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月东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多大的船?”胡德昌有些不解,话题忽然便转了,但他还是坚持适才所说,不该问的便就不问。

    苏翎看了看周青山,又转过头看着胡德昌,说道:“你懂船?”

    “我家里便有两条船,准备到山东登州贩粮的,都是八成新的,二位若是要用,只管拿去用便是。”

    苏翎不免有些吃惊,这也太巧了吧。周青山倒不觉得奇怪,这在镇江堡住着的商人,有几家没有船的?镇江堡本就是水陆汇集之地,往来货物大多靠船。

    “你的船,往鸭绿江上游,能去多远?”苏翎问。

    胡德昌想了想,说道:“没去过,听人说,最远能到浑江口一带,不过,”胡德昌压低声音,说:“听说那边女真人很多,有一艘船曾想去买山货,却一靠岸便被劫了去,人与船都没回来,那以后便再没人敢去了。”

    苏翎摆了摆手,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不值一提。胡德昌一愣,随即便像是明白了什么。大概是想这人参都能弄到,还怕什么女真人?难说这参是不是就是女真人的。

    “将船卖给我,如何?”苏翎问。

    胡德昌一怔,说道:“若要用,拿去用好了。只是眼下因没用处,水手都是遣散了的,要用,还得去寻水手。”苏翎倒不愁这个,镇江堡码头上随时有大把的水手等待雇佣,这些人都是水上过日子的,几乎一辈子都在穿上讨生活。

    “不,我买下了。你要多少?”苏翎问,但不待胡德昌回答,又说,“不,不论你要多少,都从参里面扣除,我不给你现银。”

    胡德昌一听,这事便算是定下了,面上一喜,连连点头。说道:“等到了镇江堡,我立刻收拾好,你们拿去便是。”

    刚已说话,便觉得自己说的不妥,连忙说道:“其实没什么可收拾的,只要有水手,你们随时开走便是。”

    周青山一时也不明白苏翎打着什么主意,虽然知道这船定是运货的,可货还没有呢。

    见二人又沉默不语,胡德昌便说道:“二位放心,你们若是一下子拿几百斤参,我怕是家里现银不够,但我也有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只需几日的功夫便能凑足,你们尽管放心。”

    苏翎摇摇头,说道:“我要的不是银子。”

    胡德昌不解,这不要银子还做什么生意?

    苏翎考虑片刻,觉得说了无妨,这本就是来镇江堡寻机会的。

    “盐。”苏翎盯着胡德昌说。“你能买到?”

    胡德昌刚想回答,却又谨慎地住了口。这卖参不要银子,只要盐,这一只参能买多少盐,定不会是小数目。

    “要多少?”

    “将你的船装满。”

    胡德昌不由得吸了口凉气,满满一船盐,那得多少斤?

    “怎么,你买不到?”

    胡德昌摇摇头,想了想,说:“装满一船,怕是要两万多斤盐,这辽东几个盐场加起来要半年才制的出。”

    苏翎笑了笑,也觉得自己说的不妥,便又问:“也不必装满,你能弄多少?要最短的时间内。”

    “万斤左右倒是眼下便有,我有几个贩盐的朋友,刚运到镇江堡,原本是打算贩到朝鲜去卖的。”

    “好,这事就看你的了,你若是将这批盐弄来,咱们就算是成朋友,以后我所有的货,都由你来做。”

    胡德昌眼睛一亮,连声说道:“放心,我一定办到。”

    苏翎想了想,不如快刀斩乱麻,给这人再加点料,让他定下心来办事。便示意胡德昌稍等,转身出去,不一会,便有四人抗进四个口袋,放在地上。

    “你先看看货。”

    胡德昌便揭开口袋,一看,满满的都是参。一时间他有些心痛,这么装参,万一弄掉些根须,可就少卖多少银子啊。在打开一袋,是参,再开,还是参,最后一袋,仍然是参。这四个口袋,怕不是有一百五十多斤参。

    胡德昌不由得将袋子扎住,说道:“这参以后可不能这么装了。”

    见他这个样子,苏翎与周青山都是一笑。这参在千山堡可算不得什么,所以根本就没胡德昌这般反应。

    “你看这些如何?够不够适才我要的那些?”

    “多了,再装两船都用不完。”胡德昌老老实实地说道。这参自然不会按朝廷马市的做法买卖,再说他也没这个资格。这桩生意是细水长流,他可不愿因此断了货源。

    苏翎大手一挥,说道:“这些都是你的,你自己算,除了适才所说,剩下的,布匹、瓷器等等家什我都要,你看着装满便是。”

    胡德昌一阵心算,为难地说道:“那也用不完。”

    苏翎瞧了瞧胡德昌,说道:“那便记着账上。记住,你给我我要的,我便给你你要的。”

    胡德昌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不过,周青山却还是有点疑问,便问道:“你那贩盐的朋友,哪儿来的这许多盐?”

    “私盐啊?”胡德昌反倒觉得问的奇怪。“老哥未必不知私盐这事?”

    “知道一些,只是,有这么多么?”

