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祥子余犹未尽的样子,孙明志自语般地:“《心经》我喜欢读,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但其中的深意,还是吃不透。”
祥子回头,冲他温和的笑了笑,:“观音是等觉菩萨,他的境界可不是常人可以体会的。”
孙明志似有同感地:“是呀,关于空有的道理,经你上次解后,倒是明白了一些。但面对《心经》,又觉得深不可测。”
祥子抿嘴一笑,指着《心经》条幅念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顿了一下,祥子转身微笑着:“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就是,菩萨在一种很深的禅定智慧的境界中,照见五蕴皆空,而不是看见五蕴皆空。所以,没有随文入观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经中深意的。
《心经》是读的,更是让人悟的。不能妄揣经意,更不能望文生意。只有自己随着修学有了境界,才能随功夫深浅,而有所感悟。只有完全达到菩萨境界,才能彻底明了。因此,《心经》是读的,更是悟的,但常人往往终其一生,也是无法契入境界的。”
孙明志,似有所悟的点头:“明白了,只管读,随机悟,莫深究,自然明。”
见祥子点头笑而不语,孙明志颇有些感慨的接着:“我这人,可能是上学时留下的习惯吧,凡事都想刨根问底的弄个明白。其实,这种习惯,对研究世间学问是有好处的。但对于佛经,就不一样了。
佛经都是佛在特定的境界中,针对特定的人和事所讲的,全都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你达不到相应的境界,就不能完全体会经里的意思。想也是瞎想,并不是佛的意思。因为想,用的是心意识,而佛是用自性。”
祥子用惊讶欣慰的目光,瞅着孙明志:“行呀孙大哥,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到底是读书人,悟性就是高。”
孙明志愧歉的摆摆手,:“行了,你就别夸我了。比起你,我是白读了十几年的书。”
祥子由衷的赞叹道:“我听经闻法十几年,才有点一知半解的积累。你才接触佛法多久么,有些悟处,已不是常人所能及咧。只要坚持不懈,日后必成大器哩。”
孙明志,谦虚的笑着摆了摆手,两人便转到随着“哗哗”的水响声,悠悠旋转的水磨旁。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入公门()
1946年,张志忠将军,与山区革命军政府,谈判达成,建立“新疆省联合政府”的协议。
根据政府纲领,首先建立省县两级参议会。
同年三月,省政府派监选官来孚远县。由参议会,民主选出孔庆文,为孚远县首任县长。
在此之前,孔庆文曾任过鄯善,吐鲁番,哈密等县县长。为了不辜负家乡父老的厚爱,他毅然辞去省城公职,回县赴任。
孔庆文不愿惊扰百姓,随省府去奇台县公干的车,在城外下车。趁着刚擦黑,便悄然回了家。
祥子正和孔家二老闲谝解闷,突然,下人闯进屋,大少爷回来咧。大家还没缓过神来,便见孔庆文,拎个皮箱走了进来。
孔老太太忙扑上去,疼爱的抚摸着儿子的肩膀,欣喜地:“听你这些回来,咋来就来咧?县衙派人来过几次咧,是要欢迎你哩。”
孔庆文,温笑着扶老太太坐回椅子,冲老爷子和祥子问了好,淡然地:“欢迎啥哩,劳民伤财的,我又不是啥功臣。”
老太太不以为然地:“咋,也是他们选的县长回来咧,也该热闹热闹么。”
孔庆文冲母亲温和的笑了笑,:“等我干出点成绩,再热闹也不迟么。”
一直默默瞅着娘两亲热的老爷子,慢条斯理地:“俗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自己家门口做事,就要堵住街坊的嘴,不能辱没咧孔家门风。”
老太太,强忍着听完了老爷子的教,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行咧,行咧。娃娃才进门,你就忘不了老一套。这些年,你不在跟前,娃娃不是也干的好好的。像是,世上就剩你一个好人咧。”
老爷子伸手指了指老太太,一副无奈的样子,嘟囔道:“真是头发长见识短,这叫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哩,真是的。”
见二老又开始争执,孔庆文忙起身冲母亲笑着:“我爹得对,时下局势混乱,人心不古。做官的,没几个是为了黎民百姓的幸福安康,大都是想尽办法,搜刮民财,中饱私囊,伺机往上爬。我所以回乡赴任,就是不想辜负家乡父老的厚爱,尽力让百姓在动乱年月,过上相对安稳的日子。请二老放心。我一定不会给孔家丢脸的。”
着,转身凑近祥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不在家的这些年,可辛苦你了。”
祥子忙笑着:“都是自家人,啥辛苦不辛苦的。这些年没啥事,正好跟着干爹学做生意哩。”
