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氏为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北部围困封龙、东桓和稳定降地的所用部分兵力外,赵雍将赵国的主力大军悉数调往了灵寿城下,共得骑兵四万,步卒十万,约十四万大军,将灵寿城团团围住,摆出了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态、

    而此时的灵寿城内,已经穷途末路的中山国如今只剩下不到七万人的军队,而且有近半是临时招募来的民壮。

    在得知国家到了如此危急存亡的关头后,白狄族人们终于提起了他们血液中的斗志,男人们纷纷拿起了已经尘封多年、自祖辈时期留下的兵器和甲胄,响应他们大王的号召加入了城防军。

    荣誉和尚武,这个已经早已经离他们远去的字眼,如今再次被白狄族人们匆匆捡起,想逃借此扭转亡国灭族的命运。

    城楼之上,犹在颤抖的中山王姬尚在一众大臣将军的簇拥下登台远望。望着城下赵国浩大的军势,两腿忍不住一阵发软,身子竟软软的向身后瘫去,却被身后的将军吾丘鸩粗而有力的手臂紧紧扶住。

    “大王,城下拿下忠于你的子民们正在看着你呢。”吾丘鸩瞪大眼睛,沉着声音说道。双手犹如铁箍般紧紧的扼住姬尚,声音中满是悲愤。

    他心中确实悲愤。“吾丘鸩”一词本事狄语中“大力士”的意思,吾丘鸩当年勇冠三军,在战场上曾一人击杀足足三百赵军,被当时的中山王誉为中山第一勇士,并切赐名吾丘鸩,令他掌管宫中禁卫,如今已有十年有余。

    作为中山国的第一猛士,吾丘鸩并没有太多的治国韬略和谋略诡计,他有的只是一颗效忠中山国的赤子之心。他长年待在军中,对朝事国事不闻不问,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才短短十年的时间,当初那个叱咤风云中山强国,竟沦落到如今着山穷水尽的落魄田地。

    “将军,你抓痛寡人了。”手臂上传来剧痛,姬尚忍不住开口叫唤了起来。本来他是想大声叱喝这个不懂规矩的粗汉的,可滑到嘴边却看见吾丘鸩满脸因为愤怒而狰狞的面目,心中隐隐有些害怕,便改口和声和气的说道。

    “大王,请激励三军。”

    吾丘鸩放开手臂,如同小山般的身躯轰然跪下,昂头拱手大声说道:“请用宫内财物充当军资,重赏有功之士,以重金招募敢死之人。”

    姬尚先是一愣,旋即勃然大怒道;“好你个吾丘鸩,竟敢打起寡人王宫的主意,你好大的胆子。”

    一旁的司马喜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很快又做出一副愤怒的表情,上前一步道;“吾丘鸩,你竟敢以下犯上,逼宫王上,可是想要造反吗?”

    吾丘鸩霍得站起身子,按住剑柄怒目回视道:“司马喜,这是我们白狄族人的事情,与你这个外人有什么关系!你若再敢多言相阻,我吾丘鸩必让你血溅当场。”

    司马喜面色微便,旋即又恢复如常,道:“将军请勿多心,本相并无他意,无非是提醒下将军注意下上下礼数和君臣之道。将军还有什么想说的,大可自便。”

    吾丘鸩见司马喜识相,这才怒气稍平,转头望向姬尚。事实上吾丘鸩中对司马喜这个善于谄谀的权臣极为厌恶,只是平日里碍于他相邦的权势所以不得发作。今日却不同以往,如今大兵压境,全城已经实行了军官,他这个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将军地位也变得举足轻重起来了,所以便也不再对司马喜加以颜色。

    姬尚面对着吾丘鸩咄咄逼人的气势,看着他如同小山般的庞大身躯,心中委实有些害怕。他这个中山王虽然为王十三年,大多时间却是在深宫中花天酒地的,平日里调动征召也是通过相邦司马喜去办的,极少和武将们接触。如今见吾丘鸩这么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心中委实吃不准这个家伙会不会一怒之下将自己的脑袋也砍下。

    飞快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司马喜,见他微微点头,姬尚这才回头丧气的点了点头,如丧考妣道;“好吧好吧,你都拿去都拿去。”

    吾丘鸩闻之大喜,连忙躬身道;“末将在此为军中的兄弟们拜谢大王厚赏。”旋即立刻派亲信们拿着王诏前去王宫搬拿财物。

    不多一会儿,数量满载金银的马车就赶到城楼,大赏三军的王命很快就传遍三军。城墙上的中山士卒们得到赏赐后,顿时士气大振,齐皆高呼万岁。

    姬尚见此面色才稍稍好看一些,心中却仍然肉痛不已。又面色苍白的望向身后的司马喜开口问道:“如今赵军如此势大,相邦以为寡人将何以处之?”

