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令心中尽管满腹牢骚,但是,节度使还是不能怠慢的,就让公孙老爹偷偷把夫人地狗杀了。

    装一罐老酒,煲好狗肉汤,弄一些干羊肉,再到猎人李二处寻了一些腊好的野物,县令让公孙老爹和几个没精打采的衙役提着这些下酒菜,来到侯大勇所住的小院。

    “公孙维扬县令。”听到这个名字,侯大勇就想起了杜甫著名地《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虽说全诗只记住了“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两句,但是公孙大娘娇健轻盈的舞姿却深深地印在了侯大勇的脑海中,县令公孙维扬脸如干枣,身材高瘦且有些佝偻,虽姓公孙,却全无公孙大娘的半丝神采。

    行罢礼,县令公孙维扬站立在一旁,小心地道:“环县偏僻之地,实在没有好东西可以招待节度使。”

    侯大勇上次带兵北上灵州,从环县城外经过,没有时间进城,自然也没有见过这名公孙维扬县令,见到县令这个模样,也不忍心让其尴尬,就俯下身,闻了闻桌上地大罐狗肉汤,道:“好香的狗肉汤,真让人食欲大开。公孙明府,柳郎、孟郎,都围过来,把老酒满上,大家别这么拘束。”

    黑雕军亲卫队中有二十多人来自庆州骑军,他们都曾是孟中人的部下,孟中人由此才得知侯大勇回朝任宰相一职,孟中人不过是一位不入流的小官,和当朝宰相坐在一起,浑身都不自在,虽说外面北风呼啸,他却汗流浃背。

    公孙维扬并不知道侯大勇为何路经环县,他默默地陪坐在一边,侯大勇问一句就答一句,侯大勇动一次筷子他就跟着动一次筷子。

    “公孙明府,你在环县几年了?”侯大勇见公孙维扬实在不擅于应酬,主动问道。

    公孙维扬放下筷子,恭敬地道:“下官是天福十二年进士,到环县已有十四个年头。”

    天福十二年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地年号,公孙维扬中进士时不过二十六岁,可谓年少得意,心雄万丈,谁知后汉数年便亡,大周建立之后,尽管吏部考评年年皆为优,可是,庆州先有孟汉卿牵连之祸,后有韩伦昏庸之累,阴差阳错之下,公孙维扬在环县一呆就是十四年。

    侯大勇军中也有四名进士:灵州刺史梁守恒、军情营掌门人钱向南、黑雕军外交官刘成通、醉心建筑地霍知行。这四人已成为黑雕军不可或缺的人物,因此,侯大勇对于进士出身地官员颇为看重,不过,在没有了解公孙维扬的政绩之前,侯大勇也不愿意随意许诺,只道:“在这苦寒之地当了十四年县令,真是辛苦公孙明府了。”

    十四年来,没有一位上司说过这样地话,公孙维扬禁不住老泪纵横,“有节度使这个评价,下官死而无憾。”

    柳江清吃了一惊,在石山读书,常见“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句,考取进士也就有了当官资格,民间俗称为“跳龙门”,在柳江清心目中,中进士之后就无比风光,不料,今日竟看到如此窝囊之进士。

    屋中气氛显得凝重起来。

    突然,院外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公孙维扬,你不是东西,去年杀掉了我的黑熊宴请狗屁钦差,今年我的飞虎还没有长大,你又杀掉飞虎招待不知哪里来的神仙,公孙维扬,老娘今天和你拼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庙堂之高(十三)() 
第一百八十五章庙堂之高(十三)

    这一连串咒骂高亢嘹亮,吐字极为清晰,屋内喝酒众人听得清清楚楚,屋内众人都用惊讶的眼光看着公孙维扬,公孙维扬面色灰败,一言不发地看着大门。

    “喷”地一声,房门被一脚踹开,一名女子怒气冲冲地走了进来。此女身穿青色的厚袄子,体态娇小,未施粉黛,虽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正是公孙维扬的夫人公孙娘子。公孙娘子进屋后,原本想进屋把桌子掀翻,看到有孟中人和两名陌生人在场,似乎也愣了愣,就没有上前掀桌子。

    公孙娘子在房中教完小女儿做女红,在院中很快就发现爱犬飞虎不见踪影,追问之下,才知被郎君宰杀了。

    公孙维扬官场也不得意,却具有诗人气质,特别是钟爱五言绝句,在他身边,聚焦了一群落泊诗人,这些诗人中以公孙维扬为首,因此,常到环县来打秋风,头几年,公孙娘子每次都热情接待,可是每次到来,公孙家的存货就一扫而空,有一年年关,家中居然没有一点肉食,让公孙娘子不胜其烦。

    今年冬天,公孙娘子就把家中的腊肉全部藏了起来,免得被诗人朋友扫荡,谁知公孙维扬居然把飞虎杀了招待客人,让公孙娘子怒火中烧,不由自主地闯将进来。

    大祸已闯下,公孙维扬反倒镇定了下来,站起来,装模作样地喝斥道:“今天有贵客在此,娘子太过无礼了。”公孙娘子并非蛮横无礼之人,见房内并非庆州诗友,脸色稍缓,嘴上却并不认输,锋芒直指孟中人,“孟指挥军中自有肥羊。若有心招待贵客,何不请孟指挥宰杀,非要杀一条看门的瘦狗。”

