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归属感,比在未央宫伺候皇帝要好的多的多。
“你们可都识字了?”东方朔第一次有了傻傻的感觉,笑呵呵的问道。
“给东方先生来一段。”燕铭双手向上虚扶,笑道。
王小翠站起身,大声说道:“弟子规,总训,预备——起,弟子规,圣人训……”
一瞬间,西厢房之中传来了孩子们稚嫩的背书声。
东方朔听孩子们背诵弟子规,越听越是起劲儿。摇头晃脑的跟着弟子规的韵律,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等孩子们都背完之后,东方朔睁开了眼睛,里面透射着一股莫可名状的喜悦之情。
“好,这弟子规背的好。内容好,韵律好。依我看,就是司马相如,也写不出这样的东西。老弟——燕先生,东方朔受教啦。”东方朔自负学问天下,谁都不服。
可听了弟子规中所说,不由得向着燕铭抱拳一拜。
“这弟子规,可谓我大汉朝童蒙之学的典范。如今皇帝陛下要在长安开设太学馆。我看就是那些自认学富五车的太学博士,也应该看看什么叫弟子规。这篇东西若是让老太后见到,恐怕再也不会骂儒生误国的话喽。”东方朔站在讲台之上,把弟子规狠狠的夸奖了一番。
“东方先生,这弟子规中,有一句我虽背下了,却不是太懂,请东方先生赐教。”王小翠见了东方朔,好不露怯,开口就是请教。
燕铭更是笑道:“东方先生可是皇帝身边的高人,让他赐教的机会不多,你们可要抓住机会!”
一时间,课堂上气氛活跃起来。
孩子们问一句,东方朔就跟着对一句。
不得不佩服东方朔的机敏才干。这不算短的弟子规全篇,他竟然只听了一遍,就记了下来。和孩子们一问一答之间,引经据典的讲解,的确是比燕铭所讲,不知高明了多少。
东方朔口若悬河,的分析讲解弟子规,情绪越来越投入,声音越来越高,到最后,就连隔壁的黄先生,也带着他的几个孩子,走到了门口听讲。
开始,他们还只是在门口听讲。
到后来,就连黄先生也都坐在了教室之中,津津有味的听着东方朔讲解分析弟子规的字句,越听越是有味道。越听越觉得整篇弟子规实在应该是读书人开蒙的楷模才对。
至于弟子规,燕铭磕磕绊绊的也能背的下来。东方朔讲解的也确实精彩,不过他却是不听了。
看着东方朔唾沫星子横飞的给孩子讲课,燕铭则优哉游哉的踱步走回了自己的小屋之中。
他沏了一壶热茶,自斟自饮,听着西厢房之中传出的问答声,心中倒真的是平安喜乐。
深深的呼吸了一下,燕铭闭上了眼睛。
多好的空气,多好的古代,多好的大汉!第一次,燕铭在这片世界上,有了一丝归属感。
整整一个上午,东方朔从弟子规讲到了古圣先贤,从伏羲到前秦,所有的东西无不涉猎。到最后,就连黄先生都开始发问。
甚至老黄还把那部曾经被燕铭偷走的前朝手记拿出来,请东方朔指点一二。
这一上午,可把东方朔累坏了。
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间,随着燕安敲起了钟声,孩子们嘻嘻哈哈的跑出了教室。黄先生拽着东方朔,非要一起吃饭,顺便讨教问题。
东方朔撒了个谎,这才甩开黄先生,跑到了燕铭的小屋之中。
此时的燕铭已经坐在躺椅上,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唉我说老弟啊,你这学堂每次开讲,都是半天么?”东方朔口干舌燥,踹了燕铭的躺椅一下,问道。
还没等燕铭回答,他就抄起燕铭桌上的细砂茶壶,嘴对着嘴,狠狠的灌了一大口已经半凉的茶水。
“别说别的,先问你,爽不爽。”燕铭睁开眼睛,似笑非笑的望着东方朔。
“爽,就是这一上午讲完,谁也受不了啊。”东方朔再灌了一口茶,说道:“我说老弟,你也要注意身体啊。”
燕铭贼笑一下,说道:“谁说我讲一上午啦?我们平时都是上一个时辰,休息一刻。而且不同的科目是我和黄先生轮流上……”
下面的话,东方朔根本没有听进去,感情自己竟然被燕铭耍了。
可此刻坐在这里回味刚刚孩子们踊跃发言的情况,东方朔倒是有一种从不曾有过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比皇帝给他赏赐要强,比他把新娶得妾侍弄舒服了要好。
“怎么样,哥哥?想不想没事儿来我这弘燕堂讲讲课。等将来,我的学生多了,你还要给我多介绍几个老师才是。”燕铭笑道。
东方朔砸了咂嘴,说道:“老弟,等你做完了桌椅这笔生意,咱们有了点儿钱。哥哥就辞掉这个官职,来你这做老师,怎么样?”
