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组英这话可是发自真心的,江阳的能力,娱乐圈有目共睹,不过听到宋老师这么夸自己,江阳真恨不得自己早十年重生,那样的话,宋组英这样的气质,优雅大美女,他一定不会放过。
可是“宋老师,那我们赶紧一起合一下歌曲吧,第三期的开讲了,其他都没问题,咱们把这歌曲练好,就ok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开讲了京剧,干货不断()
当你老了这首歌促成了江阳和宋组英老师的合作,第三期的开讲了也在当天下午,一蹴而就的完成。
宋组英老师作为民歌集大成者,这一首当你老了,自然被她演绎的丝丝入扣。
当晚,开讲了第二期在深夜十一点继续打扰到仍在电视机前等待的观众们,这时,江阳在全国已经拥有了固定的粉丝群体。
据网上网友自发发起的江阳粉丝人数统计,江阳的粉丝应当是有1600万,这只是活跃在网络上的,而那些,江阳深耕在百姓人家,上到六十岁,下到六岁的宝宝们,江阳的粉丝更专业的人士评估,恐怕1600万的人数要翻一番。
正是这样强大的粉丝支撑,第二期的开讲了尽管是在深夜档开播,依然一播出就出现了3。0的收视率。
比起上一期最高才二点几,这第二期开门红,也是让央视开讲了节目团队的成员们开心。
难得的,梅葆九大师今晚也守候在电视机前,他的开讲了,首先是江阳的主持,作为自己京剧的徒弟,江阳上来就深刻地对传统文化致敬,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接着,对于京剧传承,拿外国人学习京剧,而国人却学习英文歌曲来比喻,国人忘本的脾性,也是让节目开场便火药味十足。
他的抛砖引玉效果相当不错,所以当自己出现在舞台上,作为传承华夏艺术的老艺术家出现,一站在台上,就立即引起了轰动的掌声。
梅葆九在台上说了京剧的发展,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民国可以说是京剧的鼎盛期,可是建国之后,随着戏园子变少,真正唱京剧的后辈越来越少,京剧的传承,和欣赏都出现了问题。
加上外国音乐的冲击,年轻人们往往去学习英文歌曲,也不爱听京剧,就让传统的京剧艺术变成了少数人,小众化的表演。
梅葆九在讲述京剧的历史和现在时,不禁表露出他愿倾尽毕生精力去复苏,振兴京剧文化,可时光无情,年迈的他有心无力,担心京剧艺术就此没落,传承失序的那种无奈和伤感。
梅葆九的演讲更拉近现实,京剧说白了,就是在我们身边的艺术,这种艺术说远很近,说近却因为你的不在意,马上可能疏远。他在最后是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可以去试着欣赏京剧,起码不要排斥京剧艺术,也只有这样,华夏的传统文化也能够熠熠生辉,才终不会被外来的和尚替代。
梅葆九大师的演讲结束后,第二期开讲了的收视率已经到了3。5,更加,他言辞恳切,说到情深处,眼泪都要落下来的那个画面,引发了广大的年轻人们思考,让他们决定去了解一下中国,我们自己国家的国粹。
梅葆九下台,江阳重新执掌话筒,他走上舞台,背后是录制地点新的背景,一片木橱窗里的图书。
站在浩瀚的书海面前,江阳的表情格外严肃,梅葆九老师的演讲对他触动更深,听到梅葆九大师说的,江阳也有些自惭形秽,他难道不是也在追寻时髦洋气的流行音乐吗?而老祖宗的宝贝,传统的京剧,若不是开讲了这样的节目,自己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接触。
他感觉心被扎了下,看着台下的青年学生,江阳道:“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五大剧种,又以京剧为首。听完梅葆九大师的演讲,我首先说一下,京剧国粹,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熠熠生辉,如今,京剧文化没落,是我们愧对先祖。”
“再没有接触京剧文化之前,我也喜欢欧美的音乐,喜欢流行歌曲,认为京剧文化离自己太远,那全是老一代艺术家才玩的东西。可是,如果我真的没有接触京剧,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谁又会扛起京剧传承的这把大旗,我听过一个报道,说专门有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京剧艺术,带着这份艺术回到他们的国家发扬光大,我这里大胆的想象一下。十年后,三十年后,五十年后,随着中国的后代不去学习京剧艺术,让京剧传承失序,而外国人更多的去发扬京剧,是不是,我们可以看到五十年后,本属于我们中国的国粹,变成了他国的艺术。”
