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我生,就是我死了,也要把孩子生下来。”江弼的媳妇此时开口说道。
江弼将自己的老娘扶进了屋里,躺在床上,这才出来。
“爹,今晚我们吃什么?”两个女儿瞪着两双大眼睛看着江弼,问道。
江弼看着自己的两个丫头,叹息了一声:“唉!”随后再次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揪起了自己的头发,因为家里能当的都当了,能卖的也卖了,再也搞不到一点粮食了,除非去抢,但是这如果去抢的话,就会变成流寇,不但小旗官的位置不保,甚至于一家五口还有杀身之祸,此时的他,实在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大妮、二妮,跟娘回屋。”年轻妇人看了一眼蹲在地上的丈夫,随后牵着两个丫头的小手,朝着屋子里走去。
砰砰砰……
当小院里只剩下江弼一个人的时候,他开始用脑袋撞墙,此时他连死的心都有,想着要是不行,就割下自己大腿的一块肉,给自己的老娘、媳妇和丫头吃顿饱饭。
而就在他用脑袋撞墙的时候,突然院子里发出一声异响。
嗖……砰!
一个小布袋从院墙外边扔了进来,落在江弼家的院子里。
“谁?”江弼毕竟是榆林卫的小旗官,杀过人,打过鞑子,在小布袋被从外边扔进来之后,他仅仅愣了一下,随后身体便有了反应,瞬间拿起旁边的一把柴刀,打开院门窜了出去,同时嘴里大喝一声。
可是当他窜出院门的之后,只看到了一个黑影,追了几步之后,这个黑影子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奇怪!”江弼眉头紧皱的往回走,同时心里思考着,自己也没有仇家,此人到底是谁?
不过当他回到自家小院的时候,他的大丫头正在院子里欢呼:“娘,娘,你快出来,我们有粮食了。”
听到自家大丫头的喊叫声,老妇人和江弼的媳妇,以及小女儿都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来到了那个小布袋的面前,看到了里边黄澄澄的小米。
小米养人,正是此时江弼的媳妇需要的东西,这一小袋小米至少有三十斤,省着吃的话,可以吃三个月。
此时江弼从外边走了回来,看到自己的老娘、媳妇和女儿正围着院子里的小布袋,于是马上跑了过来,问:“里边是什么东西?”
“儿,快把院门关上。”老妇人嘴唇哆嗦着,目光激动的对江弼吩咐道。
“娘这里边是……”
“快把院门关上!”
江弼看到自己的老娘要发火,于是马上转身把院门关死。
”娘,这里边到底是什么?”
此时小布袋里的三十斤小米,已经被老妇人紧紧的抱在怀里,仿佛是一袋子金子似的,其实说实话,如果现在有人拿一袋子金子来换这一袋子小米,老妇人还真不一定换。
“你自己看!”老妇人将小布袋的口打了开来。
“啊!小米!”江弼惊呼了起来,瞪大了眼睛,愣住了,他的脑子实在不好用,想不明白谁会送他小米,这种东西现在贵比黄金啊。
“小声点!”老妇人担心的看了看左邻右舍,瞪了江弼一眼。
“爹,小米里还有一封信。”大女儿眼尖,看到黄澄澄的小米里还放着一封信。
江弼马上伸手拿了出来,随后打了开来。小的时候,江弼他爹想让他更上一层楼,于是勒紧裤腰带,让他上了三年私塾,想着当江弼接了自己的位置,又认字的话,也许能当上总旗官。
此时天色已经大暗,于是涨弼一家五口便回到了屋里,而老妇人一直将小米袋子抱在怀里,根本不想放下。
这是他们家的救命粮,放在那里都觉得不放心,最终决定放在自己的枕头边,抱着睡。
豆大的灯光下,江弼将信展了开来。
“大同府,天镇县,忠义将军秦岭听闻汝家断粮,特送小米三十斤。”
“儿啊,上面写得什么?是谁送我们的粮食?不管是谁,他都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这恩你要记在心里,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更何况人家送来这么多小米,救了我们全家的命,救了我孙儿的命……”老妇在眼睛含泪的絮叨了起来。
而此时的江弼却愣住了,嘴里小声的嘀咕着:“大同府,天镇县,忠义将军秦岭,怎么名字这么熟悉?”
“想起来了,他不就是当年纵横草原,并且还把辽东搅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忠义将军嘛,可是后来他组建了汉龙军,叛变了朝廷,成了叛匪,啊……”想到这里,江弼不由自主的叫了起来,同时目光朝着自己老娘怀里的小米布袋看去。
“儿啊,怎么了?”
