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吕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鹜听后心中惶恐,当心吕布不信任他,便低头不语。吕布却笑道:“朕用人一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子山久事交州,熟悉人情,正当用子山做说客耳。”

    

第236章 周郎疑无路,奉先放生途() 
第236章 周郎疑无路,奉先放生途

    步鹜听后大喜,忙对吕布跪拜到:“罪臣愿领军令状,若说不服士燮来降,可斩吾头。”

    吕布笑道:“哈哈哈……两军交往,互派来使,乃事之常理。若是完不成使命,便要杀头,那日后何人敢再言做说客。子山且放心前去,若有需求,但说无妨,便是说不服士燮来降,亦不为罪。”

    张昭、步鹜wu、阚泽等江东旧臣,听后纷纷感铭肺腑。大有终于找对组织的感慨。

    于是步鹜便往交趾来说士燮归降朝廷。

    且说士燮在交趾为太守,年年都遣人送贡品往洛阳,只是其间有孙坚隔绝。孙坚占着兵多将广,又不把吕布放在眼里,便时常劫掠士燮的贡品,后来又与士燮争地盘,两方也有过厮杀。最后孙坚被吕布消灭,周瑜便又遣使欲和士燮说和,共抵吕布。

    士燮也知道吕布厉害,有心归降,又当心得不到吕布承诺。今周瑜又遣使来说联盟,士燮也当心拒绝会遭到周瑜攻打,左右不定,筹措不决。不想这边才送周瑜使者去休息,那边吕布也派步鹜wu来见士燮。士燮得知吕布遣使来交趾,急忙招见。

    两人相见,士燮命人款茶相待,一番士礼,寒暄一阵。步鹜便说道:“府君作守南越,优游终世,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上得士子之心,下服蛮夷之民,当国家之栋梁也。”

    士燮微笑到:“燮守偏野蛮地,不过苟安一生罢了,谈不上国之栋梁。”

    步鹜随之转口到:“当今皇上,雄心壮志,欲收复恒灵始丧之地,不惜御驾亲征。江东孙氏,逆汉自立,顷刻消逝。府君偏守一方,心不忘中国,皇上知府君忠义,故遣鹜为使,特来说府君归朝。此乃府君千载难逢之机会,留名千史之时机,府君万不可错失。”

    士燮早料到步鹜来交趾是做说客的,不过现在周瑜的使者便在驿馆休息,心中还有所犹豫,便低头沉思不语。

    步鹜见士燮不语乃和颜说道:“府君领交趾,兄弟壹为合浦太守,二弟璜为九真太守,三弟武为南海太守,一家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名声在赫。出入鸣钟磐,备具威仪,笳箫鼓吹,妻妾乘辎车,子弟从兵骑,车骑满道,甚为贵重,震服百蛮,南越王尉他不足喻也。”说到这,步鹜突然严声继续:“然!今天帝亲征南越,皇家铁骑,雄兵百万,已临南岭。府君南番四郡,焉能与中国百万雄狮抗衡。若有所失,府君一族,安能存焉?府君明智,当归顺朝廷,不失声名在赫,流芳百世,日后得朝廷高官厚禄,衣锦安优。”

    士燮听得神色起伏多变。

    步鹜见机再说道:“府君与孙文台如何?”

    士燮摇头叹息:“孙坚父子,虎霸江东,吾远不如也。”

    步鹜俨然再道:“孙坚父子领江东之地,且旦夕消亡。若府君与朝廷为敌,以为可御乎?”

    士燮摇头叹道:“不可御也。”

    步鹜定然到:“顺!则昌。逆!则亡。此间道理,极其易知,府君不该再犹豫。”

    士燮叹道:“唉!子山之见,吾如何不知,只是子山有所不知,孙坚虽亡,周瑜尚在,此人睿智,不可小觑。子山来此之前,周瑜已先子山一步,遣使欲来与吾结盟,故而吾筹措不决。吾如何不知皇上天威不可犯,只是周瑜三万精兵便在桂阳,皇上大军尚未过南岭。吾恐期间有失,皇上大军未至,周瑜已攻至城下矣。”

    步鹜得知周瑜已先他一步来交趾说士燮,心中大惊。急忙问道:“府君已从周瑜乎?”

    士燮道:“吾若已从周瑜,安能容得子山在此饮茶。”

    步鹜这才安心一些。少思片刻说道:“若府君欲归顺朝廷,吾有一计,可为府君除去祸患,且立大功。”

    士燮听后喜道:“若如此。吾必随子山归顺朝廷。”

