,只要大明复了国,张献忠必定被定为反贼,千古骂名。

    程孝廉看着张灭清的背影,笑了一声:“若是大明复了国,张献忠可以略去不提,李定国一定是精忠报国而死。”

    张灭清脚步顿了一下:“你们大明的国事与我有什么干系。”

    杨有财挠了挠头:“殿下,我实在是不明白,咱们动手就能抢过来这十车宝物,为何要白白送给他们一万两银子。”

    程孝廉叹了口气:“晋王虽然没了,但是靳明他们还在,他们可是李定国的嫡系,若是知道咱们杀了张献忠的亲生儿子会有什么感觉?李定国做了这么多,未必没有为张献忠赎罪的意思,况且张献忠也已经死了,咱们再把张献忠的血脉赶尽杀绝,只会让他们生出别的心思。”

    说到这里他自嘲地笑了一声:“况且他们只有这么点人,若是依旧能在咱们这里翻起风浪来么,咱们也太弱了。”

    杨有财摇了摇头:“我看这些人虽然人少,但是可都是好手,张献忠怕是把最得力的侍卫全都给了他的儿子。只是这些人不愿意留下,否则锦衣卫也能跟他们讨教一番。”

    “幸亏他们不想留下,他们若是留下我可头疼了,你想想书院的顾老先生和黄老先生,估计会拎着拐杖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背祖弃宗,连祖宗大仇都不报。襄王朱翊铭和贵阳郡王朱常法可全都是死在他的手上的,说是血海深仇都不为过。所以他走了也好,这件事谁知道了都有个交代,再说了咱们还得了十大箱宝贝,就捂着被子偷着乐吧。”

    (本章完)

第386章 七国之乱() 
虽然程孝廉很想知道,张献忠留下的宝贝到底有什么,但是现在上去翻一翻马车上箱子,总归是有些失礼,就像是后世的时候,人家去你家送礼,不管东西多么新奇,客人离开之前最好不要把礼物拆开,不然万一里边只是塞了张报纸,大家都很尴尬。

    所以程孝廉只能等到过些日子回成都再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想着这次出来不过是为了视察民情,看看百姓们最近的生活,却没有想到意外发现了张献忠的儿子,还发现了张献忠沉银的秘密所在,原来后世引人注目的宝藏不过是幌子,所谓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大家都被张献忠和他留下的口诀给骗了几百年,还一直以为江中便是他收集的宝贝。谁知道人家早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

    杨有财看了眼程孝廉:“殿下,咱们差不多可以回去了吧,出来了好几天了,还不知道瞿塘关怎么样了。”

    程孝廉点点头:“附近的情况还算是不错,咱们下达的命令执行的还算是不错,这样下去四川很快就能恢复生气了。”

    “四川自古便被称为天府之国,没想到近几十年竟然历此大难,差点就人烟难寻了,其实不光是四川,别的地方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了,所以咱们也要尽快平定天下了,民心思定啊。”

    程孝廉点点头:“说的没错,不过这几个月咱们是没什么机会了,耿精忠和尚可喜可不是小鱼小虾,咱们能够稳固住四川的局势便是成功了,想要图谋别的地方怕是不怎么现实,也不知道吴三桂和满清的战事如何了。”

    杨有财倒是笑了:“吴三桂只要活着,他手下的军伍就不会溃败,双方互有胜负而已,本来吴三桂的人倒是挺怕满清八旗兵的,后来打了几仗也就那样,而且满清八旗兵一共就这么多,满清现在开始用汉人绿营兵了。”

    “江浙自古繁华,他们要是把那里都打成了废墟,怕又是一场灾难。”

    “既然咱们上了天下争霸的这个台子,便不能顾及这么多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打得越惨越好,到时候四川无战事,又立起了大明的旗号,那些摇摆不定的人自然会过来投奔咱们。”

    程孝廉点了点头:“说的没错,另外罗森说的也有道理,咱们必须在三五年之内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格,才能真正站住脚跟,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已经有太长时间的战乱了,百姓们不会忍耐太长的时间,他们需要安稳的生活。”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什么:“陕西王~辅臣和王屏藩怎么样了?”

    “王~辅臣和张勇一直在胶着,估计一时半会也分不出胜负来,倒是王屏藩,上次锦衣卫传信过来的时候说,满清朝廷派了图海领兵前来,图海已经败了三阵了,全都是大败,估计用不了多久,王屏藩就能入主山西了。”

    程孝廉笑着摆了摆手:“可不要小看图海,他不过是因为刚刚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手下的兵将还未了解清楚,所以才吃了败仗,等他缓过力气来,有王屏藩的苦头吃。要知道,图海身后站着的是整个满清朝廷,王屏藩身后站着的只有我们了。”

    杨有财愣了一下:“既然如此咱们要做点什么?”

    “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耿尚联军,他们人不少,不过是因为瞿塘峡之险被阻在了外面,咱们要想把他们全部吃下根本不现实,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们钉在两湖,到时候咱们就不会直接面对吴三桂了。”

    想到这里程孝廉不禁有些自得,当初他冒着危险潜入朱国治的府中,硬生生将吴三桂起兵的时间提早了一年,现在的局势果然大不一样了,吴三桂冲出了两湖,他手下的那些猛将就如同龙归大海,终于可以趁着满清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而大显身手了,而这些大仗必定会为他们积累丰富的经验,就算吴三桂哪天死了,他们也能独当一面了。

    而这个时候,京师之中气氛可有点不怎么好了,图海大败,江浙战事又毫无进展,眼看着吴三桂的人马上就要过了长江,到时候满清的半壁江山可就算是没了。王屏藩要是再打进山西,他们就只能收拾收拾东西回关外老家去了。

    康熙在朝廷之上脸色铁青地看着下面索额图:“朕说过了,此次只议事,不论功过是非,你弹劾明珠的事情休得再提。”

    明珠现在也有些坐立不安了,本来以为吴三桂老矣,动动手指就能把他擒住,到时候便是一场泼天的功劳,谁知道现在事情竟然发展到了这一步,眼见除了京畿重地,天下都狼烟四起了,这次撤藩怕是真的要断绝满清的国运了。

    索额图咳嗽一声:“奴才所说的便是国事,吴三桂势大,但是他终归是老了,咱们只要稳住他一两年,一旦他过世了,手下的那些人立刻便会作鸟兽散,咱们也能趁机收复失地。”

    康熙叹了口气:“汉人有个人叫班固,他写了一本书名叫汉书,上面写着当初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朝中大臣袁盎说这件事是因为晁错削藩引起的,将他杀了,乱事自然平息。汉景帝杀了晁错,但是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还是依靠打仗才平息的战乱,还汉景帝却落了一个冤杀栋梁,软弱不堪的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