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练的猫叫梨花,因为教练最喜欢的歌叫梨花开满天涯”
每每这个时候,陈辞或者父亲舒问涛,都忍不住纠正她:那首歌叫喀秋莎,歌词才是“正当梨花开满了天涯”。
舒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下次再提起,喀秋莎就又变成了梨花开满天涯
“坐坐坐,”霍斌的声音把她拉回了现实,“还带什么礼物。”
“文师兄买的,托我给您捎来。”陈辞抱着箱子,熟稔地往屋子里走。
院子里,便剩下了霍斌和简冰两个人。
霍斌擦擦眼镜,眯起眼睛看着她:“姑娘,你认得我吗?”
简冰失笑:“练花滑的谁不认识您?”
霍斌笑了,脸上的皱纹葵花一样舒展开,“那你叫什么名字?”
简冰迟疑了下,答道:“简冰。”
“简冰?”霍斌咀嚼了一遍,点头道,“简简单单,冰雪聪明,是个好名字。”
那“舒雪”这两个字呢?
简冰下意识就想开口,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舒雪出事之后,简欣不只和舒问涛闹得常年分居,连主教练霍斌也一并责怪上了。
霍斌几次上门探望,都被她挡回去了。
搬家之后,更是连住址都对他严格保密。
后来简冰跟着云珊学花滑,隔着屏幕,听他讲过几次课。
但每次都戴着口罩,想来也认不出来吧?
“坐呀,别客气。”霍斌拉开椅子,自己先作了下去。
简冰犹豫着,也坐了下去。
椅子都是藤条编的,也都有些年代了,坐上去吱呀作响。
霍斌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口渴了吧?来,喝个茶。”
简冰道了谢,端在手心,杯子壁温暖而干燥,仿佛父亲双手的质感。
她能感觉到对面霍斌的目光,慈祥而柔软,仿佛某种海洋生物的触手,随着夜风一下一下地吹拂在自己的脸上、身上。
许是这栽满食物的小院太过有家的味道,许是院子里的灯光太过温柔。
简冰觉得身上那些燥郁,也暂时被抚慰妥贴。她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小口小口地啜饮着有些寡淡的茶水。
月亮像被咬了一口的烙饼,不大明亮的高悬在头顶,间或有一两声虫鸣,自菜地间传来。
“你学花样滑冰几年了?”霍斌问。
简冰捧着茶杯,犹豫了半晌,才老实答道,“7年了。”
霍斌“哦”了一声,靠在椅子上,感慨:“练这个苦啊,从小就得吃苦。”
简冰没吭声,他自言自语似的补充:“但这个苦吃了,就特别值得——因为好看呀,是吧?吃的苦越多,上冰就越好看。都说人是飞不起来的,咱们练花样滑冰的人,就能飞得起来!”
他语气间全是自豪,爬满褶皱的脸上也露出满足的笑容。
简冰不由自主的,也跟着笑了起来。
陈辞放好樱桃,又洗了一大盘,端到门口,就见这一老一少,面对面笑成了两朵花。
他恍惚觉得着,似乎又回到了十几岁的初夏傍晚。
那时,一切都还未发生。
他不是什么世青赛冠军,霍斌头上的白发也还没那么多,舒雪更是吃个豆花都能满足地笑上半天。
而他们的小妹妹舒冰,抱着她的那堆作业,打游击一般逃避着父母的监督。
十一、最是冤家易聚首(二)()
第十一章最是冤家易聚首(二)
“聊什么笑这么开心?”
陈辞把果盘摆上桌;自己也拉了凳子坐了下来。
简冰眯起眼睛;又露出了询问他不可描述的地方“伤好了没?”时的神秘笑容;“你猜?”
陈辞明知她是在逗他;还是控制不住耳朵发烫。
霍斌奇怪地看他:“我们俩聊个天;你脸红什么?”
“有、有吗?”陈辞心虚地低头喝茶;拿起来才发现茶杯是空的;又伸手去拿茶壶。
角落里的狸花猫被他们的动静吵醒,摇了摇那张大圆脸,“喵喵”叫着走了过来。
肥胖的老猫即便迈着猫步;也跟优雅没什么关系。
每走一步,身上的肥肉和斑纹便颤动一下。
简冰低头看了看它,有些不大确定地问霍斌:“它叫什么名字呀?”
“梨花。”霍斌“嘿哟”一声抱起梨花;熟练地撸了撸它柔软的后背。
梨花发出满足的“咕噜咕噜”声;趴倒在他膝盖上。
这就是梨花啊——
简冰不错眼地看着,那些舒雪口中的远方;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呈现。
现实与她幻想中的模样;每样都差了那么一点点;组合起来;就谬之千里了。
北方除了有天然大冰场;还有刺骨的寒风。
冰糖葫芦除了酸甜;还腻得人承受不住。
就连昔日的小奶猫,如今也大腹便便,美貌不再
“听陈辞说;你一直练的女单?发育关也过了?”霍斌胳膊上多挂了只猫;说话的架势,就很有些宫廷剧里老佛爷的架势。
简冰点头。
“那”霍斌迟疑了下,又问,“几岁过的发育关?身高多少?今年没再长过?”
