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意一闪而过,张若菡就魂归正位。
“小娘子放心,医者,以人为本,其余都不重要。”随即他转过脸来,又对立在门口的张说、李白等人道:
“诊疗室外人不得入内,免得崇邪入侵,感染伤者,都出去。”
人命关天,医者为大,赵使君子发话,在场谁敢不听?于是所有冲进来的人,便全部老老实实退了出去,在诊疗室外等候,包括张若菡。
治疗开始了,诊疗室内悄无声息。外堂,有药童上茶,但是坐在外堂的几人,默然以对,谁也没有动那茶。他们神情或焦灼、或呆滞、亦或若有所思。焦灼的是张说,他实在担忧沈绥的性命,不仅仅是因为沈绥是目前莲婢后半生唯一的指望,更因为他是真的很欣赏这个年轻人,爱才之心灼灼;呆滞的是张若菡,素来冰雪聪明又淡泊如水的她,现下仿佛被掏空了一般,雪白的衣裳沾满了赤红的血,一双清眸几乎要失去往日的光彩,低垂着,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若有所思的,却是李白,他抱着自己的剑,静静靠在柱边。半晌,他捻了捻胡须,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注
使君子,别名:舀求子、史君子、四君子,是一味中药,用来治疗蛔虫病,消减小儿腹痛。
传说三国以前,使君子的药用价值还没有被发现,有一次,刘备的儿子刘禅肚子肿胀,不思饮食,各方医生素手无策,刘禅在野外的时候无意间吃了使君子的果实治好了疳积病,人们为了纪念他,遂将这种植物叫做使君子。使君是古代对州牧的尊称,刘备曾被曹操举荐为豫州牧,所以被称为“刘豫州”或“刘使君”。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人们因此将这种可以驱除蛔虫的植物称为使君子。
古代,人们常常用中药的名字来称呼一些名医,是对医生的一种尊称。文中的赵大夫被尊称为“赵使君子”,便是人们对他在儿科医学方面的能力的一种认可。
第97章()
当忽陀驾车;带着沈缙、伊颦抵达药王堂时;一身狼狈的无涯也独自赶到了。
无涯其实跟随张若菡去了晋国公主府,但是张若菡只让她在外等候;并未让她跟着进去。之后,李瑾月大怒离去;要杀沈绥。张若菡跌跌撞撞赶到公主府马厩,叫上无涯;想取自己的马车。却不曾想,自家车夫,包括马车全部被扣押了下来。原来是李瑾月离去之前还不忘命府中侍卫看住张若菡;不许让她离开。
张若菡必须离开去阻止李瑾月;但却被几个侍卫拖住;冲突之下,无涯直接动手;和那几个侍卫打了起来;张若菡趁乱抢了一匹马;骑上便冲出了公主府。
张若菡走后;那几个侍卫奈何不得无涯,虽然并不是打不过她;可她那一身的凶劲却着实让他们束手无策。此女毕竟是张三娘子的贴身侍婢,若是失手伤了;有个三长两短,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与公主交代。最后,无涯还是抢了一匹马;也去外头找三娘去了。唯独将自家马车与车夫丢在了公主府内。
无涯一路抓着人询问有没有看见一位骑快马的白衣娘子,最后好歹听一位路旁字画楼里的老板说,他在顶台饮茶赏雨时,看到楼下道上,一位白衣娘子差点堕马,被人救下,然后上了一辆马车,往修业坊去了。
无涯猜测或许是去修业坊的药王堂了,当她赶到后,发现自己没有来错,因为她看到了沈家那造型独特的马车刚刚入门。
忽陀跳下车,急匆匆地打开车厢后门,降下滑板,颦娘推着沈缙的轮椅,下得车来。忽陀忙打起一柄大油伞来,遮在她们头上。她们行色匆匆地进了药王堂,沈缙一张俏脸煞白,阿姊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能苟活了。
至于沈缙是如何知晓沈绥在药王堂的,这对她们来说太简单了,无涯都知道找人问,千羽门眼线遍布洛阳城,又怎会不知?
