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今天在场的人,并不都是对季秋雨的文采推崇之人,所以,为了凑热闹起哄的,不免就三言两语的将季秋雨推得退不得。
瞧清楚形势,他到也爽快,抱拳冲着众公子一揖,软声道:“若是众位赏脸,等今天出宫,我在畅清阁请各位喝茶,可好。”
“畅清阁啊,那可是一席难求的地儿啊。”
严行之是明白人,笑谑着。
瀛州卫总兵之子陈杞年纪小,家里又是外官,对洛城这些地方不甚熟悉,一时好奇的跟身边人打听起来,“那是什么地啊?”
“文人以诗会友,赶考举子都爱下榻的地方。”
与他年纪相当的江阹太守之子方昭好意为他解惑。
陈杞疑道:“你怎么知道?”
两家都是外放官员,他以为子弟都该是对这里不熟的。
方昭只是笑笑,抬手示意他看向已经有了结果的季秋雨那边,并未与他细说为什么他对洛城的酒肆茶馆这么了解。
讹了季秋雨这一顿茶,也算是把众公子的兴趣引了起来,大家就围绕着畅清阁往年出过的好诗,中过的状元、榜眼,还有哪些贵人到过,为什么越来越火谈论起来,一时间到也人声鼎沸。
只是,讨论中的众人好似都忘了隔窗有耳这句话,等到宴席结束,众夫人携自家公子、小姐告退离宫时,陶太后已经将各家公子的言论,表现都一一做了比较。
眼下,公子们相处到是融洽,只是,女孩子们好似发生了一些分歧。
冯昭被陶太后从正殿里打发出来,本来不想与那些女孩子凑热闹,可阖宫都知道这边的宴请,她就这么突然的离席,回头太皇太后一准要问她是不是受了委屈,想来,不管她说是与不是,太皇太后都得把陶太后怪上。
为了不给陶太后惹麻烦,冯昭勉为其难的去了女孩子们呆的偏殿。
一众贵女中,她的身份最高,依然如上次在淮阳侯府一般,大家对她都颇为恭敬,当然,其中不乏谄媚之人。
不过,冯昭见惯了这样的面孔,到也受得坦然。
等到她入座,白雅作为今天被委托出来的支应人,到是客气的坐到了她的下首,起了话头,引着女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冯昭好整以暇的听着,目光淡而无波的在殿里流转着。
期间,撞上淮阳侯府谢楠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虽无交谈,可又有一份与别人不同的亲近在里面。
白雅自打冯昭进来,心思多半就留在她身上,待察觉到冯昭与谢楠目光里的不同时,心里缓缓记下,面上却浅笑温言的与众贵女说着话,仿佛不曾分心。
女孩子们在一起聊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衣服,首饰,香料,绣品。
不过,一群人里,到也总有那么一两个特例的,有人就大胆的在角落里谈论起今天见到的公子们。
“我觉得陶世子好看。”
“陶世子一看就是没什么脾气的。”反驳的女孩子冲着那个喊着陶世子好看的女孩子说道:“可我娘说了,男孩子若是没脾气,就会显得娘娘腔,哪像冯世子,一看就英武不凡,少年将军,仗剑执戟,飒爽英姿,让人向往。”
也不知道是冯昭耳朵好使,还是这女孩子说到最后,不自觉的加大了音量,反正冯昭是将她那几句夸赞都听到了耳里。
目光扫了两眼,虽然只看到了一个侧影,不过,她可以确定,夸她堂哥的女孩子,她还真就不认识。
略一偏头,她低声问绿衣,“知道那是谁吗?”
