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御林军开道,旌旗飘荡,领首的是秦磊,他是李振亲自问灵帝要来的,现在已随了心愿跟随李振。
刘莹不舍的看着越来越远的洛阳,此去幽州不知何时能再回来,父皇您要保重。
一路上刘莹显得沉默,李振知道这是少女第一次离家远走,心情肯定难过,尽量陪在她身边。两人耳鬓厮磨,多日刘莹心情才有好转,开颜大笑。
蔡邕再也看不下去,两人打情骂俏的情景,如果不是身不由己,他真不想跟去幽州,只能躲在车中研究自己的文学,两耳不闻天下事。
幽州官道聚集多人,上到刺史刘虞下到县令,围成几群,见到开道的御林军,迅速排成几排。
御林军开路,见到大批官员聚集,拉马止行。
刘虞带头躬身喊道:“臣等恭迎公主殿下,驸马驾临幽州。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振与刘莹缓缓下了马车,刘莹抬手说道:“叔父请起,众位请起。”
刘虞起身,向前一步,面带微笑笑道:“侄女,许久不见一转眼就已嫁人成家,时间可过的真快。”
“叔父,父皇临走再三嘱咐,向叔父问好,今见叔父神采依旧,我想父皇定是欣慰,大汉天下还需要叔父等人多多操劳。”
“陛下。”刘虞热泪满眶道:“有劳陛下挂念,臣为大汉社稷出力,是臣等本份。时候已不早,请公主驸马移驾至行宫,臣把刺史府清理干净,做为行宫,望公主不要嫌弃简陋。等明天晚上臣设宴为公主,驸马洗尘。”
“一切全由叔父做主,有劳叔父。”
“刘大人辛苦了。”李振接话道。
刘虞面色复杂的看着李振,自从黄巾判乱,李振立功以来,短短几年,就从一介平民升为驸马,再到一州长史,这升官的速度窜的比自己这个老牌皇亲都快。
听宫中传来消息,陛下贬他出京为官,地方官随他选,许多繁华的地方都没选,怎么偏偏看上自己这个穷乡僻壤的幽州,这不是来分自己的权力吗。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两个皇亲国戚集中在一州,一个为刺史,一个为长史,今后可要多多提防他。
“哈哈,贤侄几年没见,没想到现在我们竟然成了一家人。当年我就觉得贤侄是个可造之材,没想到让我这个侄女慧眼识英雄,招为驸马。”
“当年刘大人的照顾之情,我始终铭记于心,今后还要靠大人多多指教。”
“呵呵好说好说,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没有外人的时候就别大人大人的喊,直接喊叔父吧!”
“是,叔父。”
“好,好,我们一起走吧!”
幽州刺史府改为公主行馆,御林军严禁把守。
奔波许久,回到幽州,李振心情难耐,终于可以安心,把刘莹安置好房间,便到蔡邕的房间。
“老师,等过了这几天,我便让人送你前去辽西,这段日子还要委屈你了。”
蔡邕摆手道:“我知道现在不适合出现在这么多人面前,等见到琰儿,我就会云游天下,去寻山玩水。”
李振心惊,好不容易请来一位大儒,而且还是未来的岳父,怎么能轻易让他离去。便道:“老师这怎么能行,琰儿现在正是需要亲人的陪伴,你怎么能离去。”
“琰儿交给你,我就放心。”蔡邕神情落寞道。
李振看蔡邕的表情,明白他还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是啊!以前是一位深受敬佩的官员,现在突然转为平民,谁心里不有点气。看来计划要提前了,给自己这位老丈人找点事做。
李振躬身一礼道:“老师我心中有一疑问,想请教老师。”不等蔡邕回话,接着道:“老师觉得大汉天下是平民百姓多还是世家子弟多?”
蔡邕轻轻一笑,想都没想道:“当然是百姓多,如果天下人口分十分,世家占十分之一,百姓占十分之九。”
“是啊!百姓人口居多,可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朝廷举孝廉为官者大部分全是世家子弟,而寒门占多少?难到寒门就没人才了吗?不,我反而认为寒门人才居多,只是他们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能学习的机会。”
“可这个机会却是难得一遇,因为大部分书籍全被世家收藏,他们不会轻易教授与寒门,久而久之就造成,每当朝廷举孝廉为官,就是世家子弟,可世家子弟身后的世家每个人都有私心,他们以官谋权,圈占土地,造成平民百姓无地谋生,只能靠世家为生,如此长久下去寒门子弟哪有出头之日。”
“哪你准备怎么办?”
李振自信道:“我准备建造学校,以五岁小孩为基,分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以启蒙为主,中学以教育为主,大学以民生为主,至于其中细节以后还要细细研究。”
蔡邕脸色透红全身颤抖,不知是听出李振的话激动而成,还是被这些话惊吓住。如果李振真的把学校办成,那么不用几年就能动摇世家的根基。
“老师觉得是否可行?”
