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的中国人,对这个做法实在是无法理解。到现在阿三还是有这个习惯,贱民的小孩儿驮着别人家的小孩儿上学,换几个钱上学。
时代进步了,已经有贱民知道上学认字的重要了。但是这天死热地,你这是享受吗?
沈擒龙和李骥一边喝酒,一边跟阿三少校谈话,要试探一下阿三军队的动向。话说得差不多了,是正式开饭的时候了,这时才发觉,少校夫人很会做人,饭菜都是为了满足美国客人的猎奇心理,以阿三传统菜居多。
沈擒龙和李骥一吃,觉得有点奇怪,原来这个就是咖喱。他们两个还好,肖光和刘少山的反应就激烈多了,也不能从早到晚就是咖喱啊!不是说有很多点心吗?
几个咖喱下来,沈擒龙他们就有点顶不住了。这时他们看到旁边有小点心,看着很可爱,于是把那个弄过来,放嘴里一放,立刻直眼儿,原来那个是纯砂糖做的,效果跟二斤盐不相上下。
4个人尽管是什么苦都吃过的侦察兵,但是还是有点坚持不下来,赶快找水。少校夫人一看,赶快把一罐子水递过来,沈擒龙他们抢过来就灌,转眼就把这一罐子水全都干光了。
到了这时,大老板的理论大家才明白,这外国人的生活真叫一个水深火热呀!我们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生活其实老幸福老幸福的嘞!
就在混乱的时候,一个佣人跑进来报告,上校来了。少校一听,急忙出去迎接。果然,阿三上校带着夫人来了,一脸的不高兴。
他是才知道少校在家里请美国外交官吃饭,居然不告诉他,不禁十分愤怒,老子的马屁你也敢抢过去拍!但是等到他看到沈擒龙他们,立刻堆起笑脸,对沈擒龙他们极其热情。
沈擒龙他们这时正是没辙时候,也没心思应酬他。又跟着鬼混了一阵,沈擒龙他们全都败退下去。
几个人出了少校的家,开车直奔边境。这次侦察,是沈擒龙他们当侦察兵以来,最惨的一次,从来都是沈擒龙折腾别人,没有他让别人折腾的,但是这次让人从头整到完,又灌了一肚子凉水,实在是把他们弄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幸好他们老侦察兵的经验还是起了作用,他们总是带着一些压缩饼干应急,这时赶快把那个吃上,这才没饿到头晕眼花。
沈擒龙他们回来得正是时候,他们才越过阿三阵地没几分钟,战斗就打响了。
拂晓时分,解放军开始反击,实施主要突击的右翼部队在冬天强渡冰冷刺骨的克节朗河,在这样呼吸困难的高原上长途奔袭,全速冲击。
中国官兵冒着林弹雨,互相掩护,交错前进,与印军展开激战。其实最初的战斗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因为一开始要打的是被英国媒体吹捧为“印度战神”的阿三考尔陆军参谋长的“昂卡尔计划”的工事。
这个计划是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在中国境内建立35座军事哨所,但是“昂卡尔计划”所建立的哨所大多只能容纳一个排,且给养全部靠空投。
考尔是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的远亲,尼赫鲁的计划叫“前进政策”,就是沿着中国边境不断前进,这边占领西藏,那边占领新疆。阿三军队的整个计划就是建立在“中国不敢还手”的基础上的,当然有个破哨所容身就行。
在最初进行长途迂回,从侧面接近阿三主阵地之后,工兵开始扫雷,步兵兄弟用火力全力掩护工兵,终于冲破雷区,强攻到阿三面前。
这时中**队是从建立以来最强大的时候,这时不只是中**队已经换上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轻武器,而且指挥官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军队平时训练是**管理的,训练叫做大比武,当时叫做官教兵,兵教官,又是**的战略战术,是世界最先进的作战思想。
而对面的阿三尽管有美国和罗刹援助的装备,但是却不会用,连基本的战术思想也极其落后,整个战线上尽管阿三的兵力是中国的几倍,但是却是分散到整个国境线上,相互分隔,也没有通讯。
这样,中**队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手法,逐一消灭阿三的部队。
沈擒龙他们才过战线,李骥他们3个家伙就不走了,沈擒龙没辙,只好把情报交给最前沿的指挥部,让他们向上级报告。
这个情报当然北京已经知道了,只是基层部队的指挥部还不知道。加上沈擒龙他们通过敌人阵地时候,对最近的敌人阵地也有一个目视观察,对最新的阿三情况也有最新情报。
有了这个理由,沈擒龙他们全都留在前线,而且到了阵地上。
前指的首长也是害怕北京来的大首长出事,派了两个参谋和两个警卫员跟着。李骥找人家黑了一支56式半自动,沈擒龙他们全都是56式,两个参谋和警卫员松了一口气,这个火力勉强能够自保。
这时冲锋已经受阻,冲锋部队被压到阿三的阵地前面。阿三有了美国、英国和罗刹支持加训练,已经跟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工事都是用美国的钱砸的,解放军一时没攻上去。