    孟中人和公孙维扬境遇相仿,也算是难兄难弟,平日也时常走动,他素知公孙娘子泼辣,见屋内诸人都望着自己,连忙解释道:“军中原本有三十只肥羊。一个月前,吴松枥将军带兵击破山贼,宿在环县,目前军中只剩下两只肥羊,这两只肥羊也宰杀了,在军营里煮了一锅大汤,也让亲卫队军士有点肉味。”孟中人看着公孙娘子,又道:“进了环县。历来是由明府出面待客。”

    在现代社会,河东狮吼成为普通现象。侯大勇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师长家中,那日恰巧师长家中保姆有急事外出,威严无比的师长有家中身穿围腰,忙个不停。侯大勇军校毕业之时。师长当时还是营长,侯大勇则是其手下中尉军官,师长在南疆战场上,带部在丛林打了数场硬仗。也算得上杀人如麻,回到家中的师长却沦为了家中的三把手。侯大勇到了古代以后,还没有见到敢于凌驾在郎君头上的女子,公孙娘子算是第一个,侯大勇就饶有兴趣地看着公孙娘子如何收场。

    公孙娘子出自青州世家,颇有见识,听到孟中人说起侯相,迅速地把当朝权贵在脑中过了一遍。看到侯大勇气度沉稳,猛地一机灵,“难道他就是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公孙娘子抬起两手整了整头发,敛容来到侯大勇身边:“小女子乃偏僻村妇,有眼不识泰山,侯相千万莫怪。”

    公孙维扬反应没有娘子快,娘子行礼后,他才明白侯大勇已是当朝宰相。他站在公孙娘子旁边。道:“请侯相大人不计小人过。”

    侯大勇有心开玩笑,就正色道:“公孙明府。这就是你地不对了,既然是公孙娘子的爱犬,你怎么能够随便宰杀,回家以后,好好向娘子陪罪。”

    公孙娘子在低着头,偷看着侯大勇的脸色,见其并无愠色,浅笑道:“明年初,奴家的父亲要到环县来,奴家是小女子心思,就藏了两罐好酒和一些风吹野羊肉,奴家这就取来。”

    侯大勇客气道:“谢谢公孙娘子好意,今日菜品也着实丰厚了,还是把酒肉留下来孝敬老人吧。”

    “侯相是贵客,能到环县来是环县百姓的福分,只求你走时留一首绝句,别让庆州的大小诗人别再孤芬自赏。”公孙娘子说完,转身走出了房门。

    此语一出,大家随后一齐扭头看着公孙维扬,大家心思一致:这个公孙娘子真是历害,踢开房门之后,先是将了孟中人一军,随后又给侯大勇出了一个难题,如此之妻,也算是万中挑一。

    写诗是侯大勇绝对弱项,他那里能写出什么绝句,除非盗用后人诗句,可是侯大勇除了记得几首唐代边塞诗以外,宋、明、元、清的五言绝句一首也记不得。侯大勇实话实说道:“在下一介武夫,写绝句只能贻笑大方,不题也罢,柳郎是个中高手,就让柳郎来题写一首。”

    柳江清身穿黑雕军军士的军服,却受邀参加了这个晚会,而侯大勇和他谈话颇为客气,公孙维扬和孟中人都猜不透这个柳江清是什么人。

    侯大勇自揭其短写,柳江清自然也不能表现得比侯大勇更为抢眼,他微一思索,吟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吟完之后,稍稍停顿片刻,道:“煌煌大唐,早已把绝句唱完,这首《哥舒歌》是无名诗人所作,初看平常,我等却写不出这种意境,不作也罢。”

    公孙维扬向来以五言绝句自傲,五言绝句也就成为他对自己处境地安慰,听到柳江清之言,脸色微红,低头不再作声。

    侯大勇暗自叹气:诗词歌赋,自己纯是外行,回到大梁之后,却免不了要吟诗赋词,真是让人实在不爽。

    公孙娘子出门以后,屋内四人突然没有了话题,大家坐在房间内,大眼瞪小眼,等着公孙娘子取来好酒肉。公孙维扬尴尬地无话找话,又如在自言自语,“不知王钦差睡醒了没有。”

    就在公孙娘子为了爱犬飞虎兴师为罪之时。王钦差正在隔院心烦意乱。

    钦差王清官职不高,只是从六品,不过比县令略高一些,因为有钦差的头衔,就和侯大勇享受着同样的待遇,在侯大勇院子隔壁单独享受一个小院子。从灵州出发以后,六天行军,让略有些肥胖的王清身心俱疲。只是为了在侯相面前留下一些好印象,强撑着行军,进了院子,王清也就顾不得吃饭,倒头就呼呼大睡。

    醒来之后,天色微黑,只觉前胸贴后背,肚子不断“咕、咕”直叫。亲卫连忙端过来一碗面汤。还有一些硬绑绑的干肉。王清一路上皆吃香喝辣,现在吃了六天粗食,嘴里早就淡出鸟来,进了环县,原以为能吃点好东西。不料还是这种食物。王清来时,要为宰相范质带一封信到延州,到了河中府以后,就掉头北上。沿洛水先到延州,再从延州到盐州、灵州,因此没有经过环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