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显成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干脆将管事学院独立出来。这样办事也方便。”
“可以。以后这部分全部都由你来管辖。”苏翎说道。
“是。”胡显成答道。
“军伍之事,我来办。”苏翎说道。这点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至于商人。。。。。。”苏翎看了看胡德昌,问道:“胡德昌,你愿不愿意出来做官?”
“做官?”胡德昌一愣,一旁的傅升、严寿也是一惊。大明朝商人做官,可从未听说过。
“对。还有你们,也是。”苏翎示意严寿、傅升二人,说道,“不过,不是朝廷的官。当然,你若是想,以后我可以向朝廷上给你要一个,不过,那没什么意思。”
胡德昌、严寿、傅升都为答话,仔细听苏翎的下文。
“你们这些年也东奔西跑,也赚了不少家产,对吧?”苏翎笑着问道。
三人有些尴尬,这账目上的事情,的确说不清楚。
苏翎收住笑容,说道:“你们好好跟着我干,今后的银子,绝不会少了一文。”
“是。”胡德昌、严寿、傅升一齐站起,不敢再坐着说话。
“坐吧,这是随便说说,咱们还是说正事。”苏翎伸手虚按,示意坐下。
胡德昌三人规规矩矩的坐下。
“以后这商字上面的事情,便由你们三人掌管。”苏翎说完,有意停了一下,看了看三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下去。
“具体的,你们三个下去好生商议一下。我只说我需要你们做的。”苏翎说道。
“是。”胡德昌等三人答道。
“以后,你们不仅要做你们现在手上的生意,还有别的商人,也都归属你们管辖。我们管辖多大的地界,你们便管辖多少商人,明白么?”苏翎盯着三人问道。
胡德昌、严寿、傅升不约而同地望向苏翎,这句话的含义,可当真是官的范围了。
“简而言之,就是不仅你们要赚做生意上的银子,还有商税,懂么?”
“是。”这一点对商人来说提一句便够了。
“所以,以后这商业上所有规矩,都由你们来定。你们可要好生动动脑子。”
“是。”
苏翎说道:“这第一,你们先把这。。。。。。”想了想,苏翎接着说道:“就叫商贸部。先将人手都备齐了,你们只管去挑人手。怎么分派,你们自己定。”
“人手实在不够用。”胡德昌叫苦。
“你们自己想办法,要不,也办个商学院,选些机灵的年轻人出来,快学快用。你们自己那一肚子生意经,别藏着,都拿出来。”苏翎说道。
这已经超越胡德昌等人经商的概念了,三人均感稀奇,虽然千山学院的名声是知道的,但没想到会落到自己头上,要知道办学一事,可与商人沾不上边。
“好,以上就说道这里,下面便是我要你们办的。”苏翎说道。
“第一,粮食,不管用什么法子,都尽管弄过来。这回从辽阳来的人里面,有不少商人,你们商量一下如何发动这些人跟着办这事。要去朝鲜,我给你们发文书。要去山东,甚至江浙,我给你们办关防。你们记住,有我在你们身后,谁也不敢拦着你们。”
“是。”胡德昌等三人应到。
“第二,沿海一带那几个盐场,你们要派人去接管了,要兵便对我说。总之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开始出盐,不仅要够我们自己用,还要卖到朝鲜去,还有东海一带。这是一笔大生意。没人约束,想来你们该知道如何扩大盐场吧?”
傅升答道:“这个问题不大。这些日子,那些盐场的人都跑光了,我们只需招募人手便可。”
“好。这第三,便是铁。东山那一带,我已经派兵去守着了。你们要派人前去接收,尽快出铁,若是能练出钢来,就更好了。”苏翎说道。
胡德昌迟疑了一下,说道:“将军,我们没人懂的炼铁炼钢。”
苏翎笑着说道:“怎么,忘了我适才说的了?是要你们去管,不是要你们自己去做生意。”
“这个。。。。。。”显然没转过弯儿来。
苏翎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当初我与你们是怎么合伙做生意的?难道我懂经商?”
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十分恰当,可也算是一个提醒,看胡德昌的神情,已经有些开窍了。
“眼下我们不缺银子,缺的就是能干事的人。再说,也不可能事事都自己亲自动手,让你们管的意思,是要掌控在我们手里。不要想着自己将银子都赚了,只有让别人有银子赚,才能为我们做事。”苏翎强调道。
胡德昌、严复、傅升都显得若有所思,苏翎也不催促,给他们时间消化一下。
傅升问道:“将军,那盐引的法子,还用么?”
