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683章 入江陵()
经过了年节的短暂休整之后,山河军继续攻占原本属于耿尚联军的地盘,而在后方的胡大刀和孟轲也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程孝廉通过情报突然发现,原来胡大刀比孟轲更加适合这种模式的斗争。
孟轲老毛病又犯了,该心黑的时候总是不喜欢欺凌弱者,胡大刀一点都不心软,不管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人,他收拢了一部分人,而这些人之中自然有些反复无常的人,每次他都把这个人家中杀得鸡犬不留。用他的话来说:“出来混的,说好了背叛我杀你全家,就一定会杀你全家。”
当然他也不能一味地凶狠恶毒,带了这么长时间的军伍,他也渐渐摸出了一个道理,恩威并施,不能够一味地凶狠杀戮,一味地凶狠杀戮,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控制局势,但是隐患也很大。
耿尚联军正面战场打不过,原本想着把后方的敌人杀光了,涨一涨士气,结果围着山林追了十几天,被人家溜得像条狗一样,连人家的主力的影子都没看到。
耿精忠和尚之信手下的人逃亡率很高,耿精忠手下的人原本在之前就抢够了银子,这个时候一看形势不好,裹着自己的银子就开始跑路,只要找个地方,每个人基本是都能买上几十亩地,就算成不了大地主,最少这身家性命算是保住了。
对此耿精忠和尚之信毫无办法,他们总不可能一直让大军待在一起,只要打仗就会有人逃亡,而且这个口子被打开了之后,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逃亡的队伍,对他们来说,早点跑还有机会跑,等到最后的话,就只能给耿尚联军陪葬了。
尚之信的人马相对来讲跑得少一些,因为这些人之前都在训练,手头没有积攒很多的银子,当官的手中倒是弄到了银子,那些普通的士卒可是没银子,若是没银子跑出了军伍之中,就得饿死了。一旦他们落了单,想要在聚在一起的百姓手中抢粮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很有可能被人活活打死。
耿精忠发现了这一点,立刻开始收缴军中的银子,并且当众表示,只要能够打下湖广的南部,银子照常放还给大家。
当然根本没人信他的鬼话,第一大家不确定能不能活到那时候,第二这银子到了自己的口袋哪儿有交出去的道理?
于是兵将之间开始了明争暗斗,短短三天的时间,就有五六个千户被乱刀砍死在营中,那些士卒扭头就钻进了山里,耿精忠大怒,但是又无可奈何,只好取消了这条禁令。他知道若是再施行下去,怕是全军都要反了。
这也就是耿尚联军的劣势所在,当初的满清入关的时候,他们的嫡系军伍死掉之后,立刻补充了别的军伍,在他们看来用谁都是一样的,都是两条腿的人,自己那些老部下也都想安享晚年,也就换了一批新鲜的血液。
但是相比之下吴三桂可就精明多了,他明白只有这些老部下的命运是和自己紧紧绑在一起的,因为对于云南来说,他们是外来户,一旦吴三桂倒台,他们所有的权势都会化为乌有,吴三桂一边给他们摆明这个道理,一边用优厚的待遇换取他们的继续效力,所以吴三桂的军伍自成一系,很少有逃亡的情况,因为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赢了共享荣华富贵,死了一起粉身碎骨。
看着耿精忠的境况,尚之信也幸灾乐祸不起来,他训练军伍都是按照兵书上的法子来的,如今跟他的预想相差太远,军容看起来也不是差的很远,但是一交手便差了一大截,跟人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这才屡战屡败。
秦越没打算给耿尚联军喘息的机会,如今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候,而且根据他得到的情报,吴三桂的军伍根本就没有出兵援助他们的想法,毕竟他们都开始动手侵占吴三桂的后路,若是不趁机拿下这些城池可就可惜了。
很快山河军就推进到了江陵城,这个时候那个梦想着做江陵王的宋义的尸骨都已经凉透了,在大军跟前,江陵城的那些士绅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宋义最后带着五千乱民冲入军阵之中,耿尚联军的人对付山河军可能有点困难,队伍这些刚刚把锄头换成刀枪的百姓可没什么问题。
最后城里的士绅联合交出了被他们一直照顾得很好的耿显祚,耿精忠也没有太过追究这些士绅,他要是动了手,就得把江陵城一半的人杀光,以后再想要在湖广立足怕是很难了。
秦越来到了江陵城,将领的这些士绅可都有些为难了,当初他们可是大张旗鼓地迎接张献忠进了城池,大明不会没人记得这笔账,若是被人翻出了旧账,只怕这些士绅谁也活不了,毕竟当初他们可是从贼了。而且就算是大明的军伍宰了他们,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当初要不是他们里应外合,襄王朱翊铭也未必会死。
秦越身为大明的老人,自然知道当初这段过节,为了大局替前人报仇是做不到,但是还是要好好敲打敲打他们,要不然以后再有贼寇作乱,还是有些人会生出别的心思。
