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大勇对李煜的性格有大致的判断,就笑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倾覆。大周兴起,上天使然,非人力所能抗拒。”他指着小周皇后,笑道:“据说天下最美的女人有两个,一是花蕊夫人,一是小周皇后,如今花蕊夫人陪着孟昶,天天吟诵唐人辉煌的诗章。小周皇后就陪着莲峰居士,好好地写一些长短句,歌颂大周的文治武功。”
李煜才情出众,若他不是一国之君,或许还能在历史上留下更多的美名,只可惜,他误生在皇家,背上了如山般地重负。这才落得个囚徒下场。此时,面对着侯大勇地挥洒自如,李煜这个内心极为敏感地诗人,受到了深深的创伤,他忽然有些分神。脑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离开宫中地凄凉情景,一些词句就如无孔不如的细雨,淅淅地淋湿了他的眼睛:“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独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看着李煜暗淡的神情,侯大勇道:“刘长无德,已经在汉白玉石碑前伏诛,向天下人谢罪,孟昶和你,治下百姓生活困苦,算不得好国君,但是你们俩人没有恶行。性命无忧,朕还要封你为顺命侯,好好在大梁住着,等到朕击败契丹那一天,替朕填一首绝妙好词。”
李煜得知性命保了下来,心中一松,他和小周皇后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了逃脱大难地片刻轻松。
正在这时。师高月明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她脸色惊惶地对道:“陛下,柳贤妃。柳贤妃还没有生下来?”侯大勇到大殿接见江南国主李煜之时,柳江婕肚子就隐隐有些发作了,想到宫中有训练有素的三名接生宫女,他就放心地出去公干,此时看到师高月明的神情,侯大勇立刻知道遇到麻烦事,急道:“陶七何在,韩淇何在?”师高月明忙道:“在。”
“陶七为何不进屋?”
师高月明有些为难地道:“贤妃生产,如何能让陶七去接生。”侯大勇打断她,道:“这个时候,谁管得了这些。”师高月明又道:“我刚才也问过,陶七郎虽然长于治病,却并没有接生过小孩子,他不如三个宫女。”
侯大勇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道:“啰嗦什么,还不马上过去。”他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了李煜面前,李煜早已站了起来,侯大勇一米八二,身材魁梧,而李煜不过一米六五,就如读书人一样弱不禁风,小周皇后虽然心知侯大勇没有作为一国之君,不会在堂上杀人,可是侯大勇身上仿佛带着股杀气,忍不住腿一软,坐回在胡椅之上。
侯大勇瞟了一眼这位弱不禁风的美人,没来由有些厌恶,他对李煜道:“朕有事先走,有空再请顺命侯和从命侯,对了,朕封孟昶为从命侯,你们老老实实,自然无事,若无原属地外臣勾搭,斩无赦。”
李煜被侯大勇又哄又吓,已如一团被搓揉了许久的面团,看着侯大勇快步走出了大殿,浑身早已湿透了,他一屁股坐在了胡椅之上,与小周皇后面面相觑。
来到了柳贤妃宫中,侯大勇立刻感受到了贤妃宫中的紧张气氛,他问师高月明,“符英在哪里?”师高月明有些紧张地道:“刚才在院里,估计进屋了。”
侯大勇没有再说,抬头向主屋走去,就听到里面传来了“哇”的一声清脆啼哭,听到这一声音啼哭,侯大勇以及屋外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进了屋,侯大勇就见到一个宫女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浅红色地小孩子,就问道:“男的还是女的。”宫女面露惊色,道:“陛下,是小公主。”
侯大勇没有想到她是这样的表情,心中一抖,就看到了符英呆呆地站在床前,脸色呈奇怪的绿色。
“小婕。”侯大勇看到床前凌乱地血色,以及一动不动、脸色白得吓人的柳江婕,心猛得往下沉,“小婕,你怎么了,说话,你看看孩子,漂亮的小公主。”
柳江婕却永远不会回应侯大勇的呼唤,静静地趟着,就如在沙场上经过了一场苦战,累了,睡了。
柳江婕进宫已有两年,这两年里,她一直就想要一个孩子,肚子却总是不见响动,好不容易怀上了,谁知,孩子出生之日,却是母女永别之日。
侯大勇跪在胡床边,他低沉而严历地道:“出去,你们全部都出去。”等到宫女、符英、小公主都退了出去,他便俯在柳江婕身上,低声地呜咽起来,泪水在脸上纵横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抬起头来,仍然还握着柳江婕地已没有生气的手。
自从当了皇帝,侯大勇几乎是无所不能,可是,柳江婕的去世,除了让他悲痛莫名以外,更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纵使当上皇帝又如何,纵然有移山填海的权力,也救不回柳江婕年轻的生命。
