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记住了今天的事情谁也不许说出去。”李振交代道。
”哈哈,我们知道了。“这可是关乎大汉两个中郎将的名声,谁傻的出去乱说。
81 夜入长社()
几人回到三十里外隐蔽性的营中,此时大营中的将士们全体都在休整,连日的赶路体力都快透支了,只剩下巡防营的人马在来回的走动,守卫大营。李振知道现在不可能不他们投入战场中,于是下令休整一天,晚上在继续行军,今晚准备打黄巾个措手不及,所以要恢复好体力,等待时机,而晚上是最好的行军选择。这还是得益于辽西军队,加强训练了夜晚行军的项目,这些天,每日每夜的玩命训练才让这些新兵适应,不然没几个将军敢在夜晚带着军队行军打战。
休整一天后,将士们的体力逐渐的恢复,李振下令就地吃饭,当然吃的全是干粮,在离黄巾这么的进,生火做饭那是不要命的行为,容易引起黄巾的注意。
等到夜幕降临,所有的人全在躺地下闭目养神,新加入的士兵,以前是黄巾军,从俘虏营里挑出来的,这些人不适应大战前的气氛,在地下来回的滚动。以前做当黄巾军的时候,全是吊儿郎当的样子,行军打战也是紧紧缩缩的,那像现在全军一声不吭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有的也只是听到呼吸声。而辽西的老兵都是见惯了血,打了多次仗的人,习惯了这种行军的日子,躺在地上倒头说睡就睡,而且睡的还很香很甜。新兵们则是羡慕地看着这些老兵,当会时间一到就要上战场了,这些人真的一点都不紧张吗?
快到寅时的时候,李振让人叫醒所有将士,下令检查武器装备和战马,半个时辰后李振带领全军向长社进发。路上三军没有一个人说话,就连马蹄也用稻草包好。马嘴上套好了辔头,防止行军时候马鸣声吵醒黄巾军,离长社只有十里的路程,李振停了下来,三千骑兵上了战马,一千大戟士,一万多的步兵全都紧紧跟在队伍最后面。
当李振下令冲锋时,三千骑兵率先攻进黄巾的军营,张飞、典韦各领一千多人四处的放火,铁骑所到之处,均是大火焚天,到处的奔走呼号声。张颌带领大戟士负责杀伤从大帐冒出头的黄巾军,一万多的步兵随后补刀,然后快速向城门靠近。
黄巾军的后营发生大火,一片的混乱,哭泣声传遍大营,城中的黄甫嵩和朱儁听到也急忙赶到城门,见到波才后营大火,朱儁大笑道:“可能是曹操带的援军到了,刚来就替老夫出了口恶气,真的痛快,我们马上派人去接应。”
“我们先到城墙上看看再说。”黄甫嵩拉着要出城的朱儁,现在夜黑风高的,谁知道外面的情况,先看看再说。
两人站在墙头,向下看去,只见前方的火光通明,波才的后营现在到处着火,一队骑兵和步兵正在奋勇杀敌,城下也跑来上千人。朱儁见到外面的军队打的旗号是“李”字,不是曹操的援军,不解问道:“义真,我们援军中有姓李的吗?我怎么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别的地方派来的人马吧,不管如何,我们还是派兵去接应吧。”皇甫嵩也不明白,附近好像没听说有李姓的将军。
“不急,再等会吧!派人叫喊下,问清楚是谁的部队?”朱儁这时候拉住了皇甫嵩,派人朝下喊道。
而这时波才也组织了三万人支援后营,李振知道黄巾军的后营少说也有三万人,现在要是被围在这里,恐怕自己带来的人马全部都要交代在这里了,于是下令骑兵掩护步兵想长社城退。
李振为了躲避黄巾锋芒,冲出黄巾大营来到了长社城下,见到城下兵马还未进城,对离自己最近的士兵问道:“怎么回事?”“将军,上面的人要将军亲自回话,才能开城门。”这皇甫嵩和朱儁两人还真是谨慎,李振想到,抬头大喊道:“上面的可是皇甫将军和朱将军,在下奋威将军、辽西太守李振,受幽州刺史刘大人之命,前来增援。”
皇甫嵩听到声音认出了李振,呵呵笑道:“原来是李大人,快开城们接应。”朱儁在一旁听着好像皇甫嵩认识来将,轻声问道:“这人是谁啊。”“他就是当年特召的李振,在辽西打败了乌恒人,还是你好友蔡邕的女婿。”皇甫嵩解释道,当年他在蔡邕家宴上见过李振,而朱儁当时在外,回到洛阳只听说过,没机会见过李振。喃喃道:“原来是他啊!”
