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赳赳华夏,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东亚中华,如日凌空!百年国耻,今朝雪恨!
龙战四野,纵横八荒;披坚执锐,开疆拓土!
九州雄狮,炎黄虎贲;征战天下,谁与争锋!”
横卧贯穿了整个西伯利亚和中亚的各个铁路交通线上飞沙走石、铁流滚滚,雄赳赳气昂昂开赴向乌拉尔前线的东北军东路、西路、北路三大集团军群共计200余万士气高昂到沸点的官兵们齐声长啸着这首气吞山河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华志》,豪气万丈的歌声直震长空。蛛网般纵横交织的铁路和公路上,迷彩色的大军洪流和成千上万辆坦克战车、成千上万门火炮一起蜿蜒不断地横扫向前方,扬起的灰尘铺天盖地、气势恢宏;空中战机如云,在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声中,成千上万架战意昂扬的东北军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攻击机遮天蔽日地在苍穹碧霄间排成密密麻麻、壮观威武的阵型接连不断地呼啸而过。军官们意气风发,士兵们斗志昂扬,苏联战场上和太平洋战场上一个接一个的巨大胜利让此时每一个东北军官兵的心中都充满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高度自信。攻占了珍珠港并击沉了美军五艘航空母舰和两艘战列舰后的东北军海军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此时世界第一的强大海军;而拥有着顽强的战斗精神、优良的战斗素质、丰富的作战经验、空前辉煌的战绩、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使得东北军的陆军和空军成为了和德国陆军、空军不相上下的世界一流军队。
秋明,苏联西西伯利亚西南部城市,西伯利亚铁路线中转枢纽。设立在这里的东北军前线总司令部内,三路集团军群的高级将领们济济一堂。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还是每个集群的最高司令:东路集群总司令于学忠上将、西路集群总司令苏炳文上将、北路集群总司令王以哲上将。三位上将在开战之初都是三星级上将,现在则都齐齐成为了四星上将,肩膀上的每一颗金星都代表着他们几十年来建设东北军的殚精竭虑以及对外征战的赫赫战功。此时,三位上将都神采飞扬、意气风发,坚毅果决的眉宇间尽皆蕴藏着运筹帷幄、指挥百万大军的谋略和胆略,以及对战争前景的勃勃自信。
“好啊!现如今,老毛子已经到最后的关头了,他们这是要把家底子都给抖露出来和我们一决雌雄喽。”王上将爽然笑道。
“这是最后的一战,一战定乾坤!”于上将重重地敲了几下桌子上的苏联地图,“苏联在这场战争一开始,就丧失了大规模的国土纵深优势。而苏联全国由于纬度高,日照时间少,大部分地区的粮食只有一年一熟,所以粮食匮乏,唯有黑海地区的气候还算可以,农作物产量高,历来是苏联的粮仓。如今,同样是苏联农产品基地的乌克兰已经被德军攻陷,那我军攻占高加索对于苏联的打击将是终极而致命的!现在,莫斯科已经裸露在了德军的兵锋下,而苏联在背后还有着乌拉尔山脉作为最后的一道天然屏障。如今,一旦莫斯科被德军占领并且我军成功横跨乌拉尔山脉斜插进了苏军最重要的高加索地区、顿河地区、伏尔加河地区,那苏联就直接宣告灭亡了。在此关头,斯大林自然要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困兽之斗了。鼎芳兄、翰章兄,苏联红军回光返照的最后战斗力,也不容小觑哟!”
苏上将道:“从情报上看,苏联将最终集结的兵力以及坦克、火炮、飞机等重装备有三分之二都补充进了乌拉尔方面军和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内。从表面上看,莫斯科似乎要比乌拉尔更加重要,但苏军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其实这个反常的安排推敲一下也不难理解,因为莫斯科的战事一旦吃紧,美军可以从西北亚地区登陆直接参战,并且美国的援助也可以通过北冰洋直接运往莫斯科前线。而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美国人就鞭长莫及了,苏军不得不现在就做好充足的准备,独立和我军决战。”
于上将和王上将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王上将沉吟了一下后,突然道:“现在整个苏联战争的胜负就取决于莫斯科和乌拉尔的这两场仗了。一旦我们取得了胜利,那苏联就彻底地被摧毁了。不过,你们说德军能一举攻克莫斯科吗?”
