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沈擒龙他们出了北平,表面上若无其事,可是脚下赶快加紧,“唰唰唰”地向前走。
他们的方面军参谋长签署的特别通行证实在太可怕了,没有一个卡子敢拦截他们。
很快他们到了距离北平最近的联络站,他们把电台放在这儿了。
沈擒龙亲自发报,向司令部报告北平城防图已经到手。
这时,天已经黑了,沈擒龙他们更加得手,他们连夜出发,下了公路,直接从鬼子的封锁线偷渡过去。
到了这边,他们就可以公开行动了。
沈擒龙从联络站讹来了一匹农村拉车的笨马,自己上马朝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赶。
这时已经不惜马力,只要能把城防图送到司令部就行。
司令部得到了北平城防图之后,马上部署部队,进行战役准备。
科长十分得意,因为这次社会部也要得到这个情报,可是,他们用了很多精力,调动了大量情报关系,可是最后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结果,连石川俊义这个最重要的情报关系也丢了。
而侦察兵却得到了这个解放北平最重要的情报,在整个路军系统都十分光荣。
接下来的时间,沈擒龙更加忙碌,部队需要更多的详细的、实时的情报,自然就需要更多的侦察兵。
沈擒龙除了要带领侦察兵到前沿侦察鬼子的具体的阵地情况,也需要对侦察兵进行训练。
沈擒龙在北平期间,鬼子跑去找罗刹谈判,希望罗刹帮助他们跟盟军交涉,停止战争。
罗刹对鬼子态度十分之热情洋溢,让鬼子兴奋异常。
不过,过了很长时间,罗刹没了下文,鬼子十分纳闷儿。
于是鬼子前首相广田弘毅找到了苏联大使雅可夫·马立克,提出用日本的橡胶、锡、铅和钨苏联的石油,并且暗示日苏两国可以将陆海军联合起来组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罗刹粘粘糊糊,始终没来准信儿。
鬼子心急火燎,就等着罗刹帮他们停止战争,心想只要保住中国、台湾和菲律宾,就是赔点儿钱也无所谓。
时间就这样在沉默中一天一天地过去。
这时路军已经把几乎整个华北所有的城市之外的农村都占领了,那么,剩下的任务就是在鬼子投降之后,或者是适当的时机,把北平、天津、保定之类的大城市全都打下来。
这个任务可相当繁重。
另外有一个好消息,让沈擒龙相当高兴。
这样的大战役,准备时间自然相当长,整个战役准备时间用了一个月还没有完成。
在这段时间里,李骥和十几个侦察兵已经出院,回到了侦察大队。
过去经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李骥他们几个有了沈擒龙弄回来的刀伤药,恢复得很快。
可是,李骥的伤深到骨头,虽然有中药保住了腿,没有像大夫说的那样,变成瘸子,可毕竟还是受到了影响。
鬼子用的是炸子儿,这种除了创伤面比较大之外,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感染。
所以,骨头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要彻底养好,就很不容易。
李骥有了中药这种恢复很快的药帮助,没有像大夫说的那样,走路明显地一瘸一拐,可是,如果细心地看起来,还是能看出一些不同来的。
而到了阴天下雨的时候,他的腿会特别难受。
最严重的后果是,到了数九严寒的时候,他的腿简直就疼得钻心,甚至可能不能动。
不过,这时李骥还是生龙活虎的,他软磨硬泡,从医院出院,马上跑回来见沈擒龙。
沈擒龙看到李骥真是喜出望外。
这种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李骥这种全能高手帮忙训练部队了。
其他的沈擒龙亲自出来的侦察兵也是高手,这一下子解决了沈擒龙的大问题。
沈擒龙的事情一松下来,就悄悄把石川俊义的事情告诉他。
李骥勃然大怒,把石川俊义的祖宗代都骂遍了。
沈擒龙摆摆手,让他先别废话。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东西,让李骥看。
李骥一愣:“这是什么?”
沈擒龙得意地一笑:“怎么样,高级吧?我早就想让你看看什么叫先进的侦察技术,就是没机会。这下可好,石川俊义那小子跑了,把这个便宜咱们了。”
李骥摆弄着说:“这是照相机?这么小的照相机呀?”
