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风十里有娇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他言语是真的对我受伤一事很感遗憾,我拍了拍他肩膀宽慰了道:“都过去了,我还好好的站你跟前呢,别老说这种丧气话了。”

    朱高煦一听我这么说便笑了:“也对,父亲连天山雪莲都拿出来给你了,你的身体肯定能恢复过来。我之前还打算着让人从北平送千年人参来呢,原来父亲将珍藏的天山雪莲带过来了。小兰,其实……”他欲言又止,表情里有着不确定。

    “其实什么?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我是想说,其实父亲对你是真的好,这株雪莲得到的并不容易,是我随父亲有次出征到寒地时获得的,一直被父亲珍藏起来。之前我阿娘有次得重病父亲也没舍得用它,没想这回却带上京了。”

    我滞了滞,问出疑惑:“之前入我药的就是那天山雪莲?”

    “应该是吧。对了,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去趟漠北,那里虽然寒冷但是风光胜美,雪莲开在雪山的崖壁间,你看到了一定会觉得很美。”

    他说得很有画面感,我在原来时代也是生在南方,到了这边同样是南方,所以北方那种大雪纷飞的场景一直很让我向往。如果有机会还真的想去他口中说的漠北看看,不过以现在所处的身份和境地,应该也很难有那个机会吧。

    小元儿不乐意我们一直站在门外说话,跑过来拉了朱高煦的手,“走,进去。”

    我随着他们身后走进殿门,恍然而悟为啥小元儿对这里如此敢兴趣了,原来在院中架了一个射箭靶子,而旁边的弓与箭极其明显地摆成大小两排。

    小元儿直接上前拿起那把小弓,神情兴奋地要朱高煦教他射箭。犹记得那个他周岁刚过的除夕,朱元璋也还在,当时给他玩抓周游戏时在一排物件里他选了毛笔,然后他们对他将来归类于从文。可是男孩子的天性肯定都喜欢这些舞刀弄剑的,之前朱高煦送他一个小刀,至今我也不知道他给藏在哪了,问笑笑和云姑也称不知道,现在又迷上了射箭也不奇怪。

    朱高煦对小元儿很有耐心,手把手地教他拉弓的姿势。那弓与箭应该都是朱高煦自己制作的吧,长短不一,并不太精细,但是小元儿很满意。

    我看着那一大一小正安闲自在,却听身后传讯:“皇上驾到。”

    心头一顿,转过身便见门外阿平缓缓走来,他应是回去换下了朝服,穿了件白色绣龙纹的袍子,显得没有那种严肃了。进门时朱高煦先一步单膝跪地参拜,在阿平免他礼后才起身。

    我有想当着这许多人的面也给他行礼的,但他直接蹙眉走向了我就轻质:“怎么也不添件外衣就出来了?”他一摸我手,眉头皱得更紧了,确实出来时穿得有些单薄了,大病初愈身体还很虚,出门都得穿厚一些才行。

    阿平不忍过多责备我,但对随行的笑笑冷斥:“皇后记不住添衣,你也记不住吗?”

    笑笑立即跪倒在地,惊恐而道:“奴婢有罪。”

    我有想开口来劝,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阿平不是以前银杏村的傻小子,也不再是无限光环的皇太孙殿下,而是当朝的皇帝。在私底下再如何,但在人前我得尊重他这个身份的权威。所以看着笑笑受他谴责怪罪,我默了声。

    笑笑被呵斥了回宫去拿我的斗篷,朱高煦没什么心机地问:“要不要我进屋拿一件外衣先挡挡风?”我心中微紧,见阿平看过去一眼道:“不用了,先拿朕的穿。”说着他竟当众脱下了外袍,还特意为我穿上了系好腰带。他比我高出足足有一个头,衣袍穿在我身上都要拖到地上了。而且我最近确实瘦的厉害,他的腰带系上后也是松松垮垮,袖子都把我的手给遮住了。他从身上脱下来的,自然还带着他的体温,穿好后便觉暖融。

    但在我抬起眸时不由怔住,站在四周包括朱高煦在内,都是一脸惊怔地看着我。

    怎么了?我有些莫名。低头检查是否衣袍没穿好,视线触及白袍上的龙纹顿住,这件外衣虽然不是朝服龙袍,可绣了龙纹便象征了权威。而刚才阿平想也没想就脱下来为我穿上了,其中意味的涵义可能他也没深思,但令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终于在阿平的视线淡扫而过时,那些惊怔的目光都垂落了,也没人敢提出异议。

    当阿平来了后气氛就变了,不再如之前那般轻松。他走向小元儿轻询:“学会了吗?”场上估计就小元儿最自在和兴奋,见父亲来问猛点头,咧了嘴回:“阿爹看。”

    把式架起来,小手张弓射箭还挺有模有样的,箭羽也飞出去了,就是力气小,只射出一步就垂落在地了。不过小元儿并不觉得不乐意,反而笑眯眯地扭头来看我洋洋得意询问:“兰,我厉害不?”我抿唇而笑,朝他点头给以赞许。