李振让步兵先行进城,后面的骑兵组成及排严密的监视黄巾军的动作。波才赶到城下时,见到前方的骑兵列好队形,城上的弓箭手也全都做好准备,本想趁机会攻进城看来不成了,下令撤兵回营,救援后营,这次后营被李振烧毁了黄巾将近一半的粮草,伤亡了一万多,其中大部分是属于踏伤火烧伤,这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士气。
进城安排好将士后,李振带着张飞和典韦来到中营大帐拜见黄甫嵩和朱儁,张颌和周仓留在军营处理事务和安排人照顾受伤士兵,一场大战下来,虽然没有损失什么,可也伤了不少士兵,这些事务都需要去解决的。
李振进入中军大帐,见到黄甫嵩和朱儁,还有一众将士正在商讨破敌的对策,气氛有些沉闷,被围城到李振带来的兵马,还是有些杯水车薪作用不大,而且李振带来的一万多人马进城,加重了城内粮草的消耗,本就不多的粮草,现在还要在添一万张口,这让黄甫嵩和朱儁很郁闷,不知道李振为什么要把人马带进城里。
“末将拜见两位将军。”李振行礼道。虽都是将军,但李振他们属于杂号将军,皇甫嵩和朱儁是真正的中央军,官衔比李振高。
两人虽然郁闷,但人现在都进城好意来支援他们了,总不能哭丧个脸,热情喊道:“李将军不必多礼。”两人先后感谢李振来支援,接着又称赞李振一凡,什么年轻有为,国家栋梁好话不要钱的说出,然后道:“李将军进城来,可是想到好计策来破敌。”
李振这是才明白,好话不要钱的说出是为了要计策,难道皇甫嵩还没想到火攻破敌,对了这时候还缺少大风,那我现在献计给他不是大功一件,在心中计较下,想到还是不行,皇甫嵩缺风,现在我也是需要风才行。
皇甫嵩和朱儁见李振深锁眉头,不敢打扰他的思路,让全体将校安静了下来。李振清醒后见营中的人都望着他,苦笑道:“两位将军都没好的计策,振刚到怎么会有好的办法?”帐中的将校听了失望又有些欢喜纠结的样子,要是李振真的刚到就有好办法破敌,那他们这帮作战多年的人不是连一个人也比不上。皇甫嵩和朱儁失望地对了一眼,然后就把营中的将校一个个的介绍给他认识,李振一一见过之后对帐中最后一人引起了注意,此人现在是朱儁的部将,此人容貌不凡,身材高大,站在朱儁身边,比朱儁高出一头,偏着头正含笑的看着李振,这人就是孙坚。
82 定计火攻()
李振对孙坚这个响当当的江东猛虎特别的感兴趣。孙坚据传是兵圣孙武的后代,有勇有谋作战凶猛,独挡一面,可战争无情,最后战死沙场。后世评论三国有六虎,五虎属刘备,一虎在江东,这一虎就是指孙坚。
此时的孙坚名声不显,见到李振过来,孙坚此时正偏着头含笑看着他,李振上前笑道:“将军威名,耳闻不如面见,今日得见,实属荣幸,。”
孙坚性格豁达,见李振比自己的大儿子大不了多少岁,却已经名声在外,主动上前示好,苦笑道:“李将军谦虚了,你的英勇事迹我早已听闻。你年级虽小却战功显赫。想我前几日还差一点丧命了。”
孙坚虽然作战悍猛,但带领的军队只有他自己在淮水、泗水一带招募的一千精兵,而且十几天前他趁胜追敌,单枪深入,一不小心受伤落马,横卧草丛之中。当时军士分散,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骑战马跑回营地,用蹄掌刨地咆哮嘶鸣,将士们跟随战马找去,才在草丛找到了孙坚。孙坚回营休养了十几天,现在才伤势有所好转,不然这些天的围城,孙坚火爆的脾气怎能在城中忍受。
朱儁和众人都不解,为什么李振对孙坚这么有好感呢?。李振见就是孙坚本人就忍不住的兴奋,见众人疑惑,也懒得去解释,只是邀请孙坚有时间一起到他营帐中喝酒。
众将士讨论了会军情,可也没有好的破敌之策,皇甫嵩和朱儁也是一愁莫展,只能下令各回营中,就地待命。
接下来的几天,李振每天待在训练营中,看着将士们训练偶尔约孙坚来自己的营中喝酒聊天,等待来人通知自己去中营开会,见到会中其他人一个个焦急如焚的样子,李振倒也显平常。李振心里清楚历史上皇甫嵩最后是怎么打败黄巾军的,而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
这天也跟平常一样,回到大营,时候已经不早了,李振准备休息时,就听到外面刮起大风,突然的他高兴地蹦起来,大呼道:“立功的时候到了。”随即叫上张飞、典韦一起又来到了中营。
皇甫嵩和朱儁两人已经合衣休息,听到外面来人汇报李振求见,心中疑惑,刚才不是才讨论过军情吗?怎么这时又来了,难道想出来的好的对策,便快速的起来,来到营帐中,皇甫嵩大老远的兴奋地直喊道:“这么晚了,李将军难不成有好的消息啊?。”
李振起身行礼道:“将军,刚刚回到营中突然计上心来,或可破敌。”
皇甫嵩和朱儁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朱儁大喊道:“快快讲来。”“不急,等人到齐了,再一起讨论下。”皇甫嵩派侍卫去通知各营的将校,速来中营一趟。
将校们再次来到中营,个个昏沉着,刚睡下就被来人吵醒,不免显得不悦,但是心中也不少疑惑。便小声问道,出什么事了?就说道:“李将军有何妙策,现在只管道来,到时候我记你头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