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62章 洪州南门开()
“种师道据险而守,我军迟迟不能兵临城下,洪州不取,无法西上,徒耗钱粮。”
吕师囊环顾左右,继续道:“各位,再无突破,只能退兵,恐负天恩啊!”
种师道上任,并不冒进,只把兵固守洪州城。
却非坐守孤城,而是充分利用地利地势。
东面,以武阳河为界,沿边布置重兵,让明军不得渡河,西面,以赣江为界,依法施为。
北面,派兵驻扎鄱阳湖,以湖心岛为核心,修治水军,控扼要点,严防死守,不让明军水军入湖。
没了水军,明军不能渡水攻击,只能从南方陆路走。
然而,种师道对此早有预料,派兵驻扎在洪州城南六十里外的土坊镇株山之上三角关,以控扼北上之唯一要道。
株山高两百余丈,奇峰险峻,峭壁陡立。
上面驻扎了三千余兵,器械整齐,又多备石木。
明军试着攻击时,宋兵只把滚石、檑木乱砸,已然杀死杀伤明军两千余。
没奈何,吕师囊只得大部屯扎丰城中,领一部先锋与宋军对峙。
不把种师道部给拔了,后方不稳,便是西取亦不得。
而洪州拖的时间越长,荆湖路便准备越周全,连环拖延下,又将是一摊烂仗。
是故,吕师囊十分着急,真恨不得绕过株山直抵洪州城下。
可惜,株山就在道旁,道路在其床弩射程内,实无法弃之不理。
“将军勿忧!”呼喝中,一将起身道:“我等正为助大军拿下三角关而来。”
吕师囊闻言,嘴角出现了一丝笑意。
想他上书枢密院,调展天神部来此,不就为了打破株山么。
只是展天神领了一千余人来此,十来天只是观察山势,并无更多动作,让他好不着急。
因此,吕师囊召集会议,想请展天神动手。
吕师囊问道:“正要请展将军出手,未知需何物事,我等也好准备。”
展天神道:“只把军兵齐备,待山上乱起,着人冲击便是。”
吕师囊道:“即如此,某家立刻整顿军兵,等待将军信号。”
展天神应下,与吕师囊商议了一阵,出营去了。
祝小弟领着八百人,正在更换装备。
旁边,数千其它部军兵都在围观这部同袍。
实在是太奇特了。
带兜帽的披风,从头拖到地,上面各色杂乱的布条,参杂着青草树叶。
每人五把手弩,沿腰间环列挂住,另有短枪短刀匕首,用作肉搏。
只有这些了。
然而,都是彪壮汉子,那胳膊,真的比大腿还粗。
展天神也不多说,只与祝小弟挨个检查伪装。
确认无误时,天色已经黑透。
展天神手一挥,喝令出发。
八百人鱼贯而出,向着株山走去。
大营距离株山不过三里,以众人的脚程,片刻即到。
宋军驻扎在主峰上,早备下了足够的粮食、箭矢,又把坡面上得树木全部砍了用作檑木。
可以说,只用木头,明军便是付出万八千人也不一定冲的上去。
实在是坡面太陡,军兵难以快速冲击,弩砲又打不到山顶,实在无可奈何。
而且,主峰另外三面,几乎是九十度峭壁,根本没法上去。
唯一的弱点,可能就是距离洪州城太远,后方支援不及。
不过不要紧,这部主将乃是种师道嫡子种浩,各级军官皆是种家军中的精英,普通兵丁乃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家生子,绝对仇视方明的那种。
因此,吕师囊围困三个多月,多次派人招降,皆无所得,只得恳请展天神来帮忙。
到了山脚下,只见地上散落着许多木头石头,亦有江车、冲车、弩砲的残骸。
都是明军攻山时留下的,随同一起的还有千余性命。
抬头,可见山腰到山顶,隔十来步有火把,下有人影晃动。
这是值守的宋军。
展天神与祝小弟各带四百人,从山道左右两侧,同时爬山。
的确是爬。
趴倒在地,借着树桩、石块的掩护,于草丛中匍匐向上。
十分慢,蚂蚁都比他们快上一些。
然而,没有任何动静,亦没有草木折断的痕迹,加之天黑,宋兵对他们的行动一无所觉。
子时,用了两个时辰,展天神才到了半山腰。
他并不着急,距离天亮还有两个时辰呢。
看着十步外的宋兵,展天神下意识地摸了摸手弩,随即放下,继续向上。
许是明军半月没有攻打,宋兵也松懈了,已然在打盹。
与其让他临死前的惨叫惊动守军,不如让他安心睡。
百余值守的宋兵,一半在打盹。
不怪他们大意,实在是太无聊了。
三千余人困在山顶一亩之地,又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一待就是三个月,明军又不来攻,得有多无聊?
