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现在就将你送到巴林部。”吴宇点头。
一个月后,大明陕西边境。
一辆辆马车是涌进大明边城,车上满是粮草。
洪承畴看着满车的粮草,他那刚毅的脸旁上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来人!”洪承畴沉声道:“立即给胡大人传信。告诉他不必再征税了。粮草已经有了。再过几日本官就能出兵剿灭反贼。”
“是!”属下领命而去。
这名属下刚出去。就见一名传令兵是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他一进来就立即喊道:“大人,不好啦!胡大人征收赋税引起民变了!”
“什么?!”洪承畴脸色一变。他立即沉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是。”传令兵喘了口气,这才开口道:“这事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胡大人……”
第二百三十章胡廷宴下台()
原来半个月前,胡廷宴看着离自己立下的军令状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他开始逐渐变得不安起来。
说实话凭胡廷宴这么多年混迹官场的经历,是不会轻易立下什么军令状的。
但当时在他面前的可是仙师。他清楚仙师意味着什么。
他投靠魏忠贤,可以得到权,可以得到钱。但魏忠贤却不能给他延年益寿,不能给他长生不老。
胡廷宴想要长生,因为他怕死。尤其是现在,现在他已经是封疆大吏,一方大员,生活安逸奢华,越是这样,他就越不想死。他想要这样永远下去。
所以他才下军令状,想让吴宇看看他的能力,给吴宇一个好印象。
因为他听说吴宇收过两名弟子,所以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做好了,说不定仙师就会收自己为弟子。那样,自己就离长生不老就……
想到这里,胡廷宴心中就一阵火热。
而现实却无情的打击了他,没有粮草,军队就无法行动,就无法剿灭反贼,那自己立的军令状……
现在不是自己能不能成为仙师弟子的事了,而是自己能不能保住一条小命了。
所以胡廷宴才会不要命的死命催手下人去征税,哪怕百姓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他还是死命的征税。
就这样,矛盾终于激化,百姓是忍无可忍,发动了起义。
洪承畴脸色阴沉无比,这胡廷宴为了一己之私,竟造成如此局面。他顿时感到事情有些棘手了。
“民变现在如何?地点在哪里?”洪承畴问道。
“民变现在已经扩大,地点在陕西府谷县。”传令兵回答道:“反贼首领名王嘉胤。王嘉胤现已集结反贼五万,占领了府谷县。并且不断有流民前往投靠。”
“五万。”洪承畴眉头皱了起来。他并不是惊讶反贼人多,说实话别说是五万,就算是十万,洪承畴也不惧。
真正让他看到棘手的是,眼下有王二与王嘉胤两处叛乱,他不知道先剿灭那一方好了。
他现在感觉是分身乏术,自己的兵力就那点。
其实以洪承畴总督的身份,本不该只有这点兵力的,但魏忠贤等人提防洪承畴,所以就削了洪承畴近一半的兵力。
洪承畴现在手中,只有不到五万,再加上分派到各的镇守的兵力,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就只有两万多人。
想了想,洪承畴决定还是先剿灭王二这伙势力,而至于王嘉胤,他决定派各地守军去对付他们。实在不行,牵制住他们也行。
其实大多数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挺弱的,说得不好听的话,这些农民起义军完全是一伙乌合之众。
五万起义军,洪承畴只需派几千人就可以将其击败。
击败容易,但想彻底剿灭却很难。因为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所以需要更多的人手来包围,来追击。
“传本官之令!”洪承畴想了想下令道:“命,参将杜少武率军一万进攻王二反贼。参将何进率军五千围困反贼王嘉胤。”
“是!”传令兵领命而去。
洪承畴看着传令兵的渐渐离去的背影,是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突然又开口道:“传我将令,命游击上官峰率军三千驻守宁夏镇,游击张奇率军两千驻守甘肃镇。”
“是!”
陕西西安府。吴宇脸色难看的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胡廷宴,是冷笑道:“胡大人,你是不是该给在下一个交代啊?九千岁让在下来陕西剿灭反贼的,而现在在下不仅反贼没剿灭,还又多了一股反贼,你这让在下怎样去和九千岁交代。”
“都是下官的错!都是下官的错!”胡廷宴跪在地上,是一个劲的磕头求饶道:“下官不该不听仙师的话,下官不该征税,从而导致民变,这都是下官的错!只求仙师能饶小的一命!”
