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扬州刺史,吴侯,封张汉为军师将军,领秣陵太守;贾诩为安国将军,领曲阿太守;周瑜为镇远将军,郭嘉为扬州长史、戏志才为扬州参军,沮授为扬州别驾,鲁肃为刺史主簿,陆康为吴郡太守,这些人总理扬州各处内政要事。封赵云为虎威将军,领柴桑太守,封张辽、马超、文丑、许褚、典韦为五虎大将,张郃为寿春太守,高顺为庐江太守,其余各拟功勋定赏。
赵磊既为扬州刺史,遂修表一道,差人赍赴雍州长安。如今赵磊已经总控扬州,所以赵磊要正式上表答谢五年前先帝的封赏,先帝已故,自然而然的是答谢现在的献帝了。表曰:“磊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张角,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临,人臣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董卓,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曹操等数人,结盟连义,图谋讨董。虎牢关下,天下大战。未能携正义之士营救陛下。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董卓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帝王相传,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董卓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州刺史、领大将军。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诚臣忧心碎首之日。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贾诩写完这封信之后,张汉则是在一旁笑道:“恐怕这封信传遍天下之后,董卓就要彻底成为我们的死敌了。这封信上,贾先生可把董卓给骂的狗血喷头啊!”
贾诩笑道:“若不是这么骂,又怎么会显得我们主公对汉室的忠心,对国贼董卓的憎恨呢?这封上位刺史的信不仅仅是给董卓和深宫中的小皇帝看的,更是给天下对着汉室还抱着复兴念头的人看的。相信那些还对汉室忠诚的人只要看了此信,必定会热血沸腾,甚至还会有人来投靠主公。如此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赵磊和张汉听后哈哈大笑,纷纷对贾诩竖起了大拇指,佩服其谋略和那出口成章的文笔。
回府之后,贾诩等众谋士就已经迫不及待了为赵磊规划好了一切。有关于如何治理扬州农业、商业等等方面的计划,奏折一叠一叠的堆得赵磊的案几上向一座小山一样。而赵磊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水军,还有建立骑兵。
由于现在赵磊在扬州的势力还没有伸展到鄱阳湖,所以水军的事情要等占领扬州西部才能开始实行。而建立骑兵的事情却是可以实行起来。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赵磊先后派了三批人去安风津港口向苏双和张世平购买战马。与此同时这两个商人也在赵磊的允许下派了许多手下来到扬州各郡县,准备开设马场,养殖战马。西凉战马负重力极强,所以赵磊一不做二不休,不仅想要为这些骑兵订造盔甲,更是想要给战马也过上盔甲,这样子能够加强战马的防御,使骑兵在冲锋的时候没有什么顾忌,大大的提高战斗力。
张汉听了赵磊的意见之后,当即说道:“扬州地区的矿铁资源比较稀少,所以如果要大量的制造盔甲兵器来组件铁骑兵,需要建设一个铁厂,用制造业弥补资源不足的情况。”
虽然贾诩听两人说的听的一头雾水,不过他也大致知道张汉提出的计策应该十分不错,于是对赵磊说:“主公,既然如此,那就马上执行主公的想法吧!”
