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是浇上汽油,或者用灌盐水的方法使引信齿轮生锈停转,但这些办法要么不可靠,要么成本高。
有些战士开始琢磨怎么拆掉引信,让它彻底变成哑巴,还可以取出,废物利用。用铁钎子硬砸,反而提前触发了定时机关,产生了伤亡。
国内一边研究怎么破解定时,一边也在研究生产。我们国家也要强大,先进的武器我们也要生产。
沈擒龙于是把美国的那些定时爆炸装置详详细细地给专家们讲解一番,尤其是把侦察兵要用到的那些特殊装置的原理讲述得明明白白,什么钟表计时的,什么硫酸腐蚀的,什么药盘的。
这些东西二战当中就有,美国当时就开始生产,但是战后美国的更加精致,成本也更加低廉。美国时刻在用工业化大生产产品,技术越来越先进,这个是人家的长处,咱们得服。
专家们当然都是一点就透,再点就会飞的人物,听沈擒龙这么一说,立刻明白。别的不说,只是给沈擒龙他们的这些特殊装置,那是轻松生产了。
沈擒龙对专家们说:“那我们侦察兵就等着用咱们自己生产的武器消灭敌人啦!”
专家们说:“好,一定不会让同志们失望,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我们一定会加班加点生产的!”
沈擒龙回到家,李骥已经在他家等着。
沈擒龙说:“事儿都完了,好好在家陪着媳妇吧!咱们也偷个懒儿。得空儿,咱们再看看史密斯去。”
李骥说:“井笑梅在家吃药呢,我过来看看干妈。”
“吃药?吃药干嘛?”
李骥有点不好意思:“她不是一直没怀孕嘛,干妈带她去看了,这些天她正吃药,可巧我就回来了。”
沈擒龙也觉得,李骥跟井笑梅结婚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孩子,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过去没结婚,也不懂,也没在意,这时可得打听了,他跟丁美美这不是也什么结果也没有吗?
李骥说:“原来我老丈母娘也带着去看过,什么坐堂先生,洋大夫,都看过,井笑梅你不知道吗?活蹦乱跳的,都说她身体好得不得了,也没看出怎么回事。
这不到了北京吗?干妈带她去看了有名的大夫,人家说她是宫寒。我们这才明白,她是在山上当胡子时候冻着了。
人家大夫给抓了药,这不是正补着吗?正好我就回来了,现在看看,能不能怀上。”
李骥和井笑梅、还有她妈妈,都对沈擒龙的妈妈相当佩服,还是人家懂得的多。
沈擒龙对这个还真不懂,他心想:“我也结婚一年了,怎么也没孩子?”
李骥看他直转眼珠子,就问道:“瞎琢磨什么呢?”
“啊,我今天找长友了,让他帮忙把丁美美调到北京上班,她这几天也能回来。她怎么也没孩子?”
1354、美军的新战术()
李骥听说沈擒龙去找长友了,立刻问道:“长友那小子对你怎么样?”
沈擒龙叹了一口气:“还能怎么样,官升脾气涨呗!”
李骥冷笑了一声:“没看出来,这小子是这种人。ggaawwx”
“是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
“事办成了吗?”
“那当然了,就那小子,几句话就震住了。现在还是好朋友的意思。”
李骥冷笑:“好朋友?”
“是啊,至少一般的小事找他还是可以。”
“这么说,咱们是官私两面都有人了。”
“是啊,要是一般老百姓来说,咱们也算是混得不错了。只是不知道,这个仗还能打到多长时间,怎么收场。将来中国怎么样,咱们一点头绪都没有。”
现在的社会形式,完全不同于沈擒龙和李骥见过的任何一种社会,这让他们对将来的社会变化没有一点把握。
但是,他们的事情还是要进行下去,沈擒龙和李骥找到了史密斯,就是他们公司的那个股东史密斯的大儿子小史密斯,给了他分公司的5%的股票。
尽管这不是总公司的股票,但是这个也是最重要的公司,小史密斯立刻成了百万富翁,对沈擒龙和李骥也是粉身碎骨无以为报,工作,就是探听政府机密,也更加力气。
几天之后,丁美美果然调到了北京工作,还是在市政府,仍然是科级待遇,只是暂时没有地方,没法当科长了。反正有长友在盯着,再当个什么小头目那是肯定的了。
沈擒龙跟丁美美在一起没几天,就又得回到朝鲜,这下是真伤感了。
回到志司,先听到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那个不出名的侦察连连长,出去侦察时候踩了地雷,触雷身亡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志愿军不断学习新技术,人家美国兵挨了揍,当然也不断采用新战术,何况人家还有先进的技术做后盾。
