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的失败也可以归咎于他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李自成当初进入河南时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老百姓欢迎,而且他能够约束下属,制止他们四处抢掠,这也使得李自成深得民心。但是进入北京以后,李自成认为江山稳固,可以安稳坐天下了,便放松了对自己和将士的要求。他骄傲了,认为可以君临天下,原明朝的将领应该向他投降,毕竟他已经占领了都城。他也确实派人去向吴三桂等人招降,然而在招降的过程中,他又放纵将士在北京城肆意妄为,最后伤了吴三桂的父亲,夺了吴三桂的爱妾,为自己的失败留下了伏笔。纵观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居多,成功的很少。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在于这些农民起义领袖一旦鲤鱼跃龙门就再也无法保持一颗平常心。很多农民起义领袖在一开始就像流寇一样,四处抢掠,最后侥幸夺得了政权,更加放纵自己,以至于最后惨败。而有些有点见识的农民领袖在一开始往往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但到了夺得政权以后,往往又得意忘形,忘记了自我约束,以为江山稳固,四海升平,殊不知自己正在滑向失败的深渊。

    从李自成的故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人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一旦骄傲,灾祸就会降临。有人认为谦虚的人往往是弱者,这大错特错。人必须学会谦虚。往往不会谦虚的人才是弱者,而强者一般都是非常谦虚的。

    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这已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谦虚的人最终会得众人的肯定的。

    谦虚的人常常保持着一颗思源感恩的心。人只有认真地思源,才能够更好地感恩。谦虚的人明白自己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帮助,对自己也能一分为二地评价,同时,因为有了谦虚的作风,所以他们一般都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小富即安,他们会积极地去找自己的方向,然后积极努力。整个时代进程的潮流浩浩荡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就像逆水行舟,如果不能前进,就只有接受后退的命运。

    成大事者认为,拥有平常心的人是懂得谦虚的。

第91章 浑然纯厚,远离三种病态()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讲究浑厚,讲究底蕴,要学会远离装腔作势、非议他人和仇恨太多三大危险。

    曾经有一个给董事长招聘司机面试,有三个人前来应聘。董事长就只有一个问题:能将车开到靠近悬崖多少米?第一个人回答说五米,第二个人回答说三米,第三个人回答说他根本就不会把车开着靠近悬崖。结果第三个人被录用了。

    危险是必须远离的,而不是无限靠近。对于人来说,装腔作势、非议他人和仇恨太多是三大危险,必须远离。

    从前有一只豺由于很长时间都找不到东西吃,结果饿得肚子扁扁,颈子细长。它拼命地去寻找东西来填饱他的肚子,但是都没有找到。

    于是,他往刚打过仗的树林跑去,它希望那里能捞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它刚到那一会儿,就听到了一个十分洪亮的声音,它当场就被吓坏了,哆嗦成一团,心里一个劲地想这回算是完蛋了,这个家伙声音这么大,一定不是什么善类,它一来准会一口就把我给吃掉了。于是它拔腿就要逃跑,但是转念一想,至少应该知道这个东西长得什么样吧,日后见着也可以提前准备逃跑。

    于是豺躲在树后面等了半天,但是始终没有动静。于是它壮了壮胆,开始四处去寻找,找来找去,它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大的鼓,就是这个东西不断在发声音。刚一开始,豺还很胆怯,不敢上前。它看到风一起来,就有一截树枝敲在鼓上,鼓就响了。它终于明白鼓是个死家伙,它壮足了胆量,上前去敲了敲鼓,结果鼓发出了更大的声响。豺高兴坏了,总算找到了好吃的东西,这个东西声音这么洪亮一定很肥。

    想到这里,豺就立即用尖利的牙齿,把鼓皮撕开,然后钻了进去。结果令它很是失望,里面什么都没有。

    其实爱装腔作势的家伙,大都是腹中空空的。在社会中很可能出现一些装腔作势的人,他们把自己描述得很厉害,这个人他熟,那个人和他称兄道弟。这种人往往是内心极度自卑,所以才特别爱慕虚荣。千万不要听信这样的人的话,他们往往说的都是假话,不要幻想着找这样的人帮忙,他们什么忙也帮不了你。更不要与这样的人为伍,他们的形象已经很糟糕,如果你和他们走得太近,你试想一下别人会怎么看你。当然也不要得罪这种人,倒不是怕这种人报复,怕的是这种人会以后拿你当作话题来夸夸其谈,这样你的名声也就毁了。这种人可以说是小人,是破坏力比较小的小人,和这种人保持正常的交往就行了,不能交往过密。也不要试图去提醒这种人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经过无数次的夸夸其谈,他们可能已经相信了自己真的拥有和某重要人物十分特殊关系的神话,你去劝说他们注意,他们不会领情的。相反,会认为你这个人太过分,喜欢多管闲事,甚至认为你完全是出于嫉妒。