药王堂往日里人来人往,却不曾在这般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如此门庭若市。后赶到的一行人,一眼就看到站在檐廊下的李白。点头打过招呼,她们一入外堂,就看到了张说、张若菡坐在其中。无涯大松一口气,忙跑上前去,蹲在她身前,握住她的手,隐隐带上了哭腔:
“三娘三娘你吓死我了,我以为我把你弄丢了”
张若菡微微摇了摇头,伸手抚摸无涯的发顶,仿佛安抚小动物一般,可却分明透着心不在焉。她的注意力,全在后面那诊疗室中。
“鄙妾伊颦,延陵沈氏族医,携我家二郎仲琴见过张公。敢问张公,我家大郎,可有大碍?”伊颦推着沈缙上前,两人同时拱手向张说一揖,伊颦直截了当地问道。
张说见到沈缙,面现惭愧之色,道:
“伯昭伤得很重,但,应不会有性命之碍。”他说这话时,心中很是打鼓,李瑾月那一剑刺进了伯昭的左肩,其实距离心脏不远,若是伤到了心血大脉,可就糟糕了。看那出血量,实在太可怕了。
“伤在何处,可否请张公详细告知。”伊颦又问。
张说犹豫了片刻,还是如实回答了。
伊颦点头,暗自推量。沈缙向张公一礼,随即自推轮椅来到张若菡身边,只用气声唤了一句:
莲婢姐姐
就看到张若菡抬眸看了她一下,一行清泪滑了下来。那凄惶的清丽面庞,使沈缙心口一窒,随即鼻头发酸,眼眶红了,泪水也积蓄而出。
当着外人的面,她们俩是叔嫂关系,不方便太靠近,沈缙本想抱抱她,可也只能克制住。于是只是拍了拍她手背,便滑着轮椅扭过身躯,缓缓掩面。
伊颦思忖片刻,便走到一位侍立在诊疗室门侧的药童身边问道:
“小郎,我也是医师,专为我家大郎诊病,我可否进去瞧瞧。”
“这”药童顿时为难了起来,“家师正在诊疗中,医家还是不要进去打扰为好,免得家师分神。”
“可我实在担心我家大郎伤势,望小郎行个方便。”伊颦坚持道。
“医家,医家不要为难在下,在下是不能让医家进去的。”药童道。
“小郎,我家大郎有旧疾在身,新接手的医师定然不懂一些禁忌,我得进去,否则一个不好,我家大郎将更为危急。”颦娘压低声音对那药童说道。
那药童闻言,登时一惊,不等他有所反应,诊疗室的门忽的开了。开门的是那位给赵使君子做助手的药童,一开门他就道:
“这位医家,家师有请。”
颦娘点头,跨步而入,诊疗室的门再度关上了。外堂众人面面相觑,皆不知发生了何事。张若菡抹干眼泪,抬起头来注视诊疗室的门,捏着腕珠的手愈发攥紧了。
赤糸身上有旧疾,是当年大火留下的后遗症,莫不是这次的对决引发了旧疾?
她愈发不安了,只得一遍一遍地在心中默念佛经,才能维持表面的镇静。
诊疗室依旧寂静无声,外堂更是无人说话,压抑莫名。时间愈发难熬了,眼瞧着天光一点点黯淡下去,直至完全漆黑,这难熬的一天终于要过去了。大雨渐渐停了,天地停止了哭泣,此后便是奇异的宁静。
李白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众人才想起来他们几乎有一日未进食了。药王堂熬了稠稠的粥,加了提气补神的中草药在其中,每人热乎乎地吃下一碗,才觉好多了。
稍晚些时,得到消息的张府下人送来了张说、李白、张若菡与无涯的换洗衣物,四人各去了客房,梳洗更衣,不多时,待到他们重新出来,沈绥这场漫长的诊治,也总算走到了尽头。
赵使君子换下沾满血迹的围布,净手,这才走了出来。他神色微有些疲惫,但情绪却很开朗。一出来就笑呵呵与众人行礼打招呼,不急不缓地转告众人好消息:
“沈大郎的金创外伤已经止血敷药了,内腑气血有些翻涌,老朽施针压下了,做了几遍梳气引导,已无大碍,之后吃几服药调理调理,再让这位伊先生每日施一遍针,一月可痊愈。”
一旁的伊颦点头。
众人大舒一口气。
“我能去看看她吗?”张若菡问。
“当然可以。只是,还是要多给伤者休息的时间。伤者现在不宜挪动,还是在老朽这里静养七到十日后,视情况才可离开。”
众人点头,表示明白了。
张若菡独自走进了诊疗室,沈绥身上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物,血迹都清理过了,长发也被梳理好,简单束了起来。她看起来就像熟睡中一般,除却面色苍白之外,并无任何不妥。想来应当都是颦娘帮她收拾的,赵使君子必然已经知晓赤糸是女儿身,便不会做这些事。
张若菡搬了墩子,在她榻旁坐下,缓缓握住了她的手。
“傻瓜,你可要快点好起来呀。你知道吗?我已经开始绣嫁衣了,等我绣好了,若是还等不到你来娶我,你可瞧着吧,以后有你受的。”她呢喃地说着。
想到儿时,赤糸曾嫌弃她针线手艺不好,若是赤糸醒着,怕是要回她一句“你还是让绣娘替你绣罢,不然大婚之日穿上岂不很难看?”
这么想着,她不由淡淡笑了,悲伤的眉眼缓缓舒展,晕上一层薄薄的绯色。
她伸手附上赤糸的面颊,她可能梦中都很痛,很快就痛得一脑门冷汗。张若菡用自己的衣袖拭去她面上的汗,思索该如何才能让她不痛。
片刻后,她开始轻声吟唱一首婉转的曲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清丽美妙的歌声中,沈绥的面色逐渐好转多了。大约是睡梦中梦见了自己牵起张若菡的手,下意识地,她竟无意识地握紧了张若菡的手,缓缓笑了。
***
夜深了,张说、李白等人已经离开,但张若菡主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