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九奎想了想,问道:“那你们。。。。。。”
“哦。”李福说道,“我是后来在苏将军带兵奔袭赫图阿拉时,随军运送军需、粮草,在回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躲在死尸堆里的八旗兵,拿刀砍了我一刀,还好是垂死一击,只在背上划了条口子,倒无性命之忧。”
桂娘接口说道:“哪里是条口子,有快半寸深呢。要不是苏将军军中早有伤药,怕是救不活你。”
李福笑了笑,没与自家女人争辩,接着说道:“就凭这个,苏将军下令赏了五十两银子。因我不在军中,那镇江堡的房子,地,便就没有福分了。不过,这营口镇客栈建成,便调拨了我们夫妻过来管事。如今每年给我们夫妻五十两银子的贴补。”
桂娘接着说道:“这就过得很好了。我们家里,也还分有几十亩地,留给兄弟们种着。这边五十两银子一年,还不算平时客商打赏的银钱。这可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吴九奎想了想,问道:“你是说,凡是跟着苏将军的,这不论军中军外,都能有好处?”
李福想了想,说道:“这倒是真的。以往跟着苏将军的,都是无家无地之人居多,如今可都过上好日子了。至少,不会有不够吃食的。到现在,就算南四卫那些没有见过苏将军,也都一样有地有房子,说起来,都说拜苏将军所赐。”
吴琪雪突然问道:“听说,苏将军就要成亲了?”
“哦?”桂娘笑道:“你们才到,也听说了?”
吴琪雪说道:“听水手们讲的,不过,没说得仔细。”
“是要成亲了,定在大年初一。这也没几天了。”桂娘笑着说道。“我们这里还没什么,镇江堡、宽甸一带,可是都忙着给苏将军送礼呢?”
吴九奎一怔,问道:“都送?”
“是啊,”桂娘笑道:“这些人都过上了苏将军带来的好日子,难道不该恭贺一下么?”
吴琪雪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道:“那是哪家的姑娘?”
大概女人天生对这些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那桂娘立时便说开了。
“姑娘姓陈,有姐弟三个,是陈家大小姐。”桂娘说道:“陈家大小姐什么来历倒是不清楚,但都知道当初是与苏将军一起过的苦日子的。可惜了,陈家大小姐跟了苏将军几年了,如今才有功夫办喜事。苏将军说过,这兄弟们没有过上安稳日子,便不会先成家。”
“兄弟们?”吴琪雪好奇地问道:“苏将军还有兄弟?”
桂娘笑着说道:“不是亲兄弟,是苏将军原来军中的弟兄,如今个个都是参将、游击将军了。这个令很多男人羡慕呢。”
“如今便安稳了?”吴琪雪问道。
“这个。。。。。。”桂娘不妨吴琪雪这么一问,想了想,说道:“倒是有传言,说是苏将军原先并未打算过年便成亲的,说是要等建奴彻底消停之后再办。不过,陈家大小姐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这总该给人家一个交待吧?替陈家大小姐叫屈的,可是不少呢。”
这个理由?倒是出人意料。看来,这到了辽东,才能知道辽东之事啊。
“若是建奴又来犯,岂不是便成不了亲了?”吴琪雪问道。
那桂娘却想都不想,立时答道:“那是一定的。苏将军定会先忙军事,后办喜事。”
看到桂娘这样一个女子都能如此决断地料定苏将军的行事,吴九奎与吴琪雪再次相互对视,心中再次对苏大将军的形象,做了番调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30章 疑虑重重()
吴九奎、吴琪雪与李福、桂娘两夫妻闲聊了足足有半个时辰,将辽东的风土人情、野史传说大致上都问了个遍,算是对这冰天雪地的辽东都司,有了更多的了解。不过,毕竟这初抵辽东,又在海上漂了几日,新鲜劲儿一过,倦意便隐隐袭来。那李福夫妇看出吴琪雪已有疲态,便主动告辞而去。这个午后,吴琪雪便携寒雨、易烟去歇了几个时辰。
吴九奎却只在炕上歪了一个时辰,便又爬起来,出门往码头寻那些随从去了。好在客栈内马匹早已备妥,并不需步行,至于那大车,吴九奎也谢绝了李福的好意,不想再坐,这般乘马缓步而行,虽吹着风,却能多看一些营口风景。那吴小六也骑着一匹马跟在吴九奎后面,一路往码头行去。
不过,码头上那繁忙的卸货场面,吴九奎带来的那些随从,倒也忙不了什么,只管跟着一船船的商货清点计数而已。那些赶着大车、骡马的脚夫们,都自有管带之人,做起事来并不需人多说,显然是做的惯了的。
吴九奎带着吴小六瞧了一阵子,又跟着随从们查看了那些仓储之地,叮嘱了几句,便也就返回客栈歇息。
