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翰马上问道:“你在那儿安排得怎么样了,我过去行吗?”
沈擒龙说:“我才过来,还没站稳,你先派人过来,弄个办事处什么的,把器材送来。”
两边又商量了一下,把一切安排好了,这才结束通话。
沈擒龙安排好了自己的基地,于是回到了河内。他把越猴密码又让美国兵破译的情报报告了北京,提醒北京注意跟越猴的通话,别让人家美国兵利用越猴电报里边的线索,把中国的电报破译了。
北京方面接到电报也是吓了一跳,要是这么说,中国的电报也危险了。事实上,这时美国对中国电报的破译也达到了相当程度,中国试验原的电报往来就有很大部分被美国破译了。
只是中国使用了大量暗语,尽管破译了电报,但是电报中的暗语所指的内容还是不太清楚,美国人还是对中国原的研究进展有些不太清楚细节。
至于其他方面,那就难说了。
沈擒龙并没有把自己知道越猴密码被美国兵破译的事情告诉越猴,他要是又说出去,越猴肯定怀疑他掌握了什么内部情况,越猴是肯定要更加视他为大敌了。
保护自己是一方面,另外,沈擒龙是想,怎么利用越猴,再给美国兵设个什么圈套。
这边还没想好,北京已经来了命令,要求他立刻把情况通报给越猴。大老板为了越猴真是操碎了心。
沈擒龙大失所望,想了一下,他回复北京说,自己这边只是偶然侦察到越猴的密码被美国破译的情况,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破译越猴密码肯定是一个长期的现实,必须承认这一基本事实。
沈擒龙说,必须赋予中国顾问团更多的自主权,自由行动,如果越猴掌握了美国情报不通知中国,而美国又掌握了越猴的情报,那么遭到惨败的只能是中国顾问团。
如果中国顾问团落入美国兵的包围圈,成了美国兵的目标,中国顾问团在越猴参战的事实就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国将在全世界丢脸。
脸面这东西对大老板来说太重要了,一说到这上面,大老板那边立刻同意沈擒龙的要求,对中国顾问团的行动不再做太多要求了。
沈擒龙乘机要求建立更多的空中,随时从国内补充物资。北京方面没有马上答复,但是看来再拖一阵,也就能成功。
在李骥他们对国内的态度非常不满的时候,国内又给他来了点儿惊喜。从国内来了一架飞机,上面装的是一批沈擒龙他们梦寐以求的装备。
北京给沈擒龙他们送来了中国研制的无声和无声!
通过多次的战争,中**队认识到无声武器的重要性,沈擒龙他们几个人尤其是无声、无声的强烈者。
60年代初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更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提出开发带有消声器的特种侦察部队所用轻武器要求的契机,中国于是在1961年开始研制微声,在1964年设计定型。
这种现在叫做7。62mm微声的,原型为银色,下方增设了预备气体扩散室的圆筒,消声器的断面为“8”字型,与世界上所有的微声武器都不相同,十分富有科幻色彩。
这种发射7。62mm弹,有效射程为30米,口噪声为75分贝,有消烟消光等特性,可以非自动或半自动方式射击。
同时研制成功的7。62毫米微声外形简捷,比美国的m3无声科幻很多,简直是一种全新的概念。
7。62毫米微声长840毫米,托可以折叠,行军状态时长可以变成637毫米,全重3。2公斤。
微声有效射程200米,供弹具容量20发,距口1。2米处声强值不大于84分贝;夜间射击时,距口50米处看不到光;白天射击时,不会因烟雾暴露目标。
军工部门总体的观念还是不错的,这个意思是让沈擒龙他们这些在真正战场上的人试用一下,在实战中检验一下中国的无声的威力和问题。
沈擒龙他们十分兴奋,但是一看正式的,沈擒龙他们4个就拉长了脸。
原来正式的支没有原型那么漂亮,正式的无声是黑塑管儿,暗红塑料把儿,看着很粗糙,别提多难看。
李骥说:“用个红把儿是什么意思?”
沈擒龙猜测说:“可能是表示我们是革命的一方?”
肖光说:“真不是一般的难看!”
刘少山说:“性能怎么样啊?”
沈擒龙心里嘀咕,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4个人拎着到了院子里,正在训练的中国侦察兵们听说祖国有了无声,全都跑来看。
李骥跟侦察兵们吹牛,沈擒龙则小心地量了30米,这是这种无声的标准射程,然后瞄准靶子射击。其他人想要看看他都没让,这个可是要用的,不了解性能,这东西是要死人的,他们可不是在家坐着的那些老爷。
几打完,沈擒龙和李骥的脸就黑了。侦察兵们也纷纷大叫。这东西确实无声,但是绝对不是!