阿三的火力不够猛,但是阿三兵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许多都是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号称“打遍欧亚王牌劲旅”,不少阿三兵三、四十岁了,被称作胡子兵,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阿三打的准,因为在阿三国当兵是一种职业,他们是职业军人,已经在军营泡了一辈子了。只要中**人露出一点儿影子,他们就打过来,非常容易造成伤亡。
而中**人大多是二十岁以下的青年,被称作娃娃士兵,这些青年体力好,爱国热情很高,就是没有实战经验。打仗这东西,不是光训练就会的,真的一响,大炮轰到脑袋上,身边的人被打得血肉横飞,什么训练都忘了。
眼看自己人被压在开阔地上,阿三正在对着自己人挨个点名,沈擒龙他们全都火了。李骥拿着半自动,就是要用在这种时候。
李骥立刻举,对着一个开最凶的阿三大胡子就是一,那个阿三正打得得意,接连打死打伤了几个中国士兵,才推上,要再打一个,一颗飞来,他的脑袋爆开,半个脑袋带着包头飞走了。
旁边的阿三大吃一惊,急忙缩回战壕,向四周张望。而这时他们旁边碉堡里边的机突然不响了,不知道从哪儿飞来一梭子,直打进碉堡的射击孔,居然把机手打死了。
这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响过,因为对面的狙击手只这一梭子,把机手带机手的助手全都给报销了,连替补队员都给打死了。
幸好阿三的军官也是身经百战的,立刻就反应过来,大叫:“来人,把机架在这儿!”
一个机兵从旁边跑过来,把布伦式轻机架在战壕上,但是却朝旁边躲开。他的副射手在一边紧张地忙碌,把一张红毡毯铺在战壕边缘和地上,侍候他在毯子上卧倒。
这时中**队阵地上也是声稀疏,从北京来的首长下令停止射击,所有人都看着阿三在这边折腾什么。
等到这边阿三做好了准备工作,正准备在舒适的工作条件下开打人,对面一颗飞来,把这个还没卧倒的阿三脑袋打飞。
别说是沈擒龙他们,就连中国的新兵都直摇头,这是来养老太爷来了,这样的人怎么能打仗!这就叫战斗经验?
其实阿三军队原来是很反对向中国进攻的,因为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军队落后,但是尼赫鲁推行“前进政策”,对军方反战力量做了多次清洗。
这样军方就光剩下一些sb了,阿三军官们都认为,我们只要依靠先进的武器,完全可以击败全部中**队。
让阿三这么一闹,新参军的小战士都对阿三看不起,当然就对战胜敌人有强大的信心了。一时阵地上声四起,解放军战士对着阿三阵地猛攻猛打。
尽管中**队的新战士可能法没有阿三好,但是解放军用的是自动武器,一梭子,总能打中一个。
而且,中**队用的是自动、半自动武器,阿三用的普遍是李-恩菲尔德,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是单发的,射速跟半自动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整个对抗过程跟二战时候美国兵遇到鬼子差不多。
中**队打得阿三抬不起头来,沈擒龙立刻大叫:“冲啊!快冲锋!”
在阿三阵地前面的解放军战士一跃而起,向阿三阵地冲去。有几个阿三反应很快,急忙抬头,才举起,就让沈擒龙他们一打飞脑袋。
沈擒龙他们他们都是四野的人,他们的战术是,一撕开突破口,立刻向纵深插入,直扑对方的指挥部。
这支部队立刻发出震天的喊杀声,向阿三后方冲去,阿三哪见过这个,他们以为自己已经被包围了,扔下,转身就跑。
后来向大老板报告时说,我们出现在他们后方,他们就怕这个,以为被我们包围了。大老板笑着说,所有的军队都怕这个。
战前中**队在边境驻防的只有500人,但是这时中国既然真心要打,当然调集大量部队,中国西藏边防部队集结了10300余人的兵力,对阿三第七旅实施反击。
整体来说,中**队比阿三还是少得多,但是局部上,中**队是阿三的3、4倍,后来阿三也得出了跟美**队同样的光辉结论,他们不是没战斗力,是让中国的人海战术打了。
除了沈擒龙他们有进展,其他部队很快也取得了战果,阿三一般要求随携带90发,后备40发;实战中,阿三不堪重负,往往减少携弹量,最低时只带一条装50发的空投袋。
这样,双方对峙一阵,阿三就只有空了,很自觉地立刻转身逃跑,解放军当然立刻跟上。
中国进藏部队的兵员大部分来自西南各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这几个地方的兵爬山越岭是家常便饭,也能较快地适应高原气候,和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印度士兵比较起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