所以已经成秦越就摆下了鸿门宴,邀请城中的各个家族的家主前来赴宴。若是你不来,没关系,你家从此就在江陵城除名了,有大明一日,便不许你家的字号再在江陵城开张。
许多家主被逼无奈只能毅然赴宴,甚至都开始让家中的人准备后事,幸亏在之前他们已经分散了一部分人到了乡下,所以也不至于有灭族的风险。
酒过三巡,秦越慢慢举起了酒杯,笑呵呵地说着:“崇祯十四年二月,当初在场的许多人怕是已经生了吧。”
那些人一听赶紧站了起来,胡家老太爷缓缓地说了出来:“当初我也有四十的年纪,但是当初家中主事的并不是我们,其实当初我的父辈们也很后悔做出那样的事情,若说些大义未免让将军笑话,就说我们江陵城的人,这些年可被人骂惨了,人家周边的府县都说我们从贼,每每见到人家都要矮人一头。”
(本章完)
第684章 鸿门宴()
秦越笑了一声:“也不能这么说,最少相对于别的府县,你们江陵城死在反贼手中的人最少,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人家死伤了治下的百姓,看你们如此没出息,自然也就心生怨恨了。”
他这话说得有些诛心,若是胡家的老太爷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只怕还是要绕到当初投贼活命的事情上。
胡老太爷叹了口气:“若是有机会,我们宁愿自己从来没有迎接过贼人,当初张献忠兵指鄂中,咱们江陵城也曾经愤然抵抗过,只是吃不饱饭的百姓太多了,他们听闻那些逆贼的鬼话,说什么闯王来时不纳粮,全都开始里应外合,这样江陵、襄阳才相继沦陷,襄王爷也死在了襄阳城,我们这些人家中也出了不少守城的将士,只是百姓都吃不饱饭了,一时糊涂,也不能太过苛责。况且张献忠进入将领之后拆了江陵城的城墙,足以证明我们拼死抵抗过的。”
秦越心中笑了一声,这个胡老太爷也算是个精明人,他先说明白了江陵城的百姓并无反意,只是吃不饱饭了才做下了这等糊涂事,但是他并不打算就这么绕过他。
“当初张献忠拆城墙,不过是为了来去方便一些,防止朝廷的大军再度据城而守,你自己刚刚也说过了,被人家骂了半辈子从贼,如今说你们拼死抵抗过,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了?”
胡老太爷叹了口气,知道眼前这个角色有些难对付,只能苦笑着说道:“当初确实是先人们做了错事,如今将军要打要罚我们都认下了,先人们都已经故去了,就不要惊扰他们了吧。”
“哼,我此次前来本来就打算要把他们的尸骨刨出来,问一问他们,这些年可曾安心。我大明神州陆沉,还不是因为有哪些内贼在乱斗,才给了满清鞑子机会,若不是有你们这些先人在暗中相助,那些贼人又怎么会得到官军的消息?”
胡老太爷脸色一变,但是还是按捺住了心中的怒气,要是按照现代人的想法,我都服软到这个份上了,你还不依不饶,难道真当我是好拿捏的么?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天地君亲师,他们背叛了自己的君主,投身贼子,本就失了大义,所以从心中就底气不足,自然不敢太过强硬。
“我们先人做错了事情,我们江陵城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如今我们愿意捐出家产充作军资,只求不要惊扰我们先人之灵,我们也愿意立下誓言,江陵城的从此绝不会做出对不起大明的事情来。”
秦越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冷哼一声:“我们大明军伍又不是反贼,动不动要人家家产算怎么回事,我今日请你们来赴宴,就是为了告诉你们,只要在我们大明的旗下,你们才能活得好好的,那些贼人都是穷苦人出身,他们看到你们的家产难道不会眼红?你们这些家族因为大明而强大,又因为背叛大明而衰弱,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都要哭了,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当初大明朝的时候,做生意只要有银子打通了朝里的关系,根本什么都不用担心,连皇上要加重商税,那些大人们都能给挡回去,自从他们眼睁睁看着大明败亡,这坏日子可就来了,先是被反贼劫掠,又被满清的铁骑碾了一遍,再想打通朝里的关系,门都没有,那些满人根本不愿意和汉人打交道,你投上门去当奴才,人家还得考虑要不要你这个奴才。所以他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大将军说的没错,我们这些家族当初瞎了心,眼睁睁看着大明亡了国,家里的银子被抢了不说,连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但凡是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这些家族绝对誓死保卫大明。”
秦越冷笑一声,你们这些朝廷的蛀虫,靠着吸食百姓的财产,贪墨朝廷的利益来肥了自家的家底,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但是现在还需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