“我看可以,可以,这样以后朝廷能用的人才就更多了,这可是好事得上报陛下。”
“老师上报的事不急,我们现在只是在讨论,耽误之际是先把学校的领导人定下来,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动。而这位领导人必须是当朝名人,能让世家都避让三分的人物,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学校。”
蔡邕听了半天明白了,这是在打自己的主意,让自己当这个领导人,哭笑不得道:“好家伙连老师你都敢戏弄,不过我应承了。”
“弟子在这里替寒门子弟拜谢老师。”
215 论辽西发展()
? 傍晚,公主行馆热热闹闹,刘虞为刘莹介绍幽州大小官员,刘莹知道丈夫要在这里发展,必须要跟这些人打好关系,于是都好颜相待热情对人,不论大小官位对以礼相待。不一会儿幽州官员对公主都有一个好的印象。
刘虞看的心肝乱跳,宫中出来的没一个省油灯,一个年轻这么小的女孩,拉拢人心的手段都十分高明,还好这些官员不能长期与她接触,不然自己可就担心了。
李振跟着刘莹身边没有多言,介绍人时含笑问好,今天的官员全是来拜见公主,专程为她接风洗尘。
刘虞介绍辽西太守时,关羽站了出来,几年时间关羽看起来更加的沉稳。
关羽不急不躁躬身道:“辽西太守见过公主驸马。”
兄弟两人相见时都没急着相认,相视一笑。
刘莹不知关羽跟李振的关系,与其他人一样,热情问候询问一凡,关羽便退下。
刘莹跟刘虞一起,一一见到别的官员,直等宫女来报宴会准备好,众人才移位至别的地方。
在期间李振也认识了公孙瓒,这位白马将军,他很想问公孙瓒现在白马义从建起了没,如果没建是否要不要自己投一股。
宴会结束的第二天,李振正式上任幽州长史,长史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这也是灵帝保护李振的另一方法。
李振再次见过这些官员,送走这些人,便派心腹到驿站,等这些官员一一回到自己的地方,李振才带张飞来到关羽住的驿站。
驿站中关羽早就安排好人在外等候,等李振二人到来便迎进院中。
“大哥。”
“二弟,三弟。”
关羽早在院中等候多时,三人一见面,李振二人便单膝而跪。
关羽握着两人的手,眼眶含泪道:“好,好,回来就好,这次我们三兄弟终于可以再一起了,快起来吧!屋内还有人在等你们。”
“主公。”
“田先生,典韦,快快请起。”
李振没想到田丰和典韦也会在驿站。
“大家快坐。”
众人分席而坐,李振问道:“现在辽西发展怎么样?”
“辽西近来一向平稳,我们按照你的要求,一直大力购买马匹,如果我们现在要建立骑兵,最少能拉起五万。”关羽回道。
“马匹有这么多了,现在兵力分配情景怎么样?”
“兵力我们没怎么发展,只有五万,一万的骑兵,四万的步兵,如果出现突发事件这些步兵可以全转化为骑兵。毕竟只有一个郡,如果兵力太多,我怕会遭人嫌疑。”
“嗯,这些战斗力怎么样?”
“全都是经过血战的精英战士,我们平时都拉出去跟乌恒鲜卑各族作作战,以前这些蛮夷每当秋季都来辽西抢劫,可这两年我们主动出兵寻找小的部落作战,大小恶战经历十几场,可把附近的蛮夷吓坏了,最后他们派人到刺史大人那里,要求我们停止进攻各部落,不然他们视为挑衅两族和平,对大汉发兵,刺史就派人过来要我们以大局为重,军队就化整为零流到别的地方,做土匪继续杀蛮夷。”
李振知道刘虞对外实行的怀柔政策,可有句老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喂不熟的白眼狼,等大汉强盛时期就投靠,等朝廷削弱时,就狠狠上来咬几口着实让人可恨。可惜刘虞是个老实人,自己在恨这些夷族也不能摆到明面。“好,兵在精而不在多,军队有你们操练我很放心,说点百姓的情况。”
“自从三弟让人带回黄巾俘虏后,我就将其打乱,分批安排下去,把世家收回来的土地全分给了百姓,没房屋住我们建,没种子种官府借租,每年只要收一点税收保障郡府民兵的粮食就行,所以现在辽西家家都能解决温饱,而且许多人家还有余粮。这可把别的郡县百姓看眼红了,纷纷都想迁移到辽西,我怕跟别的郡县惹的不快,不然我就全收了。”
“哈哈,好,百姓只要有田种有饭吃有屋住,这样他们就满足了,如果这样的要求都做不到,我看这样的官员就没必要做了。”
“不错,百姓的要求是简单,可就是有许多官员做不到,他们苛捐杂税中饱私囊,百姓那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