    胡德昌一笑,说道:“这私盐从来都是官盐的数倍。否则那些盐场的人早就跑光了。”

    苏翎是知道这其中的情形的,官盐不过是官面上的文章,也是盐军们纳盐的额数,私盐却完全是另外的数目,虽说这大头落不到盐军们身上,可是贴补家用还是可以的。若是真的禁了私盐,怕是每一户盐军都活不下去,那些官老爷们也都少了多数养家银子。

    苏翎说道:“就议到这里,明日一早,就去镇江堡。胡德昌,到了镇江堡可就看你的了。”

    胡德昌闻言看过去,却见到两道带着杀气的目光,心里不由得一惊,开始担心起镇江堡的那些朋友们,是否能给他面子,将苏翎所需一切都置备齐了。这个“家丁”可象是不好惹,但,想想银子,胡德昌便站直了身子,指着口袋说:“那这个,我就搬了去?”

    苏翎点点头,说道:“我还真怕你不敢拿。”

第18章 镇江堡() 
镇江堡是辽东都司东端数十堡寨中最大的一座堡寨,也是辽东驿道的终点。

    这里原有沿江而立的九座石堡,人称九连城。本是隔江防范夷狄入侵而设,后来因宽甸一带新筑六堡,边墙外展,这里便渐渐废弃。在大明沿海倭寇横行时,为防倭患,辽东都司重整海防,沿海一带修筑海防城堡,便在距九连城不远处另择一地,修筑镇江堡。

    镇江堡外五里便是鸭绿江,隔江便是朝鲜,朝鲜国派出使节进京朝贡也都是自此进入大明界内,沿着驿道直达辽阳,再转向山海关进京面圣,这一路上不仅道路好走,安全也足以放心。镇江堡堡内足有数千人口常驻,堡外则是大片的农庄屯田,数不尽的村子星罗棋布。这都是源于堡外是大片的平原,地势低洼平坦,水源又充足,每年的收成要好过其余屯堡数倍,久而久之,人口是越聚越多。再加上是鸭绿江直通大海的出口处,往来船只终岁不绝。来自朝鲜的粮食、耕牛、木材等货物,均多汇集于镇江堡码头,而辽东都司的盐、铁器、农具等等货物也都源源不断地运至镇江堡,这水陆交通的说法,实属名副其实。朝廷在镇江堡设有参将一名,管带宽甸一带的游兵,算是海防陆防集于一体。镇江参将的府衙便设在堡内,宽甸游击将军所辖的一千多游兵也在距镇江堡不远处扎营,若是再算上参将麾下八百标兵,各个堡寨戍守的旗军,镇江堡管辖界内,兵马足有三千之众。另外还设有水军一营,不过,因常年不见战事,这水师的巡哨形同虚设,战船也所剩无几,大多便是在码头附近游弋,倒是盘剥往来商船的居多,这防御海患,几乎都忘了个干净。

    苏翎等人进入镇江堡界内,却并未进堡,而是应胡德昌之邀,到他家中暂住。这于胡德昌来说不过是生意上再添几分把握,而对于苏翎,则多少有些试探虚实之意。

    这胡德昌便住在江边的一个村子里,距镇江堡码头不过二里之遥。村子旁便有一处简陋的小港,泊着几艘船,也不知是其中否有胡家的船。村子四周都是上好的水田,秧苗绿油油的一片,连苏翎都止不住露出几分怅然,这若是放在千山堡,可是再也不会愁粮食了。胡德昌自然察言观色,随手指了指前方,说那边的二百亩水田便是他家的,还是几年前用买下的。本来靠着这二百亩田,胡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足以衣食无忧,不过,这做富家翁的土财主,却无法让胡德昌静下心来。他那对药材的本事,可绝不是这些农事所能替代的,结果自然是乐于奔波,做起这不大不小的山货买卖,算是弥补对往事的回味。听着胡德昌的一番说辞,苏翎也算略知这商人中也是有痴迷的,细想下来,这武人练武,商人经商,农家务农,其中不也都有执迷不悟的么?

    胡家宅院在村子南边占据着不小的一块地方,苏翎留意到整个村子里类似胡家的还有数户,甚至最东处还有更大的一片宅院。这些明显是大户人家的院子均是一色的青砖瓦房,只说胡家,门前照壁,回廊、左右厢房,竟然是重重叠叠数重院落,叫人分不清到底是多大的一家人,里面还有多深,正应了豪门深似海的表象。

    胡德昌早有算计,一进大门,便立即招呼家中仆人,将一处偏院收拾出来,几间屋子刚好够住。苏翎等人只在厅内稍坐,一盏茶尚未喝完,便有管家进来禀告,说是已经收拾妥当,可以请客人歇息了。随后便几个胡家家人引苏翎等人进了院子,胡德昌还专门遣了两个丫头过来伺候陈家大小姐。这陈家大小姐一路上几乎半句未言,胡德昌连声音都未听过,但仅凭苏翎这队略带神秘的人马中唯一的女人,便足以令人不敢忽视。两个丫头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还是胡家女主人房里伺候的,瞧着便是聪明伶俐,手脚利索的样子,陈家大小姐许久未曾有过这般伺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