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氏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夫人本名窦宜,与姐姐窦怜出身小户殷实之家,从小感情甚好。后来窦怜被冉辨相中,结为夫妻,婚后也恩爱有加,一直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窦宜那时尚未出阁,常常跑到冉府中找姐姐聊天,一来二往便也和冉辨这个姐夫混的十分相熟了。

    冉辨年轻时也是个风流才子,出生于书香门第,长的又是一表人才文质彬彬,对窦宜这种情窦初开的小女孩自然十分有杀伤力,久而久之二人便也日久生情。

    在那个年代男子三妻四妾是十分寻常之事,姐妹共侍一夫也并不少见。所以冉辨虽然对妻子敬爱有加,却也不认为将小姨子收入帐下有什么不妥。只是却没想到窦怜虽然温柔贤淑,对此事却是反应异常激烈,窦宜嫁入冉家后,她更是极少言笑,终日郁郁寡欢,再加上小时候本就落下过旧疾,时间一久竟然不治,三年前就撒手人寰。

    正是因为对冉敏心存歉疚,所以冉夫人才会对冉敏的任性一再迁就,凡事都依着她顺着她。况且她因为体质问题无法生育,便也把冉敏这个外甥女当做了自己亲生的女儿,平时百般宠爱,任她胡闹。

    所以冉夫人当下也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发怒。她见冉敏心情已经不好,知道此时不宜与她交谈,便吩咐了下小翠多加留意下小姐,这才放心的离去。

    见冉夫人走远,小翠见冉敏心情不好,而是笑着贴了上来,转移话题道;“小姐,今日和赵公子可玩的开心?”

    冉敏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见小翠一脸的笑意,分明有些取笑的意思,别白了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问这个多做什么。”

    小翠嘻嘻一笑,又道;“你是小姐我是丫鬟,小姐若是要出阁嫁人的话丫鬟肯定也要陪嫁过去的,这可关系着小翠的终生幸福呢,自然要问清楚些。”

    冉敏大羞,挥起拳头就要打,小翠连忙笑着躲开。冉敏又羞又怒,指着小翠道;“你若再说这种不知羞耻的话,我以后可不睬你了。”

    小翠自幼与她相熟,名为主仆,实为姐妹,自然不会怕她,闻罢只是嘻嘻一笑。顿了顿又正色说道;“小姐,我知道你素来心高气傲,对那些慕名而来的狂蜂浪蝶不屑一顾,可赵公子却是不同。我和他虽然也就说过一次话,但感觉的出来他这人是个至情至性之人,至少待人真诚,不似那些油头粉面的世家子弟为了讨好小姐你而故意装腔作势。”

    “论出身,他是王室宗亲,论家势,他父亲是当朝内史,母亲是大族李家嫡女。他自己更是年纪轻轻的就凭着军功当上了羽林都尉,深得主父赏识,就凭这些条件,已经是我赵国年轻者中的第一人了,小姐你为何还不倾心于他。”

    冉敏沉默了许久,其实小翠说的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却总是心中莫名的害怕。想了许久才开口缓缓道;“人心是这世上最难揣摩的东西,我们才认识赵信几天,对他的了解大多是道听途说来的,如何能知他本性如何。”

    “况且正如你说的,他既然这么出色,将来必然妻妾成群,追求者无数。若要我冉敏与别人共分丈夫的爱情,那还不如嫁个条件差的却只会一心一意对我的人。”

    小翠愣了愣,又说道;“小姐,男人三妻四妾本就是平常至极的事情,你看满朝大夫将军们,哪个不是妻妾成群,侍婢无数。就连平常的百姓,若是发达了有了点小钱,必然也要纳妾,更别人大族子弟了。”

    冉敏却只是摇头道;“别人是别人,可我只要我的夫君一心一意的对我,难道有我还不够吗,还要这么贪心的恋上别人。”

    论口才,十个小翠也不是冉敏的对手,当下被冉敏的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心中仍然有些不甘心,又道;“可是小姐,女人终究是要找个归宿的,我怕你错过了赵公子,日后再不会有这么好的条件的人出现了。”

    “无妨。”冉敏转过身去,背对着小翠淡淡的说道:“大不了我不嫁就是了,我冉敏何必非要委身于我不喜欢的人。”

    小翠闻言一惊,道;“小姐你莫要说笑了,女人怎么可能不嫁人了呢。”

    “女人为什么不能不不嫁人?”冉敏反唇相讥道;“谁规定女人一定要依附着男人才能生存下来,靠着自己不是一样可以。”

    虽然主仆多年,习惯了小姐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在小翠看来冉敏的这番话仍然无疑是匪夷所思。她知道冉敏看似柔弱,心中确实坚强的紧,自己说服不了她,所以也不再相劝了。

    走动了一天,冉敏也有些累了,便草草的洗漱了下就已入寝。

    躺在床上冉敏却是睡意全无,只是在黑暗中睁大眼眼睛直直的王上顶账,却忍不住想起来赵信那坏坏的笑容。心中忍不住有些气闷,只好强压着不去想,却是睡意全无。直到翻腾蹈临近天明,才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一百二十七章 扩军(一)() 
信宫朝会已闭,再送离各国使团后,主父和赵王何便也起驾回朝,安阳君赵章等一众公卿大臣也跟随身边。