燕铭一拍大腿笑道:“当然好啦。你来了,咱们兄弟一起搞房地产开发。到时候不光是你,就是我公孙二哥和卫三哥,都可以来这里一起发财。”
燕铭和东方朔相视大笑,二人击掌之间,东方朔说道:“依我看,你公孙二哥和卫三哥是不会来这里的。我也算是研究过《易经》之人。看得出,他们两个的功名在当在沙场求得。”
燕铭也笑了笑,的确。大汉的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匈奴,南越的各个部族也都尚未完全臣服。就是大汉国内,也还有个包藏祸心的淮南王刘安。
如果说让他把卫青拉过来搞所谓的经济建设,从而毁了一位民族英雄,燕铭不做。
“三哥!”燕铭想到了卫青,眼神之中有一抹光彩闪过。
“老弟,你这一日三餐,还不收学费,学堂可不是要赔钱么?”东方朔突然想到,燕铭家竟然还提供午饭。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普通百姓,一天能吃上两顿饭,已经算是温饱之家。三顿饭,那是有钱人的奢侈。四顿饭,则只有皇帝才能享用。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皇帝是想吃几顿就吃几顿的。
面对东方朔的疑问,燕铭故作高深的笑了笑。
学堂,如果没有大的变化,燕铭会一直免费的做下去。如果非要说燕铭有什么私心,那就是结交乡邻。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仇富心理,人人呢都有。燕铭不能不为燕家的崛起做长久的打算。
第30章 累不死的东方朔()
东方朔因为把燕铭的桌椅制造情况出卖给了汉武帝同志,也就让燕铭抓住了把柄。死缠烂打之下,东方朔成为了弘燕堂挂名的老师。
燕铭要求,东方朔必须每月给弘燕堂的学生上一节课。当然,课程的时间不会是小半天那么久。
东方朔虽然看似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可燕铭知道,自己的这个哥哥心中是高兴的。
茂林村的几个娃儿听了东方朔的课,有两个孩子连午饭都没吃,直接就跑出了燕家大院,满屯子宣扬,说长安城皇帝身边的神人东方朔先生近日给他们授课。
就连黄先生都坐在下面乖乖的当了弟子,静心倾听。东方先生说燕铭老师所教导的弟子规应该放到皇帝的太学馆作为启蒙文章,给那些太学博士读读呢。
东方朔上课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些在地里农忙的人竟然也都赶了回来。
燕家的大院之前,围拢了一大群农村汉子和婆娘。
“东方先生上课啦,这可是咱茂陵屯的大事儿。”
“是啊,燕家了不起啊。燕铭公子的《弟子规》竟然得到了东方先生的赞誉,看来咱们孩子真是选对了地方呢。”
“今天说什么也要求东方先生再给讲解一段。让咱们这些土包子也长长见识。”
一大群人在兴奋的说着。各个翘首企盼。
这么一群人等着听东方朔讲课,把燕陈氏老夫人也惊动了,燕山扶着老夫人,也混在了人群之中,等着听听闻名天下的东方朔讲课。
燕铭出来,看到这种架势,就是一脸的坏笑。
东方朔也出来,看到村民们热切的眼神,在看到上午她教过的孩子,也在人群之中看到了燕陈氏老夫人和燕山等人,他的内心就一紧。
如果说别人他可以无视,但他教过的孩子的眼神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无视。更加不能无视的还有燕陈氏老夫人。
他和燕铭一个头磕在地上,那就是亲兄弟一般。燕陈氏老夫人就是他的老奶奶,奶奶要听孙子讲课,孙子怎么能推脱。
别忘了,大汉可是提倡孝道治国的。
当燕铭带着东方朔出来的时候,东方朔就知道,今天是非讲不可。
看了看燕铭,东方朔苦笑一下,既然要讲,那就要讲好。刚刚燕铭也说过,这个学堂对燕家来说,极为重要。
自己既然和燕铭站在了一条船上,那就要为这条船保驾护航。
清了清嗓子,东方朔向着父老乡亲一抱拳。
“果真是东方先生。东方先生,你再给我们讲解一遍弟子规吧。这些日子听孩子们背,却不知道说的是啥呢。”
“东方先生讲啥咱都听着。”
看到这样的热情景象,东方朔也是精神一震,大声说道:“好,今天就再讲一遍弟子规。”
他站在萧家的院子之中,大袖一挥,就讲起了弟子规。
这弟子规他上午已经讲过,现在再讲一遍,自然是轻车熟路,更加顺畅。
让燕铭赞叹的是,东方朔这次所讲的弟子规之中所引的经典,竟然完全不一样。若不是真正有大学问的人,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东方朔虽然引经据典,出处不一。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深入浅出,让在场的乡邻们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终于等到东方朔讲完课,在弘燕堂孩子们的带领下,燕家大院周围响起了一片掌声。
东方朔向着周围的乡邻抱了抱拳,虽然口干舌燥,却也别有一番成就。
燕铭适时的走了出来,一拱手说道:“父老乡亲,叔叔大爷们。从今天