“16岁到17岁,”简冰道,“我156cm,是南方人,爸妈个子也都不是很高。”
霍斌沉吟半天,又问,“发育关之前,能跳三周半吗?”
简冰咬唇,摇头。
三周半跳,也就是阿克谢尔三周跳。
它是花样滑冰六种跳跃里,唯一一种向前起跳的跳跃。
它既是最易识别的跳跃,也是难度最大的跳跃。
因为这份与众不同,导致它的空中转体,需要比其它跳跃多出整整半周。
在男单普遍上四周的国际花滑比赛上,至今还没有人真正成功完成四周半跳跃,而在女单这块,能高质量完成三周半跳跃的选手,必然是真正的一线。
因为花样滑冰的“少年成才”特性,尤其对于女性运动员来说,不少人发育关前的成绩,往往就是她人生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了。
不少发育关之前跳出过三周半的少年选手,随着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的变化,再难完成三周半跳跃。
一道发育关,卡死了不知多少天才少女的逐梦之路。
霍斌的问话,也再一次清晰地提醒了简冰:
她,还差得很远!
***
回去的路上,简冰彻底的沉默了。
陈辞把着方向盘,不时扭头看她一眼,欲言又止。
他的本意,一来是想请霍斌帮忙分析分析他们搭档滑双人项目的可能性,不想老教练上来就立下马威,几句话便把小姑娘打击得消沉到底了。
外面车马喧嚣,车内却寂静到只剩下呼吸声。
陈辞忍不住安慰道:“霍老师的话你也别太往心里去,他要求特高,说话也比较”
“你是不是也觉得,”简冰打断道,“我这个人特别不自量力?”
陈辞愣了下,摇头道:“没有啊。”
“我跟容诗卉的视频,你也看到了。”简冰道,“录视频的人,是国内的女单一姐肖依梦,她的单跳和综合能力,应该都更强过容诗卉吧?”
陈辞过了好几分钟,才轻轻“嗯”了一声。
“如果我跟肖依梦比,结局应该会更惨。”简冰笃定道。
陈辞瞄了眼前方刚刚亮起的绿灯,踩下油门,将车子驶上高架。
夜风更换了角度,自上而下,凛冽而来。
简冰没管被吹乱的头发,咬着牙不知在想些什么。
高架桥上风景,她已经看过了。
业余冰场上的热闹,她也亲身经历了。
而和单言、容诗卉的那两场比试,却让她如做过山车一般,日夜煎熬。
不想认输,偏偏又如螳臂挡车一般无能为力。
她已然拼尽全力,却始终难以望其项背。
而众所周知,温煦之后,中国花滑女单却并没有特别出挑的接班人上来,直白点说,就是弱项。
国际赛事上,中国一般也就能拿1到2个名额。
最近几年,女单的参赛名额,几乎被等温线家的几个女单运动员承包了。
肖依梦、安洁、季子珊上赛季肖依梦和安洁在世锦赛上表现不佳,下赛季世锦赛更是只剩下1个参赛名额。
凭她现在的技术,不要说名额,连跟他们争夺名额的资格都还没有。
“你劝我跟你去练双人,是因为觉得我永远不可能滑赢肖依梦他们吗?”简冰突然问。
上个赛季,女单整体发挥不佳,世锦赛一共也就拿到1个名额。
想在下个赛季抢到这唯一的名额,无异于虎口夺食。
更不要说,她至今还没通过八级考试,连夺食资格也没有。
陈辞盯着前路,脚下加着油门,半晌才道:“我劝你,第一当然是为了自己,因为我想滑双人项目,我正缺少一个女搭档。双人项目虽然在国内还算热门,练的人也多,但是教练不支持,我从正规路子要不到女伴,没办法训练。”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第二,只是是因为觉得你合适。你的单跳虽然不算很稳,但总体还算均衡,练女单是不够出挑,练双人却足够了。”
第三
他余光扫到简冰的表情,小姑娘一脸的麻木,仿佛完全没有听到一般。
第三,当然是因为你长得像舒雪,年纪更与舒冰一样完完全全,出于我私心的考虑。
陈辞在心里默默补充。
简冰浑若不觉,皱着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他干咳了一声,继续道:“你不要只看女单下赛季世锦赛只有一个名额,双人滑有三个,看着好像是双人滑更容易拿名额。你赢不了肖依梦他们,难道就能赢容诗卉和曲瑶了?我如果看不起你,压根就不会来找你。”
简冰表情微动,暗暗曲起了袖子里的手指。
国内双人项目的竞争激烈程度,一向是超过单人的。等温线的容诗卉和路觉、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