    随着战事的结束,大批被征召来的士卒也脱下了铠甲放下了兵器,重新拿起了锄头走向了各自的农田。在齐赵边境集结的赵军精锐也奉命调离,比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齐国和赵国将不会是主要的争霸对象,齐国扩张的重点是北面的燕国以及南边宋国膏腴之地,而赵国也一直是视秦国为主要对手,无意深陷中原战事。

    所以出于赵国的利益需求,只需要保证背面燕国对齐国的牵制存在即可。而对齐国而言,则是得到赵国不干涉它扩张的保证即可。

    此次信宫朝会最大的赢家无意是迅速崛起的赵国,不但借着吞并中山国的威势首次树立了自己霸主的形象,也借此机会逼迫强齐对其屈服,再次重申了与燕国和魏国韩国这三个传统盟友的紧密关系。

    赵雍可以说是借着这次机会登上了战国舞台的巅峰,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瞩目的人物。

    当然,对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再是对外扩张,而是整合好国内资源,再次将渐渐失去的王权牢牢抓回手中。

    在吞并中山国之后,年富力壮的赵雍又有了新的想法。他不再甘心将手中的王权交予他人,即便那人是他最宠爱的儿子。毕竟,他是那么的热爱着这个他一手缔造出来的强大赵王国。

    如今赵国国土纵横千里,骑五万匹,精兵三十余万,只要他一声令下,大批赵国子民将穿上铠甲为赵国的命运决战。天下精兵,莫出于秦赵,而赵人在单兵素质上尤胜秦人一筹。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此时外部的国际环境对赵国极为有利。经过赵雍在位时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赵国已经几十年未曾与六国发生过较大的战事。如今三晋联盟再次结成,赵国再无南顾之忧,而曾经的大国楚国坚守其地,不再过问中原战事。有燕国这个盟友在北面牵制齐国,齐国定然不敢趁赵国空虚的时候大举攻入。

    所以纵观天下,赵国的对手也只有秦国一人而已。若赵急攻秦国,魏韩楚与秦世仇,必不会救,相反到可能联赵攻秦共分其地。齐国纵使心存坐观之心,也必然瞻前顾后,因为燕国的牵制而犹豫不决。

    纵马驰骋在广阔的平原之上,主父只是用力的抽打着马鞭,催促着自己胯下的坐骑不断的加速,加速,再加速。此时此刻他从未有过的渴望回到邯郸,回到那个他曾经时刻想要逃避的王宫之内,再次登上当年那个他弃之如草芥,不曾多看一眼的王座。

    而整个赵国,也必将由他的想法变法而发生异常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

    ******

    随着主父归朝,赵信的假期便也很快就结束了。不过庆幸的是主父短时间内并没有离开邯郸的打算,所以赵信这个亲随也能得以在家中常住。

    羽林虽然是主父亲军,却不同于戍卫王城的禁卫军,因为从身份上来说羽林说到底只是作为“太上王”主父的亲卫,而并非赵国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赵王的亲军,所以是没有资格进驻王宫的。

    赵雍少年登基,性情桀骜不驯,犹如天马行空,自小就不是个安分的君王。所以他对凡事都循规蹈矩的王宫自然十分厌倦,在位二十七年间,真正在邯郸城内度过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年。即便是班师回朝,也都是在城中大营入住,极少留宿在王宫中。禅位之后更是如此,宫中虽为他留了偌大的西宫作为主父寝宫,赵雍却未曾入住,西宫的主殿这几年来一直闲置着,只是侧殿有赵雍为数不多的几个妃嫔入住。

    这次赵雍回到邯郸却出人意料的一反常态,先是令人将西宫大修一遍,重新修缮一新再行入住。自此,赵国王宫内出现了一副耐人寻味的姿态,主父居西宫,与赵王何的东宫遥相对应。二宫各置亲卫宫人,东宫依旧为信期所部的禁卫军,一千五百余人分为三营,驻扎除西宫外的其他七门;羽林人少,算上留在邯郸年少些的也不过三百人,合为一营由赵信统帅,只负责西宫和西门的防务。

    按照赵**制,都尉下属一部两营,除去亲兵之外尚有二千多名士卒。但赵信这个都尉却委实当的憋屈,手下满打满算不过三百一十六人。西宫虽然不大,却也驻守颇为吃紧,赵信这个都尉不得不起早摸黑,带着一众将尉恪尽职守,不到几天就叫苦连连。

    主父在思虑再三后,决定将羽林军扩编,不再单纯的从宗亲贵戚少年子弟中挑选弓马骑射优良之人,而是面向整个赵国的官吏团体,凡五百石以上官员,家世清白的子弟皆可以报名参加。

    羽林军不同于禁卫军,选拔范围也大相庭径。禁卫军多从边军中精锐善战的士卒中挑选而出,除去充作仪仗的王宫卫队外,其他三营禁卫都是百战精兵,虽在京中闲置多年锐气渐消,上马仍然是一只实力不可小觑的精锐之师。禁卫军只能凭借禁卫都尉手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