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孝廉苦笑一声,自从他在山西回来之后,这些老臣全都冷嘲热讽,不是殿下三头六臂在哪儿,有时间也让咱们开开眼,就是殿下山西走得值,一下子就成了天帝的儿子了。

    他们从心中自然是信服程孝廉的,也暗地里为程孝廉的这次行动击掌叫好,痛饮三大白,但是他们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绝对不会当面夸赞程孝廉,在他们看来,年轻人越夸越飘,这一次的情况他们也听说了,要不是碰到了一个有野心的噶尔丹,殿下能不能回来都两说。

    于是这些人都开始冷嘲热讽起来,目的就是让程孝廉安稳地在后方待着,能打仗的人这么多,何必非要殿下亲自带队,就说这一次,王继勇带着人突袭不也是一样的么?

    程孝廉当然没办法跟他们解释,要是直接让王继勇带人突袭陕西,陕西王~辅臣的那些旧将会怎么想?这不是借着人家的手杀了王继勇然后吞并陕西的兵马和地盘么?别说是邵苓芝他们了,就是张勇估计都会寒心,况且没有程孝廉亲自出马,手下的将士又怎么会各个搏命,那种情况下只怕他们连山西都出不来。

    当然这些在那些老臣看来都是程孝廉的一厢情愿,自古以来这么多名将,谁打仗也没有带着君王一起,还不是照样创造了各样的军事奇迹。

    程孝廉听了袁宗皓的话立刻苦笑一声:“袁将军,陕西近些日子情况如何?”

    “挺好的,咱们大笔的铜钱和银子撒了下去,那些战死的兵卒家中都能安稳活下去了,没有战死的人也往家里带了不少银钱,陕西的许多壮士都来从军了,咱们又从草原弄了批马回来,皇甫桐他们正在训练骑兵呢。手下的新兵也让邵苓芝他们训练呢,这些人都是王~辅臣的老兄弟,知道怎么训练新兵,而且都很规矩,没有要把陕西变成王家的架势。”

    程孝廉点点头:“这些日子我打算去一趟四川,刚刚和几个军师商量过了,咱们没办法图略山西,山西不好打。”

    袁宗皓倒是没什么剧烈的反应:“殿下说的没错,咱们一旦大军压境,满清宁可放弃江南的战事,也得调大军回来,到时候咱们帮了吴三桂的大忙不说,还得引火烧身,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咱们一旦拿到了山西,京师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了,所以满清绝对不会允许咱们染指山西。”

    “潼关情况如何?”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只要满清不调集大军前来,图海根本没有机会攻破潼关,若是让他重新筹备新军,没有三五个月根本没办法攻城,所以陕西可以喘一口气了,而且从开春开始打,和蔡毓荣打了两个月的时间,又和图海打了两个月的时间,如今已经是八月了,再过上两三个月便入冬了,潼关肯定能够守下来了。”

    “我打算去一趟夔门。”

    程孝廉没有说什么,袁宗皓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殿下也该去了,当初若不是三顺王引路,咱们大明未必亡得这么快,他们每家人的手上都沾满了咱们大明将士的鲜血,记得用他们的脑袋祭奠先皇的在天之灵。”

    “我会砍下他们的脑袋的。”

    “还有一件事,殿下一定要答应我,万万不可再孤身犯险。”说到这里他大喊一声:“杨有财!”

    杨有财赶紧站了出来:“袁将军!”

    “你个混账锦衣卫指挥使,你们锦衣卫是什么身份自己不知道么?本来就是天子亲军,你再跟着殿下一起胡闹,我砍了你的脑袋!”

    “遵命!”说完之后杨有财脸色一苦:“大将军,这可不好办,他是殿下,我当然得听他的话了。”

    “他要是再想孤身犯险,你就绑了他,他要是想砍你的脑袋,让他先砍了我的脑袋!”

    “遵命!”

    程孝廉看着这俩人一唱一和,苦笑了一声:“我的长处不在于指挥军阵,也不在于在后方掌控大局,要是不让我出奇制胜,那我只能在后宫生孩子玩了。”

    袁宗皓苦口婆心地劝着:“殿下,你看看历朝的皇帝,哪儿有你这样的,老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万一你遇到了什么危险,你让咱们大明怎么办?”

    程孝廉赶紧点头:“我保证,我绝对不再冒险了。”但是他自己心中也清楚,每当有机会的时候他总是忍不住要尝试一番,就像是后世的时候,有的父母千挡万阻不让自家的孩子学着骑摩托,哪一个又能挡得住。

    袁宗皓叹了口气:“总之殿下记得一句话,我们这些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你的手上,你若是身死了,我们这些人万劫不复,你若是想拿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性命去赌,那便去吧。”

    他眼见说教没什么用处了,立刻换了一种方式,开始卖苦。

    程孝廉无可奈何又立下了一系列的保证,但是真正的效果怎么样,只有程孝廉自己心中清楚。

    第二日,程孝廉便带着人赶回了成都府,在那里做短暂的停留之后,他便会前往夔门,与秦越一起对付耿尚联军。

    感谢书友心若何方的打赏,感谢书友大明永历皇帝朱柚榔、书友读书的人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642章 湖广() 
杨有财和程孝廉走在一条小路上,杨有财哭丧着脸:“殿下,你看夫人都快生了,咱们回去等着太子爷降生不好么?”