    人还要学会和那些非议别人的人保持距离。

    人不要过分非议任何人。要学会隐去别人的缺点不谈,只谈他们身上的善处。必须戒除指责他人的习惯,你就会感到自己变得十分受欢迎。要找一个人的缺点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指责一个人也是很容易办到的。但是正是这种简单和容易会树立很多敌人。

    如果人受到别人无理的非议,请不要过多地和别人争辩,因为通过争辩永远不可能让一个人心服口服。别人无理地非议你是别人没有涵养,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你过多地反驳,和他对骂起来,甚至将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也一一抖了出来,在旁人看来,你和那个非议你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即使你对那个非议你的人十分怨恨,你应该通过比较隐秘地方式来报复他,而不要公开和他成为敌人。只要公开树敌,以后只要他受到他认为的不公正待遇,他第一个会怀疑你在从中捣鬼。

    如果有人非议你,你觉得实在难咽这口气。你只要反过来想想,这个人在你心目中真有那么重要吗?如果他非议你的话,你完全可以漠视这个人的存在,你可以从心里看不起他,这才是最坚决彻底的报复。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背后有人非议你,你首先要想到,在人背后说坏话的人比比皆是。但人们说的都是真的吗?你想想你自己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为了更具有感染力或者煽动效果,往往会把事情夸张很多,这是人说话的一种习惯。别人也许只是在闲谈,偶尔谈及了你,说的人自然是以自己为中心,很有可能出言不逊,说了伤害你的话。而听的人得到这样的话后,会更加添油加醋地告诉你,他们会让事情更加夸张。所以遇到这种事情,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要太放在心上。嘴巴是长在别人身上的,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自己也管不了。

    自己也不要过分非议别人,非议别人并不是件好事。今天也许你的一帮朋友会和你一起共同数落那个人。明天或许你就成了他们非议的对象。为了避免这种担心和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非议任何人,多用点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仇恨太多也是人必须远离的危险。

    从前有一个画家在集市上卖画,有一个孩子带着一群仆从走过集市在画家的一幅作品前停了下来。他要买这幅作品,但是画家坚决不卖。孩子很是无奈地走了。为什么画家不卖这幅画呢?原来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当朝的大臣,而这个大臣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侮得悲愤死去。

    然而孩子特别喜欢那幅画,没有得到那幅画,他的心中始终闷闷不乐,最后他的父亲来找画家,希望画家能够将画卖给他。但是画家始终不肯,他宁愿让那幅画整天挂在家的墙壁,也不愿卖给这个大臣的孩子,这就是他对大臣的报复。

    自从发生这件事情后,画家画的画跟往常大不一样起来。这件事让他特别苦恼,但是始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答。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他的画中人的眼睛就是大臣的眼睛,嘴唇就是大臣的嘴唇。他突然醒悟自己的报复也报到自己的头上来了。

    仇恨使人失去理智,更让人内心饱受折磨。不要有太多的仇恨,仇恨太多,生活就会过于紧张,人就有很多事情做不了。如果有人伤害了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忘记,永远忘记。这是对他最好的报复。

    在社会中,要相信所有仇恨的造成都是因为事情本身,而不是对方的为人。虽然一个人的为人决定了他的做事态度,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将两个人系在一起,就没有那么多仇恨存在了。

    仇恨往往让人失去理智,很多不该说的话,不该做的事都在失去理智的时候说出来和做出来。人处于这种状态是最危险的。如果一个同事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在愤怒之下将他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公诸于众,你们以后还有修复感情的可能吗?如果一个长期和你不和的人在同一个组织中,就好像自己穿的鞋子中有一粒沙子。对你来说,最让你难受的将不是离目标还有很远的路程,而是这粒让你时刻感觉难受和别扭的沙子。

第92章 呆子处世,无往不利() 
成大事者认为,呆子处世,往往无往不利。要想成大功立大业,那么就必须保持一种基本的处世态度。性情急躁不行,刻薄寡恩不行,头脑顽固也不行。“呆子”处世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人们不会跟“呆子”过多计较。人们对“呆子”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们觉得“呆子”和社会并不融合,因此他们很是同情他;另一方面,又觉得“呆子”完全痴迷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他们很是羡慕他。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他们不会跟“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