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忆氐较衷诙济槐还テ疲训勒庑┤兆硬特谷俣际歉泶蛘堂矗炕故撬担特谷伲谏绷济肮Γ俊�

    在场的许多人第一次听到海东青的名字,但是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许多人家里的长辈甚至自己都曾在大明为官,大明的锦衣卫他们都听说过,如今有些暗中的力量他们不知道也没什么稀奇的。

    索额图有些词穷,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拱手让过这个机会:“咱们大清朝的兵将,多报些战功的也是有的,有的时候人头找不到了,算到了军功之中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定是他手下有些奸猾之徒蒙骗了他,这才把人数搞错了,蔡毓荣如今打了胜仗,本来就该嘉奖。”

    明珠冷哼一声:“打了胜仗自然应该嘉奖,但是他蔡毓荣是打了胜仗么?若是打下了潼关,我纳兰明珠亲自给他接风都行,但是两个多月的时间,每次战报都是颇有斩获,潼关城到现在纹丝不动,他蔡毓荣在前方是打仗了还是喝茶看戏了,咱们朝臣心中有数!”

    说到这里明珠猛地将头转向了康熙:“主子,不是奴才咄咄逼人,蔡毓荣一直和前明的将军眉来眼去,奴才以为他不适合再担任西线大帅了。”

    康熙呵呵笑了一声:“你们两个别吵了,前方到底是怎么回事,朕早就知道了,不过你说得对,蔡毓荣不适合再担任西线主帅了,着令图海官复原职,统领麾下大清八旗与汉军八旗,克日收复陕西,不得有误。”

    康熙这么说了,索额图自然没办法再说别的了,他可不想成为下一个鳌拜,皇上的权威还是不要轻易挑衅为好。

    说到蔡毓荣,康熙何尝不知道他是有功之臣,甚至在潼关城外打得很不错。但是如今战事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甚至只要给了蔡毓荣钱粮,他马上就能一蹴而就,攻下陕西,甚至屠戮宁夏甘肃。

    但是他是个汉人啊,当初将图海撤回京师,并不是康熙对他不满,只是因为朝中权力倾轧,康熙生怕图海再吃一两次败仗,就没办法再护他周全,所以才让他回到京师,闭门思过。

    也不怪康熙心中有顾忌,从吴三桂到尚可喜,从耿精忠到王~辅臣,哪一个不是大清的封疆大吏,这些人说反就反,丝毫不惦念旧情,前面那几个还好,这个王~辅臣当初可是被他青眼相加,赏赐了多少好东西,就因为心中一时有了怨气,立刻将陕西拱手让人了。

    试问这种情况下,康熙怎么还敢让蔡毓荣一家独大,一旦他带领大军占据陕甘宁地区,到时候他会不会摇身一变,也成了下一个吴三桂或者王~辅臣?康熙不敢保证,也不愿意再赌,所以就借此机会,让图海重新出山。

    当初打了败仗不关图海的事,图海当初和王屏藩两败俱伤,这才给了前明朝廷机会,如今兵强马壮,形势正好,他一定能够再次建功立业。

    蔡毓荣本来就是性情中人,他当然也交了一些朋友,这朋友里就有一位在朝为官,听到了这个决议不动声色,回到府中派出了两匹快马,直奔潼关而去。

    他知道若是等图海带着人马和旨意到了,蔡毓荣就算是完了,就算他前面打了胜仗,为了恭维图海的战绩,到时候也得把他贬得一文不值,这报国杀敌,虽死无憾。但是要被人踩在脚下,活活憋屈死,可就得仔细思索一下要不要这么干了。

    人活一生,要得便是顶天立地问心无愧,但是这朝廷不讲理啊,史书都是朝廷的人编的,到时候扣你一个屎盆子,把你说成卖国贼,后世的人也会相信,生前身后名都留不下,这一辈子图了个什么?

    (本章完)

第595章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 
这两匹快马出了京师,紧赶慢赶,终于在十天之后赶到了潼关城前,这个时候蔡毓荣正在等着朝廷的赏赐呢,前面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说他作战有功,等候赏赐便是,他也不怎么着急,只要粮草一到,立刻就猛攻潼关,然后一路西进,到时候谁还能挡得住他?

    这两匹快马到了营门口,立刻被营门前的士卒拦了下来,这两个人立刻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玉饰:“我家主人有要事托我们带给蔡将军。”

    走过了一个士卒伸手接过了这块玉饰,喊了一声:“在这里等着不许乱跑,要不然军中的刀剑无眼。”说完这个士卒便走进了营中。

    蔡毓荣见到了这块玉饰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立刻就起身来到了营外,见到了两个风尘仆仆的人,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巴:“你们两个跟我进来。”

    那两个人顾不得别的,下了马抱着包袱跟着来到了营门口,蔡毓荣看了一眼营门口的侍卫:“你们守住了营帐门口,任何人不得靠近,若有敢靠近者杀无赦!”

    说着蔡毓荣走进了营帐,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你们两个可是赵百益大人派来的人?”