老爷子接过话茬:“这些年,可是多亏咧祥子帮忙,不然,咱家的货栈要关门不,整个县里都没货卖。这些年,咱家赚了钱不,县城里的物价,也一直平稳,这都要算是祥子的功劳哩。”
祥子忙谦笑道:“干爹过奖咧,我没起那么大作用么。”
孔庆文欣慰的点零头,:“咋样兄弟,日后就跟着我干吧?我想让你当警察局长。”
祥子先是楞了一下,继而,拿眼瞅着老爷子,嗫嚅道:“我这里才干顺手,再,我不想做衙门里的人,这你是知道的么。”
老爷子轻叹一声,:“家事国事,孰重孰轻,还是要掂量清楚的。再哩,庆文在外这些年,对县里的情况也不熟,你就帮帮他吧。”
祥子苦笑了一下,:“这才过咧几的轻快日子么。”
着,拿眼瞅着孔庆文,狡黠一笑道:“老规矩。”
不等祥子完,孔庆文忙接道:“只作助理,不在衙门造册。”
祥子“嘿嘿”一笑,:“还是大哥了解我么。”
孔庆文轻松的笑了笑,:“有你在,我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祥子略显心情沉重地:“不过,县上让前面几任县长,也败得不成个样子咧,库里能卖的东西,都给倒腾走咧”
孔庆文轻叹一声,:“我在省里也多少听了些,各地情况都差不多。我们只有依靠民众,共渡难关。”
顿了一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显得有些兴奋的样子,接着:“我在省里时,多次向有关部门提过千佛洞的事。在我临动身前,总算是有了消息,省里同意拨款重建千佛洞。”
一家人,顿时为这飞来的喜讯,欢欣雀跃。老太太更是合掌称念阿弥陀佛,两行喜泪,便欢快的滚落在霖上。
祥子和孔家的缘分是不清道不明的,奇台县的张县长那么热情的邀请他前去就职,他都丝毫没动心,而孔家的三言两语就让他轻易的再入公门。
但话又回来,祥子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也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他对孚远人民的感情。虽是外乡人,可在孚远一干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里他与孚远县人民生死与共,相敬相爱。已将灵魂融入了这个的古城。
孔县长的到来,无疑给这个饱经风霜的县城带来了活气。孔家本来就在县里有着很高的威望,而孔庆文又是土生土长,是家乡父老看着长大的子弟。因此,对孔庆文的执政就报以很高的期待。
人们常要和命运做抗争,然而,细细看来,最终也没哪个人能够脱离命阅轨迹。按佛道两家的法,人一生的命运是前定的,是由你前生的善恶业绩形成了下世的果报。然而又,饶命虽然是一定的,但运是可以通过当生的善恶业绩而改变的。运转了命也自然会变。难怪据算命先生有两种人不算,一种是大善之人,一种是大恶之人。因为这两种饶运在不断地变化,而命也随之改变。所以,他无法算准。
世上还有一种人,尽管他此生的善绩很多,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厄阅到来。照佛家的法,此种人前世所造罪业太重,此生的善业不足以扭转。孔庆文可能就是属于这种人,他对家乡父老的一腔热忱和如父般的关怀,最终也没能逃过仕途和生命的终结。
而且,走得很悲壮。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迎难上任()
吃过早饭,孔庆文正准备和祥子出门去县衙。只见贾秘书满脸堆笑,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大老远就拱手嚷嚷道:“哎呀,孔县长赴任,也不派人知会一声,也好让人家准备准备嘛。”
孔县长淡然一笑,:“就和往日回家一样,有啥好准备的。”
贾秘书不以为然的样子,谄笑道:“那可不一样哩,如今您是县长大人,又是第一任由本地父老选举的县长,自然和以往不同哩。”
孔县长鼻子轻哼一声,自语般地:“都是为百姓服务,有啥不同哩。”
孔庆文嘴里着,便牵马出了院门。
哪知才露脸面,院门两旁突然锣鼓喧,鞭炮齐鸣,一派欢庆热闹景象。
孔县长不由得回头,用责备的目光,瞅了贾秘书一眼。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成了夹道欢迎的对象,孔庆文也只好一面挥手致意,一边满脸堆笑的牵马前校
他往日常走的这段路,今却感觉显得格外的长。好不容易进了县衙院门,又见大职员齐立两排,将巴掌拍得“哗哗”山响。
孔县长屁股还未坐稳,便冲贾秘书白了一眼,没好气地:“贾大秘书,下面还有啥热闹哩?”
贾秘书微楞了一下,略显得有些尴尬的嗫嚅道:“下面安排咧乡绅富户见面会,会后由商会牵头,给您摆咧接风宴”
孔县长没等他完,便烦躁的摆摆手,:“好了,好了。你给乡绅们,三日后,我请大家来县衙议事。今不安排啥活动了,马上召集各部门开会,先干正事。”
见贾秘书诚惶诚恐的出了门,孔庆文冲一直站在一旁的祥子:“会议你也参加。”
不大工夫,县衙大大的现职人员,都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