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在宫里生存的人,哪怕不经朝政,但看待事情的利弊,总是透着一针见血的精明。

第323章 想起() 
冯昭的信以最快的速度送进了宫里,交到了陶太后的手上。

    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陶太后没读内容,先是道了句,“阿昭这字,好像有些进步了。”

    良姑就站在陶太后身侧,书信还是她捧上来的,听了陶太后的话,目光快速的瞄了一眼,“扑哧”一声,笑道:“要是让严阁老听见,估计就不用满脑子找理由,帮着郡主描补了。”

    严阁老给康宁郡主和皇帝刘宪上过课,每每太后要考校两人的功课时,都免不得说一通两人的字写的不好。

    严阁老虽然也算是先生,可交皇上和郡主的先生,总不能跟外面私塾或是国学院的先生比,严阁老就只能想尽办法的为皇上和郡主开脱。

    良姑这会儿一提,陶太后竟也想到了那样的情景,一目三行的看着信纸上的内容,嘴上却不忘同良姑笑言,“所以说,严阁老的头发白的早,也是跟那几年绞尽脑汁有关系。”

    “哪至于。”

    良姑摇头失笑,觉得太后娘娘这话太夸张了。

    不过,她这会儿瞧着,太后娘娘心情似乎不错,想必,是跟康宁郡主的来信有关吧。

    若是朝廷上的事儿,良姑便不觊觎多问,与郡主相关,她也就多了句嘴,“郡主写了什么,娘娘看得这么高兴。”

    “看出来了。”

    陶太后并不介意心里这份愉悦被良姑道破。

    良姑便顺势点头,“难得见娘娘脸上有挂不住笑的时候,奴婢自然就好奇了。”

    “既是好奇,你自己看看吧。”

    陶太后很自然的将手里读完的信件转手递给了良姑。

    良姑大方的接了过来,一目十行的将上面的内容看完。

    陶太后像是故意拷问她似的,侧身,执了茶盏,慢条斯理的饮着,咽下一口,才问道:“你怎么看。”

    “娘娘,郡主长大了。”

    良姑极为珍视的将信纸重新折好,感慨道:“奴婢原本还担心,郡主到了淮阳,能不能担得住那么重的担子,现下,奴婢总算放心了。”

    说到这儿,良姑更是伏膝跪到地上,高高兴兴的冲着太后娘娘磕了个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奴婢恭贺娘娘得郡主相助,早日达成心愿。”

    不得不说,良姑是最了解陶太后的人。

    她将陶太后的心里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陶太后探手示意她起身,主动要回被她握在手里的信纸,重新塞回信封里,“我要把这封信留着。”

    良姑看着她比看待珍惜古玩还要稀罕的模样,凑趣道:“怕是奴婢得专门为娘娘准备个匣子了,以后,估计郡主会时不时的给娘娘送些信件回来呢。”

    陶太后一听,细思一会儿,果然觉得良姑说得在理,“只怕还真能被你说着了。”

    匣子好寻,良姑到是不急在这一时,她随口就提了句,“那郡主信里说的,娘娘打算怎么办?”

    这种事儿,其实,陶太后早有耳闻,朝廷积弊已深,她有心推进改动,但纵她有强硬手段,朝中百官若不出力,政令也极难推行下去。

    而且,比起冯昭信中所述之事,朝廷积弊比这严重的地方还多得多,陶太后一时还真找不出能揽下这个差事,以巡查为名,深入各地倡导朝廷政令的官员。

    摆明了是件得罪人的事儿,有实力去干的,不愿意担恶名,而那些没实力的,就算把差事派给他们,也只能是无功而返。

    陶太后不由的叹了口气,抬眸看着良姑问道:“我若不做什么,阿昭那孩子,怕是还会写信过来问。”

    对于冯昭的脾气,陶太后不能说十拿九稳,可也差不了多少,毕竟从小放在自己身边养大的,虽说是外甥女,可她姐姐早逝,膝下就留了冯昭这么一个女儿,文国公府也就这么一个外孙女,说句不客气的话,她是拿冯昭当女儿养的,文国公府也是拿她当亲孙女待的。

    这些年,冯昭在宫里的花销,统统由她来承担,武国公府虽然也没少往宫里送银子用,可那些银子,她一文都没动,统统存到了冯昭的嫁妆里,或是让人安置了产业,为的,就是等到冯昭出嫁时,可以有一份风风光光的陪嫁。

    陶太后从前还没有深思过,为什么她从心里不想让自己看若女儿的外甥女嫁给自己的儿子,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她和刘宪之间,名为母子,可骨血里到底还是缺少了真正母子的亲情。

    以前,她还以为自己把持朝政久了,人变得心冷、心硬了。

    可当她得知刘宪不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很可能在那个离她很远的地方时,她冷硬的血液顿时有了奔涌澎湃之感。

    她甚至能感觉到澎湃的血液中有一种激情的召唤,在催促着她

    若不是形势不待她,她真是恨不得这一趟寻找之旅由她自己去完成。

    那样,她就能在第一时间,见到自己的儿子。

    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有时候,陶太后甚至都会质问自己,为什么不曾好好看一眼那个被她发配出去的孩子。

    她甚至有些担心,被她发配出去的那个孩子,若是知道她安排了淮阳侯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会不会打心眼里排斥她?

