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政王的角度,他做为一个君王,当然最不乐意见到的就是自己的子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以前他是无能为力,现在既然办法也有了,只要实施的妥当,相信经过时间的锤炼,江州终会富庶起来的,虽然一两年内想要脱贫是不可能的,不过总比一点办法也没有强。
政王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他知道凡事都要一步步的走。
“如此甚好,对了,那宁褔是何许人?他这么说可有证据?要知道污蔑太子可是不小的罪呢!”
庞丁山眼角瞥了一下婵儿,“陛下,那宁褔是臣的女儿身边的人,这次的事是名王爷计划的,银钱也是名王爷出的,至于衣物…呵呵,这个嘛,不得不说他们很会废物利用。一些达官贵人家都有许多不要的衣物,然后扔掉,而婵儿则让人在城中收,可不是用银钱来收。”
政王的兴趣被挑起来了,既然是达官贵人的话,自然是不差那点银钱的,所以不用银钱收这也是正常的,可是不用银钱能用什么呢?
“哦?用什么?”
庞丁山笑着说:“城中日前…就是还处于连雨天的时候,刚刚开张了一个名叫‘德善居’的店,可店里却什么都不卖,只四壁挂着四面大幅的宣纸,而且每日更换,宣纸上记录的就是此次赈灾的衣服的来源。”
“记录此次赈灾的衣物来源?”
庞丁山笑着点头,“不如陛下您亲自问问婵儿吧,这个店臣查过,幕后东家就是贺子希。”
当然说是贺子希,那也是挂个名而已,政王怎么可能不知道实际上说话的人应该就是婵儿呢!
然后政王看着婵儿,却不说话,很明显,他就是在等婵儿自己招供!
婵儿囧了,干笑两声说:“是这样的,若说回收那些旧衣物,达官贵人们多半是不会卖的,毕竟没有那个达官贵人家会看得上这点银钱,而且这可是脸面的问题。可他们却能看得上名,只要承诺不管多少件衣物都会记上一笔,而且在门口处设立一个前十名的排名奖,第一名一金,第二名十八两银子,依次向下推,银钱不多,却是可以博个好名声,毕竟已经说明是为了赈灾所用,大家自然都乐的来捐的。”
政王听完眼眸一亮,的确他曾经想过无数个办法,但都没有想到好的办法让这些富人们愿意拿出自己的一点微薄的能力,来帮助赈灾等,所以一直以来没有成效,可婵儿却解决了!
没错,人的一生,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而利,对于那些富庶的人来说,显然他们已经得到了,那么他们差的就是一个好名声了,一点点废旧的东西,却可以换来个好名声,这等只赚不亏的卖买谁不干?
政王看着婵儿的目光不禁深邃了起来,这样的女子,真的能保证她以后也一直对晔儿好吗?万一她要是有了那牝鸡司晨的心,那这江山…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
此时政王心中有些担忧了,可是面上却丝毫不露:“好,婵儿做的好!此次的事,朕会记你一功,日后定会有封赏。”
“陛下!婵儿不需要什么封赏,只想向求陛下求个恩典,允许宁褔进宫。他是…他确实是身残之人,只是他不是宫中记录在册的公公,所以…”
政王一听就明白了,宁褔是婵儿的人,并不是司徒晔的人。
“此事容后再议。”(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得不防()
让一个虽然身残但却不是公公的人入宫,那可不是简单的事,而且那个人还是婵儿的人,就凭婵儿的聪明才智,现在都已经可以做到杀人与无形了,若是让她身边再来一个帮手,那还了得?
虽然婵儿现在对司徒晔很好,可不能保证她以后依然对他好。
俗说话的好,女人心海底针。
婵儿听政王这话,心中则是思量,为何政王会突然这么说?总觉得政王似乎有些防范的意图?可防她什么呢?她又不会红杏出墙,况且她已经说明白了,宁褔是身残之人。就算她想当红杏,那宁褔也不是墙外的景呀!
婵儿觉得政王肯定是多心了,要么就是没理解这个身残是指的哪残,可她也不能那么直截了当的跟政王说吧?这要是在现代也许没什么,但这是古代呀!
要是那般说出来,难保别人不说你是水性杨花,是荡妇,然后给你来个浸猪笼什么的。
“嗯,宁褔的身份是明了了,那他可有证据?他若没有证据,哪怕他是婵儿和晔儿的人,也要受到处罚的,而且这处罚也许不是宁褔能受的了的。”
最好的下场是一死了之,可不就是宁褔承受不了的吗?