侯大勇想到了另一个世界,若是依照那里的医术,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随即,他又极为怨恨李煜,若不是他们恰恰今天被押到了大梁,他就会守在柳江婕宫中,若是他让灵州学派地医生们也学习剖腹产,若是……。
韩淇、陶七郎以及符英、师高月明都守在院内,他们心情复杂地等着侯大勇,在大周朝,生小孩就如过鬼门关,难产而死并不是个小数,但是,柳江婕竟然如此迅速地离大家而去,这个事实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万分紧张。
天黑以后,侯大勇才从小屋出来,他神色已经如常,对守在一旁的老太监杨公公道:“按例办吧,不要再惜银钱。”
第三百七十五章 荡尽群雄(五十五)()
第三百七十五章荡尽群雄(五十五)
春去秋来,皇宫内的树叶黄了绿,绿了又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绢”,这是柳江婕墓地地铭文。
柳江婕的死亡。让侯大勇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他当上皇帝以后,可以一言定生死,一语定富贵。可以率军征服南荆湖、西蜀、南汉、南唐以及吴越,但是,在无常命运面前,他却是永远的弱者。
在另一个世界之时,他并不能理解伟大如秦始皇为何孜孜不倦地寻找长生不老药的行为,也不理解睿智如唐太宗却对于金石有超出常人的迷恋,此时,他站在了与秦始皇和唐太宗基本站在相同的位置之上。完全能够了解这些伟大帝王们的心境。
只是,侯大勇是最为特殊地君主,他拥有着这个社会不曾有的科学知识,这是人类积累、摸索了千年以后的知识沉淀,虽然侯大勇只记得一些成果,比如基因、光年、叶绿素等等,但是这些成果性的知识给了他一颗远比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加宽阔地心胸,更加理智的思维。
对于柳江婕的死。虽然痛心。却没有让他异常,只是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和幸福。
柳江婕长眠于春兰地身旁。这两个苦命的女子,生命之花刚刚展开,一阵风吹过,就悄无声息地凋零成泥。墓地格局并不大,墓地对于皇家来说也很简陋,只是下葬仪式却异常隆重,侯大勇亲自己种上一颗长青树,如何评价这种行为,这让史官们很是为难,他们还是尊重的历史,原原本本地将这次下葬记录了下来,而不作任何评价,因为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价。
转眼间,汉兴十年就到了。
这五年,大周朝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南唐灭亡之后,一向奉中原王朝为正统的吴越政权,主动地臣服于大周,钱椒到大梁面见侯大勇以后,震惊于大周朝的繁荣以及黑雕军的强悍,反抗之心便彻底地消减了,吴越未经刀兵,成了大周朝的一部分。
攻打北汉之战在汉兴六年春天打响,北汉以太原为中心,地方不大,但是北汉军素有威名,远比南唐诸军历害,侯大勇率军亲征,经过精心策划,兵分两路,一路由代州出兵,直击太原,一路则从石岭关出发,从侧面北进,切断北汉与契丹的交通线。
大战开始,契丹大将耶律沙率军来援,受伏大败,被迫退兵,大周军围团太原城后,侯大勇破幽州故技重施,将上百桶黑火药埋在了太原城下,炸破城墙之后,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唯在独眼将军刘继业在城南苦战,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这才降了大周,降周以后,刘继业恢复了本名——杨继业。
汉兴十年夏,柳江婕地忌日,柳江婕的女儿侯思婕已经能够在墓地自由自在地奔跑了,她在侯小清的带领之下,用竹竿和鱼丝线做成的捕蝶网,在墓地前捕捉着翩翩起舞的金色大蝶。侯大勇率着侯宗虎、侯宗林、侯小清等所有的小孩,郑重地给柳江婕墓地献上了鲜花,这是每年必须要进行的程序,而孩子们则把这个程序当作了一次春游。
在汉白玉石碑前献完花,亲自为给春兰、柳江婕扫过墓地,侯大勇直接就登上了前往幽州的战船,永济渠上,千帆争流,数不清地运兵船和后勤辎重沿江而上。
郭炯则率军出太原,他带着以原金山营、里奇部与灵州黑雕军为骨干地五万人马,从西面侧击契丹上京。
伏虎将姜晖则跟随着时英指挥的海洋水师。从登州出海,准备在辽东朱龙口上岸,朱龙口曾是渤海国水师地中转地,渤海国灭亡之后,契丹军不长于水战,这个中转基地也就废弃了,接到侯大勇的密信以后,粟末靺鞨部落地突地稽悄悄率领着人马。占据了这个海滨小滩,迎接着兄弟侯大勇派来的水师。
汉兴十年八月,侯大勇所率领的虎威军、豹威军、狼威军、熊威军四部八万主力在幽州集结完毕,悄悄穿过了古北口,一路上,击破数支阻截契丹军,向契丹中京大定府挺进。
经过幽州之战,辽主耶律述律已知道了大周军队历害。听闻大周皇帝侯大勇亲征,不敢怠慢,亲自率领御帐亲军十五万,出上京,前往中京与周军主力决战。
在中京以南、滦河以北的大屯。有一块面积颇为宽阔的平地,最利于骑兵作战,契丹军主力兵种是骑兵,耶律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