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鞒ⅲ绞焙蛄銮贫济挥小�

    程孝廉听到了这里笑了一声:“告诉他,金银可以给一半,粮食必须给足,我们是帮他作战,总不能自己拿粮食。”

    那边的使者听到了这个条件一咬牙便同意了,然后双方约定了出兵时间,使者便急匆匆赶回了陕西。

    程孝廉回到了府上,孔夫子也到了,只是眉头一直紧皱着:“殿下,咱们若是出兵倒是可以,只是王屏藩的人还在边境上,咱们怎么绕过他们啊?那些人可是王屏藩的人,不会听王~辅臣的。”

    “杨有财,王屏藩和图海的战事怎么样了?”

    “双方互有胜负,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王屏藩打得胜仗多一些,图海那边好像并不是满清的精兵。”

    程孝廉笑了一声:“满清哪儿来的这么多精兵,他的精兵全用来对付吴三桂了。”说着他看了一眼孔夫子:“给王屏藩写封信,就说王~辅臣打了败仗,咱们要借道去帮******,大家都是汉人,总不能看着满清占了江山。他要是愿意,立刻把人手调回去和图海打,若是不愿意,等张勇收拾了王~辅臣,他就等着两面夹击吧。”大家都是汉人这句话便是为了消除王屏藩的顾虑,告诉他出兵的理由是不想看着满清朝廷吞食汉人的江山。

    孔夫子愣了一下:“给王屏藩写信?谁去送?他会听咱们的么?”

    程孝廉摆摆手:“杨有财找个人去送就好了,王屏藩能够统领吴三桂的一支偏师,想必这点气量还是有的,总不至于为难一个送信的人,他若是聪明,便知道咱们的意思,若是糊涂,咱们也不可能绕过他去帮******。”

    杨有财咳嗽了一声:“万一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上调走了人,等咱们的人一走立刻攻打四川怎么办?”

    “瞿塘关的战事他还不知道,他估计只知道吴三桂把四川让给了耿尚两家,他打了四川有什么用处,而且现在一个图海就得让他使出全力了,他要是再妄想对付咱们,那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杨有财点点头:“我立刻传信给西安的弟兄们,让他们去办这件事。”

    王屏藩这些天也是心事重重,本来他的身后还有四川,现在连四川都没了,而且吴三桂还来信让他装装样子,不要管四川的事情,他算是吴三桂阵营中的一支孤军了,这些天又听说王~辅臣被人杀得大败,处境更加危机了,现在就算不是四面楚歌也差不多了,所以现在打仗他都是谨慎再三,因为一失足变成千古恨。

    就在他烦恼的时候,营门口的士卒突然来报:“大帅,明朝朝廷的人说有要事找你。”

    王屏藩皱了皱眉头:“什么明朝朝廷的人?大明都亡国三十年了。”

    “大帅,四川那伙贼人便是自称明朝朝廷。”

    “让他进来。”王屏藩知道这个时候有人来找他绝对不会是来找死的,不过他实在想不懂明朝朝廷的人找他做什么,两家现在可是生死仇敌。

    那个人走了进来:“拜见王将军。”然后躬身行了一礼。

    “你来做什么?”

    “我家殿下有信要给王将军。”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旁边的一个士卒,旁边的士卒伸手便将信拆开,正反都看了一眼,觉得没有什么异常,才把信交给了王屏藩。

    (本章完)

第397章 读圣贤书() 
“周王麾下大将军阁下台鉴,自甲申之变,满清入关,汉人天下生灵涂炭,周王昔日曾为大明山海关总兵,救援不及报仇心切,误放鞑子入关,但吾等同根而生,大局之下当同仇敌忾,今陕西提督王~辅臣惜败于满清之手,吾等欲助其一臂之力。大将军若同心协力,则汉室可兴,将军亦可青史留名矣。”

    王屏藩拿着这封信反反复复看了两三遍,笑了一声,将其递给了身边的幕僚:“你们看看,这前明的朝廷,文笔可是不错啊。三言两语便把事情颠倒,咱家王爷倒成了大明的忠臣义士了。”

    一个幕僚接过了信件看了一遍,冷笑一声:“说什么同气连枝则青史留名,若是不与他们合作,难道会背上千古骂名不成?他们不过是想要图谋陕西,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实在是让人发笑。”

    另一名幕僚咳嗽一声:“毛兄此言差矣,这些话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咱们汉人再怎么争,也都是咱们汉人的天下,若是让满清夺了天下,岂不是愧对列祖列宗?”

    “一派胡言,他们本就是在四川待不下去了,所以想要另谋立身之所而已,说得这么好听,还不是看上了陕西这块地方?”

