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吴宇一愣,一个绝妙的人选是出现在他脑中。
英国公府,崔成秀是静静的听完了属下的汇报。
这世上本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承恩带客氏进宫的消息,在吴宇解除了皇宫内那些太监宫女身上的控制后,就彻底在整个京城传开了。
除了吴宇与张嫣杨婉若三人的事没人知道外,其余的包括张嫣与朱慈炅差点被杀的事,也被传了出来。
一时间京城哗然。
不少人是纷纷痛骂王承恩,同时也是暗暗庆幸不已。
幸好国师赶去及时,不然大明就……
与普通人的骂声一片不同,崔成秀当时得知这个消息时,是吓出了一声冷汗。
奉圣夫人!竟然是她!
崔成秀在心中是暗呼侥幸,幸好王承恩没说自己与客氏的事。
不然自己就惨了。
其实他那里知道,关于客氏与他的事,王承恩早就如同竹筒倒豆一般,是一股脑的都告诉了吴宇。
第四百零五章朝会()
客氏是魏忠贤的对食,也可以说是魏忠贤的女人。
而崔成秀则拜魏忠贤为干爹,所以这样算来,客氏应该算是崔成秀的干娘。
而崔成秀竟然……
这事可以算得上是乱伦了。
这要是传了出去,那在这极重声明的古代,这崔成秀就不用混了,直接辞职吧。
所以王承恩得知此事后,就把这当成要挟崔成秀的把柄。
而吴宇当时听说此事后,是脸色有些怪异。
他没想到,崔成秀竟然还有这个嗜好。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毕竟在他看来客氏这个女人,根本不能把她当做人来看。
而且他也不想管此事,自己眼下还有两个女人的事没解决呢。
而且再说了,客氏如今已经死了。
在追究崔成秀也没什么用处了。
并且这次事件,与崔成秀也没什么关系。
而且崔成秀可是难得一见到人才,要是自己因这事把崔成秀炒鱿鱼了,那大明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交给谁去办。
所以思虑及此,吴宇便没有管这事。
吴宇所想的,崔成秀自然不知道。
他还在为逃过一劫而庆幸。
而当他听完属下的讲述后,是立即皱起了眉头。
“你是说国师在皇宫内呆了数个时辰,而且乾清宫也残破不堪吗?”崔成秀皱眉问道。
“不错。”属下点头。
“那可知这几个时辰内发生了什么?”崔成秀问道。
“这个不清楚。”属下摇头:“当时皇宫内所有的太监宫女要么被王承恩支开,要么就被那神秘的仙师控制住了,就连那些侍卫都被那修者给杀了。所以对于乾清宫发生的事,没人清楚。”
“这样啊。”崔成秀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继续问道:“乾清宫的破损程度如何?”
“破碎程度不严重。”属下摇头:“据事后打扫的宫女说,乾清宫内主要是一些摆件和装饰被破坏,墙壁上也只有极少被破坏的痕迹。”
崔成秀听到这里,不由得是奇怪起来。
他不是没见过修者的出手。
修者的出手以惊天动地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修者的修为要是越高,那战斗的场面也就越惊人。
而国师的修为他听玄仙师说过,那可是深不可测,连他都不是对手。
而修为如此之高的国师在乾清宫内与那名修者激战了几个时辰,乾清宫竟然还保存大致完好。
这实在是有些出乎崔成秀的意外。
按照他想来,既然国师与那修者激战了数个时辰,那就说明那修者的实力也极为强大。
而两名修为通天的修者激战数个时辰,不说一个乾清宫,就算整个皇宫都被毁了,他都不会感到意外。
可如今皇宫不仅保存完好,就连乾清宫都无大碍。
这不禁是让他感到有些疑惑起来。
这里面到时是怎么回事?