“娘!”江弼走到了自己老娘面前,叫了一声。
不过此时老妇人却好像感觉到了什么,紧紧的抱住小米布袋,用警惕的目光瞪着自己的儿子,问:“儿啊,有何不妥?”
“娘,这小米我们不能要,我……”
“什么?你在说什么胡话,难道你想饿死娘,饿死我孙儿,饿死你媳妇和丫头吗?”江弼还没有说完,老妇人便怒叫了起来。
“娃他爹,为什么不能要?”江弼的媳妇此时也开口问道。
“爹,我们要吃小米!”
“爹,我们饿!”
两个女儿也跟着嚷叫了起来。
“这……这……这是汉龙军叛匪送来的粮食,不能收,收了的话,我们以后就说不清了。”江弼回答道。
“叛匪送来的粮食?”老妇人愣住了,江弼的媳妇也愣住了,随后老妇人开口说道:“叛匪不是到处抢粮,他们怎么可能送我们粮食?”
“这……这我也不知道,但是此信里写得清清楚楚。”江弼指着手里的信回答道。
“念!”老妇人对其吩咐道。
“大同府,天镇县,忠义将军秦岭听闻汝家断粮,特送小米三十斤。”江弼小声的念道。
汉军勇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七章 愈演愈烈()
汉军勇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弼的母亲打死都不交出怀里的三十斤小米,最终江弼只能叹息着坐了下来,双手抱着头,心里想着:“希望不要有人发现这个情况。”
随后的一段日子,他始终提心吊胆的,不过还好,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情况,而秦岭的人也没有再来找他。
在江弼以为这件事情到此为止的时候,突然榆林地区流传出了半夜送粮的事情,这种事情先是在榆林卫的边军之中悄悄的流传开来,随后在整个榆林地区开始传播。
一时之间,榆林地区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秦岭送粮的消息,因为榆林地区不论是边军,还是普通百姓,好多人都收到了救命的粮食。
黄河边的农庄里,牛金星在书屋里翻着一个手订本,上面记着这三个月来,他所送出去的粮食,以及接受这些粮食之人的名单。
本来粮食只打算送给榆林卫的小旗官,不过在实际操作之中,他改变了作法,不但送给小旗官,就连普通士兵和快要饿死的普通百姓,他也让人送去了救命的粮食,所以才会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之内,在榆林地区掀起了轩然大波。
牛金星愣是生生用粮食在榆林地区百姓和底层边军之中,为秦岭砸出了一个好名声。
江弼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虽然对秦岭并未改观,但是内心深处,多多少少对秦岭充满了感激之情,至于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和普通边军士兵,他们的思想则简单很多,人心都是肉长的,在他们一家人都快要饿死的时候,牛金星打着秦岭的名义给他们送去了粮食,他们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接下来就是总旗官、试百户和百户了。”牛金星合上了手里的本子,嘴里喃喃自语。
……
榆林卫的指挥使张云山,眉头紧锁的把十几名将领召集了起来,因为最近叛军秦岭送粮的事情,在榆林地区愈演愈烈,并且其名望越来越大,很多榆林人都对他感恩戴德,最主要的是,最近几日,竟然出现了,拥护秦将军管辖榆林地区的口号,并且还将天镇县民姓的生活说的如同人间的天堂。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信号,指挥使张云山不得不将几个所的正副千户召集过来,讨论一下,因为边军之中,也在流传这样的消息,并且有的边军士兵公开说,因为秦岭送的粮食,救了自己的老爹、老娘,救了自己一家子的人,对自己有大恩,他若是进入榆林,自己绝对不会跟他作战,若是自己跟他作战,便是恩将仇报,自己的老娘也不会答应。
而有这种想法的底层士兵,不在少数,并且还有一小部分的底屋将领,也有这样的想法,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张云山表情严肃的看着各个所的正副千户,开口说道:“最近几个月,我们榆林地区突然冒出了一个叛匪秦岭送粮的事情,本来这件事情,我一早就知道了,但是并没有理睬,一来,我们的士兵和榆林的百姓确实缺粮,确实到了断粮快要饿死的地步,有了这些粮食,便可以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活下去,我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我们都是榆林的子孙。”
张云山说到这些停顿了一下,目光从眼前的十几名将领脸上扫过,随后继续开口说道:“但是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有点失控,叛匪秦岭在我们榆林地区的威望越来越大,甚至于有人提出让他来治理我们榆林地区,本来当我听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一笑了之,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内,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我们边军之中,竟然具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指挥使大人,朝廷年年连军响都发不齐,让我们这些边军怎么活,十天前,我手下作战最猛的一名百户,他家里终于揭不开锅了,娃娃又生了病,来到我家里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