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昭听着他人离开了院子,才似是自语般的嘀咕一句,“真啰嗦”
“郡主你说什么?”
铺好了床过来请人的采蒿只隐约听到了郡主说了句什么,却没听清,怕是郡主有吩咐,便多嘴问了一句。
冯昭眸光一闪,嘴角有笑意闪烁,不答反问,“床铺好了?”
“铺好了。”
采蒿不疑以他,笑着应了,弯腰给冯昭穿了鞋,扶着她进了内室。
软软香香的被子,熟悉的味道,冯昭很快就睡着了。
采蒿悄悄的守在床旁,听着她呼吸均匀,轻手轻脚的起了身,放好床幔,走出了内室。
琼琚正在归拢着随马车来的行李,照着单子吩咐着小丫头们摆放。
采蒿过来的时候,瞧着她额头都忙出了汗,不由上去帮忙,“姐姐也歇会吧,这边交给我。”
琼琚手上还捧着册子,嘴上指挥着小丫头把装着衣料的箱子摆到墙角,侧过头,看着采蒿问道:“郡主睡着了?”
采蒿应声“是”,“睡着了。”
琼琚就夸了她一句,“做的不错。”
可能是琼琚夸得太直白了,采蒿脸皮有些薄,竟泛起了微红,一时不好意思道:“都是姐姐教的好。”
绿衣在的时候,采蒿、采颦很少有在郡主跟前伺候的机会,连差事都是被分派下来的,做的好,自有绿衣领赏,再分派给她们,要是做的不好,反倒是她们的责任,绿衣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她们虽然心中对绿衣有诸多不满,可郡主对绿衣似乎挺满意的,太皇太后对绿衣也格外看重,所以,像采蒿她们这样的宫女,也就只有把牢骚发在心里,干活的时候,低头照干。
但自打绿衣走了之后,琼琚从不压制她们在郡主面前做事,也乐意给她们机会锻炼、表现自己,所以,采蒿、采颦成长的很快,现在扔出来独挡一面,也不觉得害怕,没有底气了。
这边院子里的丫头一派祥和,那边萧定坤的院子里,如雪片的拜帖堆成了小山。
萧深瞧着那堆拜帖,头疼道:“爹不会真打算把这些人一个个的邀来吧?”
萧定坤又不傻,翻了个白眼哼道:“像这般的小人,你爹我才懒得搭理呢。”
从拜帖中抽出十来张以前旧同僚的帖子,撇着嘴,被他扔到了一边。
许大牛直接上前捧过,憨厚道:“小的拿去扔了吧。”
萧定坤就摆着手,“找个臭茅坑。”
许大牛嘿嘿点头,“大人放心吧。”
这般行径,怎么看都有些孩子气。
萧深哭笑不得,却并不阻拦,知道被他爹挑出来的,都是以前为难过他们父子的。
当然,他们也不是小肚饥肠,被为难就记人家一辈子。
只是,这世道,踩高捧低不算错,但落井下石,暗地里使阴招,不给人留活路,就不对了。
还有啊,这送帖子的十来个人,脸皮也不是一般的厚,都被当场戳破过,还掩耳盗铃的当什么都没发生,看萧家有崛起之势,就不要脸的凑了过来,可也算是能屈能伸了吧。
萧深也挺鄙夷这样的人的,但却没兴趣多谈,而是瞧着被他爹筛出去十几张拜帖后,还剩下的那堆拜帖,继续头疼,“那些能扔的,可以不理会,剩下的这些呢?”
“这些啊”
萧定坤粗略的翻了翻,忽然乐道:“营州那边的消息也够灵的啊。”
营州是他起家的地方,他对那里还挺有感情的。
当然,营州现在的总兵,也是他以前交好的同僚,这会儿送来拜帖,萧定坤还真不好拒绝。
萧深就觉得他们才回家几个时辰,营州的拜帖都送来了,可见这人不是今儿个到的,没准,这拿拜帖的人已先他们之前到了定州,一直住在客栈里,听着他们这边的消息,随时能赶在第一时间送拜帖过来呢。
“平州的也到了。”
萧定坤又翻到一张平州的。
萧深听着,眉角一抽,道:“您再看看,景州的是不是也到了。”
萧定坤还真就认真的翻了翻,“还真到了。”
语气微扬,里面到不怎么惊讶。
萧定坤自觉的把拜帖分成两类,一类是本地官员的,一类则是周边官员的。
萧深原本想提醒他一句这种事,交给许大牛就好了。
第344章 言哥()
可见他一个人摆弄的兴致勃勃,眉宇间骄傲纵横,到嘴的话,便转了口风,“爹,这些帖子回头你再看吧,晚上的家宴的事儿”
“家宴怎么了?”