政王扫了一眼在场的人,“对了,你们说了半天宁褔这个人,你们怎么没把他带进来?哦,是了,是朕临时把你们召回来的,那宁褔既没经过传召,又非宫中之人自然需要很多到手续和检测的,看朕这是被两件极端的事情给急糊涂了。”
所谓的两件极端的事情,其中一件自然是指太子这些事,毕竟其中可有的涉及到了谋反呢!另一件则是婵儿想办法。司徒晔帮忙赈灾的事。
而听了政王的话的婵儿和司徒晔则对视一眼,两人都非常默契的选择了沉默,而他俩不说话,贺子希、如清和梁平自然也不会说话。
见众人没人说话,政王急了,喂,到底怎么回事。你们倒是出来一个人给朕解释解释啊!
庞丁山上前说:“陛下。此事…臣看还是问问咱们的太子吧,想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政王听了这话突然心头一跳,难道这其中有什么不妥吗?难道是那个宁褔出了什么事?而且还是章儿下的手?不过也是。依章儿的性格,他能做得出来的。
司徒章赶紧澄清:“父皇,儿臣哪知道出了什么事,他们口中的宁褔是谁儿臣都不知道。为何要问儿臣?庞大将军,你到底是何意?我与你。往日无怨今日无仇,你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我到底哪里做的让将军不满了?”
“哼,哪里让我不满?太子,你这么说可让老臣无地自容啊!老臣是臣。而您是储君,老臣怎么敢跟储君过不去?宁褔此人,也许以前你不知道是谁。但想来这几日你是知道的。只是…太子可能不知道,宁褔被老臣救下了。”
司徒章一听心中惊起了大浪。右相府的那些酒囊饭袋!竟然又一次暗杀失败了,真不知道舅父到底养着他们这群窝囊废是干什么吃的!
“父皇,还是儿臣来说吧,”司徒晔看到现在,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宁褔乃是我与婵儿成婚前在街上偶遇的一个‘小偷’,当时的情况有些复杂…”
然后司徒晔把当初的事一一的说了,政王听的眉头紧皱,没想到那个宁褔竟然也是苦命人,“那杀了宁褔全家的人是谁?可有查出来吗?”
听到政王这么说,司徒晔笑了,然后看着司徒章,“太子哥哥,你没有印象吗?”
虽然司徒晔没有回答政王的话,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那害了宁褔全家的人就是司徒章!否则他为何不问别人,偏偏要问司徒章有没有印象呢?
政王深吸一口气,今天知道的事实在太多了,该激动的也已经激动过了,暂时是没什么能激起他太大的情绪了。其实以前他就知道司徒章的暴躁、肆虐等缺点,可是因为没有亲耳听到具体的事,也没有证据,所以他还是能接受的。
可如今却听到了这些,政王都觉得这个儿子,一定不是他的儿子,不然怎么能这样呢?
还记得司徒章小的时候,他长的很可爱,小时候很乖巧,只是性格软弱,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性格就变了呢?
对了,是他九岁的那一年,那年也是连雨的天气,他淋了雨,起了高烧,经过三天三夜的救治,他的命终于是保住了,可是生了一场大病的他,却变的沉默寡言,之后性子开始沉闷,开始政王以为他只是病体初愈,难免会有些后遗症的,过一阵就会好了。
可是这过一阵却是过了很久,足足有一年的时间,他才全愈了。
可好了之后,他虽然跟以前一样爱说话了,可又跟以前不同,而且性格也开始变的…暴躁了起来,他的脾气开始变坏,以前的他从来不会主动的动手去打骂宫人,可病好之后,宫女太监若有一个不顺心思,他就往死里打,也因为这个闹出过好几条人命。
不过那个时候他还小,又都是宫人,政王也不甚在意,只是告诫一番罢了,而且他对自己的兄弟还算是不错的,冲着这一点,政王也不想多说他什么。
他越长越大,看他慢慢的收敛了很多,政王以为他终于是长大了,终于不像小时候那样暴躁了,可朝堂上又有很多人参奏他,说的都是这些事,政王开始不信,只是时间长了,他就不得不信了。
毕竟一个人掩饰的再好,总有疲惫的一天,尤其是那人还是他的儿子,政王多少是能感觉出来的,所以他信那些话,也因此对司徒章生出了许多的不满,后来更是起了废太子的心。
可如今当这些事,一件件,一桩桩的都摆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现,这感觉就像生生的在剜他的心一般,他虽长期在上位者的位置上,却始终放不下一个叫做亲情的东西。
都说皇家人无情,更无亲情可言,可是他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做出这么多错事,他就觉得好心痛,就像当初他下令赐死他的皇兄的时候,虽然下令的时候他不曾犹豫过,可也有过心痛的感觉,当时他以为他只是初等大宝,还没有被消磨到这所谓的亲情。
可后来他现他错了,所以他才会对他唯一的弟弟如此的关爱,虽然他是整个司徒家的耻辱!
可如今呢?如今这又是什么情况?再一次证明他错了吗?
他登基三十一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一年啊,难道还没有消磨掉他的亲情吗?
“你!”
司徒章听到司徒晔这么问,他心底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