    小元儿得到我的认可后越发开心了,拉了朱高煦的手便要再射箭。

    众目睽睽之下,我看见朱高煦缚手缚脚的,拉起的弓也伸展不开。他给小元儿做了个示范,竟然还把箭给射脱了靶,全场侧目,甚至有的太监眼神里露出轻视,估计心中在想朱高煦这位算是军功赫赫的将军的箭术也是一般,唯有我知道朱高煦的箭有多准。

    曾在战场上,他几乎是箭箭射中敌兵,列不虚发。

    可能是来京后没有了战争的淬炼而磨灭了斗志,也可能是……尽可能的在阿平面前谨小慎微,不出那个风头。总之看着这个落寞的少年,我心里头挺难受的。

    一咬牙转头对阿平道:“有些饿了,咱们回宫吧。”

    他闻言立即点头,环住我肩膀转过身时身边的宫人扬声而喊:“摆驾回宫。”走出两步便听见朱高煦跪地声,并恭声而道:“恭送皇上与皇后娘娘。”

    我没有回头,小元儿自有人会领着一起离开,心中默想:以后尽量能不来就不来吧。

    步履轻漫,一干人虽随在后但与我和阿平都隔了一段距离,我没作声反倒他主动问了:“没什么要问我的吗?”脚下微顿,重起后才缓声回道:“有什么可问的?不就是你将朱高煦给留下来了嘛,并不是多大的事。而且,你让小元儿带我过去不就是为了告诉我吗?”

    他微讶:“你怎么知道是我安排的?”

    “小元儿不可能一个人跑这么远找到朱高煦,笑笑或云姑在没你吩咐下也没那个胆随意带元儿来这,剩下便只有燕七了。”燕七最忠心的人自是阿平,若没阿平的授意,他怎可能将元儿带到朱高煦这边来,而且他们之间还有恩怨。

    阿平唇角勾起而笑:“总是逃不过你的眼睛,确实是我让小七安排的。留下他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应该也能想到,二是他与你相熟,朕闲来可与你一同找他叙叙话。”

    在我看来,前一个他隐下没说的理由是主要,为了维持平衡务必要在放走朱棣的同时留下一个质子以防后患;而后者,也算是他对我的心意吧。

    朱棣这次来京是两个儿子都带来的,留朱高炽的份量绝对比朱高煦要重,因为朱高炽是世子,将来会承继朱棣的王位。

    我轻应:“嗯,等你朝事不忙时咱一同过去。”

    此事便暂时放下了,经过了这许多事后我会慎重考虑每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效应,认为我若常去找朱高煦于他于我都不好,哪怕阿平确实是从我角度考虑想我能够宽心,但其中也含有政治因素,而且怕只是当时之念,事过之后有些东西必然会放不下。

    男女有别,身份有别,他对我的在意已经超出了能够容忍我与别的男人走近的界线,我于情于理都不能再与朱高煦走近了。

    此后小元儿有再去别院找过朱高煦,我都没有再去。

第267章 中秋宴(1)() 
十月中旬临近中秋,阿平回来说要在宫中举办中秋夜宴,让我来安排这个宴席。

    自被封为皇后起,我从未执掌过皇后金印,几个月的休养身体渐转好了,也可能真是天山雪莲的功效吧。可能是见我在宫中无所事事变得越来越懒散了,阿平便动了念给我找些事做。可当我接手时发现要安排一场宴席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得考虑场地与桌数,其次是考虑要邀请谁,再然后皇宫里的中秋宴并不如民间就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团圆饭,还得安排娱乐表演之类的。而我对此毫无经验,幸而阿平有派燕七和长宁来协助我。

    是后来获知的,燕七成为了大内总管。我没有去问过阿平,到底燕七是真的变成了宦官还是只是冠上了这个头衔,让他能够在宫中行走自如?我想多半是后者。因为以阿平对燕七的重视程度,断然不至于让燕七真的成为宦官。

    长宁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也就只能替我打打下手,主要执行力度还得由燕七去。但是拟定宴席名单还是要我来,一本本类似于折子的请帖摆在桌上,我将之前问阿平要来的朝廷官员名单一一撰写后,还剩一本请帖于桌,深思之后在上面写上了名字。

    中秋夜宴。

    我是与阿平一同走入宴席的,群臣朝拜恭迎,纷纷跪倒于旁。等我们走到正席落座后,阿平才免了重臣的礼。我环视了一圈并没找到那个身影,心中微起波澜。

    宴席开始前,自是朝臣们一番上前进言,随后便是歌舞表演。忽听宫人的尖细嗓子在喊:“太后娘娘驾到。”我立即随眸看去,最后一本帖子邀请的是吕妃。

    据我所知阿平在入朝为帝后从未踏进过吕妃的佛堂一步,她们是亲母子,会演变到如今关系恶劣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百善孝为先,站在阿平的立场,我不能让世人认为他为了我而对母不孝。

    刚才一入场就先环看场上,正是在寻找吕妃。但见她此时能来,我很欣慰。

    拉了一下僵直了身坐于旁边的阿平,总算他勉强起了身,我向吕妃行了一礼并打算让出座位:“母后请上座。”但吕妃摇了摇头:“不了,哀家还是坐于旁席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