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独孟孙才觉醒,人们哭他也跟着哭,这是他入乡随俗的原因,他尊重周围人的丧葬习俗。
况且!人们相互交往总是借助外在形骸(形象、形貌)而自称这就是我,又怎么知道这个外在形象的我就是我呢?
我是道!我是万物!我可以是万物!谁知道将我们变化为何物呢?
就好像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能摇尾潜入深渊。
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这些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
愉快的心情来了,是来不及笑出声音的。笑出声音来了,是来不及作出什么行动来表现的。所以!还是不要去有所安排了(意指如何办理丧事。),顺其自然的安排,接受死生的轮回,进入生生不息的境界,融入道,与天地为一。”
意而子去拜访许由。
许由问:“尧传授给你什么了?”
意而子回答说:“尧对我说:‘你一定要亲身实践仁义,并向别人阐明是非。要别人以你为戒,不要再犯同样地错误。’”
许由说:“你怎么来我这里了呢?你来错地方了!尧用黥刑在你额头上刻下了印记,让你记住什么叫仁义;又用劓刑割了你的鼻子,让你记住什么叫是非。你怎么还这么不长记性,不好好做人,还到处逍遥放荡、纵任不拘、辗转反复在各地呢?”
意而子说:“虽然这样,我因此而受了刑罚,可我还是希望能游走在人世间,我要我的自由。”
许由说:“我对你无语了,我们两说不到一块去。真的!没法跟有眼无珠的盲人谈论男人的眉目和女人的容颜,没法跟瞎子鉴赏礼服上各种不同颜色的花纹。”
意而子说:“无庄悟道之后不再打扮自己,忘掉自己的美丽;据梁悟道后不再逞强,忘掉自己的勇力;黄帝悟道之后忘掉自己的智慧。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都经历了生活的冶炼和锻打。怎么知道是那造物者对我不公,让我受了黥刑之后还要补我劓刑,还是为了让我从此明白人生呢?因此!我就追随先生来了呢?”
许由说:“唉!那我就对你说说吧!可我知道的也不多啊?这样吧!我还是给你说个大概!我的老师啊!我的老师啊!它就是道!它给予万物生长不是为了追求道义,它恩泽万世不是为了追求仁义,它年长于上古不是为了追求长寿。它天翻地覆、让天地万物形成不同的形状,不是为了追求技巧。这才是进入逍遥放荡、纵任不拘、辗转反复,逍遥游的境界。你那种游不算真正地游,境界太小了。”
skbshge
第1100章 庄子的大宗师白话文(五)()
颜回向老师孔子汇报说:“老师!我进步了。”
孔子问道:“你哪个方面进步了?”
颜回说:“我已经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好!不过还不够,继续努力。”
又过了几天,颜回再次拜见孔子,说:“老师!我又进步了。”
孔子问:“你哪个方面又进步了?”
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
孔子说:“好!不过还不够,继续努力。”
又过了几天,颜回又去拜见孔子,说:“老师!我又进步了。”
孔子问:“你哪个方面又进步了?”
颜回说:“老师!我坐忘了。”
孔子惊讶地问道:“什么叫‘坐忘’?”
颜回答道:“不再利用强健的身体去争强好胜,不再利用听觉和视力去接触外界,接触与我无关的事物。不再把身体当成是自己或者是人,而把它当成一物,与万物一样的物。
因为!人与万物都来源于道,只是物化的时候一个变成了人,一个变成了万物中的一物。
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当成一物。然后!把智慧抽离出来。再然后,让自己的智慧逍遥于万物之间,与大道浑同相通为一体。这就叫坐忘,忘掉自己是人,进入更高地认知境界。”
孔子说:“与万物同一就不再有偏好,顺应变化就不再沉溺于世俗人情,随遇而安,无论自己幻化为何物,都能顺应接受。你果真修炼成贤人了啊!我作为老师也希望能跟随你学习,步你的后尘。”
子舆和子桑是好朋友。
子桑生活很贫苦,子舆经常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两人苟且地活着。
连绵的阴雨接连下了十日,子舆看着天空说道:“子桑恐怕又断粮了。唉!这鬼天气!”
然后!子舆便包着饭食前去看望。
子舆来到子桑门前,就听见子桑好像在唱歌,又好像在哭泣,而且还弹着琴:“是父亲呢?还是母亲呢?是天呢?还是人呢?”声音凄惨而婉转,急促地吐露着歌词。
子舆走进屋子,问道:“你歌唱的诗词,怎么会这样:给人一种酸楚的感觉?”
子桑回答说:“我在思考?是什么让我达到如此极度困乏和窘迫的程度?为什么任凭我如果努力却无法改变呢?父母难道会希望我贫困吗?苍天无私地覆盖着整个大地,大地无私地托载着所有生灵,天地难道会单单让我贫困吗?我在寻找使我贫困的原因,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为什么呢?我会如此极度的困乏和窘迫?我想:这大概就是命吧?”
子舆叹道:“这就是命!当我们努力改变却无法改变,这就是命!当一个人信命而不努力改变,结果只能被动接受事实,持续现状,这不是命,这是人为。当一个人信命而不努力改变,结果还真的改变了。这也不是命,这是碰巧!命!不以人的意志、意想的结果而出现的结果,这就是命!”
子桑哭道:“造物者用大地来承载着我的形体,让我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又用衰老来让我休息,用死亡来让我安息。所以!既然这样善待我的生前,也一样会如此善待我的死后。人生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我又何苦抱怨命运的不公呢?”
skbshge
第63章 庄子大宗师原文(免费)()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嘐然而往,嘐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囗(左上“月”左下“廾”右“页”音qiu)。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