    王屏藩听到这里突然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明白这个幕僚什么意思,既然耿尚联军已经兵发四川,想必他们这个******根本就顶不住了,所以这个时候才要帮王~辅臣,以寻求某身之所。

    想到这里他笑了一声:“既然如此,那么咱们就把人撤回来吧。”

    “大帅,人不能撤,一旦把人撤回来,只怕纵虎归山,后患无穷,他们若是进了陕西,站稳了脚跟,咱们腹背受敌啊。”

    王屏藩苦笑了一声:“若是王~辅臣败了,咱们才是腹背受敌,现在咱们就像是刀山上的猴子,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咱们若是不放他们进来,图海磨刀霍霍,咱们根本分身乏力,怎么去帮王~辅臣,若是******真的一败涂地,到时候咱们还是要被两面夹击,那个时候夹击咱们的可就是与咱们不死不休的满清士卒了,他们若是兵进陕西,咱们就能撤回周安,有了周安和他麾下的弟兄们,咱们对付起图海来也能省点力气。”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现在咱们是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只有等到摆平了眼前的满清军伍,才有机会图略陕西,况且王~辅臣在陕西素有威望,咱们现在自然不能露出什么贪婪的心思,否则才真是寸步难行呢。”

    几个幕僚全都点了点头,王屏藩说的没错,王~辅臣现在与他们若即若离,就连这次求援找的人都是前明朝廷的兵马而不是他们,说明王~辅臣已经对他们生了忌惮的心思,这个时候万万不能再撩拨他了。

    宁肯让前明朝廷占了陕西,也不能让甘肃的张勇占了陕西,前明朝廷势小,怎么都好对付,但是张勇一旦兵进陕西,与图海兵合一处,王屏藩到时候就得有吃不尽的苦头了。

    于是王屏藩当即下了调令,命令周安带人迅速撤回西安与大军集合,不要再管四川的事情。在王屏藩看来,四川既然已经划给了耿尚联军,在大局未定之前,就不能再对四川动手了,不要把所有的同盟都变成敌人,这仗才好打。

    在四川边境巡回的周安早就不耐烦了,在他看来四川就是一块大肥肉,但是这个肥肉已经被吴三桂赐给耿尚两家了,他现在就是一个拿筷子把肉放进耿尚联军嘴里的人,耿精忠和尚之信又不是他的亲爹,凭什么在这儿费这么大力气,所以自从接到王屏藩的命令以来,他的攻势一天不如一天。

    如今接到了王屏藩的调令,更是欣喜异常,大丈夫功名自在马上取,只要有仗打,他就不怕升不了官,所以立刻点齐兵马,连一天的功夫都没用,就撤离了这里。

    锦衣卫眼看着他们撤出了几十里的范围,才把消息传递回去,程孝廉这些天可有的忙了,书院那边一直在扩大规模,张鹏作为大管家,腿都差点要跑断了。朱福自从了结了这桩心事,也重新回来帮衬着,有他坐镇才算是没出什么大乱子。

    南镇抚司那边更是天天火炮轰鸣,除了那些醉心匠事的手艺人,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地方是个催命的地方,里边干活的都是一群脑壳出问题的人,天天鼓捣爆炸火药,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炸上天了。

    程孝廉问了问岳庆丰具体的情况,也只能是一脸无奈:“既然他们付出了全部,一定要保证他们最好的生活条件,他们的儿子孙子可以选一人直接进入书院入读,一来是让他们安心这支血脉一定能够保得住,二来也算是酬谢他们的功绩。他们虽然醉心匠事,但是血脉传承一定也看得极重。”

    岳庆丰算是松了一口气:“有殿下这句话便好办多了,这些日子好几个人托我将自己的子侄安排到锦衣卫里边去,说是不想让他们继承自己的本事,万一出了事,没办法和列祖列宗交代,南镇抚司都快被我塞满了。”

    程孝廉也笑了一声:“这些人有的年纪不小了,在家中也没读过书,去了书院只能跟着幼童一起学,不过想必他们没有什么意见。”说到这里他已经想起了后世的技校,但是这个时代,匠作是贱业,他若是让这些人继续学什么手艺,只怕他们的父辈心中会有怨言,总归读圣贤书才是最好的出路,这几乎是所有人的看法。

    程孝廉又将猛火油交给了岳庆丰,这种东西你给那些懂行的,他们能鼓捣出来什么东西我不管,反正让他们随便鼓捣就好了。

    岳庆丰苦笑了一声:“殿下,你每次给的东西都这么惊险,我真担心有一天你过来看到我已经粉身碎骨了。”

    程孝廉哈哈大笑:“你可得好好给我活着,南镇抚司就靠你了,我现在给你下一道命令,不许亲身参与这些事,只管人员调配,你要是敢死了,我可饶不了你。”

    岳庆丰苦着脸:“谢殿下厚赏。”

    感谢书友大明永历皇帝朱柚榔的打赏,加更加更,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398章 纪效新书() 
程孝廉本以为要说服顾炎武很难,没想到顾炎武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根本没犹豫,直接就答应了:“这些人虽为匠作,但是心怀报国之念,悍不畏死为我大明铸造利器,慨然气节令我等钦佩,他们的后辈当入书院之中,也让书院之人看一看我大明之骨。”

    “听闻顾老先生这两日身体有恙,当多加保重才是。”

    顾炎武笑了一声:“身体有恙还不是因为殿下打了胜仗,听闻瞿塘关上,大雨之中,殿下死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