所有人都已经用过沈擒龙和李骥弄来的美国兵的无声,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打完靶之后,这个效果一看就明白了。
但是沈擒龙很小心,没有就这么得出结论,他又向前走了5米,在25米的的距离上打靶。结果,还是一样,这东西根本就没在靶子上留下痕迹!
沈擒龙又向前走,等到到了15米的距离上,看了靶子之后,他再也不费事了。
后来有参加过80年代两山轮战的中国侦察兵回忆,他用这种7。62mm微声的升级版67式微声在2米的距离上,对一个越猴连开5,命中,越猴依旧没死。
1986年12月牺牲在越猴境内的著名侦察英雄傅平山就是死在这种上。
当时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侦察部队组成的第12侦察大队准备对越猴境内的大黑山越猴阵地实施捕俘作战,捕俘的时候,目标突然发觉,转身逃跑。
一个连长果断开,打伤目标,随队作战的侦察参谋傅平山一跃而出,将越猴制服。一个排长扛起俘虏就往回跑。
越猴大部队立刻追赶上来,捕俘分队陷入包围,分队长命令干掉俘虏,迅速回撤。经过激烈的交火,暂时跳出了越猴的包围。这时,随队指挥的大队领导、领导警卫员和侦察参谋傅平山失踪了。
傅平山没有找到大队领导,就在他四处寻找时,被越猴发现了。傅平山手上只有一支67式微声。
他凭着这支和几发,牵制了越猴大量兵力,为捕俘分队安全撤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用把口顶到敌人脑袋上射击的办法消灭越猴,不断被越猴大部队发觉,追赶,和越猴周旋了六天五夜,最终壮烈牺牲。
沈擒龙对这个无声是不抱什么希望了,李骥破口大骂,其他的侦察兵们也是一阵埋怨。沈擒龙又回去试无声。
这个无声造型独特,连身加,特别细长,弯形,看着有点儿单薄,尤其是身是可以看到内部零件的,看着特别像英国的司登。
沈擒龙他们有点儿奇怪,这个时代,怎么会有这种工艺呢?
让沈擒龙和李骥比较满意的是,尽管这个外形简陋了一点儿,但是总体来说还真有点儿威力,声音也不大。
这个用的是特殊的专用,意识是很超前的。对于从来不给部队配备专门装备,只强调“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的中**队,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这种专用微声弹命名为1964年式7。62mm微声弹,全弹长37mm,全弹质量12、13克,为亚音速,100米处对2。5mm厚的冷轧钢板的穿透率为80%。
尽管也不是说能够在200米的理论射程上让人满意,但是毕竟比的射程可远多了。有了这个家伙,这就不用到敌人面前咬鼻子去了。
在越猴的丛林里边用这个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越猴的丛林里边能见度和交战距离基本只有几十米、十几米,射程200米的完全满足需求。
不过,侦察兵们用了一阵发现,这个折叠托托卡笋不能自动补偿相互间的间隙,所以托易松动,影响射击精度,同时手感和贴腮的感觉也不是很舒适。
最重要的是,这个没有保险,这可是要命的东西,不是特别小心的人是侍候不了这个的。别说战场上瞬息万变,就说不打仗时候,越猴丛林里边到处是树枝,不知道哪下就能碰响,那就要命了。
但是总体来说,沈擒龙他们还是挺高兴的,自己的国家也有了无声武器,不用到敌人那儿用命去换了。而且,自己国家生产的武器和配件充足,这不是能敞开使用吗?
有了新家伙,所有人都迫切希望能够试试。沈擒龙说:“这不是正好吗?越南猴子说美国兵总来破坏,让咱们帮忙,咱们就去海边等着呗!这是咱们的地盘儿,咱们人多,万一这出事,咱们也不能吃亏。”
李骥他们都“嘿嘿”地笑起来。
于是中国顾问团能饱满的热情前来为越猴帮助,沈擒龙和李骥装出认真研究的样子,和越猴讨论美国兵经常从什么地方出现,在什么地方破坏。
越猴将军在地图上标出了几个美国兵经常登陆的地点,认为应当在这几个地方埋伏,沈擒龙和李骥一律表示反对。他们提出了一个地点,要求把全部的越猴压上去。
越猴将军完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认为那个地方可能有南越特务,但是看着这两个人高深莫测的样子,他又不敢反驳。
于是,沈擒龙他们就带着中国顾问团、专门协助中国顾问团的越猴特工队出发了,另外还有一支那个军区的越猴特工队在当地等着他们,一起行动。
到了那儿,当地的越猴特工队就成了向导,给沈擒龙他们指明路线,沈擒龙他们又研究了一下埋伏地点,进一步细化了计划。
因为是在越猴地盘上,越猴将军觉得非常安全,所以亲自参加了行动。越猴们当然吓得要命,因为这样的大首长他们平时是没机会见到的。要是出事,他们就死定了。
简单休息了一下,在傍晚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