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殿当值的御史『毛』宁奏道:“大王,确实是六国共相苏秦,打六国旌旗,有车马二十乘,军士三百,一路鼓乐,其麾下袁将军先行奏报,人就在前殿。整个燕国全都惊动了,奔走相告,蓟城百姓听说六国共相苏子回朝,无不欢欣雀跃,扶老携幼地前往南门口迎候。”
“苏子?南门?六国旌旗?”易王喃喃重复。
“瞧你,孩子似的。”姬雪又出一笑,“来,为姐姐上妆!”
“这辰光怕是过南门了!”
易王总算从惊愕中醒来,在宫中连走几个来回,顿步急叫:“快,摆驾出迎!”猛又想起什么,转对身边太监,“传旨纪九儿,太后大礼停下!”
易王匆匆换上王服,召集宫中当值臣子迎出宫门。
宫前大街早已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众百姓扶老携幼,在大街两侧恭迎苏子。
远处,苏秦一行车驾正从南面招摇而来。
苏秦车驾渐近。
见围观者越聚越多,易王眉头一动,弯腰脱下王靴,光脚迎上。
这叫跣足出迎,是列国诸侯礼宾的大礼。众臣看见,无不弯腰脱鞋,光脚丫子跟在易王后面。
早已舍车步行的苏秦看得清楚,也忙踢掉鞋子。
两群人越走越近。
相距十步,苏秦弯膝跪地,朗声叩道:“臣苏秦叩见君上!”
“爱卿免礼!”易王紧步近前,扶起他,执其手,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半怪半嗔道,“爱卿啊,寡人早就存下一念,但凡爱卿回朝,寡人必当郊迎三十里。可……爱卿你这,说回就回,一点儿也不给寡人机会,成心让寡人夙愿成空哪!”
“爱卿免礼!”易王紧步近前,扶起他,执其手,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半怪半嗔道,“爱卿啊,寡人早就存下一念,但凡爱卿回朝,寡人必当郊迎三十里。可……爱卿你这,说回就回,一点儿也不给寡人机会,成心让寡人夙愿成空哪!”
“臣匆忙,未能及时奏报,请君上治罪!”
“呵呵呵呵,”易王迭声笑道,“爱卿贵为六国共相,小邦之君安敢治六国共相之罪?”
“君上有此言,臣愈加惶恐矣。”
苏秦弯腰又要请罪,易王一把扯住,笑道:“来来来,不说这个了。此地风寒,爱卿快随寡人回宫,咱们君臣得好好聊聊!”
春梅心里却是忐忑,小声问道:“要是他……来不了呢?”
易王执苏秦手回至宫中,客套几句,切入主题:“六国初纵,万事待举,苏子不期而归,甚出寡人意料。敢问苏子,何事如此紧迫?”
“回禀君上,”苏秦沉气应道,“若无燕国,臣无今日。听闻先君不堪旅途劳顿,龙体有恙,臣寝食难安,即行起程前来探望。臣紧赶慢赶,不想……”眼中盈泪,“依旧迟了!”
苏秦提到燕文公,易王再无话说,眼中挤出几滴泪,哽咽:“唉,此番会盟,公父御驾躬行,寡人忧心他的身体,屡次劝谏,说是愿代公父前去,公父只是不允。果然,公父他……”泣不成声,掏手绢擦拭。
“瞧你,孩子似的。”姬雪又出一笑,“来,为姐姐上妆!”
“唉,”苏秦长叹一声,“臣最忧心的也是先君龙体。盟誓之时,臣观察先君,见他龙体尚好,吃饭也无大碍。盟誓刚毕,先君突然起驾回燕,臣甚觉蹊跷,询问殿下哙公子,殿下也不知所以然。臣心里打鼓,想饯行也来不及。不想先君这一走,竟……竟成永诀!”哽咽几声,抬头望向易王,“敢问君上,先君回程如此匆忙,国中可有大事?”
“爱卿免礼!”易王紧步近前,扶起他,执其手,将他上下打量一番,半怪半嗔道,“爱卿啊,寡人早就存下一念,但凡爱卿回朝,寡人必当郊迎三十里。可……爱卿你这,说回就回,一点儿也不给寡人机会,成心让寡人夙愿成空哪!”
易王又拭几把眼泪,止住哽咽:“其实,国中并无大事,许是公父觉出异常,不愿客薨他乡,这才紧急起驾回返。寡人听闻公父回来,特使御医迎至武阳。听御医说,公父那时已经不行了。御医劝他在武阳暂歇几日,将养龙体,公父只是不允,坚持赶回蓟宫。结果,公父回宫当日,就……就……”
易王再次拭泪。
“臣欲去祭拜先君,跟先君唠叨几句,请君上恩准。”
“好好好,寡人同去!”易王转对已从甘棠宫返回的纪九儿,“摆驾太庙!”
君臣二人赶至太庙,依序行过祭礼。
春梅面无表情,呆呆地望着她。
苏秦凝视一会儿文公灵位,转对易王:“听闻君上已封先君夫人为太后,敢问太后玉体可好?”
“唉,”易王长叹一声,“公父薨天,母后伤心欲绝,一连数日茶饭不思,滴水未沾,一心追……追随公父……”
纪九儿脸『色』白了。
“哦?”苏秦佯作惊讶,“君上可否允准?”