他是百思不得其解。
想了半晌,他还是想不出原因出来。
算了,修者的事那是自己一个凡人能够知晓的。
最后他是苦笑一声,摆了摆手,示意手下出去。
刺杀一事,随之时间的流逝,是逐渐被人遗忘在脑后。
而在这段时间内,吴宇与崔成秀是忙上忙下,安排各种事情。
经过几天的努力,崔成秀是终于把吴宇的一系列政策是整理成奏折,只等上朝时,上奏给朱慈炅。
乾清宫也在这段时间内,是修缮一新。
修好的乾清宫与以前一模一样,似乎那场大战根本就没有再这里发生过。
自从金兵进攻京城,整个朝廷就停朝了。
眼下金兵已退,朱慈炅终于下令恢复早朝。
此时离上次乾清宫一事已过半月,朝廷开始恢复早朝。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忙碌,朝廷终于是重回正轨。
一些在大战时积压的奏折与战报是终于可以上奏。
金銮殿之上,朱慈炅是坐在龙椅之上,而张嫣则垂帘于一旁,吴宇则站在朱慈炅身旁。
在他们下面,最前面的是王承恩与崔成秀,而在他们后面的就是一干文武百官。
由于这是一两个月来的第一次早朝,所以百官上奏的事极多。
一连奏了两个时辰,还没弄完。
一干大臣对此是没什么感觉,而坐在龙椅上的朱慈炅则有些坐不住了。
他年纪小,本来就好动,能安安静静的坐一会儿已经不错了,而眼下一坐就是两个时辰,他是有些受不了了。
要不是有张嫣在一旁,恐怕他早就吵着要退朝了。
而就在这时,崔成秀站了出来。
看到崔成秀站了出来,吴宇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重头戏来了。
关于改革一事,崔成秀与吴宇商讨了很久。
方案商讨了出来,但想要实行,这难度就有点大了。
眼下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他们的方案必须在朝会上通过,只有这样才能昭告天下,全面实行。
其实要是吴宇强势一点,可以直接越过这些百官,强行在大明推行这一系列的改革。
这样可以省很多事。
但吴宇清楚,这样虽说省事,但其结果可能就会不尽人意。
他如果越是强势,那些百官可能碍于他的身份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肯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拦。
他越强势,那反弹力有可能就越大,到时候事情可能会适得其反了。
所以鉴于此,吴宇才决定在朝会上讨论此事。
当崔成秀请奏裁员卫所军,调卫所军参战时,朝堂之上基本没人反对。
对此吴宇也是心知吐明,眼下站在朝堂之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六部京官。
这卫所军没涉及到这些人的利益,所以当然没人反对。
而当崔成秀提出租借藩王已经官田时,朝堂上顿时是一片哗然。
藩王什么的,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可官田就跟他们有关了。
不少人是当场表示反对。
对此崔成秀是耐心解释,说朝廷眼下只是借,并不是买他们的地,只要过几年,土地还会还给他们的。
一旁的吴宇也开口帮助崔成秀。
一听吴宇都在帮助崔成秀,那些反对的大臣们立即就不做声了。
不过关于租田的费用,一帮人是吵得不可开交。
这些达官显贵,一个个争着抢着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的穷,穷得快揭不开锅,就等着那几亩赐田养家糊口。
要是租费太低,恐怕他们会家破人亡。
第四百零六章昆仑()
对此,吴宇与崔成秀是无可奈何。
其实对于那些官员手中的田,吴宇是十分郁闷。
他查了一下,那些官员手中的田大都都是赐田,也就是皇帝赐的。
明朝建立,当初无立锥之地的朱元璋上台了。
深山出太阳,翻身把歌唱,面对共同打天下的弟兄们,朱元璋大手一挥。
丞相、勋臣及以下百官,统统分田,名曰赐田。多者高达百余顷,亲王乃至千顷。
公侯暨武臣亦赐公田。至于在前线打仗阵亡的将领,更要赐给公田。
十五世纪中叶以后,诸王、公主、皇亲、大官僚、宦官、大寺院主向皇帝请乞庄田之风盛行。
大家一起向皇帝伸手,皇帝很受用,经常如约赐给。
皇帝赐田面子上是爽了,官员们腰包鼓了,可就苦了那些百姓。
但奈何皇帝就是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你又能怎么办。
对于如此大方的土豪,吴宇也是无可奈何。
而到如今,大明皇帝赐下的田是不计其数,而这些就即将成了压垮大明的一根稻草。
而吴宇眼下就是要这些赐田。
这就是典型的身前及时享乐,死后那管他洪水滔天。
对此吴宇也是郁闷无比。
崔成秀身为首辅,自然不可能和那些大臣在朝堂上像泼妇一般争吵。
这种事就交给了投靠他的手下,一干崔党成员与那些大臣是吵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
一个个是撸胳膊挽袖子,就差动手了。
“放肆!”王承恩是终于忍不住,是寒声道:“朝堂之上,不准喧哗,再有犯者,廷杖五十!”
此言一出,一帮大臣是噤若寒蝉。
虽说王承恩的名声比魏忠贤好上不少。
也没魏忠贤心狠手辣,但他毕竟也是执掌东厂之人,这话一出,无形的杀气是显露而出。
一干大臣感受到王承恩身上的冰寒之意,立即是乖乖的闭上了嘴。
王承恩虽说也是太监,而且还是东厂厂督。
但他在行事作风上,比魏忠贤低调许多,也没魏忠贤那样心狠手辣。
再加上有吴宇和张嫣的支持。
所以一干自诩清流的大臣自然也就没有再对所谓的阉党是喊打喊杀的。
如今朝堂之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