江阳笑了,他往观众的区域靠近几步,这时候,整个人脸上都带上了愤怒。
“我很气,并不是气当代的年轻人,因为我也属于他们,我看不起他们就如同看不起自己。但当我自豪地融入到了京剧艺术的学习中,拜在了梅葆九大师的门下,我终于知道,京剧艺术是我想要的,是我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比起简单的音乐,更丰富的,更有魅力的文化。”
“生旦净末丑,其实就是人生。在低谷时,你就是丑角,你被所有人看不起,你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小丑,无地自容。当你在高峰时,你是旦角,化上华丽的容装,涂上粉脂,你觉得一切都可以被你踩在脚下。但更多的生活并不是一个角色可以代表,生旦净末丑,百味才是真人生。去学习京剧,也是学习做人。去学习京剧,也可以为人尊敬,成就自己。”
“说了这么多,我更想表达的是,京剧传承,需要我们年轻人的接力,我已经在路上,希望各位也可以真正的喜欢京剧,让我们的国粹源远流长的发扬下去。”
江阳自己的单口秀,让观众们听得是瞠目结舌,一席话,更加是让年轻学生们受益匪浅。
电视机前,听了江阳的话,大家都是安静的坐在那,开始了长长的思考。一些年长的观众,更是被江阳的话感动。
京剧,是他们那一代的最爱,可如今,说给儿孙唱一段京剧,哪里会得到半点肯定的答复。
这一刻,江阳把他们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了,这一期的开讲了,观众们觉得,干货太多了,值得一看。
第一百八十三章、元宵晚会主持来了()
“你们快看一下央视综合频道的开讲了,是个小伙子在推广咱们的京剧。”
大京城的老爷子们本来都已经睡了,可是孙士茂是一个很考究,很冥顽的老爷子,他今天本是陪孙子一起看电视,原本要睡了,孙子非要他再看一会。
老爷子自然不想拒绝,多看了会,就看到了江阳主持的开讲了,随着梅葆九大师出来,老爷子的兴趣渐渐超过了孙子,到后边,江阳一本正经地让年轻人多欣赏一下京剧艺术时,爷孙二人看的都是激动不已。
作为当代年轻人,其实都有着一颗爱国心,都想着传承华夏的文化,所以,面临着京剧现在走下坡路,无人愿意学习京剧的现状,作为孙子一辈,他深深被江阳触动。
而孙士茂,他正是从小听京剧长大的,自己也唱京剧,当然,江阳的话,更让他感慨万千。
随着孙士茂把开讲了推荐给他的老友们,陆续的,老爷子们爬起来看起了央视的开讲了。
原本是年轻人的节目,中老年人不断的加入后,开讲了的收视率也在直线似的上升。
破4了。
江阳的那段意味深长的单口秀后,开讲了第二期的收视率竟然已经破4,在江阳主持的我想与你唱,或者蒙面歌王时期,他就算是费尽心思,收视率也才堪堪这个水平。
可开讲了,江阳用的力气还没有那么大,效果已经是让他喜出望外了。
一,是央视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来,江阳也必须说,是这期的主题好,是借由京剧唤醒当代年轻人去关注一下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这就不光单单是说的京剧了,像是剪纸,烫花,雕刻,皮影,双簧,杂技,这些传统的文化应当代代相传,而不是随着时间的长河慢慢损落。
就好比是,马上来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舞龙,这种节日的气氛不能被时光掩埋,也绝不是通过几声震天的炮响去制造节日气氛,真正需要的是艺术的那份沉淀。
江阳已经不是新面孔了,在春晚上,和火车春晚上,江阳已经收获了高人气,开讲了的第一期,也让他在京城成为了一线的主持大咖。
他如今的影响力,除了不能与央视的老牌主持人比肩,就算是何炯,汪晗众类,都没有江阳的号召力大。
要知道,何炯,汪晗,06年何炯也仅仅是依靠着快本,汪晗更加还是在越策越开心的策神时代。但江阳已经来到了央视,主持的还不是何炯当年的儿童节目大风车,而是高大上的开讲了,与各界的精英们直面对话,直接碰撞,共同的引起社会话题,与当年的青年学生们探讨。
第二期的开讲了,江阳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又收获了不少年老的粉丝们,他们喜欢看江阳说话拽拽的样子,他们喜欢听江阳你不服我我就干你的话语,总之,这一切,他们都觉得挺好。
如果有几个老头认为江阳是在吹牛皮,是故意煽情,可接下来,江阳和梅葆九大师一起合唱了京剧名段霸王别姬,江阳还结结实实地演了武净,在台上是又翻跟头,又武枪后,老爷子们是一个都不敢再多说话了。
江阳是认真的,在京剧表演上,他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