“饶你一命?”吴宇冷笑:“这话你还是和九千岁去说吧。”
说完,吴宇是转身离去。
天启六年六月,言官御史纷纷上书弹劾陕西巡抚胡廷宴,称其贪奢无度,致使陕西民变,其行为恶劣,当诛其九族。
一天后朱由校下旨,免去胡廷宴,削籍为民,永不录用。
同时任命洪承畴为陕甘两省总督,全权负责两省剿贼之事。
吴宇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至于胡廷宴为什么没有判死刑,恐怕是魏忠贤收了胡廷宴不少银子。不然以魏忠贤的性格,早就把胡廷宴给剐了。
而至于洪承畴,恐怕魏忠贤等人已经意识到这陕西只有洪承畴能控制了。
以洪承畴在上次蒙古大战中的表现,他们也只能如此。
而且吴宇还把蒙古发生的事告诉了魏忠贤。此外,吴宇还将有修者在陕西活动过的痕迹告诉了魏忠贤,并且确定修者与农民起义有关,他在信上还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恐怕要不了多久,陕西多处都会发生农民起义,他让魏忠贤做好心里准备。
魏忠贤当时就气得暴跳如雷。蒙古也就算了,他还可以派兵应对,可这修者,就只能靠吴宇了。
基于以上的原因,魏忠贤只能让洪承畴总督陕甘两省军务。一方面来剿灭反贼,另一方面则抵御可能发生的蒙古军队的攻击。
洪承畴在得到任命后,是雷厉风行。不出半月就击败了王二与王嘉胤两支农民起义军。
王二与王嘉胤被洪承畴击败后,转入山谷,打起了游击。
与此同时,陕西其余各地也相继发生农民起义,并且声势是不断扩大,大有席卷全省之势。
洪承畴是分身乏术,无奈之下,他只能改变了原先全歼反贼的计划,他决定先派兵击败农民起义军,然后在逐步推进,压缩农民起义军在陕西的活动空间。
说实话,他这个方案也是无奈之举。毕竟陕西省太大了。他兵力有限。
说起来陕西除了洪承畴手中的兵外,其实还有其他的军队,那就是各地卫所的军队。
只不过现在陕西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卫所已经腐化得不成样子,再加上粮草不够,洪承畴只希望他们不反就不错了,那还指望他们出战剿贼。
第二百三十一章凉州城()
所以洪承畴重新布置了新的军事计划,他将原先调往甘肃,宁远两镇的五千守军,回调一半进行剿贼。
同时他通知四川巡抚尹同皋,让他派军前往两省交界处,防止反贼流窜到四川。
尹同皋得信后,立即派神宣指挥使吴三桂率军抵挡。
就在吴三桂刚刚率军抵达两省交界处,陕西一伙流盗由保宁入川,正好碰上刚刚到来的吴三桂。
吴三桂见此情形大喜,他乘对方还在愣神之际,是率军狂攻。
流盗惨败,被吴三桂斩盗贼首领三人,将其重创。
流盗立即转向重新逃回陕西,却被随后赶来的洪承畴大军给围住,一番激战后,这伙流盗全灭,没一个活口。
同年十月,另一伙流盗从眉林沟入犯,遭到当地守备王虎迎头痛击,斩杀其首领纪守恩等人在内一共十二人。
流盗打败,逃往宁羌界,王虎紧追不舍。
后又追到秦蜀两道,由于职权所限,王虎就没有在追击,后他写信给陕西各道府,让他们通缉这伙流盗,随即打道回府。
陕西各地的起义不断,每天都有军队在交战。陕西是哀鸿遍野,流民无数。虽说官兵极力剿贼,但奈何是越剿越多。整个陕西局势大有失控之势。
整个陕西宛如一碗沸腾的开水,到处冒着热气。
而作为魏忠贤派往陕西负责修者事情的吴宇,却是一连半个月没看到人影。
就连洪承畴都不知道吴宇去哪里了。
他那里知道,吴宇已经将整个陕西走了大半。他在找人。
没错,吴宇就是在找人。他在找四个人。
第一个就是那名精进寺的修者。吴宇后来打听过,那精进寺内传闻有一名得道高僧,后来在民变后是不见了踪影。吴宇怀疑那名高僧与王二起义有关。所以他就到处找那名修者。
吴宇自然不是到处乱找。既然他已经认定农民起义与那名和尚有关,那他就前往那些造反的地方,去寻找蛛丝马迹。
而至于其余三人,他们分别是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
李自成陕西榆林人,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后朝廷裁撤驿卒,李自成失业后因杀人去投军,后因军饷问题,起兵造反。
高迎祥陕西安塞人,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后参率众起义。
张献忠陕西定边县人,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后组织农民起义。
这三人对于后世人来说,实在是如雷贯耳。他们三人的能力实在是太大了。
吴宇当初一进陕西,就准备找这三人。可当时由于王二与粮草之事,他就只能先将这事暂时放在一边。
现在他是终于有时间去找这三人。对于吴宇来说他要是能找到这三人,那明朝就被他救活了一半。
所以吴宇这一路上是心急如焚。他怕那精进寺的和尚先他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