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幅就是传说中的高中天才女生的画作,你们瞧瞧这画面,这色彩,这还是作者赶时间画出来的,所以细节上不那么讲究,要是花上一段时间来雕琢,绝对是可以成为惊世之作的!”
这是一个青年在说话,他说着还举起了手挥舞着,如同是在推销这幅作品一样。
他的身前的几个人正不住地点头,其中一个中年男人还如同赵超一般摸着自己的下巴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这幅作品。
对于这几位吴漪并没有过多的注意,她们一行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也是慢慢地挤了进来。
美术部的部员和潘华都是第一次看到吴漪的这幅作品。
其中就属柳心怡的反应最大,她张大了嘴巴,情不自禁的“啊!”了一声。
还好其他几个人的注意力现在并不在她身上,所以她的表情并没有被人注意到。
不同于其他几个部员,柳心怡在背地里可是“茉莉”的忠实粉丝。
无论是“冬日相簿”还是“最终幻想”她都是准时订阅。
甚至就是潘华那本偷偷藏起来的原画集,柳心怡的手头上也是有一本的。
“茉莉”完全就是柳心怡的偶像,也是她学习的对象。
结果,她没有想到的是,原来自己的偶像就是自己学校的校友,不仅如此,她和自己一样也是美术部的一份子?
一口气接收到了如此冲击性的事实,柳心怡都忘记了去看画作。
她直勾勾地盯着她身边的吴漪,甚至都有一种冲动要上去要个签名什么的。
其他人的震撼虽然没有柳心怡那么强烈,却也是有些吃惊。
整幅作品中的场景都是属于完全架空的,而在这个场景里,人物和场景一样突出。
虽然场景本身因为出色的色彩运用而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却丝毫不会喧宾夺主。
两个人物在画面的中心,他们的存在感并没有受到场景丝毫的掩盖。
在画作中要做到如此的平衡,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已经是一种非常高阶的技巧了。
美术部的部员们在作画时甚至都没有考虑到这种地方。
能够尽可能的把作品画好,这是她们最主要的目标。
也正因为这样,她们吃惊的地方在于这幅作品的难度之高。
本来对于吴漪,整个美术部的统一意见是“怪人”。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个怪人在他们的眼中变成了一个……
有才华的怪人。
哪怕是作为美术老师的潘华,对于这幅作品也是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看到身边纷纷投来的视线,吴漪知道。
不一样了!
这下彻底不一样了!
她的存在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着。
尽管在第一天结束以后,吴漪就联系了主办方,撤下了自己作品上的署名。
可是在“茉莉”的粉丝群内,那些看过作品知道了吴漪姓名的粉丝们,纷纷迫不及待的给其他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作着科普。
然后通过围观群众的推波助澜,真相又开始在整个梦工场的粉丝群内扩散着。
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几乎整个网络上关注网络漫画的读者们都已经得知了这个真相。
“茉莉”就是树阳高中的学生!
这个事实最后更是引来了意想不到的流言。
“冬日相簿”剧组中有多大三个主演是树阳高中的学生。
而原作者竟然也是树阳高中的,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关联呢?
