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擒龙他们坐的是客车,在山洞里边停着,他们上了车之后,觉得全身都暖和。倒不是客车条件多好,车厢多热,而是他们不用在寒冬的车厢里边喝西北风,所以身上舒服多了。
但是,和沈擒龙、李骥想象中的下了汽车上火车,上了火车就到了祖国的感觉不同,这火车始终不开。
李骥找人打听,那个后勤的干部就坐在他们旁边,他好象是故意坐在这儿的,他笑着说:“得等一天哪!到晚上才开车呢!”
“我娘啊!坐一天啊!管饭吗?”
“哎哟,能有热水已经不错了。”
李骥受不了,于是下车找人打听,顺便弄点。
那个干部和沈擒龙攀谈起来,他告诉沈擒龙,1月22日至30日,在沈阳召开了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
总理讲了话,分析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的口号,之后,即提出了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钱”的任务。
沈擒龙于是问道:“那,能打飞机吗?”
“咱们有防空监视哨哇!飞机来了,咱们就躲藏起来,不让飞机发现。咱们的空军高炮部队已经进朝鲜了,以后慢慢条件就好了。”
沈擒龙翻了一阵白眼,慢慢是什么时候?这几十万人呢,就不能先打他们一顿?
沈擒龙没了兴致,那个干部倒是很热情,总是跟沈擒龙说话,大概是觉得没面子了,要跟沈擒龙介绍一下他们后勤的程度。
沈擒龙也不好驳人家面子,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说话。沈擒龙就打听一些物资的运输方式,沈擒龙在晋察冀搞过物资,他是从鬼子手里抢物资,对于运输不是外行。
那个干部一听遇到了专家,反而向他讨教起各种伪装的方法来了。
沈擒龙于是把土路的办法说了一遍,又开始讲美军的运输,尤其是讲到二战时候巴顿的红球快车运输,还有二战时候的各种轶事。
那个干部最后都把小本子掏出来,进行记录。
沈擒龙不好意思,这时才打听对方的名字和职务,原来这个干部是前线后勤指挥部分部的副部长,这次回北京就是去开会的。
沈擒龙这时只好说点自己的想法,他把当年在晋察冀搞物资,对物资的登记分配速度最快的窍门告诉副部长。
副部长赶紧记下来,他们这种当首长的,都是职业干部,一辈子就是站在上面发号施令,和沈擒龙这种具体办事的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很多东西,他都是闻所未闻的。
两个人正说得来劲,忽然外面一声响,沈擒龙一愣,副部长说:“防空哨,有飞机了。”
“专门盯着飞机的监视哨?”
“对,现在整个运输道路上都有这种防空哨。发现敌机,就及时通知,运输物资的人和车就躲藏起来。”
沈擒龙一想,这总比没人管强,多少也是个进步。
他要亲眼看看现在的“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什么样,于是出了车厢,到外面看着。
这时天还没亮,黑暗中的钢轨,像两条银线,闪着清冷的光,延伸向远方。
沈擒龙站在山洞口,看着外面。这时外面已经乱成一片,所有人都在忙着隐蔽。原来,来的美国飞机不是一般的飞机,来的是两架黑。
黑,是二战美国的著名战斗机p…61。p…61是第一种实用的夜间型战斗机,最先使用红外线搜索技术(机载雷达)和第一代带有隐身色彩的夜间战斗机。
早在二战前期,随着轻得能机载的无线电定位设备的日益完善,使战斗机更有可能进行夜间作战,英国便发展了一种专门的、足够大的夜间战斗机,能装载雷达和雷达员。
这种夜间战斗机在速度和爬升率方面虽不能与单座机相比,但性能超过轰炸机。它能从小型的灯火管制机场能安全起落,续航时间特别长。
而对于这时的美国空军来说,这种安装有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就特别适合来发现志愿军这种隐藏在山洞里边的火车和汽车了。
美国兵早就怀疑这附近在这儿隐藏了一个车站,于是黑终于上场执行杀手任务了。
1228、巧过咽喉大同江()
这时普通的志愿军战士还不能分清这些美国飞机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能力。ggaawwx
但是,美国飞机一来,大家都要躲藏,这个是不用说的。
所有人都急急忙忙地往山洞里边跑,要尽快隐蔽起来。
沈擒龙看见,李骥也让车站上的工作人员给连拖带拉,给弄进了山洞里边。
李骥看见美国飞机是从来不躲的,那是他手下败将,他要是躲藏了,多栽面儿啊!
沈擒龙一看他拎着伽兰德,在那儿直比划,觉得好笑。
但是李骥也不是那种愣头青,人家车站不让他打,他也不能由着性子来。
美国兵特别爱报复,要是李骥打了一架飞机,人家来了24架报复,不是害了人家车站了?
而且,人家才送给李骥几十发,李骥也不能不给人家面子啊!