从她出宫,绿衣就没在她身边伺候,刚才来明光殿时,她身边带的也是琼琚,不过,不巧的是从正殿出来,琼琚忽然来了小日子,所以便唤了绿衣过来。
绿衣隐隐觉得,郡主这次从宫外回来,对琼琚的看重,比以前还要多一些,对她,又好似没有以前那么看重了。
这会儿,她极想在郡主面前表现一番,好重新让郡主看重她。
顺着冯昭的视线,她看了那边说话的两个小娘子一眼,都是陌生的脸孔,不过,她快速回道:“奴婢这就去打听。”
冯昭点了点头,慢慢坐正了身子,有一句没一句的接着听闲话。
也不知道是那边的两位小娘子话题有号召力,还是今天来的姑娘来,有一部分并没有进宫的想法,所以,话题一扯开,又没有人制止,便又有三、五人聚集了过去。
冯昭听着,有小娘子夸“我觉得季公子好。”
还有人说,“江宁侯府的小公子也不错。”
“我看啊,严公子品貌才情也不下陶世子,你们没见,太后娘娘都对他青睐有加吗。”
冯昭听得一呵,心道:这些小姑娘还真是心思灵活呢,姨母不过是多问了几句话,便让她们记下了。
第84章 短处()
绿衣就在这一片热闹的讨论中去而复返,趴在冯昭耳边,低语道:“那边夸冯世子的是鸿胪寺刘侍郎家的刘二小姐,夸陶世子的是太仆寺卿马家的小姐,排三,人称马三小姐,挨着马三小姐,穿绿色褙子的是枢密院徐大人府上的千金,徐家十二小姐,徐家十二小姐身后,把玩着手上红玛瑙珠串的是户部侍郎许大人家的千金,许家五小姐”
绿衣到是细致,不只打听了最开始那两位小姐,连着这偏殿里不认识的脸孔,都问了个明白,这会儿不等冯昭问,便一一道了出来。
冯昭听得点头,目光在几人身上绕了一圈,也不知道是记下了,还是只觉得有兴趣,看过一眼,便忘了。
绿衣垂首守在她身后,一副静等吩咐的样子,不过,等了一会儿,并未听到什么,便悄悄的退开一步,立在那里不动了。
挨着冯昭最近的白雅再次不露痕迹的将冯昭与绿衣的互动收进眼里,一心二用的陪着林相家小姐,林清怡说着年前给各家小姐送礼的事儿。
“我绣了一些帕子,荷包,打算年前的时候,给你,魏姐姐、方家两位妹妹,陈家妹妹,季家妹妹们送去。”
林清怡最喜欢白雅的绣活,听到是她亲手绣的,当即也不客气,笑眯眯的说道:“你是知道的,我最喜欢你这手绣艺,只是我自己是个笨的,怎么学都学不会儿,让我娘天天在家数落,费了不少口舌。”
话落,她俏皮的吐了吐舌头。
白雅抬手亲昵的点了点她的额头,嗔道:“不怪你娘说你,只要你把花在诗书上的心思,分出两分来,我看你这绣活也就出来了。”
林清怡是喜欢读书,可在女红上,却觉得自己也很努力,辩解道:“我不过是没那个天分罢了。”
说完,还像是为了证明似的,将两只手都伸到白雅面前,晃了晃,“你看,我指上的茧子不比你少吧,可绣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觉得缺点什么。”
她毫不避忌的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出来,冯昭隔着白雅到也能清晰的看到她晃动的十指,食指和拇指的指骨侧的确有薄薄的一层茧子,能看出她的确如她自己所说,是下了功夫,不曾偷懒的。
“林小姐至少比我强,我只会挑花样子。”
忽然间开了口,冯昭莞尔笑着,目露温和。
明明是同龄的孩子,可她目光里的温和,仿佛是一个包容孩子的长辈,看得林清怡差点就误以这么跟自己说话的是家里的老祖宗。
好在,她还没糊涂到家,冲动的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不过,能得康宁郡主附和,到也让她受宠若惊。
只是,比起小门小户的姑娘,她还不至于仓惶,回话也稳重,“会挑花样子也不容易,我娘说,什么样的花样子,配什么颜色的布料,绣在哪个部位,也是极讲究的,不然,就算绣出来,也要闹笑话的。”
这是个会说话的孩子。
冯昭喜欢跟这样的人说话,“我也觉得这样。”
白雅夹在两人中间,听着两个绣艺不如自己的人各自觉得自己还不错,心里好笑之余,也配合着,“郡主喜欢什么样的花样,刚好我这次绣的荷包,帕子里有几个喜庆的图案,如果有合适的,我就让人给郡主送来。”
到底是相府的孩子,这份心思,真是那些低几等的官们家的孩子们比不了的。
冯昭虽然不缺荷包、帕子,不过,白雅既然这么说了,她也没拒绝,“既然林姑娘都说你的绣艺好,我这手懒的,自是不挑剔,你只管送你觉得好的就行了。”
白雅本也没期望冯昭会直言自己喜欢什么,毕竟宫里贵人们的喜好,不容易外传,所以,得了冯昭的话,她并不失望,温知道:“那我就送郡主一个流云百福的荷包吧。”
流云百福以蝙蝠与云纹为伍,“云”意“绵延不断”,形似“如意”,象征幸福如意,这都是吉祥的好兆头,年节送礼常见,其羽馆里,绿衣在冯昭出宫这段时间里,就绣了好几个打发时间,今天早上给冯昭梳妆的时候,还拿出一个欲替冯昭挂上,不过,被赶早来凑热闹的皇帝刘宪抢了去。
冯昭想着刘宪捧着那荷包时,只当她自己绣的,压根就没看那荷包缝隙处,绿衣的绿字,捧得跟宝贝似的,心里就一阵好笑。
这会儿又听白雅说要送她这样图案的,心里不知怎的,就想到了若是刘宪下次再来抢,误把白雅的抢到手
不行,不行
白雅是婶婶中意给大哥的,虽然现在还没听到婶婶那边有什么动静,可这样的误会,还是别发生的好。
不过,她要是拒绝了白雅,只怕又让她下不来台。
想了想,冯昭还是点头收了,“姐姐直接把东西送到武国公府吧。”
“好。”
白雅知趣的不多打听,笑着应了。
林清怡也不是笨人,听着冯昭收了白雅的荷包,凑趣般的说道:“那我也把新添的词,送给郡主一份,还望郡主别嫌弃。”
女孩子的闺阁之作,若是信得过的人,是不会随便送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