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俊啊,你不爱我了么?你不在乎我了么?你怎么可以对我这么冷淡?!你怎么可以?……”袁夕不满的哭唧唧。
好吧,为了安慰袁夕,李俊只好满足他的许多要求。
两人甜甜蜜蜜的,让李林氏十分开心,这天,又把大夫请来给李俊把脉了。
自从告诉李俊孩子的事之后,李林氏叫大夫的时候,就不找别的理由给李俊把脉了,直接对李俊说让大夫给你看看怀上孩子没。
这让李俊有些不好意思,但为不小心免怀上孩子却一无所有,还是让大夫把脉了。
大夫把过脉,仍是摇了摇头,说是没怀上。
李林氏有些失望,客客气气的付了诊金,送走大夫,回来之后,便安慰李俊道:“你别急,这孩子啊,有时候越急越不来,你不急了,他反而会来了。”
李俊觉得这话应该对李林氏说才对,他现在对孩子的事是一点儿也不急了,倒是李林氏,对没怀上孩子十分的在意。
袁夕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背着医『药』箱的大夫从自家门口出来。
家里怎么有大夫?是谁生病了吗?
袁夕这么想着,便叫道:“大夫,慢走。”
他追到大夫面前,问:“大夫来我家,可是我家有人病了?”
这大夫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李林氏请过来了,因此对袁夕家里的情况也有些了解,知道刚才那个年龄不小的哥儿,就是袁夕的媳『妇』儿。
虽然袁夕看起来很年轻,但大夫对人体很了解,自然能看出来袁夕的实际年龄。想着这对夫夫年龄都这么大了,还没生养过孩子,也是可怜。这位公子心里应该也是急的,便安慰道:“没事,没人生病,公子你不要着急,这生孩子啊,有时候看的就是缘分,缘分一到,孩子就来了。您和您夫人的身体都没『毛』病,以后应该是能怀上孩子的。放宽心就好,放宽心就好。”
大夫说着,拍了拍袁夕的肩膀便走了。
孩子?什么孩子?袁夕听得一头雾水,想了想才明白过来,这位大夫刚才应该是给李俊把过脉,看出了李俊没怀孩子,才会这么安慰他的。
那么问题来了,家里为什么要请大夫来给李俊把脉,看看是不是怀了孩子?难道是因为李俊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疑似怀孕的症状?
不过,大夫说了,李俊没有怀孕。袁夕想着待会儿问问李俊,便进了家门。
穿过院子,进了大厅,袁夕便听到里面传来了李林氏的声音:“听说城外的求子庙很灵验的,明天你跟爹么一起去拜拜吧。”
“我明天没空。”李俊道。
“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月底有一天假期,还有四天。”
“到时候叫上小夕一起去,你们俩一起拜拜才更灵验。”李林氏说着,便从里间走了出来,正好碰到了刚要进门的袁夕。
“正好小夕你回来了,我跟小俊月底要去城外的庙里拜拜,你跟我们一起去吧。”李林氏道。
“是,爹么,到时候我一定抽出空来。”袁夕道。
“油嘴滑舌。”李林氏笑着便出去了。
袁夕进了里间,见李俊正坐在椅子上发呆,不由有些好笑。
他走过去,在李俊的面前停下,仔细的看着李俊的脸。
李俊被他这么盯着,自然发呆不下去了,问:“怎么这么看着我?”
袁夕道:“你前段时间不高兴,不会是因为怀不上孩子吧。”
李俊被他说中心思,点了点头,承认了。
“你想快点要个孩子?”袁夕又问。
李俊再次点头。
这乖乖的模样,让袁夕忍不住搂住他亲了一口,劝道:“小俊啊,咱俩才刚成亲,没必要那么急着要孩子吧。小孩子可是很麻烦的,要整天看着他们,到时候咱们就要很忙了。我其实不想让孩子来得那么早,我还想多跟你过过二人世界呢!”
