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新吕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吕布便说道:“如今诸侯拥兵自重,朝廷需蓄养军士为国除贼,军资每日消耗巨万。实在难以供养后宫那许多宫女、嫔妃。若是大臣们不许减少宫女、发配嫔妃,那国家又无力养活,不如这般。尔等既然不同意,那便每人捐出一半家资粮食,每月俸禄减少一半。以做后宫之用如何。”

    这吕布动不动便要人捐出一半家资粮食,大臣们一听都傻眼了。这私下里都闹开了,纷纷都说自家也不富裕,月俸也就够花销。要是捐出家资,减少俸禄,那吃什么啊。

    吕布见大臣们只会说空话,真到为国出力时,却人人自私守财。于是又气道:“哼。尔等平日尽说为国效力,如今真到为国出力之时,却人人自守私利。即不欲改革后宫,又不见尔等肯出力相助,那此事如何决断。是捐资或是改革后宫,且由尔等决断。只是今日若决议不下,便不得下朝。”

    文武百官没遇到自己私利时,什么慷慨激昂的话都能说出来。可是一遇到自己利益时,却都先计较自己的得失来。

    吕布要大臣们捐家资,这就有人说还是改革后宫好,也有少部分人同意吕布捐资。于是便决议不下。

    决议不下就不能下朝。吕布旧行军伍,不要说饿一顿,便是饿上一日也无所谓。这点苦对吕布来说算不得什么,可大臣们就受不了。

    上早朝一般卯时便开始。大臣们上朝要点卯,也就是说天刚刚亮就要准备上朝。所以一般大臣都是空着肚子上朝的,下朝后才回去吃饭。

    这一来就苦了朝上文武百官了,大臣们便饿着肚子僵持着。

    那边太后何某其实对于改革后宫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吕布真是为国家计,是真的为朝廷着想。

    可是这决议不下便不能下朝,那全都得饿肚子。

    皇帝刘辨不用说,那是更受不得饿,何某心疼,便暗中叫宫女偷送上糕点。吕布耳目灵犀,自然知道,只是假做不知。

    可殿下大臣们看着刘辨吃东西,那就更饿得不行了,于是争吵便就更加激烈。朝上大臣们自私的毕竟比较多。大多数人都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以为该改革后宫,如吕布所说,将宫女、嫔妃发配给有功将士。

    王允、杨彪等三公忠臣以为该捐资,可是多数大臣却希望改革。于是吕布便说以投票来决断。三公一人抵三票。其他每人一票。愿捐资的投一面,愿改革的投一面。三公虽然一人多了两票,可是毕竟利益攸关,自私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于是廷议便同意改革后宫。

    刘宏好色。所选嫔妃个个貌美,吕布的部将久行军旅,又大都出身寒苦,光棍的很多,自然都愿意。嫔妃们先遇到宦官之乱,后又遇董卓淫 乱后宫。谁都知道出宫好过于在内宫老死。于是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吕布安排。

    吕布便以自愿为原侧。将嫔妃们分配给部将谋士们为妻妾。随后吕布又趁机在洛阳为部将谋士们安顿宅邸,帮他们把妻妾养在洛阳家中。

    而后借这机会改革军旅。将校尉以上部将行轮防制,平常一年有假期一个月,两年一轮防一次。每次可以回洛阳家中休息两个月。随后便往他处轮值。

    这样一来。有权利的部将谋士们的家,便都被安置在洛阳。而洛阳便在吕布眼皮下,自然也就没人敢,也不想违逆吕布了。

    只是吕布将后宫嫔妃分配给部下之后,吕布荒 淫之名便广传。不过吕布只在乎现实,却不会去计较身份的得失。在说汉代时期寡妇再嫁世人还是很能接受的。虽说皇帝的寡妇有君臣之别。但在吕布的权威下,屈服的人还是能接受的。

    吕布为武国公,得幽州大部分,并州全境,西凉北地以及东部司隶。如今吕布大军在洛阳,北面鲜卑空虚,吕布放马漠北。西面牛辅占长安、潼关,南面南阳有袁术,东南陈留有曹操,东北冀州有韩馥。于是吕布便招谋士们商议,该先夺哪路人马好些。

    郭嘉在幽州辅佐高顺对持二公孙。所以在洛阳主要谋士有贾诩、荀彧、荀攸、严忠、张玄。其他人吕布虽然也知道有几个名人,可是那毕竟是受后世记忆影响,吕布不敢肯定是否真的厉害。所以只从现实交往中认识的来用人。

    于大将军府内,荀彧先到:“国家以北,鲜卑之祸已除,北之顾虑皆无,只臧宣高一军便可防守北面。西面牛辅不足为奇。更甚者汉阳傅南容、金城马寿成二人有归来之心。待日后有时机,可暗中遣人送书使二人攻打长安,国公只需调一上将便可收复长安,此一路亦无需顾虑。南面袁术虽家资富有,兵士不少。只是袁术为人虽矜名尚奇,然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奢淫放肆,必荣不终己。乃冢中枯骨,不足介意。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国公亦无需忧心。唯有南面陈留曹操当谨慎待之。曹操。平舆人许邵曾言: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彧亦以为曹操为人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乃上将奇才。此人当枭雄,不可与时,使其壮大。若则。日后必难除也。在者冀州韩馥。韩馥文人儒士,多有暗弱,亦不足为虑。渤海袁绍北临幽州,其家门四世三公,门生布及天下。其地离蓟县不远,如今国家之力移至洛阳,高将军亦需对付二公孙,此处亦当小心。”