“我倒是听说过,在秣陵城旁边,倒是有一座炼铁厂,废弃了很久,我想这座炼铁厂应该是刘繇当时建立的吧?”张汉说道。
“是么?那我们明日去看一看。”赵磊喜道。
第315章 丹徒炼铁厂()
秣陵城的夕阳似乎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然后沉入阴暗的地平线后面。通红的火球艳光闪闪,进出两三点璀璨的光芒,最后日沉西山。于是黑夜中,远处树林黯淡的轮廓便突然浮现出连绵不断的浅蓝色线条,让天色一下子黯淡起来。山脚下的大帐里,赵磊带来了数员将领,赵云、马超、许褚、典韦、文丑,扬州军精锐尽出,都毕恭毕敬地坐在大帐的两边,赵磊的身边,张汉和贾诩一左一右,众人面前摆放着一些酒菜,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喜悦。这已经不知道是他们第几次庆祝夺取扬州了,不过即使这样,每个人心中的愉悦依然没有丝毫的退却。
赵磊此刻坐在正中间,举起手中的酒碗,对所有在座的人大声喊道:“许褚、典韦、文丑,这一次你们镇守吴郡,并且协助军师攻下秣陵,我还没有正式的感谢你们,来这一杯酒我敬你们,多谢你们三个不仅为我军守住大本营吴郡,更帮助军师攻下秣陵,替我军一统江东。”
张汉也是举起了酒杯,朝着许褚三人敬去。
“等一下!”典韦突然站了起来,朝着赵磊躬身道,“主公,在这场战斗中吴郡的士兵里有许多都战死了,所以主公,我想先敬一下死去的弟兄们。”典韦说道。
赵磊见典韦重情重义,便点了点头,道:“那好,那我们一起敬在不仅这场战役还有其他的几场在江北的战役中死去的弟兄,但愿他们来世能够投个好胎,不要在生于这种乱世之时。”
话音落下,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将手中的酒倒在了面前的地上,神情很是严肃。
“今天带着大家出来,是为了来查看汉子之前说的那个废弃铁厂的事情,据说这个废弃铁厂是刘繇遗留下来的,主要用来建设兵器盔甲的。”赵磊说道。
“铁厂?江东这里怎么会有这个建筑?这江东之地的矿石资源并不丰富啊?这铁厂开了有何用处?”赵云是北方人,对于南方有炼铁场这一说觉得很奇怪。
“所以我们要来查看一下,如果这真的是铁厂的话,我们倒是可以利用其打造兵器。而且江东也不一定缺少矿石资源,据我所知秣陵和吴郡一带有些地域还是有一定的矿产的。”赵磊说道。
听了赵磊的话,赵云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然后张汉说道:“好了,主公,诸位兄弟,我们也不要在这里瞎猜了,去那里看一下就知道究竟了。”
听了张汉的话,赵磊也是点了点头,命令大家回去整装待发。
半个时辰后,赵磊已经穿戴好了盔甲,走出了大帐,在张汉的陪同下,带着众将和部分士兵一道朝秣陵城西南方向的丹徒县赶去,铁厂就位于那里。
丹徒县也算是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使赭衣徒三千凿京砚山,改名谷阳为丹徒。吴录地理云:朱方后名谷阳。秦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徒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故云丹徒。”丹徒县靠近太湖和曲阿港,这里商贾云集,是江东离徐州边境的一个重镇,如若徐州要发兵扬州的话,渡过长江之后,曲阿港和丹徒就是第一屏障。当赵磊走到这里的时候,令他大吃一惊,因为从当地居民口中得知,丹徒这里的矿产很丰富。
赵磊对于扬州再熟悉不过了,他生于上海,所以说长三角地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他的家乡,众所周知江浙沪是一个第三服务业基地,物产稀缺是不争的事实。所以为何这个丹徒县会有那么多的矿产,令赵磊困惑不已。
在丹徒县城闲逛的时候,赵磊也是道听途说,这才知道这座铁厂的来历。铁厂始建于汉武帝中后期,当时为了镇压淮南王刘安的的威胁,稳定扬州周边的局势,汉光武帝便在丹徒建设了一座铁厂,专门负责打造一些兵器和装备,存放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直至现在的秣陵太守刘繇,将这个铁厂占为已用。
铁厂就相对于现在的兵工厂,一家人拥有了一座兵工厂,不仅能够装备自己的私兵,还能将兵器、装备外销,确实是发家致富的好方法。不过刘繇显然不知道这个方法,不然这秣陵也不会这么轻易的被拿下了。
对于赵磊来说,亲自来一趟丹徒,视察一下铁厂,顺便勘察一下地形,说不定能找寻出江南地区的金矿资源。要是找到了譬如金矿这种资源,那赵磊就等于拥有一个雄厚的资本。历史上孙权将江东据为己有的时候,肯定不知道他的境内还有金矿,不然的话,早就向中原的徐州等州郡发展了,他的子孙还会坐等着被晋国带着兵给灭掉么?。
赵磊带着人走了一个多时辰的路程终于来到了铁厂,经过十里左右的路程,赵磊等人终于看见丹徒县郊区山谷中冒着的弄弄的黑烟,而且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烧焦的糊味,这里的确充满着炼铁的味道。
来到山谷口时,谷口没有人把守,赵磊便带着部队径直走了进去了。
向谷里走了一段路,沿途几乎看不到百姓,当大路走到一个转弯处的时候,眼前终于豁然开朗,然后赵磊等人沿着一个斜坡向下行走,前面是一个硕大的小型盆地,地面十分的平坦,一座壮观的古代铁厂便展现在了赵磊的面前。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带这么多人来这里?”一个声音忽然传到众人的耳中。
赵磊顺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