    不愿意原谅她?

    不愿意接近她?

    “良姑”

    陶太后的声音陡然变得低沉,不自信起来。

    这样的变化,实在太有别于平日里她精明自信果敢勇决的一面了。

    好在,良姑日日陪着她,所有的精明智慧,都用在了为她开解郁气上。

    这会儿,听她一唤,良姑便晓事的走到她身后,主动伸手抚住了她的肩头,一下一下,轻柔的按捏,使她放松的同时,又不忘温声劝解道:“娘娘切莫多思,奴婢只请娘娘看郡主。”

    “康宁?”

    陶太后呢喃着开了口。

    良姑按压她肩膀的动作不停,同样低低的应着,“是啊,郡主当初在宫里的时候,外人看着,何偿不是锦衣玉食,娇蛮任性。”

    “娇蛮有余,任性勉强。”

    陶太后还是很护着冯昭的。

    良姑眼里便凝了笑,“可奴婢到觉得,郡主即便是任性,现在想想,何偿不是任性的有道理呢。”

    陶太后也觉得这样,“呵呵”笑道:“若不是康宁后来的所作所为,连我都被她蒙蔽了。”

第324章 各自() 
良姑一想到康宁郡主拉拢墨姑,收服秦光,釜底抽薪的帮助太后娘娘拔了太皇太后埋在氓山大营的人手,心里就骄傲的不行,眸光里的与有荣焉大胜,“所以啊,娘娘想想,郡主身上流着大小姐的血脉,而那个孩子身上,流着娘娘的血脉,大小姐和娘娘都是个顶个的聪明人,当年的陶氏双姝名动洛城,奴婢断不会相信,那个孩子会是无能平庸不知道理的人。”

    谨慎起见,她们在筹划了这件事情之后,只要提及刘樊,都会以那个孩子来代替。

    良姑这番话,若是以前说到太后娘娘跟前,怕是刘樊没死个十回,也得有八回了,根本不可能还安稳的活到现在,只活在淮阳侯的监视下。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刘樊很有可能就是太后娘娘被调包的儿子,甚至,在某种臆想里,刘樊身上已经打上了太后娘娘丢失的儿子的标签,那份很有可能,差不多都被陶太后给遗忘了。

    良姑虽然偶尔还会有些担心万一刘樊不是,这件事儿会不会对太后娘娘造成深刻的打击。

    但她又不愿意助长这种担心,更愿意祈祷刘樊一定是太后娘娘当年被调包的那个孩子,这样,太后娘娘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后悔,留下遗憾。

    没有一个母亲不愿意听到自己的孩子被夸赞,哪怕这个人身居高位,被权势利益熏染。

    听良姑如此信心满满的夸赞着那个没能长在自己身边的孩子,陶太后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只是高兴之余,她又不免想起明日就要回宫的刘宪。

    “明天几时入宫。”

    话题跳得太快,良姑差点没反应过来。

    给陶太后揉捏肩部的手指一顿,缓了片刻,她才像想明白陶太后问的是什么人,恍笑道:“传话的人说辰正起程,最慢,一个半时辰也到宫门口了。”

    这还是保守的说法,照着良姑得来的消息,若不是碍着皇上的銮驾不能像急行军那样赶路,刘宪没准用不上一个时辰,就会进宫。

    陶太后这会儿的脸色可不如刚才谈论康宁,谈论“那个孩子”时热情,眼里的温度也渐渐冷却下来,只余淡漠,“那个卫娇娘,被他带回来了?”

    提到这位慎郡主,良姑眼里的讽刺也取代了温情,毫不客气的露出一脸鄙夷,撇了撇嘴,道:“她到是想,可皇上那边,却早早的把人哄了回去。”

    “噢?”

    陶太后并不关心刘宪那边的事儿,但也不会大意的给了别人可乘之机,因此,良姑到是一直有留意那边的动静。

    这会儿,听闻刘宪竟然把卫娇娘哄回了家,她还真有些奇怪呢,“卫良上蹿下跳,可不是个会舍了好处的人。”

    良姑早就将卫良这些日子在洛城做的事儿禀给了陶太后,以前,若说陶太后对卫良少有提携,不怎么中意,是缘于卫良这个人心机不够,野心不小,那这会儿,她可真要赞一句太后娘娘英明了。

    卫良岂止是心机不够啊,简直就是心机太够,够得两面三刀了好吧。

    良姑就很看不上他这样的作为,扯唇道:“兴许,平顺王那边给了他大大的好处呗。”

    有了冯昭的提醒,陶太后拨了足够的人手盯着平顺王府的动静,那些人一有情报送进来,都是由良姑呈给陶太后。

    当然,陶太后也不瞒她,外面的事儿,一件件的说给她听,有时,赶着她召见大臣,外面的事儿需要临时拿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