    “呸,老子还是殿下呢,什么时候轮到他做太子爷了,再说了老子生儿子生女儿关你什么事。”

    “你生儿子生女儿是不关我的事,但是这次出来回去之后袁将军非得砍了我的脑袋不成,当初咱们在西安府的时候你是怎么跟人家保证的,转过头就一头扎进两湖的地界了,夫人还有两个月就生产了,你说在府里待着多好。”

    “正因为有两个月就生了,我才着急忙慌地过来,咱们必须在两个月,不,五十天之内解决战斗,然后我要回家看我孩子去了。”

    “殿下,你说说看吧,这次怎么又想起这种馊主意来了?”

    “这次的主意可以我们一起商量出来的,不信你问陈先生。”

    “跟上次袁将军没骂他一样,上次说好了咱们到大同府逛一圈就走,殿下你倒好,差点逛到人家京师去,这次有商量出来什么主意不说,到了两湖你非得冒险不可,袁将军可是说了我的脑袋只是寄存在脖子上的,殿下你可替我的脑袋着想一点。”

    “我想了好几天呢,你脑袋安心在脖子上待着,我跟你说,咱们已经走到两湖地界了,这殿下不能用了,叫我程公子,我是蜀中商户程家的三少爷,记住了,别弄差了。”

    说话的正是程孝廉和杨有财,这两个人回到成都府待了十天的时间,程孝廉便赶到了夔门,商议之后才发现,从夔门进攻两湖不现实。

    虽然两湖之地没有夔门这种险关,但是程孝廉他们手中也没有多少大船,因为四川本来就没有大船,陕西和甘肃就更别提了,那地方的人不出远门一辈子都见不到船。

    要是用小船杀过去,那边得到消息一定会立刻组织进攻,经过了几个月的争斗,两边的水性基本上相差无几了,耿尚联军再用上大船,山河军这边根本就无能为力。

    自古以来打了这么多海战,小船战胜大船的例子屈指可数,最著名的就是赤壁之战的火烧连营和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两次都用的是火攻,所以只要是水战,大家都提防着火攻呢,再加上三国演义的评书传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谁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词,正值东南风猛烈,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烧得曹操落荒而逃。

    所以深处长江下游的耿尚联军也学得很聪明,只要是山河军的逆风,便用铁索横江的策略,这种东西就算能挡住山河军,挡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大船趁着这个时间就能散开,大船只要不一起着火,能打得小船毫无还手之力。

    从夔门出击这个法子便被否掉了,再说听闻耿尚联军在岸边布了近百门火炮,程孝廉可不打算去触这个霉头。

    于是经过商议,程孝廉决定走一趟湖广,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什么湖南湖北的说法,两湖统称湖广,这个广既不是广西的广,也不是广东的广。

    程孝廉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剑南司,这些地方都是小路,商贩可以走,大军走不了,当然你要是分成小股军伍也能过去,只不过半路上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为这地方就是传说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都不用多了,百十号人堵着一个地方,只是往下砸石头,几千大军都休想过去。

    所以商队都在这里过,这不过入川的检查也比较严格,用那些当兵的话说:“咱们四川这么安定,你们带冰刃做什么去?都留下!等你们回来再拿不迟。”

    这些商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况且只是收缴了他们的病人,并没有多收过路的银子,所以大部分人也就忍了下来。

    当然商队要是从四川出来,就没有这么严格了,当兵的又说了:“外面的地界不安稳,老乡们多带些兵刃好防身。”

    当然出蜀的有多少商队,有多少伪装的人他们不清楚,也不想清楚,当好自己的差,只要保住了脑袋就能养家糊口。

    至于湖广之地为什么没有防备?那当然是换人换的,当初吴三桂的人马在这里的时候还算是检查严密,那些人生怕明朝的探子潜进来,查的十分严。现在就不同了,耿尚联军的大爷们眼中只有白花花的银子,只要把他们喂饱了,别说你是做生意的,你就是说你们来刺杀吴三桂的,他们眼皮都不带眨一下就放你们过去了。

    于是程孝廉他们很轻松便过了关,剑南司往东有十多个安抚司和宣抚司,根据大明官职,安抚司置于四川、湖广少~数~民~族地区,这也是自古以来没人愿意从这边进攻四川的原因之一,你说你带大军进攻四川,山里的其他民族的百姓还觉得你是来剿灭他们的呢,他们只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