待到天黑,那胡世云、严正安二人果然赶到,先询问了李福、桂娘二人的安排,这才请吴九奎、吴琪雪二人来到一间小屋,里面已经置办了一桌酒菜,算是给二人接风洗尘。当然,前院的那些管事、护卫们,也自有李福作陪。中午那一顿算是凑合,这晚上才是正餐。船队初至,这种情形理所当然,码头上的事情,已经安排的颇为有序,这吴九奎以及那些管事们可都对此心生好感,那顿便饭,也就不会介意了。再说,这若是搁在往日,忙起来吃不上也是常事。
吴琪雪歇息了几个时辰,这面色、精神可都养足了,初来时,已换了一身女装,除了在回廊上要穿上袍子外,这屋里可都燃着炭火,自然是家常打扮。都是辽东是天寒地冻之地,但至少在这里,吴九奎与吴琪雪倒觉得也并非冷的过分。
初时,吴九奎对吴琪雪一身女装见人,尚还有一些顾虑,不过,那胡世云、严正安却大大方方地行礼、客套,并未有特别的做派,那吴九奎也就不再多虑,四人便围着圆桌坐下,酒过三巡,也就说起闲话来。
那胡世云、严正安做了这么些日子的商务局事务,接待的客商也有上百,加上以往在自家商队里的历练,此时在吴九奎、吴琪雪面前,那是做得恰到好处,一言一行可都令吴九奎这久经阅历的人,也都暗自赞赏。吴琪雪倒是不多话,只静静地听着三人说话,偶尔笑笑而已,在这个场合,吴琪雪是作为吴九奎的侄女身份出现的。至于吴九奎为何带着个小姑娘千里迢迢的来辽东,那胡世云、严正安想来也会有所疑惑,但这当然不会问出口来。
胡世云、严正安既然以商务为重,这话题便自然要转到这批还未卸完的商货上来。
只听胡世云笑着问道:“九叔,这回带来的商货可是不少,都是辽东急需之物。请问九叔,这是就在此地售卖呢?还是运到辽阳再说?”
吴九奎微微一笑,伸手摸着几缕胡子说道:“我们初抵辽东,倒是没想得仔细,这有何说法,倒要请教两位小哥。”
胡世云笑着答道:“九叔言重了,商务局本就是专为赴辽客商牵线搭桥所设,这是份内之事。若是九叔要在此处售卖,我们便可召集一些辽商来此商谈。这倒用不了几日,三四天便可。不过,在这里的辽东本地商贩大多是小本钱的买卖,九叔的这么些货,怕是要多留一些日子才能办妥。”
吴九奎笑着问道:“那辽阳呢?”
胡世云答道:“辽阳要好一些,毕竟是辽东都司所在,城内的百姓也要比这里富裕一些,那些店铺、商贩,自然本钱要多一些。再说,辽阳城城内城外,还是数万人马的几座军营,这些商货的价钱,也要比这里高出一些。”
吴九奎瞧了瞧吴琪雪,缓缓说道:“这次来辽东,我们倒不赶时日,也想趁便在辽东走一走,毕竟这头一次来。我这侄女,便是好奇心且,便跟了来。再说,我还想购置一些辽东土产、山货,那辽阳城,自是要去的。”
胡世云笑道:“那好,只等卸完货,我便安排人手,往辽阳启运。”
吴九奎笑着看着胡世云、严正安,说道:“如此有劳二位了,这可是真帮我们省了不少事。”
严正安笑道:“九叔不必客气,这是一举两得之事。九叔方便了,这本地的百姓也有了活儿干,那脚价银子,毕竟还是九叔出的嘛,这还得多些九叔呢。”
吴九奎摆了摆手,说道:“在哪儿不都得雇人?这哪里说得上谢字。”
严正安笑着说道:“不瞒九叔,这朝廷的军需、粮饷,如今可都来得少了,这里的大多数人家,可都指望着赚些力气银子,九叔这一趟,可是让这些人家都能好好过个年了。当真该谢上一谢的。”
吴九奎再次摇摇头,稍稍停顿,便问道:“说来也是好奇,我倒想问问,这个商务局,是否是苏将军的主意?”
胡世云、严正安一齐点头,答道:“正是。”
吴九奎说道:“我也是经商了大半辈子,这样的事儿,还是头一次见到。说起来咱们大明朝,还从未有过对商事如此看重的地方。苏将军能做到这一步,当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胡世云笑着说道:“九叔,我们将军说过,这商事,无非是货与银子之间的交易。这两者非得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才有用处。”
“哦?”吴九奎好奇的看着胡世云,问道:“莫非苏将军也行过商?”
胡世云转头看了看严正安,笑道:“那倒没有。苏将军一直在军中,倒没做过生意。不过,我们将军倒是出过不少主意,比如这商务局,只是其一而已。”
吴九奎笑道:“苏将军可真是当今奇人,不仅带得兵,这生意上的事,看来也是精通的。”
严正安笑着接过话题,说道:“不瞒九叔,我们二人家中,倒是一直从商,父辈们提起苏将军来,也是佩服的紧。苏将军说过,如今辽东什么都缺,都指望朝廷供应,怕是朝廷也做不到,勉强供应军需已经不错了。这辽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