    司马喜微微欠身,神色却丝毫不见慌张,依旧那副淡然神色,行礼道;“王上不必过于忧心,灵寿城是先王恒王所建,城高池深,赵军绝难轻易攻陷,如此必将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赵国虽然势大,却持力不久,以二十万大军攻打我中山国,它国内的支出用度定是捉襟见肘。”

    “所以赵雍所欲着,无非速战速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久的坚守灵寿,令赵军深陷中山,如此赵军便不攻自破了。”

    一旁的吾丘鸩却冷哼一声道;“你说的轻巧,我只怕赵国没有力竭,我们中山国就已经支撑不住了。”

    司马喜只是拱手笑道;“将军有所不知,齐国的救援大军已经派出,正在赶往灵寿的路上。说只要我们坚守住灵寿,必能重创赵军,尽复我中山故地。”

    

第六十八掌 中山狼(六)() 
吾丘鸩闻言一怔,旋即惊喜道;“你说的可是实话?”

    司马喜断然道;“绝无虚言,我已得到齐国使者亲口许诺。齐魏韩三国联军如今已经攻破函谷关,秦国答应了割让河东之地向三国求和。一旦合约定下,则孟尝君将率领三国联军北上势压赵国,救我中山国。”

    “不出二十日,赵军必退,如若不退,你大可砍下我的头颅向三军谢罪,将军以为如何?”

    吾丘鸩面色犹豫的看着司马喜,见他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心中倒是信上了几分。况且司马喜就算再怎么阴险狡猾,他也是中山国的相邦,已经位极人臣,中山国若是长存不衰,他的权势就是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相反要是中山国完了,他的一切也就化为须有。

    吾丘鸩同时考虑到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城中的粮草问题。本来城中所存的粮仓,只够二十三万军民一月之口粮。若是采用小斛分粮的办法,再靠杀战马,应该能撑上两月。

    可问题就在小斛分粮必然激起军中士卒的怒气,要知道打仗是件很费体力的事情,每日只能以稀粥果腹,久之军中必生怨气,士气自然会大受影响。这也是吾丘鸩最为担心的事情,所以才想到借用宫中的财物来鼓舞士气,平抚军心。可财物再好也只是财物,不能填饱肚子的,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法。

    但是如果真的司马喜说的那样形势就大大不同了。齐国一旦出兵干涉,那赵国就将腹背受敌,临近中原的邯郸将面临着来自南方的威胁。邯郸若是有了什么闪失,则赵国根基动摇,国势势必一落千丈。所以赵雍绝不可能将主力大军冒险继续留在中山国内,只会回师邯郸以御强敌,这样灵寿之围便不攻自破了。

    也就是说中山军可以不用采用小斛分粮的办法来维持用度,大可以如战事正常的水平来分配粮食,也就不用担心士气低落的问题了。

    这个消息对正束手无策的吾丘鸩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心直豪爽的他丝毫没有掩饰脸上的喜色,连带对司马喜的讨厌也减了不少,看他觉得顺眼多了。

    要知道中山国之所以能顽强的存活数百年,齐国和燕国的鼎力支持功不可没。只是燕国陷入子之之乱时,作为盟友的中山王姬尚非但没有出兵相助,反而在司马喜的鼓动下联合齐国共同伐燕,攻陷了燕国大片的领土,国势一时大涨。可惜随后燕公子职在赵韩秦三国的强势支持下即位燕王,将齐军赶出了燕国,连带中山军也被打的大败而归,所占的领土全部吐了出来。

    对燕国的战争无疑是中山国国策上最大的一笔败笔,非但没有获得寸许土地,反而失去了燕国这个传统的重要盟友。燕人也是十分痛恨中山国这种对盟友落井下石的可耻行径,从此视中山国为死敌,如今中山国便也只能寄托希望于齐国一国之上。

    吾丘鸩正欲开口说些什么,却忽然听到远处赵军中悠长的号角声响起,面色不由一变。这时城墙上的中山军也是一阵骚动,一些有经验的军官已经开始大声呼喊下令。

    “怎么了?”姬尚急忙问道。

    吾丘鸩沉下了脸,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的说道;“大王,赵军要攻城了。”

    ……

    赵军丝毫没有掩藏他们实力的意图,在抵达灵寿城下的第一日,也不待休整,赵军就发动了一起规模浩大的攻城。

    伴随着悠长的号角声响起,赵军的营地内军号铿锵,锣鼓震天,无数的士卒踏着整齐的步伐,推着巨大的井阑和蹬城云梯,发出了山洪海啸般呐喊向灵寿缓缓逼近,最后先锋停在三箭之外的地方,列阵待命。

    灵寿城北面临水,西面和南面则是依山所建,临着山地,并不适合攻城队伍和器械的展开,所以赵雍巡视一番后,便决定放弃从这三面攻城。东面则是广大的平原,非常适合大军的攻城,赵军和中山军都齐齐将目光转向了这里,将东城定位进攻和防守的重点。

    赵雍高居马上,仰头面色肃穆的看向远处高大的灵寿城,高举起右手重重挥下。旗官会意,红旗翻动,随之远处低沉的鼓号缓缓响起,一只二万余人的骑兵飞快的脱离了中军方阵,迅速向灵寿城疾驰而去。

    最先出动的赵国那闻名天下的精锐骑兵,他们口中呜呜乱讲,散开来排成了散兵阵型,各自为战与城上的中山军展开了对射。

    中山并不擅长制作弓弩,再加上赵国骑兵的长弓都是精心制作的,射程自然远远大于普通中山国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