    步鹜在士燮耳边耳语数句,士燮听后大喜。随后步鹜便告辞,回去向吕布复命。

    且说周瑜遣使往交趾欲说士燮联合对抗吕布。使者回来后向周瑜说,士燮已答应联盟,且派人去说苍梧太守吴巨也来加入联盟。周瑜大喜,便深信不疑。

    随后不久。士燮遣使求援,说吕布大军已过南岭,且向交趾辖城始兴杀来,交州兵不敌朝廷大军,只好向周瑜求援。

    周瑜得知吕布杀来,便派山探打听,果然得报:吕布已攻到交州始兴县。于是周瑜便召集苍梧太守吴巨,一同出兵去救士燮。

    不想吕布大军压境是真,可士燮战败是假。周瑜、吴巨联军,兵至始兴,却遭到吕布大军伏击,死伤惨重,吴巨战死。如此周瑜方知士燮已降吕布。

    周瑜再次兵败,欲逃回桂阳,不想在路上又遇到从桂阳逃来的兵士举报:吕布大将黄忠趁周瑜去救士燮时,突袭桂阳,桂阳已失守。

    周瑜得报大惊。西面桂阳已被黄忠占领,北面吕布大军逼近,南面士燮已归顺吕布,三面皆无路,周瑜只好领着残兵向东,往建安(福建)逃去。

    周瑜领残兵逃至建安竟然遇到孙贲。原来孙贲遭徐荣伏击后,逃到会稽。不想徐荣又领兵追来,孙贲只好带着部将吕蒙、虞翻、朱然等,南下逃往建安,却与周瑜巧遇。

    周瑜聚拢二人兵马,和计残兵两万稍缺。且兵甲不齐,粮草无续。吕布大军又以士燮子士徽为向导,步步逼近建安。

    周瑜兵士连吃败战,士气低落。所幸周瑜在与当地蛮夷交谈中,得知东海有夷洲,便令兵卒日夜造舟筏,泅渡海峡,逃往夷洲(台湾岛)。只因一时匆忙,周瑜兵士所造舟筏偏小,海上风浪又大,周瑜军渡海时,途中遇到风浪,船沉淹死者无数。至夷州时,周瑜残兵只剩万余人。

    吕布得士燮助,击败周瑜,收复桂阳,苍梧。士燮又举族来降,朝廷逐收复交州,封士燮为南越侯,迁升为太常,招入朝廷为京官。随后吕布趁胜追击,兵临建安,逼得周瑜渡海逃难。

    吕布在建安得知周瑜渡过海峡,逃往夷洲。也知道夷洲就是后世的台湾岛,有心乘机收复台湾,便下令召集韩当水军沿海南下。至泉州时发现白鹭岛(厦门岛),便在白鹭岛设交州水军,欲渡海追击周瑜。

    203汉元十一年夏。吕布率大军三万,乘楼船二百余艘,追击周瑜残兵至夷洲淡水。周瑜领万余残兵,一面在夷洲安定扎营,一面收服当地山夷,但还来不及开荒,吕布便又追来。周瑜只好再次引军与吕布交战。

    只是淡水水战。汉军船只大于周瑜船筏数倍,且周瑜接连败逃,器备不齐,根本无法抵抗汉军大船装备的抛石机与强弩攻击,伤亡过半,损失惨重。大战下来,兵将残余五千人不足,只能边战边往南逃去。

    吕布率大船水路两军,沿途追击。待周瑜逃至夷洲山民平埔族,西拉雅人集聚地,一曰‘打鼓’村落时,(高雄附近)便被吕布大军追上。

    周瑜远望吕布大军逼近,自己残兵已无路可退。乃对部下高呼到:“吴国好男儿。吕布灭我吴国,杀吾皇上,吾周瑜誓死不降吕布,今日便是战死,亦不为亡国奴。尔等尽受吾皇鸿恩,今败仗至此,唯有死战,以报皇恩。尔等可惧否?”

    此时吴军虽然接连惨败,可是能随周瑜一路逃到夷洲的,也都是历经千辛万苦的精锐之士。其中不乏程普、朱治、吴景、丁奉、周泰、蒋钦、吕蒙、孙贲等悍将。

    听周瑜说要死战到底。程普便站出来壮志到:“男儿当做断头鬼,不做亡国奴。吾等誓死追随大都督,愿与吕布决一死战。”

    丁奉、周泰、蒋钦、吕蒙等也高呼:“誓死追随大都督,愿与吕布决一死战。”

    有周泰、蒋钦等悍将相互激励,周瑜五千残军士气大涨,一同高呼:“誓死追随大都督,愿与吕布决一死战。”

    周瑜决意死战,吕布也率大军围了上来,万弩上弦,便已对准周瑜残军。

    此时两军相差十万八千里,吕布精锐数倍于周瑜,且强弩在手,器甲皆备,兵器锋利。周瑜五千兵丁,虽预备死战,可这无疑是送死。周瑜兵士手中仅有朴刀,且多有破损,弓箭、皮甲十有**不齐。若是吕布一声令下,数万弩箭呼啸而至,片刻便可将周瑜残军屠杀一尽。

    只是此时,吕布反而筹措起来。

    若要杀周瑜,此战周瑜必败无疑。可是杀了周瑜对他吕布又有什么好处呢?消灭掉一个强悍的对手?其实不然。此时的大汉,已经强大到凭周瑜的力量是无法对抗的地步了。留着周瑜这五千残军,对大汉根本行不成威胁。如今的大汉,只能从内部自己混乱,否则外部谁也无力与之抗衡。

    所以吕布再次南下讨伐孙坚,孙坚片刻便亡,如今周瑜的五千残兵,更是无从说起。吕布率军渡海追击周瑜,并不是为了要消灭周瑜,而是要乘机收服夷洲。所以说,消灭掉这五千残兵,此时对吕布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

    吕布想不到消灭掉这五千残军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便又想到:那么留下这支残军,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吕布来至于后世,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人,知道此时的东南亚尚处于蛮荒地带。更远的澳洲,甚至还在石器时代。这些地方,吕布都想占有、征服。可是此时诸葛亮已在西蜀收服南蛮八番九十三甸。吕布当心自己在远征东南万岛时,诸葛亮是否会乘他远离大陆,而去攻打汉地。

    虽然吕布不当心诸葛亮的突袭会威胁到大汉,可却可以打乱自己的部署。因为若是自己远征澳洲,那时诸葛亮得到信报,极有可能乘机扰乱,这将使自己无心远征。

    所以说。先收复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