事实上,他真希望二人世界能一直持续下去,没有孩子也没关系。
李俊还是第一次到听有人说想让孩子晚点儿来的,不由一愣,又觉得袁夕说的也不错。如果有了孩子,他们的确是不能像现在这样过二人世界了。
“可是,咱们年龄也不小了,也该生孩子了。”李俊想了想,道。
“那就顺其自然呗,来的早点儿也不错,来的晚点儿,咱们正好可以多过过二人世界。”袁夕道:“大夫都说了,咱俩的身体都没『毛』病,怀孕是迟早的事,不用急。”
“我不急。”李俊道:“虽然前段时间急着想要孩子,不过现在一点也不急了,现在是爹么他们在急。”
的确,李俊现在是不急了,看他轻松的表情,就知道他已经看开了。
“那我去跟爹么说说,让他也别急。”袁夕道。
哎,这些长辈们最关心的除了成亲就是生孩子了。
袁夕从李俊这里出来,就去找了李林氏,也不知道他跟李林氏说了什么,李林氏自此之后,就不再催李俊生孩子了。
李俊对于他是怎么劝说李林氏的有些好奇,要知道,李林氏可是很想要抱孙子的。
袁夕微微一笑,道:“压力大,对怀孕可是很不利的,而且,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孕夫心情不好,会影响的肚子里的孩子也跟着难受,如果爹么一直催着你生孩子,你就会心情焦虑,闷闷不乐,这对怀孕可不好。而且,我其实并不急着要孩子,反正咱俩的身体都没问题,晚两年再生也没关系。爹么听我这么说,就说不催你了。”
李林氏也不是瞎子,前段时间李俊心情不好,他也是看到了的,听袁夕说催生孩子对哥儿的心情和怀孕都不好,他也就不催了。
李俊觉得袁夕说的很对,被别人催着生孩子,的确让人感觉心情焦虑。不过,自己都这么大了,还没个孩子,到底还是有些心慌的。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孩子,李俊不由感叹。
生活又回到了以往的轨迹,袁夕在外面开店到处跑,李俊在家里训练护卫。半个月之后,火锅店开张了,生意非常的红火。袁夕见状,禀告了常宁氏,想趁着天冷,再多开几家火锅店。
常宁氏很快同意了,于是,租了店面,装修,招工,火锅二店,三店,四店便一起开了起来。
如今袁夕手下也训练出了不少人才,培训员工,监工已经不需要他亲自上手,不过,每天晚上,他还是会抽出半个时辰,教大家一些现代的知识。
城外庄子上的砖窑也办了起来,烧出了一些红青相间的砖头。袁夕看了看成品,觉得这些砖头还是很脆,便让那人继续努力改进,等烧出了好砖,卖出去就给他两层的提成。
这人已经来了几个月,自然知道提成是什么。也学会了简单的算账,算过卖砖头的收益之后,便干劲儿十足的要烧出更多更好的砖。努力了一段日子之后,他烧出的砖也确实越来越好了。
砖窑烧出的砖,首先供给了袁夕改造的火锅店,虽然古人爱用上好的青砖,但对于在现代用惯了红砖的袁夕来说,倒是不介意砖的质量比青砖差一些。反正他也不打算建个能流传千八百年的建筑。
然后,便是城外的养鸡场的扩建。
养鸡场偶尔会有偷鸡事件发生,为了防偷鸡贼,袁夕用砖垒起了一圈儿高高的围墙。因为冬天来了,还让人盖了几间鸡舍,燃上碳炉,供这些鸡们取暖。
十二月中旬(阴历)的时候,昌平县的第一批鸡终于长大了。
母鸡留着生鸡蛋,公鸡直接供给炸鸡店,养鸡场终于产生了盈利。而云州府外的养鸡场,还要等两个月鸡才能长大。
为了能在明年开炸鸡店二店,袁夕又向常宁氏租了个庄子,办了第二家养鸡场。
因为对砖头的需求量大,砖窑一时有些供不应求,袁夕便又招了几个临时工人打下手。那会烧砖的人因为有提成可拿,对这些能让他拿到更多提成的人十分欢迎。砖窑的产量一下子便上升了几倍。
产量上去了,便是开始打开销路。
他们的砖的价格只有青砖的几分之一,对于买不起青砖的村民们来说,还是能消费得起的。
于是,在负责销售的人拉着砖头去村里推销之后,就有想盖房子的村民们来买砖了。砖窑开始了对外盈利。
虽然他们的砖头利润少,但销量却很大,赚的也相当可观。于是,过了两个月,砖窑便又扩建了一倍。
为了提高产量,砖窑又开始招工,那个会烧砖的人为了销量还收了两个学徒。才能勉强供应上需求。
砖窑赚钱之后,袁夕便要送给常宁氏五层的股份,常宁氏却觉得这个专业而不是自己的,不肯收,在袁夕的一再恳求下,最后要了三层的股份。
常宁氏最近感觉钱哗哗在的往口袋里流,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攒下了近万两银子。这其中有四家火锅店的收入,也有砖窑的分红。而随着火锅店的扩张,赚钱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这么快的赚钱速度,让他开心得有些头晕。不过,他并不是很爱花钱的人,这些钱没有在他手上停留多久,便都被他送回了娘家。
宁大人看到常宁氏送来的账本,也吃了一惊,他早知道经商赚钱快,却没想到竟然能这么快。这让他不禁想要见见袁夕这个人。
于是,某一天,在常宁氏的引荐下,袁夕便见到了知府大人。
平民见官是要下跪的,不过,来之前知府大人便嘱咐过常宁氏,让他不用下跪,袁夕便没有跪。
袁夕这是第二次来知府大人家里,宁夫人摆了一桌酒菜,便与常宁氏一起出去了,留宁大人,宁启明和袁夕说话。
其实,在昌平县的时候,袁夕虽然为了拉关系常常请客喝酒,但自从有了常子晟当靠山之后,已经很久不上酒桌了。好在宁大人找他过来,主要是为了说话,倒也没有灌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