哪些白天睡饱了的,展天神便趁着他左顾右盼时动上一动。
待到其困倦,或者火把暗淡下来,再行加速。
祝小弟感觉,这次的发挥,比对付朱仝要好了不少。
当天边微白时,众人已经到了壕沟前。
开战时,宋兵便藏在这条沟里扔石头放箭。
此时自然是没人的。
这里距离营地不过三十步,瞬息可至,谁会在此过夜呢?
“直娘贼,又过了一夜!”
叫骂中,一阵脚步声接近。
祝小弟猛地跳将起来,转身释放手弩。
咻~
宋兵倒地。
“冲~”
大喝中,展天神撤落身上伪装,猛地跳进壕沟里。
落下瞬间,手弩激发,把宋军营地外围一个兵丁击杀当场。
祝小弟捡起两根长枪,倏地甩出,当即洞穿了两个宋兵。
其他人迅速越过壕沟,冲进营地内,拿起弓弩对着惊慌失措的宋兵乱射。
看似乱,然而一箭射出,必有收获。
看山上乱起,吕师囊令旗挥舞,喝令全军出击。
没了落石滚木,床弩亦被突击队缠住,山坡虽然陡峭,却拦不住三千军。
见麾下士卒不断被射杀当场,亦不能组织有效反击,种浩惨笑着走到悬崖边。
“恁地突然就到了山上呢?”喃喃自语中,种浩纵身一跃。
主将跳崖,其余军兵更显慌乱,完全无法阻挡明军杀戮。
随着方杰杜微率部杀上,株山三角关失陷。
拿下这里,再去洪州,全无险隘。
历经三个多月的对峙,洪州的南大门终于洞开了。
第363章 种师道阵亡()
“杀~”
“冲啊~”
“打破阻截“,冲进洪州城……”
厮杀不绝,呼喝震天。
种师道站在城头上,静默地看着两军厮杀。
三角关失陷的太过突然,洪州城尚未反应过来,明军已经兵临城下。
十余万大军,把洪州城围的铁桶一般,人马皆不能往来。
耳畔中,厮杀声逐渐微弱下来,城中,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下来。
眼睁睁看着被人围点打援,实在太伤士气了。
叹了口气,种师道下城,回了帅府。
帅府大堂中,停着一口棺材。
明军初到城下,便把种浩的遗骸送了过来。
看着儿子的遗骸,种师道伤心不已。
他就两个儿子,小儿子留在家乡,大儿子随行身边。
原以为驻守株山,只有困难,没有危险,却不想,株山突然失守。
待他收到消息时,尚未来得及调回各处军兵,明军已经送了儿子遗骸来。
残破的遗骸。
二百余丈高落下来,已然是一滩烂肉,种师道的心,也是稀碎。
毕竟是军中宿将,伤感了会,他便收拾了心情。
明军到了城下,还是要应对的。
不过,守城就那么几招,着实没什么施展的余地。
实在是明军营寨整齐,防备森严,无法出击。
想到不断被击杀的援兵,种师道又心痛了。
沉默中,他从棺材底下摸出一封信来。
这是与种浩一起送来的。
“……种浩之死,实非我军之愿,再则,本将以为,其之死,实乃愚蠢。
我等征战,虽为争夺天下,亦是华夏之内战。
每一华夏子民,皆为华夏元气之一份,少一人,则损一份元气。
目下,党项死灰复燃,契丹百足未僵,女真如火如荼,大理、吐蕃、李朝、占城割地称王,化中华为蛮夷。
我等使命,当为恢复汉家故土,使天下尽沐汉道荣光。
贵子以身殉赵宋,非为殉国。
国者,民之集合也,非一人一姓之土。
赵家人心已失,合该其失天下,当有方家取而代之。
将军有大才,可谓国之干城,赵宋若用,安有党项之患?
目下,我国于辽东筑城,打击女真,以弱其力,将军当知其意若何。
若种浩纳降,往东北打击金人,死则不失汉家大丈夫威风,自杀殉赵,其实愚昧,毫无价值。
望将军以天下百姓计,以汉道兴盛计,早早放弃抵抗,同我等一道,布武于四方,再显汉家威风……
想张巡守睢阳,概因安史皆胡,他为保汉家元气,壮哉烈哉!
将军自可守洪州,然只虚耗汉家元气,恐为胡人得了便宜。
若金灭辽,顺势南下,赵宋必不能当,如此,你我皆为华夏之罪人。
望将军斟酌……”
放下信,种师道陷入了沉思。
洪州城有军两万,粮草器械虽不甚充足,然坚守半年轻而易举。
只是,想到西北边民久被西夏戕害,种师道犹豫了。
说到底,民宋之战,还是内战。
党项、契丹入侵,那真是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而且,种家世代将门,久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