这样,所有人都躲在山洞里,看着天上的美国飞机。
黑一身黑,这时它在夜空里,志愿军要观察它反而不容易看见。它顺着铁路来回飞了半天,“嘎嘎嘎”地打了一阵机。
不过,这时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天上的飞机更看不清地面上的东西。那个时代雷达的分辨率还不太高,所以要分辨地面的人员,树木,还不是那么清楚。
黑在山洞附近转了半天,无奈这时志愿军对付空袭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把山洞隐藏得很好,山洞的洞口都做了隐蔽,它就是用雷达一时也扫描不出来。
这时黑又接到通报,原来他们日夜寻找的志愿军的车站不在这边啊!
他们一查地图,他们要找的车站原来距离他们现在侦察的位置相差200多公里!他们才有一架飞机侦察到那个位置,就让中国人灭口了,所以,新发现的位置是绝对可信的。
黑立刻转身向那个新发现的车站飞去。
终于等到了晚上,沈擒龙他们的火车出发了。
李骥早就等得不耐烦,始终在车站上乱晃,这时才跳上车来。可是,才跑了一会,李骥又坐着难受了。
沈擒龙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于是就和他说起英语,李骥知道这是要保命的东西,这次下苦功学了。
列车在黑暗中飞奔,比汽车可是快多了,而且也平稳得多。这时沈擒龙他们都享受到了快车的待遇,这种车在一般的车站都是不停的。
这下李骥比较满意,沈擒龙向那个副部长打听:“咱们这个车下面的车站是哪儿啊?”
这时沈擒龙和李骥的一切知识全都无效,因为这不是通常的旅行,人家这样的火车不走一般的运行图啊!
副部长拿出小本子看看说:“下一站是大同江大桥旁边的车站。”
李骥纳闷儿地问:“这是什么说法啊?真是邪了门儿了!”
副部长笑着说:“这也是下面的同志们总结出来的躲避敌机的办法啊!他们把的行程算一站。要过的敌人的重点封锁区都要单独标明,现在咱们也能在敌人的封锁下面行车啦!”
沈擒龙和李骥心想,虽然还是被动点,可是比才进朝鲜时候只能用腿跑强多了。
这一晚上,沈擒龙和李骥说了的英语,谈天说地,从武器说到外国的风俗,总算把日子对付过去了。
天快亮的时候,他们到了大同江边,沈擒龙和李骥远远地就听见外面传来的爆炸声,两个人都一惊。
这时从被冰霜盖得严严实实的车窗上透过明亮的白光,再向前走,隐隐约约还能感觉到从地面传来微微的颤抖。
沈擒龙和李骥急忙把车窗上的冰霜用刀刮掉,他们马上看到,在远处的大同江大桥上空,挂着几十颗照明弹。
这些照明弹分布得很有特点,跟城市的路灯一样,隔一定的距离一颗,把整个大桥照得雪亮。过了一阵,一颗照明弹熄灭,敌机马上又在原来的位置打出一颗,保证那个位置上的照明。
两架敌机在大桥上空来回巡视,不时用机朝大桥上扫射一梭子。
这时沈擒龙他们的火车到了这儿,是进退两难,要是向前走,就是自己撞到人家的口上去了,要是不走,也是早晚让人家发现,还是等死的货。
沈擒龙和李骥一看,立刻说道:“咱们上!”
两个人一个拿起伽兰德,一个拿起,冲出了车厢。
这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都盼着沈擒龙和李骥能帮上忙。
当时的火车和现在的不同,在车厢有一头的外面有一个很宽大的平台,在平台四周是一个像楼梯扶手一样的铁栏杆。这样,两节车厢不是连接得没有空隙的,而是有两个平台隔着。
沈擒龙和李骥本来是要到车厢顶上去打敌人的飞机的,这时一看他们出来的地方有这两个平台,正好一人一个,拉开了架势,等着敌人的飞机过来。
这时火车司机也急了,他看到敌人的飞机飞到大桥的另外一头去了,就猛地一提速,全速向大桥上冲去。
可是,他们才冲到一半的时候,敌人的飞机已经转回来了。在明亮的照明弹下面,长龙似的火车无比清晰地出现在敌人面前,敌机立刻“哇”的一声扎下来了。
沈擒龙和李骥这时看不见迎面飞来的敌机,只好举等着。只听“砰砰砰”一阵刺耳的尖叫,敌机的打进了列车车厢,打出了几十个窟窿。
沈擒龙和李骥等着敌机冲过来,就在他们计算好了,敌机就到他们的头顶上,就要开火的时候,突然一股黑烟飘来,把整个天地全都笼罩起来,沈擒龙和李骥立刻掉进了墨汁里。
沈擒龙和李骥呛得不停地咳嗽,只听着敌机从他们的头顶上“呜”的一声冲过去了。
李骥气得大骂:“这些开火车的,这是哪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