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剧啊!
刘表没有想到刘备有一天真就走投无路投奔到他这里来,而且刘表还热情地款待刘备,二人的确称兄道弟。不过,整出这一说,刘表对刘玄德有了戒心,就算是有那么一天刘备来投,刘表的态度就难说了。
如刘表这等刘氏天下皇亲还有不少,益州刘璋就是其一,估计也会受传言影响以至于对刘备没有好印象吧。
想当初始作俑者秦宜在沂水河畔大放厥词,恐怕也没有想到会产生如此效应,这可真是因为小蝴蝶翅膀一扇动,乱了乾坤,以至于将来历史走向何方,大概秦宜也难以预测。悲催的,这可不是好消息,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打死秦宜也不会说那些话滴!
无疑,出现这种局面不是秦宜希望看到的,他的优势也不过是了解部分趋势,比如夺取淮南,不就是因为知道袁术要走,他才趁虚而入,不费多大代价便得到寿春嘛。
毫无疑问,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秦宜会继续利用他的优势与敌人周旋,这对他至关重要。一旦趋势改变,他连这点优势也会丧失,得不偿失啊。
不过,做也做了,这天下没有后悔药,秦宜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南阳张绣和贾诩也听说了有关刘备的传言,张绣不为己甚,撇撇嘴鄙视一下刘玄德也就罢了。
倒是谋士贾诩关注其他一些传言,无他,陈宫也在操作一些流言蜚语,恰好与曹操阵营那些传言夹杂在一起,四处传播。
当初秦宜可是说过,郭嘉是为鬼才,贾诩是毒士,二人谋略难分高下,荀彧叔侄也不差。世上还有卧龙凤雏,有人说,得其一而安天下,可惜,遁入山野坐等渴求,岂不知等来扁瓜裂枣,与郭嘉主动相比,错失良机。更何况,分天下阻碍统一,实为祸害人间,逆潮流而动之举,为人不齿!
以前秦宜是个小人物,或许当年在见过面,但绝对入不了贾诩法眼。
但是,就这样一个小人物竟然说出自己是毒士,郭嘉是鬼才,怎么能不引起贾诩的关注呢?
至于卧龙凤雏的大名还不显,只不过是水镜先生为他俩造势而张扬,这才在荆州有传闻,秦宜连这两个人他都知道,可见其见识不凡。
毒士贾诩对这个秦宜来了兴趣,说不得要搜集一些相关内容,这一打听不要紧,一连串的消息直接打懵了贾诩。
吕布兵败,曹操水困下邳城,在这种困境下秦宜竟然率一部分残兵逃出牢笼,而且,沂水河畔一张嘴挡住曹操数万人马,化险为夷。
接下来的消息更令人惊奇,秦宜占据淮阴,曹操竟然不管不问,而且还送一顶扬州牧给秦宜,在袁术北上之时进军淮南,夺取寿春。
哪怕智慧如贾诩也弄不明白这其中到底怎么发生的,不应该呀,曹操有那么傻吗?
曹操傻不傻贾诩不知道,反正现在秦宜是货真价实的扬州牧。
本来呢,袁术挂掉了,贾诩以为曹操这盘棋活了,但是,秦宜顶了袁术的缺,曹操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毒士贾诩手缕长髯,暗自沉思,这就有意思了,嗯,很有看头。
原本贾诩很看好曹操,遗憾的是曹操占据的位置是在太糟糕了,许都四面受敌,能不能化解目前这种不利的局面还要看曹操的本事,若没有秦宜出现,或许曹操这盘棋已经活了。那么,贾诩或许如历史一般,劝说张绣投奔曹操。
现在嘛,还得观察一番再做决定。
第83章 特别提示()
首先,本书进入签约期,请放心阅读。
最近一段时间因身体不适,需要挂吊瓶,写作时间不充裕,用手中存稿支撑一下,更新略慢一些,时间估计不会太长,请大家谅解一下。
另外,新书新人,如有不足之处请明确在书后或评论区指出,在允许的情况下,本人尽量完善。
新人不易,请多多支持,尽量收藏本书,有票的多给投点票,感激不尽!!!
讨论群1:310156989
讨论群2:414929946
skbshge
第84章 卧龙凤雏()
荆州凤雏庞统以及还在耕读的卧龙诸葛孔明也听到了传言,令二人吃惊的是,竟然有人替自己扬名,有意思了。不过,诸葛亮却也知道有些话不好听,说什么遁入山野坐等渴求,岂不知等来扁瓜裂枣。更何况,分天下阻碍统一,实为祸害人间,逆潮流而动之举!
诸葛孔明大呼冤枉,我什么时候想着分裂分列天下来着?