    吕布听了说到:“文若所言甚是。既如此。可先除曹操。”

    严忠说道:“主公可调遣军马,预备讨伐曹操。攻操之前当先遣人往冀州说降韩馥。韩馥暗弱,主公又有恩于韩馥。只需遣善辨之士,必可叫韩馥来降。”

    吕布听了点点头。那边贾诩多有狠计。怕韩馥不来降,又出奇策到:“主公若欲遣人说降韩馥,可再密邀袁绍使其取冀州。韩馥必骇惧,那时辩士陈与祸福,迫于仓卒,必具来降。”

    吕布听了大喜,便同意写书与袁绍,叫说袁绍去取冀州。随后再问谋士。当派谁去说韩馥好些。

    荀彧举荐道:“阳翟辛评辛仲治可往说之。”

    荀攸又到:“一人恐说力不足,可再派荀友若随后同去。二人一前一后,结合时机。必可叫韩馥来降。”

    张玄也道:“如此真万无一失。韩馥一降,连接幽州,再灭曹操,而后便是袁绍。”

    于是吕布便一边整顿军马,预备讨伐曹操。一边暗中叫人送信给袁绍,叫袁绍出兵攻打冀州。而后却派辛评、荀谌往冀州去说韩馥来投降。

    袁绍于南皮招募兵士,打造兵甲,准备征战天下。又逢壶关张扬、河内王匡因为惧怕吕布攻打,引兵来投。袁绍大喜,便收为重用。只是一时兵多将广,但却缺少粮草。便在袁绍为粮草忧愁时,吕布却叫人送来书信。言说冀州韩馥恩将仇报,不念当初吕布对韩馥举功之恩,却随诸侯去犯虎牢关。冀州土地肥沃,若袁绍攻打韩馥,吕布便迁袁绍为冀州刺史。袁绍不疑有诈,自己又正需粮草。于是便派大将颜良、文丑结合新投张扬、王匡兵分二路,去攻打冀州韩馥。

    便在袁绍兵犯冀州之时,辛评领吕布命,往冀州来说韩馥。

    韩馥还不知道辛评已投吕布,便问辛评何来。

    辛评对韩馥说到:“评特为解韩公之难而来,公如今可是为袁绍兵犯冀州而烦恼?”

    韩馥道:“正是。袁绍失信于人。前者吾信袁绍,为难吕布,随诸侯去犯京师。如今袁绍却不念同盟之情,无故兴兵来犯,吾甚狠之。公若能设法退去袁绍之兵,馥感激不尽。”

    辛评道:“袁绍起兵于南皮,今又得张扬、王匡之卒,乘势而来,将军之河间、乐陵二郡已失,其锋不可当。若再不想计策,不日便攻入信都,窃为将军危之!”

    韩馥听了惧道:“然则为之奈何?”

    辛评道:“袁绍违同盟之情,可见袁绍薄情寡义。信都若破,绍为立军威,必杀将军。将军离死不远矣。”

    韩馥听得浑身发抖,却又不知如何是好。辛评趁机说到:“评闻当初张纯造反时,将军曾与吕国公共兵平张纯。此事确实否?”

    

第101章 欧质子举荐贤人,墨家钜子来投() 
第101章 欧质子举荐贤人,墨家钜子来投

    韩馥道:“此事确实。”说到这,韩馥便想起吕布举功之恩。

    辛评再说到:“既然将军与公国有共事之情,将军如何不投国公。今天下四分五裂,吕国公权掌京师,拥幽并凉三州之地,岂是袁绍之流可与争锋。”

    韩馥道:“投吕国公,馥亦想过。只是前者吾曾听信袁绍之言,随诸侯共犯国公之境。吾恐国公计前恨,不容吾,如之奈何?”

    辛评笑道:“哈哈哈……将军如何这般小觑国公。吕国公何人。南斩张角,西平羌乱,北灭鲜卑,此绝世之英雄也。岂会与将军计较此些小节。当初张角徒众张燕、管亥引百万信徒北投,国公尚言,但有一口饭吃,便不叫从众无以为生。张燕、管亥皆与国公有数战之裂,国公尚保全之。何况将军前者不过听信袁绍谗言,方遭今日之难。将军若投国公,乃复归朝廷,国公又如何会计较。”

    韩馥听后觉得辛评说得有理,心里便动心,想投靠吕布。便在这时,州府门卫来报,朝廷有使者来见。韩馥听了急忙出迎。

    使者便是荀谌荀友若。荀谌得吕布命,带着朝廷旨意来招降韩馥。任韩馥为大鸿胪,掌管礼仪之事。韩馥有心回归朝廷,一时未决。辛评自然知道荀谌也是来说降韩馥的,于是便对荀谌暗示。

    荀谌趁机再对韩馥说道:“君自料宽仁容众为天下所附,孰与吕国公乎?”

    韩馥摇头道:“不如也。”

    荀谌又道:“临危吐决,智勇过人,孰与吕国公乎?”

    韩馥又摇头道曰:“远不如也。”

    荀谌再道:“国公南征北战,军威传于天下。孰与吕国公乎?”

    韩馥道:“吕国公军威镇天下,吾望尘莫及。”

    荀谌道:“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