沈擒龙说:“那当然。要不说,社会部那帮小子太不仗义,都是一头儿的,他们有这么好的东西,从来就不告诉咱们,非让咱们哥们儿拿命去拚。我让石川俊义从他们那儿要来了,石川俊义那小子跑了,这个东西当然就不用还他们。”
李骥摆弄着这个东西,相当震惊。
那个时代的照相机相当大,就是高级的照相机也是双镜头,从上面往下看的。
那种照相机李骥看见过,没摆弄过,已经觉得很神奇了。
现在他竟然看到了只有一个火柴盒这么大的照相机,就更加震惊。
当然,那时的火柴盒比现在的火柴盒大三分之一,中国49年之后的东西都变得很奇怪,名片也比正常的小,相当不跟世界接轨。
沈擒龙说:“你知道吗,人家德国的情报传递是用微点的,就是只有一个针尖那么大的胶卷。咱们得学习了,世界变化太大了。”
李骥点点头。
几天之后,沈擒龙被一个负责收听广播的侦察兵叫去,所有人都紧张的围着收音机听着。
沈擒龙从欧洲回来之后,思想变化很大,又受到路军这时的山头主义的影响,疯狂聚敛物资,当然主要是作战物资,所以他们自己也弄了一台收音机,自己收集情报。
负责收听广播的侦察兵正听到鬼子的广播,他感到事情重大,所以急忙把沈擒龙叫去。
几个干部围着收音机,听着广播里边一个声音嘶哑的人说话。
那个鬼子像便秘了正在用力似的艰难地说着很长的一段话,沈擒龙问:“这个鬼子是谁呀?”
“天皇重要讲话。”
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最后,那个老鬼子说道:“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原来,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鬼子认为《波茨坦公告》十分可笑,他们这时正等着罗刹帮助他们对抗美国,那样他们就有世界的军队,于是当时的鬼子铃木首相发表声明:
我认为那份公告不过是《开罗宣言》的翻版。政府认为并无任何主要价值。只有对它予以默杀。我们只能为战争到底向前迈进。
这个声明由美国翻译翻译出来之后,全体美国人立刻勃然大怒,因为美国翻译不求甚解,翻译错了日语。
这是因为鬼子的思维方式十分古怪,鬼子的语言当然也是他们的思想的体现。
鬼子话里边的“默杀”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无法表态,保持沉默”的意思,就是鬼子经常说的,“这个事情不好办哟”,然后就闭嘴不说话了的样子。
而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以沉默杀之”,大概就是我不理你,臭死你的意思。
铃木事后解释说,他的原意是想表达英语中的“无可评论”,但由于日语中没有相应的对等词,只好采用了“默杀”一词。
鬼子大概是要拖时间,等着罗刹军队帮他们打败美国。
而美国翻译没研究上下文,更没研究鬼子的特殊心理,直接按照美国人的理解,按字面意思直译为“扼杀”。
本来杜鲁门还在犹豫,听到美国翻译翻译过来的鬼子声明,立刻同意了下面的请求。
于是,1945年8月3日,鬼子广岛、长崎上空掉下来一个爆炸起来比太阳还亮一千倍的大,美国事后宣布,这是原,是对鬼子拒绝《波茨坦公告》的惩罚。
一个马大哈的翻译的一个错误,让几十万人丢了命。
绝对不能小看这些小人物,很多时候,小人物把很大事情砸了锅,让无数人的努力付之东流。
还是在美国,当鬼子偷袭珍珠港的飞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时,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正在阅读美军破译的鬼子偷袭珍珠港的密电。
这个电报因为是鬼子写的,所以粘粘糊糊,特别长,有14个部分。
看完密电后,马歇尔和助手们商量了一番,决定通知美国陆军在菲律宾、巴拿马运河区、夏威夷和旧金山等地的指挥官。
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上将同意了马歇尔的意见,并请代为转告当地海军。
于是,马歇尔让布拉顿上校把用铅笔写成的电文送到通信中心,“用最快最安全的办法”拍发。
通信中心的爱德华·弗伦奇中校觉得参谋长的潦草字迹难以辨认,就先用打字机打印了一份。
他陆续向菲律宾、巴拿马、旧金山发出了电报,但在向夏威夷拍发时遇到了麻烦,由于天电干扰,夏威夷无法直接清晰地收到通讯信号。
弗伦奇没有与海军,反而将加密电文先电传给华盛顿的西部联合电信公司,再电传到旧金山。
倒了好几手之后,珍珠港电信局的邮递员拿到了电报,他又跟当地的小孩儿玩儿了一会儿,这才把电报送到美军舰队司令部。
他进入珍珠港的时候,美国的军舰正在冒烟。
这样,一份本来在鬼子袭击之前一个小时,可以用马歇尔隔壁房间里的高频保密电话传达的命令,8个多小时后才到了肖特将军手里。
所以说,历史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写成的,很多小人物决定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基本都是做酱油不咸做醋酸,让成千上万的人白白送命。
美国扔完了原之后,在莫斯科一直避而不见鬼子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