秦宜确实有点冤枉诸葛孔明,现在大概他还没有那种意识,至少目前形势三分天下的策略尚不具备条件,袁绍死后,天下枭雄只剩下曹操、孙权和刘备,而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既然要出山,必然给刘备量身定作一套策略,那时候三分天下才会出笼。
秦宜也没有错,他说的也是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不过话说的很难听,好像诸葛孔明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确实让孔明心里很不舒服。
荆州也是天下贤达聚集地之一,中原战乱,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荆州地处略偏,四方贤达躲避此地也在情理之中。诸葛孔明本来是琅琊人,出现在荆州便也不奇怪。
说起卧龙凤雏二人,其实还带一点亲戚关系,水镜先生司马微比庞德公小十岁,二人兄弟想称,志气相投,庞德公称呼司马微为“水镜先生”,司马微称其“庞德公”。
庞德的儿子娶了诸葛亮小姐姐,又与诸葛孔明岳父黄承彦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庞德公与诸葛孔明既是师生又是亲戚关系。而庞统则是庞德公的子侄,卧龙凤雏二人关系自然非同一般。
庞统178年出生,而诸葛孔明是180年出生,庞统大诸葛孔明两岁。
这一日,庞统来找诸葛孔明。
“哈哈,好一个卧龙,遁入山野坐等渴求,岂不知等来扁瓜裂枣。”一见到诸葛孔明,庞统便打趣:“嘿嘿,这话说的是你吧?”
孔明反驳道:“为何非要是我,既然提到卧龙凤雏,难道不是在说你?”
“那可不对,这话与我没有一点关系。”庞统直摇头,否定这件事与自己相关:“你想,我属于主动出击类型,尽管四处碰壁,但绝非坐等渴求。哈哈,剩下的便是你了,躲在山林耕读,岂不是坐等渴求吗?”
庞统倒是没有说瞎话,他相貌丑陋,四处碰壁得不到别人赏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他的仪表的确不待人喜爱,不由地有点儿怀才不遇的感慨。而诸葛孔明却恰恰相反,隐在山野耕读,难说不是坐等他人上门来求其出山。
“耕读说明我的学问还不够,我什么时候说自己坐等他人想求来着?”对于庞统的调侃,诸葛孔明自然不会承认。沉吟一会儿,想起传言中几句话,不免有些气恼:“说什么分天下阻碍统一,实为祸害人间,逆潮流而动之举!这种话我说过吗?说的我好像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岂有此理!”
是啊,秦宜这是糟践人嘛,这样的话谁听了也不会高兴。
庞统似乎也有所悟,讶道:“对呀,这话说的好像你干过一样,或者说你要在将来会这样干,难不成他还能知道明天的事情?”
庞统这一说,使得诸葛孔明也意识到有点不对,难道说自己将来会这样干吗?
将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连孔明自己都不知自己要干什么,更何况秦宜还是外人,这件事情透着怪异!
最近诸葛孔明一直待在村野,对外面的消息不如庞统灵通,实在对这个所谓的秦宜不清楚。他不知道秦宜,而秦宜似乎对他们有所了解,至少那几句话确实语出惊人。
看着庞统在哪儿想心事,诸葛孔明说:“你对这个秦宜知道有多少,也是个读书人吗?”
“哈哈哈。。。。。。读书人?你这个乌龙搞大了。”庞统听了诸葛孔明的话,大笑不已,抹了抹眼泪,喘息一会儿才说:“秦宜,原来是吕布手下一个宜禄,下邳城吕布被曹操所困,破城之际秦宜率部分残兵逃之夭夭。在沂水河畔他凭借一人之力,一番说辞,令曹操撤兵回到许都。随后,曹操让朝廷委任他扬州牧并进军淮南,恰好袁术北上欲与袁绍汇合,让秦宜不费吹灰之力占据寿春。孔明,你是不是觉着在很神奇?”
被庞统一番说辞,诸葛孔明张着大嘴巴合不拢,这番经历的确很神奇!
“从一名小小宜禄,摇身一变成了一州之牧,是他运气太好,还是有别的原因?实在是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曹操不会无缘无故送出一个扬州牧,想必另有隐情,只是我等不知道而已。”
是人都有好奇心,尽管秦宜说的话不太好听,但不影响诸葛孔明的猎奇心。
“哈哈。。。。。。看来孔明也对这个秦宜有所好奇啊。”庞统笑了笑,手指着孔明,说道:“要不,我去给你打前站,探一下这个扬州牧秦大人的深浅,若不是沽名钓誉之辈,我再写信叫你,你看可好?”
诸葛孔明笑骂道:“你这伪君子,明明是你自己想去,却又要打着我的旗号,没见过你这种脸皮厚的人。”
“哼哼,你这才叫不知好人心呐,若不是为了你不再走那种坐等人上门求,最后等来扁瓜裂枣的老路,我才懒得出远门,要知道去扬州路程可不近啊,可怜我命苦,有人却不知感恩。”
庞统大吐苦水,弄得诸葛孔明一脸怪相。
凤雏庞统脸丑,即便是脸红也看不出来,碰上这样无耻的人,诸葛孔明也是无可奈何啊。
“好吧,就算如你所说,去吧,最好赶紧动身,免得去了没有位置。”诸葛孔明也知道庞统仕途之路不顺利,留在荆州不如出去闯荡一下,所以,也就不再计较庞统那种不靠谱的理由。
这会儿轮到庞统吃惊了,说:“你真打算让我去探路,不再坚持让别人上门求?”
“别人说的话你便信,我说的话你竟然不信,你什么时候听到我说过这种话?”诸葛孔明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