于上将和苏上将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他们都位居军队高层,是不屑用空话来自欺欺人的。于上将淡淡地摇头道:“莫斯科的冬天还有一个多月就来到了,到时候,那零下几十度的低温足以让德军的坦克开不动、大炮放不了,说实话,我对德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举攻占苏军重兵集结的莫斯科表示怀疑。希特勒节外生枝所制定的克里木战役虽然使得德军获得了克里木的油田并再次沉重打击了苏联,但是却白白浪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其实德军要是一开始就一心一意进攻并占领了莫斯科,那苏军克里木方面军最后也只能束手就擒。弃帅而击車…希特勒的战略思想我真是不敢赞同。”
王上将和苏上将的脸上都浮出了一丝阴霾。半晌后,苏上将摆摆手道:“好了,德国人怎么打我们也管不了,我们还是着重准备即将开始的乌拉尔会战吧。”他打开一份文件,正色道,“苏联此时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必须要赢得一场大规模的胜利,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不得不背水一战。根据陆军情报局和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斯大林这次真的是破釜沉舟地要和我们决一死战了。苏军乌拉尔方面军共有十九个新建集团军,总计兵员230万,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超过9000辆,其中约有一半是美国提供的‘谢尔曼’中型坦克和M…26‘潘兴’重型坦克,75毫米口径以上的各型火炮和火箭炮共3。1万门,作战飞机7000余架,包括2000多架美军的P…51‘野马’战斗机和B…24‘解放者’轰炸机等其他新式战机。”苏上将顿了顿,继续道,“而我军,此战共计投入八个整编集团军,总计兵员190万,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6600辆,其中包括2800辆新式的‘雪虎’主战坦克、‘雪豹’自行反坦克炮(德式“斐迪南”坦克歼击车)、‘突击虎’自行火炮(口径380毫米),75毫米口径以上的各型火炮和‘天火’火箭炮共计3。6万门,‘卡尔’自行臼炮200门,各型作战飞机1。1万架,其中包括1800辆‘飞豹’战略轰炸机,武装直升机740架。我们装甲力量的90%、火炮力量的80%、航空兵力量的60%都投入了此战,力求彻底地摧毁苏联红军的武装力量。少帅钦定整个会战的代号为——盘古。”
会议室内陷入了一阵静静的沉默中。于上将点起根烟:“真是…真是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大战,一举定乾坤的一战。基辅会战和新西伯利亚会战与这场乌拉尔会战比起来,都要黯然失色了。盘古,开天辟地者也。而我们,就是盘古手里的那柄开天战斧了!”
第二百一十一节决战乌拉尔(2)()
“乌拉尔会战涵盖了中苏双方三个规模空前的大较量,参战的双方坦克、飞机、火炮、士兵的数量以及双方坦克大战、飞机大战、火炮大战的规模都是史无前例、无与伦比的,都是难以想象地庞大,再加上这场会战的意义以及双方军队所表现出的决死精神,足以彪炳史册。”——张学良
莫斯科。
冬天的阴冷气息已经像幽灵般笼罩着整个城市,但是让这里的温度跌到零点以下的则是城外已经越来越近的战火。每条大街小巷都被肃杀而惶惶不安的气氛和支离破碎的残垣断壁给充满了,路边甚至能不时见到冻饿而死的尸首,到处都是一脸麻木、两眼空洞的苏联士兵和后备军部队,一百多公里外德军的炮声此时在莫斯科城内已经清晰可闻。
市中心一家古老的珠宝店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的女儿拉达赫鲁晓夫和未婚夫——苏联《消息报》的主编阿朱别依正在柜台前挑选着戒指,他们过几天就要结婚了。在这兵荒马乱、整个国家都动乱不堪的时候,不管怎么样,个人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两人正挑选着,“咚!”粗暴的一声撞击声,几个保镖簇拥着一个珠光宝气、趾高气昂的妖娆女人随着一阵破门而入的冷风一起走了进来。“加琳娜小姐,您来了,请进!请进!”老板立刻忙不迭地脸上堆满笑容迎上去。来的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女是苏联红军新任总政治部部长勃列日涅夫的女儿加琳娜勃列日涅夫。自从她的父亲在新西伯利亚战役中“以勤俭诚恳的工作英勇不屈地挽救了数十万平民并且随着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成功突围撤退”后,便立刻被斯大林作为东线战场上的正面榜样而下令加官进爵,而作为他的女儿也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拉达回过头,轻蔑地看了她一眼,嘴里冷冷地道:“逃兵的女儿。”
“哼!”加琳娜骄横地哼了一声,似乎根本就不屑看拉达一眼,直接对老板颐指气使道,“把你们这里最好的钻戒拿给我,快点。”
“好、好、好,请稍等,加琳娜小姐。”老板慌忙转回内房,取了几个镶金嵌银的首饰盒出来,打开后,里面的一颗颗成色上好的钻石在闪着令人迷醉的光芒,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种垃圾货也好意思拿给我?你简直是笑话我没钱!”加琳娜摆足了阔小姐的架子。
“老板!给我换个更好的来!”拉达也不甘示弱地道。
“好的,小姐!好的,夫人!”老板的头上冒出了一层汗珠,他小心翼翼地左右应付着,这两个后台如山的女人他谁也得罪不起。
店门再次被推开,一个衣衫打满补丁体型臃肿的老太太似乎很惶恐地走过来,一边走一边从内衣兜里颤颤巍巍地掏出一枚蓝宝石戒指。老太太哆哆嗦嗦地道:“老板,我想用这个戒指换点钱,可以吗?”
店老板接过戒指,仔细地用放大镜看了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