吸取了之前因为传播学生谣言而收到了警告的影响,八卦娱乐杂志“星声”这一次不再随随便便的下结论。
他们非常巧妙的用疑问来代替。
尽管如此,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份杂志这样的猜测实际上是已经旁敲侧击的下结论了。
通过对比树阳高中主演和原作者之间身份的关联,无非就是暗示三名毫无资历的主演实际上就是“关系户”。
杂志发售以后,当中这一篇针对“冬日相簿”演员的文章确实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也有很多人针对着文章内容进行着讨论。
然而让杂志编辑大跌眼镜的是,不同于上一次自己这篇文章炒起的风波。
这一次对文章内容嗤之以鼻的读者倒是占了大多数。
显然这本杂志的编辑这一次并没有做足功课。
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冬日相簿”中几位年轻演员值得称道的演技。
而是直接通过这种非常虚幻的猜测对于演员们进行着含沙射影的攻击。
这种毫无干货的文章在看过电影的影迷面前格外的没有说服力。
而普通的吃瓜群众本来还觉得文章写得言之有理,可是看到了这些为数不多的观看过“冬日相簿”的影迷评论以后,又默默地闭上了嘴巴。
skbshge
第150章 影视改编()
这一次的风波,不仅是没有对吴漪或者是薛晓雪等人造成什么影响。
相反,在这次风波中,给予“冬日相簿”高评价的评论们引起了很多本来对于这部作品完全没兴趣的围观群众的兴趣。
这其中有很多人还专门等到了为数不多的午夜场想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亲自证实这部作品的优劣。
随即,这些人被征服了!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布置的结局都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些中立群众的眼睛。
随着这种变化,“星声”这篇文章受到的质疑也是越来越多。
尽管对于娱乐杂志来说,只要有关注度那就够了,哪怕是臭名也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像这样一边倒的怒斥,谴责就让杂志的编辑部有点受不了了。
结果,到了最后。杂志只能够以临时工为由,把两次针对“冬日相簿”写文章的八卦编辑和记者直接给开除了,以此来平息众怒。
能够让这种毫无节操的娱乐杂志两次吃瘪,这更加引起了原本对于这起事件没有关注的普通人的注意。
本身对于这种毫无下限的杂志就没有好感的人,为了表示支持,纷纷地订票观看“冬日相簿”这部电影。
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给予这部作品以好评。
直到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影评人才开始注意到了这部人气日渐上升的作品。
他们在观看过作品以后,也针对着作品中的优缺点进行着详细的评价。其中有很多位也是客观地指出了这部影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像是场景不够精致,又或是扮演王英二的演员实在是太年轻之类的。
可是这些小问题完全掩盖不住作品用心的制作和演员们努力的表演。
“在现在这样充斥着讲究大场面、大牌演员,庸俗的商业片内,“冬日相簿”这部作品就如同一股清流一样,出现在了观众的眼前。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中,更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中年轻人的迷茫。”
这是一个著名的影评人在看完了电影以后通过自己的社交账户给出的评价。
以这个影评为分水岭,在那以后,“冬日相簿”为数不多的几场午夜场几乎场场爆满。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原来拒绝了“冬日相簿”影片的影院纷纷找上了意林电影公司,想要在自己的影院内上映这部作品。
可是这一次显然主动权握在了意林电影手中。
在最先上映的几家影院中,电影费用的大头可是由意林电影的投资人徐健任自己出的,影院提供的更多的就是场地和极低的票房分成。
现在翻身做了主人,这个有些玩世不恭的富二代马上就露出了自己精明,狡猾的一面。
他几乎是开出了一个狮子大开口一般的价码。
理所应当的,所有和意林电影进行电影引进谈判的影院当即终止了谈判,纷纷表示放弃引进该片。
然而实际上徐健任开的价码是非常讲究的。
表面上看价位是出于一种超出影院的心理预期,远远无法接受的报价。
可是等到这些影院们回头私底下再仔细考虑这份报价以后却发现,这份报价正好就是处在影院可以承受,却又会让影院有些不舒服的价格范围内。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样一部人气电影作品不能够在自己的影院上映,无论是对于哪家影院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损失。
诸多因素让一众影院私底下十分的纠结。
电影这种东西,那是非常时效性的产物。
人们的热情随时都有可能消失。
无论是对于影院方面还是对于意林电影方面,实际上这都是拖不得的。
结果这种博弈最终还是意林电影笑到了最后——按耐不住的一家影院私底下向意林电影妥协了,他们随即和意林电影闪电般的敲定了合作协议。
等到这家影院上映了“冬日相簿”以后,其他的公司这才如梦方醒。
他们又匆匆地重新坐回了谈判桌前。
最后不得不同意意林电影开出的价码。
影迷们当然不知道这些一波三折的商业谈判,他们所知道的就是这部在影评人中广受好评的作品终于有影院开始在黄金时间上映。
当然,作为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影片。“冬日相簿”存在着许多无法解决的硬伤。
这部作品的人气最终也是来得快,去的也快。没过多久时间,这部作品的票房就开始下跌,最终又回归了酱油影片的行列。
尽管如此,“冬日相簿”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完完全全取得了成功。
尽管几个新人演员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任务,可是在剧组内部的工作人员们已经认可了四位高中生演员的努力。
相对于刚开始的担忧,现在对于四人更是多了一分喜爱。
作为新人导演的陆非也凭借着这部作品开始崭露头角,在整个影视圈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
而这部漫画改编的电影意外地获得了成功,使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