“母后贤淑温良,母仪天下,深得燕人拥戴,寡人何能允准?”易王再出一声长叹,“只是……母后意决,寡人苦谏,母后不从。作为晚辈,寡人拗不过母后,欲允准,实非心愿。欲不允,则是不孝。不瞒苏子,寡人左右为难,正为此事烦恼!”
听到姬雪尚未行殉,苏秦长出一口气,闭目默祷几句,朝燕文公灵位连拜数拜,又转对易王拱手:“君上不予允准,足见君上厚德,实为燕国幸事,百姓幸事,君上幸事!”
“寡人幸事?”易王不解,紧盯苏秦。
苏秦意味隽永:“君上,天下风俗已变,人殉早被视为荒蛮陋习,遍遭摒弃,即使南蛮荆楚,亦视之为耻。前时楚门望族昭氏丧亲,其子昭阳身为令尹,率先破除陋习,放走为母行殉的童男童女三十二人,代之以陶俑,赢得荆楚万民拥戴。太后贤淑温良,母仪天下,今日亲行人殉,天下必将引颈而观之。君上倘若允准,叫天下何以看待燕人?叫燕人何以看待君上?君上又何以垂圣名于青史?是以臣贺喜君上,贺喜燕国!”
“苏子所言甚是,只是,”这番言辞使易王倒吸一口凉气,“太后她执意行殉,寡人实也无奈。”
纪九儿正欲引众走进宫门,一个宫女上气不接下气地飞奔而来,径朝宫门跑去,边跑边叫:“梅姐—”
“诚如君上所言,夫人挚爱先君。先君薨天,夫人伤心过度,执意行殉在所难免。据臣所知,夫人贤淑知礼,想必不会偏执于先君之私而忘君国大义。臣颇通心术,或可劝谏夫人改变初衷。”
见围观者越聚越多,易王眉头一动,弯腰脱下王靴,光脚迎上。
“如此甚好,”易王转对纪九儿,“速去禀明太后,就说一炷香后,寡人与六国共相苏子恭请太后圣安!”
御驾幸临,但没有一人如往常一样出宫跪迎。
走进甘棠宫,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甚至可以说,这股肃杀之气较几个时辰前巫人前来奉行大礼时更浓更重了。所有宫人站在宫厅两旁,尽皆衣素,各踩一只矮凳,各捧一根白绫,白绫的上方悬在头顶的横木上,而那根横木显然也是刚刚架起来的。
走进甘棠宫,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甚至可以说,这股肃杀之气较几个时辰前巫人前来奉行大礼时更浓更重了。所有宫人站在宫厅两旁,尽皆衣素,各踩一只矮凳,各捧一根白绫,白绫的上方悬在头顶的横木上,而那根横木显然也是刚刚架起来的。
第080章  起贪念逆子弑父 斥乱伦太后行殉(5)()
在两行宫人的尽头悬挂一道珠帘,珠帘后面端坐着冷若冰霜的姬雪,穿着她出嫁时的新娘装,一身珠光宝气。她的身后,立着同样冰冷的春梅,头顶也悬一根白绫,脚踩一只矮凳。姬雪前面的几案上摆着一只银制托盘,盘上立着一只淡灰『色』的瓷瓶,显然,那里面是她将要饮下的毒『药』。
这个庞大阵势使所有来访者猝不及防。
已进宫门的易王倒退几步,跌坐于地。
纪九儿赶前,急急将他扶起。
易王手指宫中,问纪九儿道:“快说,这……这是怎么回事?”
纪九儿初时也是惊愣,但旋即明白过来,又急又气,却又不好当着苏秦的面说破,只好嗫嚅:“老……老奴不知。”
易王跌跌撞撞地抢到珠帘前面,叩首:“母后,这……这是何故?”
“听说良辰到了,”姬雪冷冷应道,“本宫这要奉行大礼,追随先君。大王此来,是要亲自为本宫送行的吗?”
“这……”易王慌不能言,不住叩首。
“谢大王了。”姬雪冷冷扫他一眼,转对春梅,“梅儿,拿瓶子来,本宫该去侍奉先君了!”
“先君薨天,大王并未诏告列国,苏子何以知情?再说,细算起来,自先君薨天至今,并没多少时日,苏子即使得报,也不会这么快就赶到了。如果不出老奴所料,必是太后召他。”
春梅神清气爽地应了一声“哎”,放下白绫,跳下矮凳,转到前面,从银盘里拿出小瓶,正待拧开,易王扬手大叫:“母后不可,母后万万不可啊!”
“哦?”姬雪冷冷地看着他,“大王还有何旨?”
“母后……”易王涕泪交流,“儿臣不孝,儿臣恳请母后,莫……莫再行殉了!”
“苏秦还有一言,恳请太后垂听。”
姬雪再度“哦”出一声,冷冷一笑:“本宫侍奉先君是大王钦定的,吉日良辰也是大王钦选的,大王身居九五之尊,难道也要出尔反尔吗?”
易王语塞,只是不住叩首。
“大王龙体金贵,莫将头皮磕破了!”姬雪见他将地板叩得山响,冷冷说道。
易王手指宫中,问纪九儿道:“快说,这……这是怎么回事?”
“是……是儿臣戏言,儿臣知错了。儿臣叩请母后,莫……莫再行殉了!”易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