人家在阵地上埋设了大量地雷,又加强对抗小部队的防御,什么小部队埋伏,什么重点地区火力封锁,变一次花样,你就得适应一阵,就得付出代价。
侦察兵牺牲得多,牺牲得快,这也是一个证明。
这样那个侦察连就没有人带,于是让赵文盛暂时负责那个连的指挥。
这时总体来说,志愿军和联军方面形势稳定,没有太大的战斗,志愿军这边也就开始做整顿。
志愿军后勤开始整编,志司奉国内命令,向全军发出了“三反”工作指示,号召全军认真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志愿军各单位普遍深入地开展了“三反”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打击和清理了贪污、浪费现象,了领导作风。
沈擒龙他们也开始整顿,志司侦察兵晋升、变化得很多。一个排长提拔为侦察连长,但是因为可能经验不够,这个连还是由赵文盛帮助指挥。
肖光和刘少山立功很多,也都提拔为侦察排长,也都加强到那个连去。
沈擒龙和李骥都晋升一级,现在是师级参谋,已经是货真价实的领导了,重要的事情处长可以和他们讨论,有了决定权了。
相对来说,赵文盛和汤良才再看到沈擒龙和李骥,精神头儿上就不那么充足了。
这时敌我双方大局稳定,但是这美国兵还是一天不消停,每天都打。用大炮飞机封锁志愿军一侧的道路,24小时不停,进攻也是每天不停。
不同的是,过去美军都是用团级规模的兵力进攻,现在学乖了,是用飞机和炮火掩护,用连级以下的小部队进攻。
志愿军当然也是针锋相对,也在开展军事行动。只是这边没有太大行动,需要由侦察兵们去侦察一下敌人的目的。
捕俘任务就交给了肖光他们连,大概这也有训练部队的意思。
整个捕俘计划是这样的,在他们的捕俘地区,把敌人的阵地分成方格,肖光带领侦察兵布置在方格左侧地区的右上角山洼里埋伏,他们携带轻机1支,1个组,一共6个人。
赵文盛带领侦察兵布置在正前方目标中间,携带轻机2支,组1个,一共10个人,他们这个小组有连长,具体由连长指挥,赵文盛监督。
排长刘少山由带领组3个,一共12人,在后面寻机掩护,作火力支持,算是总预备队。
说得这么简单,但是实际上这可是很大的地方,双方对峙的地方是山区,本来是志愿军和人民军控制,但是美军的军事观念比较先进,在谈判前就抢占军事上有利的位置,所以他们也控制着对面山头。
这样,肖光和刘少山他们尽管在一个地区捕俘,但是实际上是在两个山头,相互隔着,开开炮的也不会有人觉察。
这就是战场,一样是出来巡逻,有的人活着回去,有的人就让人家打死了,所有人都还稀里糊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归一句话,谁能活着,都是天意。
行动这天,肖光他们全都伪装好,全身插满了树枝树叶,借着黑夜掩护,潜入到敌人要进攻的必经之路,先在草地上卧倒,隐蔽起来。
天才亮的时候,3个美国兵从那边过来,确切地说,是3个美军里边的南棒。这种巡逻的苦活儿,真正的美国兵才不干呢!
肖光看看自己的部下,小声说道:“别慌,送菜来了。”
侦察兵们都想乐,但是不敢出声,只好强忍着。
又过了一阵,这几个南棒走过来,东张西望地看看四周,尤其是多朝志愿军阵地看了半天,看看没有动静,于是又向前走。
侦察兵们就要扑上去,肖光却小声说:“都不许动!再等一会!”
侦察兵们有点纳闷儿,但是排长有命令,大家都不敢动。
于是大家看着南棒兵向前走,都快要过去了。侦察兵们心里正焦急,肖光突然大叫:“上!”
侦察兵们条件反射似的向前一冲,6个人两人扑一个,连冲力带体重,泰山压顶似的扑到3个南棒兵背上,一下子把他们扑倒了。
肖光才扑倒对方,已经一拳轰到南棒兵脑后,一拳打昏了他。其他几个侦察兵也是对着南棒兵的脑袋一阵暴打,把两个南棒兵打得晕头转向。
然后大家架着南棒兵就跑,迅速离开了敌人阵地。等到跑到这边安全的地方,肖光拿出信号,对着天空先打了一发红色信号弹,又打了一发绿色信号弹,向后方报告捕俘成功。
这时,敌人的阵地上还是鸦雀无声,敌人大概还在被窝里,或者是才起,还稀里糊涂呢!
在后面当预备队的刘少山,看到信号,用步话机报告给在前面指挥的赵文盛。当然,这时就不能像美国兵似的,什么事情都大喊大叫的。
侦察兵有自己的办法,通信员在步话机里边“咕咕”学了两声鸟叫,前面的赵文盛已经知道肖光那边得手了。
这时赵文盛的心情就复杂了。一方面,自己这边已经抓到几个俘虏,情报是有保证了,最后是自己这边再抓住几个,可以相互对照情报的准确性,甚至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