萧定坤手还按着帖子,忽然打断了萧深的话,“是不是有什么菜色不妥当,还是郡主劳累,不能出席。”
“不是的。”
萧深忙摇头。
萧定坤就松了口气,失笑道:“我还以为是郡主身体不舒服了呢。”
“爹,康宁也没那么体弱。”
萧深可不愿意让他爹把康宁看得太过弱不禁风。
萧定坤乐得儿媳妇身体硬朗,将来好多给他生几个大孙子,得了儿子的话,嘿嘿笑了起来,心里暗道,现在儿媳妇还太小,这个话题暂时只能想想,等再过两年,康宁的年纪长一点,身体也强壮一些,他就催着两人生孩子,到时候,他把家业一交,专心带孙子,那日子
“啧啧”
萧定坤越想越美,嘴里忍不住发出声音。
萧深听着,目光略带微疑的看了过来。
萧定坤只做不觉,低头继续分摆着拜帖,心里盘算着哪些人是一定要见的,哪些人可见可不见。
而要见的人,他心里又盘算着安排请人家上门的日子,“子稽,你说等你跟郡主回乡祭祖的时候,我在府里办个堂会怎么样?”
意思是等他和康宁离开后再办,这样,就算吵闹,也不会烦到康宁。
萧深自然没意见,“爹的主意不错。”
萧定坤又“嘿嘿”笑了,“我才不会让他们那么容易见到郡主的面呢。”
得,他的算盘打的到是精。
萧深听了忍俊不禁,却也觉得萧定坤这么安排非常不错,只是说到回乡祭祖,他不由问道:“爹打算让谁跟我们一起回乡。”
小袁氏不能动,需要主持着府里的事务,一般来说,祭祖的事儿,总要有人事先回去安排,萧定坤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琢磨着,徐礁英原本是合适的人选,但府里要是真办一场堂会,又来别人来拜访,徐礁英就离不开府里。
他动不了,而萧深的兄弟中,也没有合适年龄的帮着跑腿,回去与家乡的长辈们沟通,萧定坤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就只能与萧深商量道:“二壮怎么样?”
“二壮啊。”
萧深拉长了音调,像是琢磨。
萧定坤不急着催他,心里还在想着有没有比肖二壮更合适的人选。
就在此时,徐礁英请见。
萧定坤就让人引他进来。
萧深客气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等着徐礁英进门,礼数周到的冲着徐礁英长揖一礼,“徐叔。”
徐礁英笑着伸臂扶稳萧深,“子稽不必这般,我就是过来问件事。”
萧定坤的声音从萧深身后传来,讶道:“什么事?”
府里的事儿在徐礁英手里,素来是游刃有余的,萧定坤挺奇怪徐礁英还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儿?
可徐礁英还真就有。
他也不虚套,由着萧深让到了萧定坤左手边的一把椅子上,看着萧定坤说道:“言哥也不小了,要不要让他趁着这次郡主和子稽回去祭祖,郡主要写进族谱里的机会,把他也直接写到族谱里。”
“言哥?”
忽然间听到一个陌生的名字,徐礁英那意思,这人还是他爹的孩子,萧深就恍了一下。
徐礁英瞧得分明,到也没见怪,而是笑着提醒他,“是大人的二子,知姨娘所出。”
“他啊。”
萧深这下知道了,却也奇怪道:“他不没入族谱?”
这种事儿,自然是要问萧定坤的,他就把目光看向了萧定坤。
萧定坤到不觉得有什么,迎着萧深的目光,大方道:“家里事多,一时忘了。”
徐礁英:“”
托词找的这么不走心,估计也就萧定坤能干的出来了。
可对待庶子这种事儿,屡见不鲜,他也不能说萧定坤做的就有错。
萧深更不会在意,他爹既然说忘了,那就忘了。
不过,徐叔如今提出来
“那就让他跟我们一道回去吧。”
萧深主动站在了徐礁英一边。
当然,他也不觉得他爹会反对。
萧定坤早些年是有让徐礁英把这孩子认到膝下,以后养老送忠的意思,可徐礁英几次拒绝,只说代他照顾,他也就由着徐礁英了,想着等过几年,碰到合适的人,再给徐礁英寻一门亲事也算是对得住死去的亡妻了,那时候,让徐礁英自己操心血脉去,总不会短了他膝下尽孝的人。
至于自己的二子,在他这里,连小袁氏所出的两个孩子都要靠边站,给长子让路,妾出的二子,存在感自然就更低了。
不过,长子既是这么说了,他想着不能泼了长子的面子,便也不反对道:“那就让他随子稽和郡主一道过去吧。”
“好。”
徐礁英温声应了,情绪不见波动。
萧定坤还不忘提醒一句,“礁英,你记得告诉好他,千万别惹祸。”
说这句话时,萧定坤的眼神明显含着警告之意,仿佛机会只有一次,二子若不懂事,以后就不要再提入族谱的事儿了。
这个年代,有家族却入不了谱,必然会被世人诟病品行有偏差,想立足于世,极其艰难。
徐礁英心里无奈一叹,嘴上替那孩子保证着,“大人放心吧。”
见徐礁英要走,萧深忽然就唤了句,“徐叔且慢。”
徐礁英扭身的动作一顿,偏了头过来,看向萧深,“子稽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