盐引是大明朝廷控制商路的规矩,仅这一点,便造就了不少盐商巨富。
“这个。。。。。”苏翎想了想,说道:“不必用这个法子。你们可以跟那些商人们说,咱们办事不按朝廷的规矩,规矩由我们定。你们可以打造一批执照文书,任何商人只要有本钱,都可以任意经营。”
“收执照费?”胡德昌当即想出这个主意。
苏翎笑着说:“当然可以。对咱们来说,重要的还是商税,做生意的人越多,这税也就越多。眼下我就说这三点最重要的,你们有什么问题,好生商议再议。”
“是。”胡德昌等人答道。
苏翎又说道:“我们打算建造镇江新城,所有商人均可申请一块土地作为建造房屋之用,你们对这个也可以想象办法。”
“是。”
“我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苏翎正色说道,“两个月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像个官府的样子,账目、人手,都得一清二楚。”
“是。”此时,已由不得胡德昌三人说什么。这崭新的商贸生意,便要在这三人手中开始。
“胡显成,”苏翎说道:“这一部,还得由你来掌总。”
“大哥。放心。”胡显成特意看了眼胡德昌等三人,回答的声音虽小,却是没有丝毫犹豫。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8章 心存高远()
正当胡德昌、严寿、傅升以为苏翎已经交待完毕,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这新的商贸之路时,苏翎却并未令其离去。
“船场。”苏翎将这两个字说得十分缓慢,但咬得很重,显然对造船一事,颇为重视。
“胡德昌,这些年你们的船队在海上可有漂没?”
“有的。”胡德昌寻思了片刻,接着说道:“遇到海上大风,是常有的事。这几年船队中有七艘遇风沉没,好在都是小船,损失不大。”
“最大的船能装多少粮食?”苏翎还是头一回问得这般仔细。
“四百石。”胡德昌答道。
苏翎皱着眉头,说道:“这几年你们都没找到更大的船?”
胡德昌答道:“朝廷海禁日久,大船很少见到。眼下的船都已是最大的了。”
“不够大。”苏翎说道。“我们以后要装运更多的粮食、军需,若都是这般大小,那得多少艘才够?”
胡显成此时接口说道:“大哥,赵四倒是寻到一些造船的工匠,但只是修造了一些小船,至于大船琢磨得如何了,这些日子一忙,倒是没多问。”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样恐怕光我们去找,也不好办。”
胡显成又说:“大哥,不如像你以往说的,悬赏如何?”
“悬赏?”苏翎倒是有这个念头,不过,这只是寻人,可这船场还得有人管才行。
“一万两。”苏翎说道,“胡德昌,这个由你去办。只要能造出大船的,赏银一万两。”
“赏给工匠?”胡德昌问。
这一问,倒是提醒了苏翎。此时造船,可不是如同打铁的工匠那般,一两个人便能完成。按此时大明匠籍的规矩,怕是没有工匠能够胜任单独造一艘船的可能。
苏翎不禁又开始在厅内踱步,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好一会儿,才说道:
“不论是什么人,只要能造出大船,便给赏银一万两。若是不够本钱,可以给其垫付。”
这等于是将船场交给此人,胡德昌倒是立即反应过来,提出一个建议:
“将军,不如将赏银分为数等。能造四百料船的,赏千两,一千料的,赏五千两,更大的便更多。”
这个建议倒比苏翎的的可行,毕竟造小船比大船更有把握。
苏翎却想的更进一步,说道:“干脆这样,胡德昌,你们将船场也作为商贸的一部分办。只要有把握自己办船场造船的,一律允许其自办船场,有你们颁发执照,银子不够,便借给他们。”
赵毅成提醒道:“大哥,这该是属于工部的吧。另外,那些其它的工匠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办?”
苏翎无可奈何地笑了笑,说:“未必还成立一个工部?咱们哪儿还有人?”
赵毅成一怔,倒是没想到这个问题。缺人的窘境,一至如此。
说出了难题,苏翎倒不再踱步,缓缓在椅子上坐下,这种事情,可比练兵打仗复杂得多,也琐碎的多。
“这样吧,”苏翎说的缓慢,“胡德昌,眼下也只有你们能做这些事情,我们几个,还得掌军。这不管是属于工,还是属于商,都由你们来办。”
“这。。。。。。”胡德昌看了看严寿、傅升,倒不是不敢答应,而是一样面临人手问题。
“不必急,一步一步地走。”苏翎说道,“趁着这回这些人都是刚到,我们要考虑的全一些。镇江城外,单独给工匠们划出一块地来。先按我们需要的军需为首,铠甲、兵器算是第一位的。不论是那些工匠自己成立作坊,还是原先的大户、商人出面组建店铺,都由你们颁发执照。我会派人专门检视品质好坏,拿银子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