    “正是,我家老爷有急事要我们传给将军。”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了一封用火漆封了的书信,递到了蔡毓荣的桌案上,然后蔡毓荣接过了书信,撕开了火漆的密封,拿出了里面的一张纸。

    只见纸上写了一行字:俞大猷之祸不远矣。

    赵百益虽然和蔡毓荣志同道合,但是这种事也不敢乱说出来,一旦说出来传到了朝廷文武群臣手中,免不了要满门族灭的结局,他这属于勾结外臣,有不轨之心。

    所以他只写了这一行字,并且信封上连名字都没有署,就算这两个下人被抓住了,他也早就交代好了对策,他家就是山西的,送一封家书回家总没有错吧。任谁看到这一行字,也不能说他有什么毛病。

    就算是蔡毓荣第一眼看到这一行字,也有些疑惑不解,这个赵百益到底是什么意思,俞大猷是前明的将领,哪儿有什么祸事,最后也算是寿终正寝,就是这一辈子因为没有后台,混得不怎么样,军功总是被人冒领。

    想到这里蔡毓荣突然惊出了一身冷汗,没有后台,冒领军功,这八个字一直环绕在他的脑海之中,想到这里他看了那两个下人一眼:“你们离开京师之后路途上可曾听闻什么消息?”

    这个时代通讯及其不发达,谁想要打听什么消息,都得道听途说,他们出了京师,自然也能听到一些消息,最少比蔡毓荣要快一些。

    一个人愣了一会儿:“也没什么重要的消息。”

    另一个突然想起了什么:“倒是看到了一队兵将,越过我们而去,他们骑得都是军马,我们跑不过人家,只是在歇脚的茶棚里听说他们家大将军这一次重掌兵权,收复陕西不在话下。”

    蔡毓荣只觉得芒刺在背的感觉,猛地站了起来:“他们有没有说他家将军叫什么名字,他们往哪里去的?”

    “名字倒是没说,但是往西北方向去的,对,他们应该都是满人,我看他们的样子都是满人。”

    蔡毓荣双目失神缓缓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要是这两件事任何一件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都会一笑而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赵百益冒死传来的消息不会有错,****的将军只有一人,那便是图海。要是偏将肯定不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赵百益也不会让人传过来消息。

    俞大猷之祸不远矣,俞大猷,俞大猷,那不就是战功数次被人冒领,最后以六十八岁高龄征战,才获得了一个世袭指挥佥事的老实人么,要知道和他同期的戚继光早就混到了朝廷中枢,已经拿到了戚少保的称呼了,他还在数次奋战,最后告老不许,死在了官位上。

    蔡毓荣这才记起,一次喝酒的时候闲谈,赵百益曾经说过,若是俞大猷能够在朝中有一位后台,成就未必在戚继光之下,可惜没有如果。没有后台,冒领军功,蔡毓荣稍微想了想便明白了,如今潼关战事到了结尾的时候,朝廷自然不能再让他待在这里了。

    这么一想所有的事情都通了,自从他入军以来,就没有过这种情况,明明带来了圣旨,还让他静候封赏,哪是什么封赏,那可是催命的鬼头刀。

    蔡毓荣十分确信,一旦图海到了这里,拉起了满清八旗的军伍,到时候他就得非死不可,图海在西安大败,又在潼关大败,若不是坐实了他蔡毓荣屡战屡败的名声,手下的士卒怎么会信服他,他又怎么能获得定海神针的名声,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少踩着别人上位的人,尤其是当这个人严重威胁了自己的地位的时候。

    两个仆人看到了蔡毓荣这个表情一动也不敢动,他们生怕蔡毓荣为了保守什么秘密把他们两个杀人灭口。

    蔡毓荣看着他们突然笑了起来:“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

    “小的赵福,小的赵安。”这个时代基本上就是这样,一般卖身的奴仆到了府中就要随主家的姓氏,这才证明你已经将全身卖给了府里,哪怕是生了孩子也不能跟着你以前的姓氏。而府中的人为了讨个吉利,也就起一些福寿安康,吉祥如意的名字,像朱国治府上的朱福就是这么来的名字。

    蔡毓荣看了赵福一眼:“我来问问你,若是你种了三亩良田,辛苦浇水,辛苦施肥,到了最后庄稼快熟了,隔壁的王二突然把你的庄稼都收走了,你会怎么办?”

    赵福一扬脖子:“当然是跟他拼命了,我辛苦做了这么多事情,家里就指望着这点粮食呢,他都给我收走了,我家里人吃什么。嘿嘿,不过小的家里也没有三亩良田。”

    蔡毓荣哈哈笑了一声:“你帮我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为了答谢你,我打算送给你三百亩地,不过现在还不行,等事情结束了吧。”

    赵福和赵安迷迷糊糊地出了蔡毓荣的大帐,到这个时候他们还不太明白,蔡毓荣为什么要给他们几百亩地。

    (本章完)

第596章 师生() 
蔡毓荣看着赵安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冷,自己拼死拼活,哪怕是战事到了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萌生过背主投敌的想法,想不到一朝将潼关兵将杀得伤筋动骨,立刻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